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访局周边怎成危险地带
2011-06-06乔子鲲
就因为住在国家信访局附近的小旅馆里,河南洛阳市伊川县一名进京游客就被当成了访民,半夜被人叫醒、殴打、掳走、遣返。对于这名赵姓游客被抓,该县古城乡信访办主任解释称:“四路通”临近国家信访局,上访者很多。赵没有社会经验,跟上访者住到一间屋,才会被错抓。照这样的解释,倒是游客的不是了。堂堂国家部委周边,竟成了访民的危险地带,成了当地获知访民信息的线索。就因为这里上访者多,到这里来抓人遣返,一抓一个准,省时省力。不知这是国家信访局的荣幸还是悲哀。
这个危险地带范围广而不确定,如果没有眼线,很难做到精准。这一点洛阳早就想到,并已运作得非常娴熟了。据称,古城乡5名上访者到旅店登记后,旅店就通知了洛阳市驻京部门。这旅店就是眼线,两头赚钱,蛮有“黑店”风范。有了这源头的精准信息,一切就顺理成章。于是乎,当地洛龙区领导获悉信息,指示古城乡“必须摆平”。于是乎,北京的黑保安公司受命抓人。洛阳这一彪人马的抓人遣返过程,直观地揭示了一条遣返访民产业链的存在。这条产业链的始端,从国家信访局周边开始模糊定位,到旅店发出访民信息进行精准定位,再到各地驻京部门反馈信息回到当地指挥中枢系统,至此半程;再从当地中枢系统按照“谁的人谁接回”原则,给访民所在地下发遣返指令、抓人指令,再送至黑保安公司,上访者被遣回当地。如此循环往复,访民不息,运作不止。显然,要让这条产业链运转下去,没有巨额资金是不行的。据称,前些年旅店眼线通知一个信息可得100元,黑保安公司遣返一个人收费2000元。据称,此次洛阳当地乡政府是按6人“结账”的,花了两万多元,这笔钱恐怕不会出自当地领导的个人腰包。不知这资金是用维稳名义,还是直接用遣返名义。不知这样的产业链,只是洛阳的发明,还是许多地方的实践。但我们可以肯定地知道,有这样的产业链运行,访民是没有“逃逸舱”的,必然地要陷入上访被抓、抓了遣返、遣返了再上访,间或夹杂着被殴打等非人待遇的周期性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