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之声
2011-05-30西风
西风
我们面前或许有无尽的黑夜,战争也不仅仅发生于战场。
1916年正在“科林伍德”号战列舰上服役的艾伯特王子(英王乔治五世的次子)年仅19岁,参加了史上空前规模(英德双方总共出动265艘战舰)的日德兰海战。1925年10月31日,受父王委托,艾伯特在温布利大球场举行的大英帝国博览会闭幕式上发表演讲,这是英国第一次通过无线电向全球直播王室的演讲。可怜的王子张口结舌,场面无比尴尬。对于自幼患有口吃的艾伯特来说,当众演讲比炮火连天的大海战还要可怕。美国《时代》杂志称其为“当代最著名的有口吃疾患的人”,包括亚里士多德、达尔文等著名口吃患者的名单上又添新丁。
《国王的演讲》对语言治疗师莱昂纳尔·洛格矫正艾伯特口吃的艰辛经历做了非常动人的描述,后者没有颐指气使、盛气凌人,生于澳大利亚的洛格更不会卑躬屈膝、受宠若惊,体现出真正的英国人的气质。绅士风度不只是女士优先那么简单,至少还应包括穿衣戴帽、待人接物的正确方式。权贵不会用外在(言语、排场、徽记、商标)的东西刻意强调自己的身份,寒士也不会因囊中羞涩、毫无名望而觉得低人一等。无论艾伯特是王子还是国王,洛格都未忘记自己医生的职责:赞美、鼓励、讽刺、挖苦、调侃,不放过任何有助于治疗的策略。
1936年12月11日,为迎娶离过两次婚的辛普森女士,艾伯特的哥哥爱德华八世毅然退位,写下爱美人不爱江山的现代传奇(2002年英国《卫报》公布的解密档案显示,英国首相以内阁总辞职威逼爱德华八世退位的真正原因,在于辛普森狂热支持纳粹),艾伯特方寸大乱,赶紧找洛格救驾。自17世纪施行君主立宪,英国的王权与民权几经博弈,国王意味着接受上帝赋予的神圣使命,奉献自己、服务子民,个人爱好、婚姻、言论都会被媒体拿到显微镜下无限放大,接受民众的质疑和评判。血统之外,私生活、政治立场、公共形象都必须符合民众的期待才有当国王的资格。
父王的严厉管教,导致哥哥的受虐倾向,沉浸在爱河里难以自拔,而艾伯特则具有羞涩、易怒的双重性格。哥哥撂挑子,做兄弟的只有勉为其难,成为乔治六世。洛格的重要性愈加凸现,国王甚至屈尊向他致歉。巨大压力之下,乔治六世烟越抽越多,脾气也更加暴躁。影片着力表现国王夫妇相敬如宾、琴瑟和睦,但研究者们发现,乔治六世常对妻子大发雷霆,致使伊丽莎白成为“憔悴的妻子”,一些王室仆人回忆,乔治六世多次殴打王后。
位高爵显不仅要求艾伯特具备冲锋陷阵的勇气、保持绝对的“政治正确”,还得时不时发表演讲鼓舞国民战胜艰难险阻的信心。断绝退路的他,唯有拼命向洛格学习发音、释放紧张情绪、锻炼嘴部肌肉、祛除心魔的正确方式。经过磨合,两人针尖对麦芒的个性和绝不放弃的责任感终于撞出了火花,结下深厚的友谊。洛格有时会故意激怒国王,以便他在忘我的情况下流畅地倾泻愤怒。1937年5月12日,乔治六世接受加冕礼,洛格激动万分:“那个占据了我所有思想和灵魂的男人走过来了。这个我为之服务了十年时间的男人,即将加冕成为英国的一国之君。”
影片别有意味地加入了一段希特勒演讲的历史镜头。希特勒勤学苦练,掌握了一套口若悬河、激情澎湃的演讲技巧,令理性、严谨的德国人为之疯狂。1939年9月3日,英国向拒绝从波兰撤军的德国宣战;洛格仿佛BBC交响乐团的指挥大师,在他的手势、口型和坚定的表情的指挥下,乔治六世顺利地发表了长达9分钟的战争演讲,犹如一根定海神针,令战云密布的英伦三岛群情振奋。当年的圣诞广播,乔治六世引用诗人Minnie Louise Haskins的《沙漠》:“我对站在岁月之门的那人说,给我光,让我平安走向难卜的未来。”感人至深。
有意思的是,对戏剧表演、演讲素有心得的洛格,始终未能摆脱澳大利亚的口音。“我们面前或许有无尽的黑夜,战争也不仅仅发生于战场”,乔治六世战胜口吃的经历,成为他这句话的最佳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