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好作文,从有兴趣的积累开始

2011-05-30侯宏业

小学教学研究 2011年6期
关键词:文章语言语文

侯宏业

作文教学的本质,就是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熟悉的语言准确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或审美情趣。然而,如何完成这个简单的目标,却是多年来我们付出了巨大代价但仍然没有定论的争论话题。作为一名从事母语教学的老师,我和许多小学、中学和大学的语文教师一样,常常会面临这样一种困惑:喜欢阅读的孩子越来越少,能够写作的学子凤毛麟角。对自己母语的学习和使用竟然产生如此的烦恼甚至是恐惧,这使我们不得不对语文学习的途径,特别是写作教学的方法进行反思:怎样才能按照各阶段教学大纲的要求逐步进行作文教学并借此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其实,无论是哪个阶段的作文教学和写作练习,都有其自身的成长成熟过程和基本规律,与其喋喋不休地将一篇美文解剖得支离破碎,还不如把文章本身所具有的美感还给学生,让悦耳动听的琅琅书声代替烦躁的心情,让大家整体感受文章的魅力所在,因为这个美感体验的过程正是学生真正的语言积累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当然,学生通过阅读感受积累语言的过程并不应该是漫无目的地缺乏指导,这个引导的角色自然需要老师来担当。比如曾经在小学生中广为流传的休闲系列书籍《淘气包马小跳》、《老夫子》,在中学生中争相传阅的韩寒的直言嘲讽,在大学生中长期争论的言情武打,我们怎样给予指导?还能像以前一样在课堂上进行苍白的说教,在课下无奈地面对学生的无动于衷?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暂且避开争论的锋芒,转换角度来影响学生。有这样一位中文老师,针对学生读书情绪的低落,先借窗外缤纷的大雪,讲到我们到底是在为谁而学习的问题,然后声情并茂地背诵了宋濂的名作《送东阳马生序》这样一篇文言文,老师直诵得台下的学子唏嘘不已,我们能说经典作品吸引不住学生?在这里,老师的引导靠什么?靠的是自己长期的积累,靠的是关键时刻无言的爆发。同样道理,学生也需要语言积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欲使学生能够洋洋洒洒出口成章,有“米”是关键,这些“米”单靠老师的文章分析是长不出来的。因此,教师要解放思想,排除顾虑,减少一些不着边际的讲解,删除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练习,淡化一些僵死的语法、文学常识的传授,把教学的重点真正转移到引导学生多读点书、多背点范文、多写点文章上来,教师的思想转变了,学生的意识增强了,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积累、掌握便一定会由少而多,聚沙成塔,为写作水平和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才能使学生囊中有“米”、下笔成文呢?最有效的途径主要有三种:

1.利用兴趣,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许多在语言上有成就的学者或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都对书刊情有独钟。因为,只有“博览” ,才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的语言刺激,进而激发兴趣。那么,怎样对待学生的课外阅读?孔子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杨振宁先生也曾说过: “成功的最大秘诀是兴趣。”我们只需要转换一下立足点,在那些最吸引学生的文章或者段落上巧作点拨。例如,对待前文所言学生对那些令老师反感的“另类”文章的极大兴趣,我们先不必大惊小怪,因为即使你把它评价得糟糠不如,学生未必会心悦诚服地接受,我们可以让他把自认为最精彩的句段准确无误地讲给老师或同学听,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每个人都有一种天生的表达欲望,只要引导得法,学生一定会乐于表达自己,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训练进程中,我们要做的仅仅是强调学生复述的必须是文章的原句,要原汁原味,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与别人分享快乐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天长日久,这种口头表达的积累恐怕真的会让人知道什么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日后当他们抛开书本时,也许我们还会惊奇他美妙的文章词句从何而来呢,这种语言表达的练习我们暂且把它叫做语言的“潜积累” 。

