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家在昆虫翅膀上寻到宝

2011-05-30刘铮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2011年10期
关键词:叶卡捷琳娜昆虫学家苍蝇

刘铮

苍蝇、蜜蜂、蚊子和飞蚁……乍看之下,它们的翅膀透明单调,平淡无奇。殊不知,就在这朴实的外表下,闪耀着一个如孔雀华羽般绚丽多彩、美轮美奂的世界。最近,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一位生物学家的协助下,瑞典隆德大学的昆虫学家叶卡捷琳娜·谢威托索瓦(Ekaterina Shevtsova)及其两位同事帮我们摘掉了这层蒙眼布:当他们将透明翅膀置于暗色背景上时,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霎时间浮出水面。更不可思议的是,除了缤纷的色彩外,不同物种、不同性别的昆虫,其翅膀还有着各自独特的稳定图案。

小小的翅膀或许能帮助昆虫互相交流,识别同类,甚至还能帮助昆虫学家区分外形相似的物种,这一发现令昆虫学家们瞠目结舌。可是,昆虫翅膀的华丽细节缘何能在人们眼皮底下隐藏这么久?

其实早在1843年,昆虫学家克洛德·夏尔·古罗(Claude Charles Goureau)就已注意到昆虫翅膀能反射彩色。“某天,我们在斜视这些半透明的无色膜翅时,发现其光秃秃的表面呈现出绿色和红色的色调,其间偶尔还掺杂着橙色、紫色和蓝色。”他在论文《昆虫翅膀的彩虹色》(Mémoire sur lirisation des ailes des insectes)中这样写道。然而,这一发现很快被淹没了——科学家们将其原理等同于肥皂泡效应:各种颜色因视角的转换而随机闪耀,一切皆是偶然。

之后,科学家渐渐遗忘了这一发现。毕竟,他们的研究环境和工作方法都不利于揭示真相:博物馆的无数标本被分门别类地固定在各种白色背景上。叶卡捷琳娜·谢威托索瓦补充道:“以前,在实验室和显微镜下,我们总是习惯用酒精浸湿这些微小的翅膀,或将其浸没在一种含油物质中,然后放到明亮的背景上加以审视。”也就是说,研究人员每每都与正确的做法背道而驰。

事实上,只需将活体或干燥的标本置于黑色背景上,你便会洞悉透明翅膀的奥秘:它不仅有恒定的色彩,甚至还点缀有规则的图案和纹理。叶卡捷琳娜·谢威托索瓦也是在无意中发现了翅膀的这一特征。有段时间,她为写作博士论文而研究苍蝇。“这很难解释,某天,我拿着已经悉心观察过多次的苍蝇标本,突然察觉其翅膀上有个图案宛如一幅精妙绝伦的名家画作,且极易被忽视。”

她的同事对此也无比错愕。生物学家乔斯坦·柯杰伦德森(Jostein Kjaerandsen)表示:“如同熟识的世界瞬间崩塌,在我潜心研究多年的蝇翅上,竟闪烁着一个我从未发觉的标记系统。”

此后,研究团队又将膜翅目昆虫(一般有两对膜质翅,如蜜蜂、飞蚁)与双翅目昆虫(仅有一对翅膀,如苍蝇、蚊子)的诸多翅膀进行了系统类比。结果显示,一幅幅精美的图画里闪耀着如彩虹般斑斓的色彩,只是唯独缺少红色这一许多昆虫看不见的颜色。研究者们由此推断,和蝴蝶一样,昆虫的翅膀亦有其特殊作用,尤其在求偶交配时充当着个体独一无二的标记(不同性别的昆虫有着各自不同的翅膀图案)。“我们早就注意到昆虫的许多古怪习性,只是一直不解其中原因。例如,一些昆虫在闲逛时,为何其双翅呈垂直状。”这些颜色的发现者、巴黎自然史博物馆的马修·若龙(Mathieu Joron)强调说,“或许它们是在借此进行彼此交流吧。”

此外,瑞典的研究团队还指出,浓艳的色彩正是源于两束光线的相互叠加。具体地说,昆虫的翅膀由两层扁平的透明甲壳素组成。这两层甲壳素可同时反射光线,而当反射回的光混合时便产生了颜色。具体看到什么色彩,取决于那一点的翅膀厚度,而翅膀的厚度不均则导致了彩虹色的呈现。对于同一种或同一属的昆虫而言,其翅膀的颜色相差无几。因此,科学家们也可以根据翅膀区分外形相似的物种,即使面对用保护色来玩“障眼法”的机灵鬼,也能“火眼金睛”地看透其本质。

科学家有理由为此雀跃不已,发现昆虫翅膀的秘密为昆虫学研究打开了一个新领域,相信苍蝇、飞蚁和其他蜂类的透明翅膀所蕴藏的秘密不久也将真相大白。

(摘自《看天下》2011年第18期)

猜你喜欢

叶卡捷琳娜昆虫学家苍蝇
隔桌对谈
圣彼德堡宫殿
听说你想当昆虫学家(上)
听说你想当昆虫学家(下)
邮票图说世界通史(一百二十三)德意志血统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
苍蝇搓脚是怎么回事
苍蝇为什么喜欢搓腿
打自己脸
女皇的尊重
心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