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创新性表述——《社会主义在中国》评说

2011-06-04谢名家冯立鳌

中国发展观察 2011年11期
关键词:全书历史

■ 谢名家 冯立鳌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社会主义运动在中国已经前进了90多年,至今表现出了旺盛的生机。全面审视这90多年曲折演变的历程,总结其中的所得所失及其经验教训,是当代思想界、学术界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然而,人们对当代政治史的审理和把握也面临着一些不易克服的困难:首先是,档案解密的不彻底,现实政治与派别倾向的制约,以及某些事件的社会影响未得到充分展现,使人们对研究对象难以把握、作出定论;其次是,当代现实生活在人们眼中的世俗性,使人们往往忽视了其中内含的学术史内容,从而容易忽视甚或不易厘清其中的学术内涵。既然对当代政治史的研究费力大而又难得认可,故而中国社会主义运动史的重大课题一直很少被涉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20多年前,于幼军同志与他人合著了《社会主义四百年》丛书,包括《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两卷本思想史论著。凭借前期的学术积累、学术成就的鼓舞,以及多年政治活动历练出来的学术敏感,从2008年秋季起,作者集中精力,搜集和整理有关资料,至2011年春季独立完成和出版了58万字的《社会主义在中国(1919-1965)》。这是一部国内少有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史和运动史的全方位、大视野的论著,是一位当代学人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历程的全面审视和反思。阅读该书,笔者即被其中细致的情节、生动的描述和精辟的分析所吸引,亦被作者实事求是的精神、秉笔直书的史家风格和议论中蕴藏的浩然正气及理论功力所折服。相信该书是一部会深得人们喜爱的,可供人们观镜自悟、资政育人的上好佳作,其有如下一些明显的特点:

其一,新颖的表达形式。全书采用中国传统文学章回演义的体裁,把社会主义运动史用中国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表达了出来。这一形式的优点是:(1)促使作者在全书中加强了叙述的故事性、过程的连贯性和人物的典型性。由于这一原因,本来枯燥少味的学术史转化成了一串连贯的故事和人物活动,增强了论著的趣味性和可读性。(2)把学术著作所要求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明确地展现了出来。全书以“五四运动”开篇,这是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起点,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后来大革命的失败、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新中国的创立、三大改造的完成等,既是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转折点,也是社会主义思想的转折点。历史进程和思想逻辑在文学演义形式中实现了高度统一。(3)史与论的密切结合。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推进是全书的主线,在历史过程的叙述中,结合着社会主义思想史的介绍,也夹有作者个人的评述之论。全书以史带论,寓论于史,使史不单纯成为干巴巴的人物活动过程,而成为社会主义思想的推进过程;同时使论不单纯成为某种思想的表达,而成为针对一定历史过程的思想。作者的评述之论由于针对特定历史事件中的特定思想,更显出了其切中要害、振聋发聩的功力。作者自云该书将社会主义思想史融于社会主义运动史之中,正是由于史与论的内在性结合,才极大地提升了全书的思想品位,实现了较为完美的当代学术史探索。

作者娴熟运用章回小说的表达形式,在思想理论集中表述的环节上尤见其创造性运用的努力。如在第十二回“润之潜心耕耘,终成新民主主义理论”中,作者展开叙述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一系列思想理论创新成果,着意描写了延安马列学院一间平房中十几位教员和学生的学习讨论场景。其中有手拿油印小册子的教员作主持,有30出头的长征干部的大段发言,有架着眼镜、从国统区刚来延安的青年学员的大篇学习感想,有善抢话题的女学员的感慨论说,有操南方口音、戴黑框眼镜的哲学教员的侃侃而谈,还有若干学员间的提问和对答。

其二,充实的史实内容。以文学演义体裁表现的论著,自然离不开充实的史实。作者在该书“后记”中言,在搜集和整理资料的阶段,曾在国家图书馆查找、复印了几百万字的资料,阅读了有关书籍及论文史料约三四千万字,写了上百万字的读书笔记及摘录,又先后到上海、江西、陕西、四川等地革命老区和历史事件发生地实际察看、收集资料,并利用了过去积存的一些资料。可以说,正是这些翔实的史料为全书的撰述奠定了丰厚的基础,使全书达到了想象中难以企及的深广度和学术史研究的高度,既给人们告知了不少前所未知的感人史迹,又对人们有深沉的启发教益。

