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阳:“一根筋”青年的战斗史

2011-06-03孙川

电影 2011年10期
关键词:李阳动画

文/孙川

图片/《李献计历险记》剧照

“如果说《李献计》对我有什么意义的话,那都是人民群众给予我的,从他们的留言里,我看到另外一个李献计、王倩以及美元大雾,他们真牛逼!如果让我总结这故事的话我觉得那是——‘一根筋’青年的个人战斗史。”

——李阳

2009年之前的李阳是一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下班后,他用自己那台破得没法玩游戏的电脑,有一搭没一搭地做动画。两年时间,他做出了20分钟的短片,叫《李献计历险记》(以下简称《李献计》)。李阳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个短片传上网之后会迅速走红,并被很多业内人士奉为“2009年最好看的动画短片”;他也没有想过,会有人找上门来买《李献计》的版权,要把它搬上大银幕;他更没想到,他可以和拿过奥斯卡的大腕鲍德熹合作,成为大银幕版《李献计》的联合导演之一。10月1日,这部由房祖名主演,真人和动画结合的电影在内地院线正式上映,李阳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上班族,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电影导演。

版权很便宜就卖了,最初只想做个剧场版

《李献计》是个穿着潮人外衣的心碎人的故事,作品的包装很酷,但内核又是寻常感情。而李献计“之父”李阳却说:“做这个的时候就想,千万得Cult一点,可别弄文艺了……至于为什么“要Cult,不要文艺”,李阳说,昆汀就很Cult。但自己还是没搂住,片子里的话太密。“可能我本身就不是太乐观的人,讲的故事也是一个失败者的故事。”

虽然经历了两年半的时间,但这绝不是一部“死磕”的作品,按照李阳的话来说,制作过程“相当的有一搭无一搭”。生于1981年的李阳在德国念完高中和大学,回国后学计算机专业的他,想着“怎么也得和动漫沾点关系”,于是去电影学院动画系进修了一年,是个“正规野路子出身”。在受过一系列教育后,李阳从生产线正式装箱,开始了上班青年的常规生活。上班两年后,他忽然觉得有好多话想对自己说,有个故事想讲给自己听。于是,《李献计》的故事有了雏形。但是,做这部个人动画最大的推动力在李阳口中却是:“咳,因为2007年我的电脑太老,不能玩游戏了,所以就把玩游戏的时间用来玩儿AE(后期软件),结果在老机种模拟器上挣扎了几个月后,我就开始做动画了。”至于为什么选择用动画讲故事,李阳说:“动画门槛低,学会了几个软件后好操作,而且自己的随意性大,不像拍DV之类的,需要好多人一起,大家都有自己的事,也没人愿意陪你干这个。”

在创作《李献计》的这两年半中,身边人并不知道李阳在干什么,对于作品,他很少和人交流,制作过程中断了好几次。李阳说:“哥们儿真不是一特励志的人,我胸无大志得过且过。上学的时候,我喜欢摇滚乐,当时觉得除了摇滚其他流行都是屎,现在只要旋律好我就爱听。上学的时候我愿意机台前边儿坐一天磨技术好跟人切vf3,现在我是修改器爱好者。上学的时候留过一段儿长头发,现在是一圆寸,因为这么着就不用老打理了。所以综合以上细节,跟学生时代相比我觉得自己越来越颓了,当然我说这些本身也证明我是一喜欢怀旧的人,生活不出色的人都这样,可我爸妈都比我出色一万倍(这很重要)。”

但是《李献计》2009年年底在网上真是大火了,随后,李阳接到了制片人殷乐和新人导演郭帆的电话,大家都是年轻人,再加上郭帆也画过一些漫画,所以他们很谈得来,每次都能聊上四五个小时。他们当时的决定是把这个短片做成剧场版的长片。李阳写了个故事大纲,对短片的世界观进行了更为大胆和深入的诠释,颇具昆汀风格的三段式结构,“一段讲为什么走到这个世界,一段是这世界是什么样,第三段讲这个世界的规则。”

但他们的资金只有150万,想做90分钟动画可能不够,李阳心里想着“这事成不了”,于是他就签了协议,把大银幕的改编权卖给了殷乐。因为保密条款,李阳无法透露《李献计》到底卖了多少钱,但价钱“不高”,因为李阳当时“确实比较缺钱,需要用钱的时候,没考虑那么多。”版权卖了之后,李阳和殷乐、郭帆中断了联系。

