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月评
2011-06-04
新闻看点一彩色隐形眼镜市场暗含隐忧
王菲一曲《传奇》唱火的不仅仅是一首老歌,还有以往少人问津的彩色隐形眼镜,一时间佩戴“彩片”成为了一种时尚。殊不知这时尚的背后亦有隐忧。
不久前,郑州一名高校学生顾程程(化名)因配戴俗称“美瞳”的彩色隐形眼镜而险些失明,引起校方的注意和担忧,因为“美瞳”在年轻人中十分受宠,学校最终强令在校学生不得配戴。无独有偶,就在顾程程往返于医院和学校治疗眼角膜时,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刚刚治好了一名因戴彩色隐形眼镜差点失明的女学生孟涵(化名)。孟涵一年前网购了一副半年抛型蓝色隐形眼镜,虽然严格按说明书操作,但不久右眼出现红肿,两天后突然失明,被医生诊断为匐行性角膜溃疡。半年后,孟涵才恢复了视力。另据有关人士了解,在北京西单华威批发商城,有不少店铺销售彩色隐形眼镜,价格在几十元到100多元不等。店员告诉记者“这些都是韩国生产的进口彩片”。而这些瓶子的瓶身上印的全部都是英文或韩文字样,并没有中文说明。还有一些售价40多元的彩色隐形眼镜的外包装上,既没有生产日期,也没有卫生部门的批号,连相关的产品使用说明书都没有。在网络上,彩色隐形眼镜的销量更大。有关人士登录某网站搜索“美瞳”,显示出1万多件产品,价格在四五十元至上百元。搜索各款“美瞳”近期的成交量,多在100笔以上,其中一款售价98元/副的“芭比爱”,最近一个月的成交量就达297笔。而这些售卖彩色隐形眼镜的网店,根本没有取得经营资格。
(据《法治周末》、《大河网-大河报》)
点评——
作为隐形眼镜系列的彩色隐形眼镜(“美瞳”),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理所当然应纳入医疗器械类产品的监管,而现实中部分地区彩色隐形眼镜市场存在的乱象,不仅折射出相关部门和机构(包括药监局及市场管理部门)在该领域监管方面出现的真空,同时也反映出彩色隐形眼镜本身的标准特别是生产标准的严重缺失。据行业权威人士介绍,彩色隐形眼镜镜片生产都要有正规的材质,用的色粉必须是药品级的。镜片材质是高分子聚合物,就像透明的海绵,色粉添加进去后,只能在强大外力压迫下才能掉出来。但如果色粉不合规格,则会造成佩戴者出现头晕、不舒服的现象。然而,目前对于色粉质量,包括究竟可以添加哪种颜色以及哪种颜色是有害的,哪种是无害的,国家都没有相关规定。这在客观上为一些劣质彩色隐形眼镜在市场上大行其道,提供了可乘之机。有鉴于此,从规范市场经营秩序,保护消费者身心健康的角度出发,相关部门和机构在加大监管力度,消除市场管理真空的同时,尽快制定并出台彩色隐形眼镜生产的质量安全标准,势在必行。
新闻看点二“阿玛尼”竟是“阿玛妮”
前不久,在安徽合肥市,市民周女士在该市长江中路某眼镜店用1160元买了一副“阿玛妮”牌眼镜。回家后,她猛然发现自己买回的眼镜“阿玛妮”并非世界名牌“阿玛尼”。随后,她前往眼镜店要求营业员退货却被拒绝。
对此,周女士介绍说,在她买该副眼镜之前,早就听说过“阿玛尼”这一品牌。她在长江中路某眼镜店购买这款眼镜时,“店内的服务员向我推荐说,这款‘阿玛妮’是名牌。听服务员这么一说,我当时也就认为手上拿的眼镜就是世界名牌‘阿玛尼’,这样我才最终买下来这副眼镜。”事后周女士很不理解,当初店员为啥不和她解释清楚?“明明不是世界品牌,为何店员称作名牌,这不是‘傍名牌’吗?”
