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心的指南针

2011-05-30陈蓉霞

读者 2011年10期
关键词:约瑟夫肯尼迪爱德华

陈蓉霞

在当下中国社会,“富二代”或“官二代”几乎就是贬义词。但在现代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却少有这样的说法,相反,一个显赫的家族更有可能诞生不凡的人才。

美国肯尼迪家族的祖先来自爱尔兰。1840年,爱尔兰因土豆歉收而发生饥荒,大量饥民漂洋过海来到美国波士顿寻求生机,其中一位就是帕特里克·肯尼迪。他的儿子约瑟夫·肯尼迪发迹于20世纪20至30年代。在股票市场上掘得第一桶金之后,凭借敏锐的商业直觉,约瑟夫并购了两家与电影有关的小公司,又在经济危机爆发前,退出了电影业,从而幸运地保全了自己的财富。二战期间,受罗斯福总统任命,约瑟夫·肯尼迪前往伦敦,任美国驻英国大使。可见肯尼迪家族的后代既是“富二代”,也是“官二代”。

约瑟夫·肯尼迪育有四子五女。单说这四个儿子吧,长子小约瑟夫·肯尼迪二战期间牺牲于欧洲战场;次子约翰·肯尼迪在任美国总统期间遇刺身亡;三子罗伯特·肯尼迪于竞选总统期间遇刺身亡,所谓出师未捷身先死;只有幼子爱德华·肯尼迪活到老年,他在参议员岗位上尽责工作四十年之久,被誉为“美国雄狮”。临终前他留下一部回忆录,其实也是他的家族回忆录:《心的指南针》。

这个家族可谓历经磨难,除了各种意外事故频频降临之外,还有疾病的造访。爱德华本人晚年被诊断为脑瘤,但是比起当年两个孩子被诊断为恶性肿瘤,这样的消息对他已算不得是什么威胁了。1973年,他年仅十二岁的儿子小泰迪生了骨瘤,且恶性程度高,医生认为这样的病人极少能生存下来。小泰迪被迫接受截肢手术,自此失去一条腿。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小泰迪经受了极其痛苦的化疗考验。爱德华甚至还学会了静脉注射,以便在家里亲自给儿子做化疗而不影响儿子上学。凭着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信念,小泰迪挺了过来,如今是一位商人兼律师,还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但祸不单行,2002年,女儿卡拉被诊断患有“无法通过手术治疗”的肺癌。医生告诉家人,摆在她面前的是极低的生存概率。但与当年泰迪生病时一样,全家人都拒绝接受这一论断。经多方求医,最终在接受了手术和放疗、化疗之后,卡拉同样挺了过来,后来成了两个孩子的母亲。

这种在逆境中坚忍不拔的性格,爱德华认为首先源于父亲诸多教诲中的一条:永不言弃,绝不被动接受命运。他相信,面对厄运,如果抱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至少还有成功的机会,而消极悲观的心态只能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失败。

如此看来,在这个显赫的家族中,父亲留给子女最为珍贵的财富,绝不只是金钱,更是一种达观向上的生活勇气——这是逆境中真正的指南针。当然父亲的教诲并不只是空洞的说教。爱德华在自传中,留下了不少具体的细节,都可圈可点,令人回味再三。

爱德华记得自己十三四岁时有一次犯了错,父亲叫他去房间,说了这样一番话:“你可以选择认真地生活或是随性地生活。不管你做什么选择,我都依然爱你。但是我得告诉你,如果你选择后者,那么我没多少时间可以花在你身上。你好好考虑下自己的决定,家里有这么多孩子,他们会比你更值得我关心。”以后每遇到人生的转折关头,爱德华总会想起当年父亲的告诫,从而选择认真地生活。这不啻为一个慈爱明智的父亲的肺腑之言。

是的,无论子女是成功还是落魄,不变的总是父母的爱,因为这份爱基于血缘,无须理由。然而,父母对子女的期待、尊重却基于品格,并且这种品格是通过父母对子女的影响而形成的。如此说来,我们周围有太多的父母基于本能慷慨地付出他们的宠爱,却难以做到如肯尼迪父亲那样,懂得把握无条件的爱与有条件的期待或尊重之间的区别和分寸。