史料搜集的全面客观常常是全书立论作评的基点。如长征中一、四方面军会师后,是否存在张国焘发给陈昌浩让武力解决中央的密电,史学界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作者在正文中作了正面叙述,而在文下注释中写道:“当时红四方面军负责收发和可能接触到这类电报的工作人员只有四人,全部都说没有见过这份电报;当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处理张国焘问题的所有文件,均没有提到过这份电报;有学者专门查阅过中央档案馆和中央军委档案馆等处的历史档案,均找不到这份电文,而同时期的其他电文稿都保存完好。”有道是“说有容易说无难”,没有对全部相关资料的检阅和把握,就不能作出“无”的结论。由作者在注释中的介绍足可见其对历史资料充分占有的自信。又如促使1959年庐山会议风向突变的重要原因,一些党史学者认为,张闻天7月21日在小组会上有理有据的系统发言,彻底激怒了毛泽东。于幼军对大量史料作了甄别后则认为,还有两个原因不可忽视:7月21日苏联《真理报》刊出赫鲁晓夫在公开场合批评中国公社化的言论,7月22日柯庆施对毛泽东讲:彭德怀的信是对着总路线,不顶这股风,队伍就散了。无论读者对这一判断如何看待,总之人们不能不佩服作者对相关史料搜集鉴别的细密和完备。

其三,忠诚的治史态度。凡治史者都会碰到对某一历史人物是否要扬善隐恶的问题,对当代史的撰述尤其如此。在这一领域耕耘,是服从于外在的某些压力因素,还是遵从于历史的真实,实在是对作者心灵和学术品格的严峻考验。中国历史上一直褒扬秉笔直书的史家风格,倡导对历史负责的忠诚态度。于幼军同志显然是得此真传。在撰述《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宏论巨著中,他在充分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完全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而不顾及任何前有的定论和既成的舆论框架。如中共早期领袖陈独秀一直被认为是推行右倾投降主义路线,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于幼军翻检了近年解密的共产国际相关资料和面世不久的人物回忆,在书中叙述了陈独秀建党初期与国际代表马林拍桌子吵闹,肯定了他对中共独立自主的着力坚持,以及后来在各种情势下对国际指示的不得已执行,书中多处讲述了陈独秀对共产国际的抗争和遭受到严厉指责,表明了陈独秀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中的第一领导地位,同时也指出了他在第五次党代会上挽救时局的方略失误。作者认为陈独秀“盖棺也难定论”,显然是要利用新的史料企求给陈独秀一个更全面客观的评价。

对敏感的问题不作回避,是于幼军忠诚论史的重要表现。书中直叙了1957年反右斗争,共产党的整风运动如何演变为“引蛇出洞”的“钓鱼”阳谋。对大跃进造成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病饿死亡的人数,因政府部门没有公布统计数据,书中指出:“国家统计局1983年公布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1960年比1959年减少1000万人,这一数据是静态计算的净减少,如考虑人口正常增长率等因素,则该年非正常死亡人数应大于1000万。”作者进一步依据翔实的资料分析指出,三年困难不是源于全国性的重大自然灾害,也不是苏联政府逼债所致,而主要是人为错误造成的灾祸。于幼军同志是要用心锻造经得起百年历史敲打考验的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史志春秋,故而无所避讳,忠诚治史,只求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自己的良知负责。

其四,精辟中肯的议论评述。对历史问题要作出正确的认识评价,离不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指导。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身份的于幼军同志对历史唯物主义了熟于胸,拥有全面观察和准确分析社会现象的思想底蕴。比如,如何看待共产国际与中共的关系,全书摒弃了以往意识形态决定论的认识倾向,指出,1920年列宁和俄共(布)准备在东方几个国家推动建立共产党组织,其目的在于宣传共产主义,输出革命,同时是要“配合苏俄国家战略,确保其远东边境地区的安全及利益。”从苏联来到中国后,与北李南陈多次密谈,支持中国建立共产党的维经斯基,就是受命维护苏俄在远东地区的安全和利益,希望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的。1924年初孙中山顶住国民党内多种压力接受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孙中山当时正积极争取苏俄的军事和经济援助,需要同中共修好。”这些表述以事实为依据,更真切地揭示了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相互利用与组合的实质性关系,体现了唯物主义原理的思想光芒。

全书在许多重要节点处夹杂着作者的评述议论,构成不少发人深省的亮点。如针对一大建党时的有关争论,作者感叹党纲党章上没有把无产阶级政党的民主精神和民主原则制度化,以致后来未能避免自身遭受的多次重大伤害;针对博古推行的“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作者提出,按照苏共模式建立的中共党内治理结构,缺乏民主机制和纠错机制,使党无法通过正常的民主制衡和纠错机制去及时改变错误的决策,只能任由错误走向极端,酿成大祸。面对三年困难时期非正常死亡的巨大数字,作者感叹:无论哪一个数据都沉重如大山,“压得有良知的中国人透不过气来!执政党和政府都愧对人民,必须永远记住这沉痛的教训。”铮铮忠言,足为明鉴。

猜你喜欢

全书历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荆楚全书》编纂”结项并获评优秀
图片资料
从整体入手提高整本书阅读成效
《西湖》一部婉约而豪放的西湖全书
《我的孤独,只剩爱你》
新发现的线装本《张天师发病书》《发病全书》整理研究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