周女士买来的这款眼镜,镜身处写有“AMANI”,在周女士当初的收费单上写着其中文名“阿玛妮”,而比照国际名牌“阿玛尼”(英文名“ARMANI”)其中文名由“尼”变成了“妮”,而英文标识中却刚好少了一个“R”。这一细微的变化,的确让普通的消费者很难察觉。
在向该店营业员提出退货遭拒后,在媒体记者的陪同下,周女士再次来到该店要求退货,该店一位负责人表示可以让周女士现场退货,随后周女士拿回当初购买眼镜的1160元的费用。该店一位吴姓经理称该店所卖的“阿玛妮”与世界名牌‘阿玛尼’不是同一品牌。“两者不是一回事。”该店所卖的“阿玛妮”出自深圳的一家企业,但其产品在国内注册为“阿玛妮”品牌,此外,在价格上“阿玛妮”眼镜也要比世界名牌‘阿玛尼’眼镜便宜得多。该店是通过明码标价向外销售眼镜,“产地和价位都是公开的”,消费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判断决定是否购买。对于周女士反映店员在销售过程中误导了顾客,该经理说:“觉得店员不会混淆两种不同品牌眼镜,不存在误导行为。”
(《安徽商报》)
点评——
心存侥幸,采用与知名品牌相近或形似的读音或字形,利用消费者错觉,打法律的“擦边球”,以获取超额利润的“傍名牌”行为,或许能够得逞于一时而获得眼前的蝇头小利,但这种违背起码商业道德的行为,终究会遭到广大消费者和正规经营的同行的唾弃。鲁迅先生说:投机取巧,或许有用,也有效,但有限。此言当为那些缺乏诚信、专事投机取巧的经营者戒!
新闻看点三浙江部分企业希望重庆、四川等地输出劳力被拒
春节上班第一天,浙江包括眼镜企业在内的一批企业就由当地就业管理服务局带队,赴甘肃招收务工者。此前,由于用工形势严峻,一些企业还与劳务输出基地的重庆涪陵、四川联系,希望对方输送劳力,没想到被婉言谢绝。两地有关方面反而希望在浙江企业务工的当地人回去“帮助家乡建设”。
对此,重庆涪陵区就业局李副局长表示:“自己都缺人,哪里还能大规模组织人员外出打工?”据了解,从2009年开始,涪陵本地劳动力需求量增加,到去年底、今年初越来越明显。调查显示,区内企业在今年初约需招工1万人,多为从东部转移来的制造企业,工种与东部沿海地区同质。因此,区就业局转为劝说外出打工者“帮助家乡建设”,不再主动宣传、组织人员外出打工。特别是重庆地方官员今年春节有一项新工作:设法把返乡过年的农民工截留一部分下来,以确保当地今年不出现民工荒。
“中部地区从主动组织进行劳务输出,到婉拒东部的招人请求,重庆不是个例,其他地方同样存在。”浙江省公共行政与人才人事科学研究所所长陈诗达表示。
(《东方网》)
点评——
面对汹涌而来、日益严重的“用工荒”,不少眼镜生产企业的经营者使出浑身解数,采取诸如到车站游说、派车去拉,再到工资增长,大打感情牌、收入牌等等方式,争抢农民工。然而,从总体上看,仍收效甚微,不少眼镜生产企业因为日益严重的用工缺口,导致开工不足,订单大量流失,企业效益严重下滑。对此,许多专家和行业人士指出:要从根本上摆脱“用工荒”的困扰,就必须切实进行转型升级。然而,多年来的习惯使然,再加上种种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多数眼镜生产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弱,转型升级步伐缓慢。在这种情况下,为有效缓解“用工荒”,是继续采用上述习见的竞争手段,上演招工争夺战,还是适应农民工新的需求,以“权利留人”,即改善农民工的生活环境、劳动环境,以及社会保险的覆盖环境等,赋予农民工各项应得的社会权利,增强其归属感,从而有效化解“用工荒”?对此,宁波市用自己独具特色的宁波模式作出了回答:在宁波,外来务工人员可以参加综合社会保险(完全由企业缴费),就可以在当地享受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除此之外,外来务工人员在宁波就业、职工培训、子女入学都可以享受适龄待遇。他们可以参与评分,分数达到一定标准之后,就可以申请当地户籍,很好地缓解了用工难的问题。宁波的用工模式值得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