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公害杀虫剂复混剂防治林木食叶害虫试验初报

2011-05-29牛志达赵令华牛国英

河南林业科技 2011年1期
关键词:混剂阿维菌素微胶囊

牛志达,赵令华,付 豪,王 克,牛国英



无公害杀虫剂复混剂防治林木食叶害虫试验初报

牛志达,赵令华,付 豪,王 克,牛国英

(唐河县林业局,河南 473400)

利用无公害杀虫剂1.2%阿维菌素微胶囊悬浮剂与25%灭幼脲Ⅲ号单剂及复混剂对林木食叶害虫进行了小规模野外防治试验。施用阿维菌素微胶囊悬浮剂与灭幼脲Ⅲ号复混比例为1︰1,用药量0.8 kg/hm2,防后21 d幼虫平均死亡率为94.88%。复混剂与单剂相比具有用量少、成本低、速效及持久的优点。

阿维菌素微胶囊悬浮剂;灭幼脲Ⅲ号;防治;食叶害虫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发生呈上升扩散趋势。尤其是人工纯林面积急剧扩大,化学农药的滥用,导致病虫害天敌急剧减少,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林业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为探索有效的无公害农药防治方法,2008-2010年在河南省唐河县采用阿维菌素微胶囊悬浮剂与灭幼脲Ⅲ号单剂及这2种农药的复混剂对林木食叶害虫进行了小规模的野外防治试验【1】,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药剂是1.2%阿难菌素微胶囊悬浮剂(黑龙江省平山林药厂)和25%灭幼脲Ⅲ号乳剂(安阳市安林生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防治虫种有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ylodyta(Graeser)、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 (Fabricius)、杨二尾舟蛾 Cerura menciana Moore、柳毒蛾 Stilpotia salicis(Linnaeus)

1.2 试验方法

1.2.1 低量与常量喷雾防治幼虫

2008-2010年在河南省唐河县苍台镇、毕店镇、源潭镇、上屯镇4个乡镇选择虫口密度较大,林龄4~5年的林分78 hm2²作为试验地,使用6HWF—20背负式喷雾喷粉机(江苏南通市广益机电有限公司制造)进行低量喷雾,常量喷雾使3WM—60自走式动力打药机(北京中德恒量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常量喷雾(1.5kg/ hm2)和25%灭幼脲Ⅲ号悬乳剂(3kg/ hm2)防治杨小舟蛾、杨扇舟蛾、杨二尾舟蛾、柳毒蛾。

2007-2009年在河南省唐河县苍台镇、毕店镇、源潭镇、上屯镇4个乡镇的杨树集中连片区域,用和灭幼脲Ⅲ号混剂对杨小舟蛾、杨扇舟蛾、杨二尾舟蛾、柳毒蛾幼虫进行防治试验,试验面积88.8 hm2。与25%灭幼脲Ⅲ号混剂的比例为1︰1,剂量均为0.75kg/ hm2,在与相似的林分设置对照,对照区用清水处理。

1.2.2 常量喷雾防治成虫

防治地设在河南省唐河县城郊乡5年生杨树林,试验地面积28 hm2²。在杨小舟蛾、杨扇舟蛾、杨二尾舟蛾、柳毒蛾羽化高峰前,用3WM—60自走式动力打药机喷洒25%灭幼脲Ⅲ号悬乳剂,与25%灭幼脲Ⅲ号悬乳剂混剂(1︰1)防治孵化出来的成虫,用药量1.5kg/ hm2²,对照区喷洒清水,防治前调查林中蛹的分布及数量,防治后孵化高峰期调查孵化的成虫存活数量,计算死亡率【2】。

1.3 防治效果调查

在试验地选择30株标准数,防治前在树冠下铺上塑料布,防治后10 h之内将树上的幼虫全部震落下来,放在养虫笼内,观察72 h后幼虫死亡情况。从防治后第3 d幼虫开始死亡起到第21d止,调查统计幼虫死亡情况。

2 试验结果

2.1 防治幼虫效果

从表1统计结果可知,对杨小舟蛾、杨扇舟蛾、杨二尾舟蛾及柳毒蛾防治效果明显,21 d后虫口减退率为81.8%~93.6%;25%灭幼脲Ⅲ号悬浮液对杨小舟蛾、杨扇舟蛾、杨二尾舟蛾、柳毒蛾3~4幼虫均有较高的杀虫效果,平均虫口减退率为91.78%。与单剂相比,复混剂使用剂量小,成本低,防治效果好。

2.2 防治成虫效果

在杨小舟蛾、杨扇舟蛾、杨二尾舟蛾,柳素蛾成虫羽化高峰期,喷洒1.2%阿维菌素乳油、喷洒25%灭幼脲Ⅲ号悬浮剂,1.2%阿维菌素乳油与25%灭幼脲Ⅲ号1︰1混剂,成虫死亡率分别为83.78%、85.58%、90.68%。

3 结论与讨论

本次试验防治结果表明,利用1.2%阿维菌素乳油与25%灭幼脲Ⅲ号复混剂防治杨树食叶害虫效果最好,平均防治效果达94.88%,对成虫亦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治效果达88.8%;25%灭幼脲Ⅲ号单剂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89.6%、91.7%,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防治效果。

使用1.2%阿维菌毒微胶囊悬剂和灭脲Ⅲ号复混剂,结合了二者的优点且用量少,实现了速效性和持久性的有效结合,且该复混剂无残毒性,对环境污染极小,经调查,对瓢虫等林木害虫灭敌等均无杀伤作用,仅对鱼类等水生生物具有很强的毒性,使用时必须高度注意,以防造成不利后果【3】。试验表明,1.2%阿维菌毒微胶囊悬剂与25%灭幼脲Ⅲ号复混剂,在生产上更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以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实现生态效益和经刘效益的最佳结合。

表1 1.2%阿维菌素微胶囊悬浮剂与25%天幼脲Ⅲ号单剂及复混剂防治幼虫效果

[1] 孙晓辉,王邦磊,丛海江。灭幼脲Ⅲ号与阿维菌素混剂防治杨小舟蛾试验[J].河南林业科技,2004(3):41-42.

[2] 王志波,聂谦,郭威。25%灭幼脲号Ⅲ悬浮剂在地面防治林业食叶害虫上的应用[J].今日科苑,2008(2):78.

[3] 林晓安.飞机超低量喷洒灭幼脲Ⅲ号与阿维菌素混剂防治试验[J].林业科技开发,2005(5):69-70.

2011-01-15

S767.3

A

1003-2630(2011)01-0013-02

(责任编辑:王团荣)

猜你喜欢

混剂阿维菌素微胶囊
CO2驱气溶性降混剂提高采收率机理实验
甲酸乙酯和异硫氰酸甲酯混用对菜豆象的熏蒸活性研究
一种便捷、可视化的CO2驱助混剂评价方法
——高度上升法及其在油田化学中的应用*
阿维菌素与螺螨酯对沾化冬枣截形叶螨的毒力筛选及田间防效研究
EGSB反应器处理阿维菌素废水
乙氧氟草醚与莠灭净混剂防治玉米田杂草的室内活性配方筛选
副溶血弧菌噬菌体微胶囊的制备及在饵料中的应用
聚砜包覆双环戊二烯微胶囊的制备
一种用于橡胶材料自修复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阿维菌素在稻米中的残留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