APP下载

电针对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1-06-07张爱珍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1年7期
关键词:带状疱疹电针血清

张爱珍,张 强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530011)

带状疱疹(HZ)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侵犯人体脊神经后根神经节而引起的疾病,其发病及引起播散的诱因与免疫有关。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是重要的免疫学指标,也是血清中含量最少的一类免疫球蛋白。另外,白细胞介素-12(IL-12)是由单核、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等在细胞免疫应答中产生的细胞因子,在感染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是连结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1]。电针有镇痛、调节免疫功能作用[2]。为了解电针对带状疱疹免疫功能的影响,我们检测IgE、IL-12证实电针在调节HZ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46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均发病在1周内,且无激素应用禁忌证。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和精神病患者,严重肝肾疾病以及既往有基础皮肤病如银屑病、慢性湿疹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60~75岁,平均67岁。对照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60~73岁,平均66岁。两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及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泛昔洛韦0.25g,8h1次;口服甲钴胺0.5mg、维生素B110mg,均每日3次;局部外搽阿昔洛韦软膏。7日为一疗程。

治疗组:在与对照组治疗相同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病变在头面部取患侧风池、太阳、攒竹、下关、合谷、外关,病变在胸胁部取该肋间同侧相应夹脊穴或背俞穴、支沟、阳陵泉、太冲,病变在腰腹部取腰部同侧相应之夹脊穴或背俞穴、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疼痛甚者再在局部取阿是穴。患者平卧或侧卧,进针得气后接电针仪(G6805-2A型,上海华谊医用仪器厂生产),用疏密波30min,每日1次,7日为一疗程。

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治疗期间不再用其他内服或外用药物,并忌食辛辣腥发之品。

3 观察方法

两组治疗21天后采集血清,血清LgE、IL-12的测定均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试剂盒购自广西桂海生物有限公司),步骤严格按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数据比较应用t检验。

4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检测指标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结果±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结果±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组别 n 治疗 LgE(LU/ml-1) IL-12(ng/l)154.31 ±34.97 53.70 ±1.83治疗后 124.31 ±28.44* 64.39 ±14.27治疗组 23 治疗前 158.12±31.73 54.4±1.92治疗后 79.31±14.35*△△ 86.31±15.29对照组 23 治疗前*△△

5 讨论

带状疱疹具有自限性,病程2~3周或更长,患病后有持久免疫力,但长期使用激素也可以引起复发。

有文献报道,潜伏期间特异性抗体持续低水平,随着带状疱疹的出现,正常机体的特异性水平迅速增高。在播散型中,50%的患者的血清中可找到抗原抗体复合物,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说明带状疱疹的发病与机体的免疫学异常相关。血清LgE是介导I型变态反应的抗体,其水平有助于过敏性疾病的诊断。近年来,发现某些免疫缺陷疾病、肿瘤患者血清LgE水平也增高,而有关LgE与带状疱疹关系的报道极少[3]。检测带状疱疹治疗前后血清LgE的水平。发现电针治疗后血清LgE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显示血清LgE水平随病情好转而有降低的趋势。可看出血清LgE水平增高程度远不及过敏性疾病的LgE水平。提示带状疱疹血清LgE水平增高与过敏因素无关,很可能与机体免疫功能缺陷有关。

有研究报道带状疱疹的发生可能为病毒抗原经朗格罕细胞(LC)摄取、处理、递呈且经LgE介导的迟发相反应[4]。有些带状疱疹患者尤其是病程较长者可能存在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过敏反应。细胞免疫在抗病毒感染中起一定的作用,有学者观察到血清LgE升高与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有相关关系。LgE引起细胞免疫功能降低的机理可能是LgE参与的I型变态反应有抑制II型变态反应的作用,也可能与局部释放组胺引起的水肿使抗原稀释或引起T细胞功能抑制等因素有关,即血清LgE水平增高,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IL-12是一种多功能免疫调节因子,对T细胞及NK细胞具有多种促进作用,在病原体侵入机体后的早期免疫中有重要作用。HZ患者血清中IL-12的浓度明显比正常人低,因而减弱了THI型细胞因子应答及细胞免疫,不能增强NK细胞的细胞毒性能力,从而减弱机体对病原体的杀伤和清除作用[5]。电针治疗可以增强NK细胞活性,促进B淋巴细胞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分化与增殖,诱生淋巴因子激活的LAK细胞和干扰素,增强NK细胞、LAK细胞和淋巴细胞对入侵病原体的杀伤活性[6]。电针治疗后患者血清中IL-12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显示血清IL-12水平随病情好转而有增高的趋势,也证实了电针在调节HZ患者的免疫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4版,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8.56 -60.

[2]王强,王合修,刘文力.带状疱疹患者血清LgE的测定与意义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3(2):91 -92.

[3]胡芳君,胡青,崔瑾.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法特点及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6):186-187.

[4]邓春雷,殷克敬.实验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89 -96.

[5]徐羹年,沈培红,林坚.中西药物联合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J].浙江医学2008,30(3):280-282.

[6]MALAVIGE G N,JONES L,BLACK A P,et al.Rapid effecter function of vary cell-zoster virus glycoprotein I-specific CD4+Tcellsmany decades after primary infection[J].Infect Dis,2007,195(5):660-664.

猜你喜欢

带状疱疹电针血清
带状疱疹诊治释疑
带状疱疹疫苗该不该打?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老年带状疱疹药物治疗的对比观察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远心”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
一部治疗带状疱疹的创新之作——读《带状疱疹治疗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