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乙肝不同基因型与拉米夫定耐药关系的探讨

2011-05-31李红生

当代医学 2011年36期
关键词:拉米夫定乙肝病毒抗病毒

李红生

乙肝病毒(HBV)基因型是长期点突变累积形成的,由于HBV在逆转录过程中的不对称转录和缺乏校对酶的作用,HBV突变率较高,基因型反映了HBV自然感染时发生变异的特点,是病毒变异进化的结果。根据HBV全基因序列异质性≥8%的界线,可将其分为不同的基因型。目前,已鉴定的HBV基因型有A~H八种。近年的研究表明,HBV基因型与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效果及预后有密切的联系。本研究采用PCR结合微流芯片对本地区63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CAH)患者血清中HBV进行了分型测定,并对所有患者进行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48周后检测YMDD。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2003年7月~2005年7月,63例CAH患者血清采自本院门诊和住院病人,排除了其他病毒性肝炎以及酒精性肝炎、既往未曾抗病毒治疗,其中男40例,女23例,平均年龄(35.2±10.1)岁,诊断标准符合2000年第十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和肝病学会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留取血清标本作基因分型、HBV-DNA定量检测、YMDD检测。

1.2 HBV-DNA水平的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Taq酶、dUTP和UNG酶购自上海华美生物工程公司。标准品,阴、阳性对照物,PCR缓冲液等购自上海复星实业公司。引物序列由上海申友公司合成。荧光定量基因扩增仪为瑞士LightCycler公司生产,配备Version5132分析软件,自行处理相关数据。按照HBV-DNA>103作为阳性判定标准,两次均为阳性者作为研究对象。

1.3 HBV-DNA基因分型微流芯片检测

1.4 YMDD检测

1.5 给药方案 所有患者给予口服100mg/d常规剂量的拉米夫定,疗程48周,治疗后检查HBV-DNA及YMDD。

1.6 统计学方法 用SAS 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个样本均数用t检验,两样本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乙肝病毒基因分型的分布 对63例CAH 患者血清中HBV进行了基因分型,结果为:B型12例(19.05%),C型45例(71.43%),B+C混合型4例(6.35%),未分型2例(3.17%)。

2.2 治疗前乙肝病毒基因分型与其DNA水平及ALT水平见表1。

表1 CAH患者ALT及HBV-DNA的检查结果

2.3 治疗后乙肝病毒基因分型与其DNA水平及ALT水平见表2。

表2 治疗后CAH患者ALT及HBV-DNA的检查结果

2.4 治疗后基因型与YMDD结果 见表3。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我市CAH患者HBV基因型主要是B和C型,其中C基因型占71.43%,B基因型占19.05%,以C型为主,以往资料显示HBV基因型的分布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由南向北分布呈现B型为主C型次之到C型为主B型次之的趋势,新疆维族以D型为主。

拉米夫定是抗乙肝病毒的主要药物之一,因其抗病毒作用确切而被广泛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随着拉米夫定的广泛应用,由拉米夫定导致的耐药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诱发乙肝病毒YMDD变异是引起拉米夫定耐药的主要机制,当YMDD变异病毒株成为优势株时就会影响拉米夫定的抗病毒疗效,出现耐药,导致病毒重新活跃,甚至病情的加重或死亡。目前研究认为影响拉米夫定相关YMDD变异的因素有:(1)拉米夫定用药时间。用药时间越长,发生YMDD变异的几率越大;(2)用药前病毒荷量、ALT水平及HBeAg状态。基线HBV DNA滴度高、ALT水平低或HBeAg阳性者较易发生YMDD变异;(3)前C区变异;(4)乙肝病毒基因型;(5)联合用药。本研究证实乙肝病毒基因型和拉米夫定YMDD有关,C型易产生YMDD变异。

猜你喜欢

拉米夫定乙肝病毒抗病毒
多替拉韦联合拉米夫定简化方案治疗初治HIV感染者真实世界研究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HCC的发生及改善患者预后
胡蝶飞:面对乙肝病毒,乙肝感染育龄期女性该怎么做?
选择一线抗乙肝病毒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抗病毒药今天忘吃了,明天要多吃一片吗?
对抗病毒之歌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