2.随读随记,在笔记中积累语言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书到用时方恨少……这些人人皆知的“名言”,许多家长和老师对此不以为然,或者说是“视而不见”,认为自己给学生提供了大量优秀的字、词、句、段、篇,可是并不见有什么效果。殊不知这种矫枉过正的做法不过是拔苗助长,失误恰恰出在师长身上。其实,原因很简单:没有因势利导,利用学生的兴趣激发兴趣,正所谓“牛不喝水强按头” ,对于刚入写作之门的小学生而言,这一点尤其需要老师和家长多加注意保护和引导。大多数学生喜欢按照自己的爱好购买和借阅书籍,这是一种正常的需要,我们没有必要对此指手画脚,要做的是提醒他做读书笔记,这类积累恰恰是最有价值的,在写作理论中被称为是“发展材料”。对于小学生,凡是遇到自己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地方、最令人感动的片段,摘录下来,作为范文,反复研读或摹写,对提高写作水平,可起到借鉴作用,也可起到积累素材的作用。即便是每天只记所读书籍中的一个词、一句话,但一定是他自己认为优美的、有特点的,绝不可为记笔记而记笔记,更不能用师长界定的所谓优美词句的“专业精选书籍”让他们学习、抄写,要知道,那些东西我们自己都未必会真的感兴趣,更何况,语句的优美都是相对的,离开了一定的语境是否仍然优美都是需要商榷的。同样,中学生可以记优秀的文章,大学生可以写真实的感想,只是笔记必须源于兴趣、源于生动的文章,当然也可以源于缤纷的生活,只有这样,笔记才有可能具有生命力,才有可能在写作中活起来。这就是语言的“明积累” 。

事实证明:在各种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途径中,这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3.熟读成诵,在背诵中积累语言

在我们的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怪现象:语文老师用了大量的时间讲析课文,但竟然有许多学生没有将原文读过一遍。古人尚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为什么不把更多的时间让位于学生的熟读、背诵?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汉语词汇丰富,运用灵活,要使自己对语言的运用不假思索、得心应手,必须对语言文字作千百次的重复,才能使语言文字的规律、含义、情味等在头脑中固定下来,使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形成牢不可破的记忆,熟读和背诵便是完成语言强化的必由之路。当然,我们真正要求学生背诵的,不是朱自清的籍贯,也不是茅盾的真名,更不是梁实秋的恩怨,而是醉倒千万人的《荷塘月色》 ,是催醒混沌的《子夜》,是深悟人生的《雅舍》 。也许有人适应“潮流”而深恶这种读书之法,却并不一定真正了解背诵正是符合汉语学习特点的高妙之法,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数以万计的文学家用自己的寒窗苦读证明了这一点。正像巴金先生所说: “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地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 ”

无论是阅读、随笔还是背诵,都属于语言积累的范畴,是走向语文素质的提高阶段(写作、鉴赏、批评)的基础,目的都是为了进行语言积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回归学生学习母语的兴趣,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

据有关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从小学到大学十几年的学校教育中,小学三年级之前,学生几乎没有偏科和厌学的倾向,学习写作也是如此。如此说来,是学校教育扼杀了学生学习母语的天性吗?这个结论恐怕没有人会接受或加以肯定,那么问题一定是出在教与学的交流过程之中。当一些机械的文章分析摆在学生的面前时,我们往往会发现这个问题的答案本来就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而在我们“细致”的引导和肢解下,学生内心对答案的理解难觅“会心”之笑,更多的是迷惑和无所适从,进而是惊恐和苦恼,接下来由对自己的失望、对学习的迷惑转变为厌学就理所当然了,毕竟,我们的教育是要面向大众的,而大众中的“英才”毕竟是少数。相信,当我们对学生的写作启蒙教学进行有理有据的有益探索时,我们都不应该忘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古训。

总之,尽管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多方面的训炼,但可以肯定的是,积累在影响语文素质的各种因素中具有无可替代、不能逾越的作用。因为语文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未来生活的实际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形成学生的健康个性为根本特征的学科教育活动。而这种教育活动,需要长期不懈、耐心细致的教和学的双边活动,这个活动获取成功的关键,除了正确的点拨,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积累。

猜你喜欢

文章语言语文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我的语文书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有趣的语言
语文知识连连看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