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产业发展评估及对策初探

2011-06-05■江

决策 2011年8期
关键词:区位商增长速度第二产业

■江 山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的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对于推进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探索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新模式,深入促进中西部崛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规划》明确提出,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以沿长江一线为发展轴,合肥和芜湖为双核,滁州和宣城为两翼,构筑“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分布格局。《规划》明确要求,围绕产业升级和培育新的增长点,瞄准长三角等沿海地区迫切需要转移的产业,积极吸纳资本、技术、人才、品牌等要素,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提升原材料产业,加速壮大轻纺产业,着力培育高技术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构建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根据产业的运行规律和产业发展的规律来选择,必须是主动的承接,而不是被动的承接,必须是科学的承接,而不是盲目的承接。这就要求我们盘点安徽省各产业的相对竞争力,识别比较优势产业和比较劣势产业,为产业布局和产业承接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000年—2009年安徽省产业发展概况

2000年至2009年,安徽省生产总值大幅提升,从2902.09亿元提高到10062.82亿元,增加7160.73亿元,增速246.75%。其中,第一产业从741.77亿元提高到1495.45亿元;第二产业从1056.78亿元提高到4905.22亿元;第三产业从1103.54亿元提高到3662.15亿元。

三大产业产值总量变化趋势。10年间,安徽省生产总值总体呈现大幅增长趋势,2009年更是突破万亿大关,发展态势良好;三大产业产值总量总体均呈现稳步增长趋势,其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长幅度明显,而第一产业增长幅度相对较小;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和建筑业总体均呈现稳步增长趋势,其中工业增长幅度明显,而建筑业增长幅度相对较小。

三大产业增长速度变化趋势。10年间,安徽省生产总值的年增长速度均保持在8%以上,但增长速度表现出不太稳定的特点,波动较大,2001年-2002年度增长速度达到最低值,而2003年-2004年度增长速度达到最高值;三大产业的增长速度表现不一,其中第一产业增长速度波动较大,并且是唯一具有出现负增长年度的产业,第二产业增长速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增长速度相对稳定,第三产业虽然没有出现负增长,但增长速度的波动也很大;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增长速度与第二产业的整体增长速度保持高度一致,尤其是在最近2年,两条线几乎重合,而建筑业虽然保持着1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波动也较大。

三大产业结构比例变化趋势。10年间,安徽省第一产业所占比例呈现逐步下降趋势,近4年来所占比例相对稳定;第二产业所占比例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其中,第二产业中的工业部分所占比例不断扩大的趋势相对明显,建筑业部分所占比例不是很大,基本维持在一个相对恒定水平;第三产业所占比例总体呈现稳定趋势,近4年来所占比例出现相对减少的趋势。

安徽省产业区位商评估

第一,区位商分析方法介绍。

区位商是分析区域产业优势的常用方法,它起源于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于1965年提出的显示性比较优势系数分析方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地区的优势产业不是先验确立而后自封的,而是在市场中自发形成的结果,其标志就是在全国市场上占有较大的区外市场份额,这种较大份额既反映着区际市场对具体地区具体产品的需求强度,同时意味着区际市场对具体地区具体产品优势的认可程度。区位商就是通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该地区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总产值中所占比重方面的比率来分析区位产业优势的。

第二,安徽省产业区位商评估。

通过在《2010年安徽统计年鉴》和《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提取所需数据,我们对安徽省三大产业和第二产业中的工业行业的区位商进行了测算,得到了以下结果:

(1)从三大产业来看,2009年安徽省第一产业的区位商值为1.43,高于平均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第二产业的区位商值为1.05,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对优势;第三产业的区位商值为0.8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相对弱势产业。这些表明,虽然近几年来安徽省经济快速发展,工业产值大幅提升,但安徽第三业仍相对落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进一步提升的潜力和空间。

(2)从工业行业来看,在2009年安徽省37个工业行业的区位商值中,大于1的行业有17个,小于1的行业有20个。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区位商值最高,为1.85,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区位商值最低,仅为0.18。进一步分析,区位商值大于1.2的“显著优势行业”有11个,占29.7%,这些行业主要是传统产业,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行业等,它们的专业化水平较高,是安徽省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介于0.8和1.2之间的“潜在优势行业”有10个,占27.1%,这些行业主要是资源加工型或资本密集型产业,如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专用设备制造业等,它们具有一定的专业化水平,但优势地位不是特别明显,可以作为培育未来工业新增长点的重点领域;区位商值小于0.8的“比较劣势行业”有16个,占43.2%,这些行业主要是知识或技术密集型产业,特别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等高附加值产业,它们的专业化水平较低,竞争能力较弱,应采取优胜劣汰、择优扶持的对策。

对策建议

第一,充分发挥传统产业领域的比较优势。安徽省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的区位商值比较高,具有较显著的比较优势,相对竞争能力较强。在进一步的工业化进程中,安徽省要充分发挥在上述传统产业领域中的已有优势,不断巩固强化有关这些产业领域发展的话语权,使其在安徽省实现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更好地发挥支柱作用。

第二,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当前,安徽省具有显著优势或潜在优势工业行业多为劳动、资金密集型行业,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以及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行业。再者,在产业承接的过程中,技术、研发、分销等关键部分可能仍然控制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过来的更多的会是生产基地部分等这类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将加大安徽经济在区域分工格局中处于产业链低端的风险。因此,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快自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转变。

第三,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端于技术创新,实现于市场创新,最终成为主导产业,具有先导性、高端性和全局性等特征。作为现代科技与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但支撑一个地区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必将引领一个地区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颁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了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目标任务。安徽省一定要抢抓机遇,激活各类要素,大力推进诸如公共安全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促进经济社会新发展。

第四,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于安徽省而言,服务产业的区位商值为0.8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相对劣势地位。根据世界各国的历史经验,当一国或一地区经济越过起飞阶段进入成熟期,居民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三次产业布局的重点就应该从以第二产业为主导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导。因此,安徽省要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具有安徽特色的服务产业体系,逐步积累起服务产业的相对优势,为经济的健康成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区位商增长速度第二产业
基于区位商的合肥市产业结构分析及主导产业选择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国家财政收支总额及增长速度(包括国内外债务部分)
国家财政收支总额及增长速度(不包括国内外债务部分)
区位商视角下丽水市优势产业分析
经济增长速度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对中国不同区域经济增长速度趋势性变化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