十一岁那年,爱德华获准驾船出行,并且还要在船上过夜。他的搭档是一个十三岁的男孩。但航行不顺。那是一个阴沉的雨天,当他们到达目的地后,感到又冷又饿,随身带的三明治也被打湿了。他们好不容易挨到天亮,两人弃船游上岸,找到一个电话就往家里打,要家里的司机快来接他们回家。想不到刚进家门,就遇上正要出门骑马的父亲。父亲问:“怎么了,你不是去航海了吗?”回答是,因为太冷而回家了。父亲追问:“那船呢?”当得知船还停在巴斯河那边时,父亲转身吩咐司机:“把他们送回船上去。”同时告诉爱德华:“如果你把船开出去,就得把船开回来。”于是,汽车又把他们送回原处。此时的爱德华感到,再也没有比自己更倒霉的人了。但是,当他们到达河边时,太阳出来了,清风拂面,天气渐渐转暖,他们在海上乘风破浪,由衷地感到这是多么难忘的一天。

那一天让他更感难忘的是:“在我生命的每个角落,每当我想放弃的时候,父亲总会出现在那里,把我送回去做必须做的事情——去找回自己的船。”

永不言弃是肯尼迪家族的品格象征。而这种品格的培养正源于父亲这种严厉苛刻的管教。但在这种近乎冷酷的态度背后,父亲对子女的爱却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那是约翰·肯尼迪当总统期间,就在父亲的家里,正当总统怀抱女儿进入餐厅之际,助手要他去接一个重要电话,于是他顺手放下女儿去接电话。当重新回到餐厅就座时,只见父亲一言不发,一家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父亲终于开口说话了:“我知道你很重视与赫鲁晓夫的会议,但是,听我说两句——在你的生命里,没有什么比你女儿更重要。这点永远不要忘记。”目睹这一切的爱德华没有忘记父亲的话,当他日后打算竞选总统职位时,由于自己的三个孩子反对,他放弃了。对于一个以政治为业的男人来说,做出这一选择实属不易。

爱德华如愿以偿进入哈佛大学。他攒够钱后买了一辆时尚的新车,还给它装了个特别的喇叭,他为此沾沾自喜。这事最终传到了父亲那里,父亲给他来信:“要想从普通人中脱颖而出,方法有很多——取得好成绩,赢得好声誉,加倍努力……但别让别人指着你说:‘这家伙他妈的以为自己是谁!”爱德华卸下了喇叭,自那以后,他时刻提醒自己:在众人面前显摆是一种恶习。

在哈佛读书时还发生了这样一件事:由于全身心地投入足球运动以致荒废了学业,爱德华很怕西班牙语考试会过不了关,恰好这时有一位同学愿意替他当“枪手”。他接受了这一建议,但不幸的是,监考老师恰好是这位同学的导师。一切都穿帮了。校方的处罚是,两人都休学一年,并且只有在这一年里干出点事情来才能复学。这是一种相当人性化的处罚措施,值得我们借鉴。爱德华后来的选择是,参军服役一年,然后重回哈佛。但一开始,他感觉天都要塌了,他不知道回家后该如何面对父亲。父亲果然大发雷霆,最后的一句话是:“确实有人一辈子欺世盗名最后还逍遥法外,但那个人不是你!”这一警告精辟至极。这个世界总有其混乱的一面,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时只是自欺欺人而已,但点出“那个人不是你”,却具有双重含义:就其字面意思而言,独有你甭想有此横运;还有更深的意思,你最后无法逃脱的正是自己的良心。

身为爱尔兰移民的后裔,肯尼迪家族信奉天主教,在其自传中,爱德华不可避免地谈到宗教在生活中的作用。宗教或信仰,也许只为见证人生的苦难而存在,但有信仰作为见证,苦难便无法压垮生活,更无法摧残希望。

肯尼迪家族尽管享有财富和盛名,却也经历了太多心碎的时刻:直面亲人在风华正茂之际瞬间故去,或是眼见致命病魔缠绕幼子——凡血肉之心都会滴血。在那心痛的关口,寻找上帝的指引能够重新点燃希望之火。因此历经磨难的爱德华的母亲“从未让悲伤遮蔽自己的快乐,也从未让绝望充斥自己充满欢笑的一生”。但也正如爱德华的父亲所写:“因为生活总还在继续,也许这就是所有这一切所蕴含的道理。”这其实正是生活本身的力量,它并不必然要从宗教中获得。如何为自己找到这种信仰,找到心的指南针,或许就是我们每一段独特人生的意义所在吧。

(刘超摘自《文汇报》2011年3月7日,黎 青图)

猜你喜欢

约瑟夫肯尼迪爱德华
爱德华·马奈
《剪刀手爱德华》(海报)
从肯尼迪1963年西欧之行再探“宏伟计划”成败原因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The REACH加建项目
谁动了约瑟夫的钥匙?(下)
谁动了约瑟夫的钥匙?(上)
描绘孤独的画家——爱德华·霍普 下
童话
约瑟夫·科尔曼的歌剧批评(上)
肯尼迪病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肌电图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