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难以承受逻辑之轻

2011-05-30朱伟一

新民周刊 2011年13期
关键词:基辛格潜规则钱学森

朱伟一

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到欧美去投资的不少。我们从以俄为师过渡到以美为师,又从以美为师过渡到以美为并购对象。不少中国公司还到纽约股票交易所和纳斯达克上市插旗,真是大快人心事。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中国客忙着到美国抄底。从表面上看,这场走出去的运动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但能否满载而归,尚难断定。

投资分为两类,一是收购资产,二是收购并经营企业。从历史上看,就投资,尤其是就投资房地产企业而言,中国人是赢多输少的。但投资实业就另说了,中国企业大多是铩羽而归。上世纪90年代,不少大型国有企业曾经大规模出击,杀向美国市场,但最后大多是夹着尾巴回来了。有人将此归咎于政治制度不一样,说是很多美国人对来自中国大陆的企业有天然的敌意。可能吧,但也未必尽然。台湾和香港的公司到中国大陆办厂活蹦乱跳,但它们在美投资同样少有成功的范例。李嘉诚在内地能呼风唤雨、点石成金,但也没有听说他在欧美办出什么叫得响的实业。

中国企业在欧美搞实业不爽,原因很多,但中西法律文化不同是一个很重要原因。而中、西法律文化最大的差异,就是逻辑关系方面的差异。中国人的逻辑关系是不严谨的。比如中文尤其不讲因果关系,喜欢并列关系,此风古来就有。请看《水浒》的章回标题:“鲁智深拳打镇关西,花和尚倒拔垂杨柳。”今天,我们的文章标题仍然保持了这种章回标题的特点,信手举例:《深入扎实开展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切实推动各项检察工作和队伍建设》。

但我并不认为中国人不讲逻辑。只可惜我们讲的是实质逻辑。实质逻辑西方也有,主要见于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之中,法律注重的是形式逻辑。

不讲形式逻辑对我们有两害:一是在对敌斗争中容易处于被动,即便是正义在手,也会理屈词穷,无法以革命的两手对付反革命的两手;再就是不利于精准定位,很容易把思想搞乱,不利于队伍建设。

曾幾何时,我们经常说美国是个富国,很多国家都是美国的朋友。终于有一天,基辛格反问我们了:“富国就应该有朋友吗?” 中国朋友一时张口结舌,不知如何回答。 基辛格穷追不舍:“请问,这个世界上哪一个国家应该是美国的朋友,但却没有成为美国的朋友?” 基辛格的第一个问题是彻底推翻我们论点的基础,即,富国就应该有朋友。基辛格的第二个问题是,即便我们的观点成立,我们可有实例?有点狡辩,而且暗布陷阱。如果我们说某某国家应该是美国的朋友,但却没有成为美国的朋友,那岂不是要得罪第三国了吗?

但有一利便有一弊。西方的形式逻辑有其精准的一面,有利于思辨和质疑。可是,这种精准和科学性也会被人滥用。“大跃进”期间,科学泰斗钱学森就数次撰文鼓吹亩产上万斤。2011年3月3日,《南方周末》以两个整版谈及此事。文章特别提到:“钱学森并未道歉。在钱学森看来,他当时所做的太阳能转换为粮食的科学推算而言,至今仍是正确的,所以不需要道歉。也正是因为这样,他在1993年又一次对太阳能转换为粮食作了一番科学的推算,表明他对于自己的科学推算的坚持。”

钱学森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训练出来的一流科学家,其逻辑思维之强,绝非一般常人可比。钱学森用西方的精准逻辑,来为其做人的态度辩解,让很多海归感到惋惜。

实质逻辑的特点是善变。我们讲究潜规则——潜规则就是阴谋诡计。可美国这个地方搞腐败还要讲法律——政治捐款有明细可查。所以迄今而止,我们是同化到中国来的洋人,在别人的地盘上搞同化还没有成功的例子。连东南亚国家都时不时要排华——不光是排中国人,也包括排斥中国文化,排斥中国文字。到欧美办企业,那是到别人的地盘上,以潜规则办事还做不到得心应手。同化欧美人还需要假以时日,还需要我们在那里有更多的中国移民。▲

猜你喜欢

基辛格潜规则钱学森
百岁基辛格
钱学森
亨利·基辛格谈美国为何在阿富汗失败
钱学森:四菜一汤就挺好
清代阅卷潜规则
钱学森
潜规则
钱学森的家风
潜规则
基辛格的“政治遗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