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热的乡愁
2011-05-30灵子
灵子
去年画家刘小东回到故乡辽宁金城创作,台湾导演侯孝贤跟去拍了一部纪录片,在他一如既往满是乡愁的摄像机镜头下,这个已经步入新世纪的小城仿佛重现了八十年代的模样:工人们搭上横穿城市、运送干草的小火车去上班,孩童在水沟旁起劲地追着鸭子,县医院在一排排红砖房中拔地而起,护士们站在高高的窗台上探出身子擦着玻璃。
也有一些不同于往日的部分。曾经占据整个城市的国有工厂已然倒闭,勤劳的工人阶级也消失殆尽,就像刘小东在日记里写的:“走在街上的人都像游客,好像一个军团,作战部队没了,都变成后勤人员了。”
其中一个荒谬又无比真实的情景被画家收在了画里:六个人围坐打扑克,背后居然是一架飞机。那里曾经是最热闹的公园,附近军队捐来废弃的飞机,给老少爷们儿添一点娱乐。不成想随着国企改制、工人下岗,人们生活自顾不暇,公园没人来了,飞机里的零件也被偷得精光,只剩下一副空壳,守着对面游泳池里疯长的芦苇。
这与电影《钢的琴》展现的场景十分相似,昔日欣欣向荣的钢厂转卖给私人,车间停工,工人散去,抹得开面子的各寻出路,杀猪、配钥匙、卖废铁、组小乐团……丢不下尊严的只剩酒桌上一仰脖的豪情。在这些被时代抛却的小城里,甚至人们的娱乐方式都一样,男人们在装修金碧辉煌设备又极其老旧的卡拉OK厅里,抱着膀子闭着眼睛放声高歌,仿佛只有这个时候,才让人忆起恍如隔世的“工人阶级有力量”。
这种对曾经主导生活的制造业的怀念,构成了工业区里长大的人们内心共同的“乡愁”,挥之不去,不呼即来。出生于辽宁铁岭的年轻导演张猛也不例外。在他的电影处女作《耳朵大有福》里,退休工人“王抗美”茫然失措,在尝试了传销、擦鞋、骑三轮车、扮二人转等等职业之后,依然无路可去。在半夜无人的街道上,他晃晃悠悠骑着车大声哼起歌,又是心安又是辛酸;新作《钢的琴》情绪更加强烈,听说“比老爸还大两岁”的两根厂区大烟囱要被爆破,所有人都着了慌。尽管他们早已分散各地,尽管厂房里已长出了小树,机器已锈迹斑斑。然而一声“造钢琴”的招呼,又使众人心甘情愿聚在一起,重新操起油工、木工、电工、车工的活计。仿佛只有机器的轰然鸣响,才能证明在这个尴尬的时代里,自己并非毫无用处。
这主题算得上沉重悲苦,所幸影片却显出一种此类华语电影里罕见的生机勃勃。每个人都尽可能积极地活着,试图在百无聊赖的生活里找出更多乐子,吹牛、喝酒、偷情、偷钢琴……毕竟,日子总要繼续过的,较劲也是枉然。所以前一天吵了架,第二天还能乐呵呵一起喝酒,上个月追着打,这个月递一根烟又是朋友。就像片里秦海璐常常白一眼道:“怎么看不明白呢?”
很多人因此想起前南斯拉夫导演库斯图里卡(张猛表示直到今年才知道此人),他们都喜欢以风格化的影像,在颓败的现实里塞满狂想;也都热爱从头至尾采用热情的音乐,以此维持人们容易转瞬即逝的激情。更大的相同点在于,他们都在怀念失落的秩序,又把这浓厚的乡愁举重若轻地化为狂欢,只是库斯图里卡的情感更为深沉,除了旧日生活,他还失去了故土,失去了祖国。
钢的琴最后造好了,音色与真正的钢琴相差甚远,但谁在乎?手工艺者们自己知道,全身心付出的过程已经足够。琴声里他们经历了喜怒哀乐,经历了忠诚与背叛,经历了婚礼与死亡,在这样的过程之后,结果已不再重要。或者没有结果,只有一步步的过程,管你后不后悔,都要往前去了。所以,狂欢一把就好。
乡愁依然在,秩序依然失落,两根大烟囱依然被爆破。它们不能被改为两只长颈鹿矗立在地平线上,实在有点可惜。但,我们早就知晓结果,这也是乡愁里必然的一部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