被两个巨牛的人hold住,立马就不上班了

再联系的时候已经是2010年10月份,电影版已经开机了。

跟李阳联系的人叫安晓芬——曾经出品过《叶问》和《关云长》的资深制片人。安晓芬经朋友的推荐看到了《李献计》,她反复看了几遍后,确定这是一个“非常80后,天马行空,年轻有冲击力的作品。”她判断这个作品的市场前景应该不错,所以决定投资。殷乐也想跟安晓芬合作,但是有个条件——导演必须是郭帆,安晓芬对于这一点很有顾虑,因为郭帆并不是成熟导演。安晓芬曾经想过把原画作者即李阳找过来,一起参与制作,但是顾虑到“不能过河拆桥”,所以没有付诸行动。直到第一个阶段拍摄完成,她对结果非常不满意,文气太重,不像商业片,更多的是导演的个人表达。

安晓芬决定,还是要把李阳找回来,“一定要找原动画导演,所有的思想都是他的,所有的精髓都是他的,让他跟我们一起加入整个创作过程。”她要来了李阳的电话,当夜就敲开了李阳的家门。

李阳当时没有立即答应安晓芬,理由依然是——“我不太想参与这事,还得上班。”后来鲍德熹亲自去跟他面对面交流,不过当时的李阳并不知道眼前这位是拿过奥斯卡奖的大腕,谈完了,回家谷歌了一下,才发现“原来跟我聊天的这个人巨牛,我挺受宠若惊的。我这人抹不开面子,赶紧就来了。”他周二跟鲍德熹在北京见面,周五就从原单位离开了,先画了两个星期的分镜头脚本,之后,收拾铺盖卷,2011年1月,一头扎进怀柔的中影数字基地,开始参与《李献计》大银幕版动画部分的创作。

要学会在妥协中表达自己

李阳遇到的问题不比郭帆少,之前,李阳都是一个人在家闭门创作,进了中影数字基地之后,他要和一个二三十人的创作团队合作,他遇到了很大的问题——不适应,“(我)没有(与团队)合作的经验,有时候(效果)达不到就会很着急。”

李阳用了一个特别抽象的概念——动画(创作)的时代局限性来概括这段过程,在他一个“动画行外的人”看来,国内目前的动画创作体系不是很健全,“行里面的人都挺辛苦,人首先要生存吧,这个行业报酬不高,所以生活有困难的时候就要离开,所以这个行业留不住特别有才华的人。现在整个行业大致状况就这样吧,没法突破这个局限。”

在《李献计》的动画短片里,李阳设计了一个人物——“总统的女儿”,是取自《刺客联盟》里安吉丽娜·朱莉扮演的角色。“如果我一个人画,全部自己搞定,也挺快的。但是现在要做大银幕,就要多人合作,画一个人头就得分成3个阶段,涉及的人多,每个人对这个形象的理解和笔头的水平又有不同,最后还要做成一个风格,挺费时间的。”

李阳还举了个例子,片中有一段李献计从瀑布上跳下去,追总统女儿的动画,他本觉得那是个一看就明白的东西,但“那个瀑布对他们(团队)来说是个技术难关,很难做到我想要的那个感觉,我不是怪谁,是因为现实情况这样,没有谁能超越这个时代。”

在这样的沟通、妥协、容忍的过程中,7个月过去了,动画部分也宣告完成。10月1日,这部片正式进入院线。对于成片效果,李阳坦言,“我当然是更喜欢我自己做的东西(短片),”他也曾经想过还不如不改编,但想了一会,他说“这事从开拍到最后非常快,甭管怎么样,反正是一好事。他们说,‘这片子是第一个从动画改成真人的’,我很希望网上那些独立漫画、小说能走上大银幕,这事能给从动画行里面离开的人看到新的希望、新的可能和途径吧,那些画得好的人如果能回来那就更好吧。”

李阳称,在整个过程中,他最大的教训就是要“尽可能地掌握改编的主动权”,“甭管是找人合作还是怎么着,至少还是要自己掌握剧本吧。”

安晓芬所在的大盛公司现在已经签下李阳,下一部预计做《洗忧鲫·西游记》(动画片),她觉得李阳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导演。不过具体的计划还是要等看完《李献计》之后的反馈再讨论。但李阳并不想乘胜追击,趁着《李献计》的温度抓紧下一部动画的制作。“下一部?还没准儿呢,故事我倒是随时都有。但我对这事儿不能太投入了,较真儿就完了,因为本来就是一乐子嘛,一旦加入各种目的性就会让自己本来所具备的创造力迅速消失。”

但无论如何,正如李阳在微访谈中所提到的,“(《李献计》的)投资方给民间瞎折腾的人们指了条新路,自己捣鼓动画的同志们从此有了新的可能!”《李献计》和李阳的成功,无疑会给很多怀揣电影梦的年轻人以鼓励,但是普通人变大银幕导演,还是要经历一个必不可少的磨练过程。

猜你喜欢

李阳动画
特殊的考卷
揭秘油画动画 逐帧堆砌的精致艺术
开在心头的花
非典型婚外情结局
开在心头的花
动画总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