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对细胞因子及疗效影响
2011-05-30邓健敏韩宇斌陈建林陈锦锋
邓健敏 韩宇斌 陈建林 陈锦锋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结肠性黏膜炎症,临床以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为主要表现。溃疡性结肠炎病因不明,目前认为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主要包括环境、免疫以及遗传等因素。肠黏膜免疫功能的异常可用来解释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和病理表现。目前较受重视的免疫因子涉及自身抗体、淋巴细胞、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补体、粘附分子、细胞因子等诸多方面。特别是炎症细胞因子与抗炎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失调被视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一个重要的发病机制[1,2]。本文进一步阐明经中西医治疗后溃疡性结肠炎炎症细胞因子IL-6水平及内镜组织学的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门诊及住院溃疡性结肠炎60例。诊断标准参照1993年太原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3]制定。纳入病例标准及排除病例标准均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SASP),治疗组(丹参+SASP)。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8~65岁,平均39.58岁;病程2个月至20年;轻度者13例,中度者14例,重度者3例。治疗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18~67岁,平均42.58岁;病程半个月至27年;轻度者13例,中度者13例,重度者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职业、病程、病情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SASP(上海三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 g,po,qid。
1.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粉15 g,po,Bid。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给予易消化、少纤维和富含维生素饮食,禁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及乳制品,保持心情舒畅,注意卧床休息,及时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疗程均为8周。
1.3 试剂、仪器及方法
1.3.1 白细胞介素-6放射免疫试剂盒(IL-6 IliA Krr):天津九鼎医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
1.3.2 自动放免仪:中国科大中佳公司生产的GC-911型
1.3.3 BFx5-320型自动平衡离心机。
1.3.4 722,分光光度计。
1.3.5 方法 空腹取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置-20℃,保存待检,采用双抗体放射免疫法。
1.4 疗效判定标准 肠镜及组织学分级:肠镜所见分为:0级:正常或愈合、静止期表现,可伴假息肉形成;Ⅰ级:黏膜轻度充血、水肿,可有接触出血或脓性粘液附着;Ⅱ级:在Ⅰ级基础上伴有颗粒状糜烂、接触出血或自发出血;Ⅲ级:黏膜广泛糜烂,浅溃疡或严重溃疡伴出血。组织学所见分为:0级:黏膜层少量单核细胞浸润;Ⅰ级:黏膜及固有层少量单核细胞、多核细胞浸润,间质充血、水肿、杯状细胞减少;Ⅱ级:黏膜层及固有层中等量多核细胞浸润,间质充血、水肿、杯状细胞减少,腺体破坏,陷窝脓肿形成;Ⅲ级:上述变化伴糜烂、溃疡形成。疗效评价:治疗后进步2级或降至0级为显效,进步1级为有效,无进步或恶化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9.0统计分析软件包。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随机变量相互关系及其密切程度用线性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内镜及组织学疗效(见表1~2)对照组与治疗组镜下炎症程度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和90%;组织学炎症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和90%。治疗组在内镜、组织学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内镜下比较
表2 两组组织学比较
2.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8周治疗后,治疗组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IL-6水平前后变化
表3 两组IL-6水平前后变化
?
2.3 UC患者IL-6下降水平与内镜及组织学疗效相关性:内镜及组织学疗效与IL-6下降呈正相关(r:0.8476,P<0.05)
3 讨论
UC是临床常见疾病,尤其在欧美发病率为3~15/10万,患病率在50~80/10万。在我国近十年来发病率逐年攀升,尚缺乏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UC是一种多因性或原因不明为特征。近年来,有关氧自由基损伤、微循环障碍及细胞因子等与UC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4]。而在细胞因子中,认为IL-6是一种广泛的促炎性细胞因子,一系列研究发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L-6浓度明显升高,且与病变范围和病变严重程度成正相关[5],可通过IL-6的水平来监测疾病活动和治疗效果。同时UC患者存在高凝状态和明显的微循环障碍,有黏膜下血栓形成,即使病变未累及肠段也有毛细血管微血栓形成、存在[6]。UC活动期血液成分有显著改变,血液促凝血酶激酶,凝血因子Ⅷ,纤维蛋白原增多,血小板聚集活化功能增强及抗凝血酶Ⅲ水平降低,血液呈高凝状态,血液瘀阻,微循环障碍导致肠黏膜缺血缺氧[7],加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炎症反应。血小板处于明显活化状态,并通过释放炎症介质参与病理变化过程。病情越重,血小板活化越明显,血管内皮损伤越严重[8],从而引起和加重肠壁炎症反应,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又反过来加重肠壁炎症反应,形成恶性循环。
中药丹参为自由基强力清除剂,能抑制中性粒细胞在炎症反应中产生的氧自由基,具有抗菌、消炎作用,能明显抑制白细胞趋化性及随机运动,稳定细胞膜,减少溶酶体破裂,从而对肠黏膜具有保护作用。同时,丹参还具有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纠正高凝状态及血栓前状态作用,可使局部血液供应增多,增加营养,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丹参还有免疫调节功能,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8]。本研究也证明加用丹参的治疗组能使IL-6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内镜及组织学疗效也较对照组好,且IL-6下降水平与内镜及组织学疗效呈正相关。因此,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能从不同环节阻断炎症反应,很好地改善UC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炎症吸收,加快溃疡愈合。或许中药丹参能补充在国内应用细胞因子及其拮抗剂类药物以缓解肠道炎症病变的空白,当然还需要更大样本的研究。
[1] Kornbluth A,Sachar DB.Ulcerative colitis practice guidelinesin adults.American college of gastroenterology,practice parameters committee.Am J Gastroenterol,1997,92:204,211.
[2] Eaden J,Abrams K,Ekbom A,Jackson E,Mayberry J.Colorectal cancer prevention in ulcerative colitis:a case-control study.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0,14:1451-531.
[3] 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并疾病学术研讨会.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疗效标准.中华消化杂志,1993,13(6):354.
[4] 李士玉,张建娜,徐昌青,等.丹参和黄芪注射液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临床应用.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0,9(2):128-130.
[5] Holub lVlC,lVlako E,Debay T,et al.Inclosed interleuldn-6 is re.1-ated to disease.JClin Gastxoenterol,1995,20:123-124.
[6] 周欣,程计林.炎症性肠病血栓栓塞及其血栓前状态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消化疾病分册,2000,20(4):209.
[7] 施昕,魏龙富,俞翁非,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中华消化杂志,2002,22(4):202.
[8] 张连峰,刘继洲.丹参对溃疡性结肠炎病人血小板功能的影响.中华消化杂志,2002,22(6):383-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