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心织就新农网
——省电力公司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阶段回眸

2011-05-28张玉芹

河南电力 2011年9期
关键词:农网督导物资

_侯 俊 张玉芹

图:7月3日早上7点,鲁山县电业局施工人员已经在35千伏江熊线10号铁塔组塔现场奋战了1个多小时。刘庆伟/摄

今年,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在全省范围内大规模、快速推进。全年计划总投资30亿元,截至8月15日,已累计完成投资23.09亿元,占总投资计划的77%。

与第一、第二期农网改造工程相比,此次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不仅新在批次上,还运用了新的管控体系、监督检查机制和先进的物资供应链。作为工程实施主体,省电力公司还在工程推进过程中探索先进企业管理模式,在服务“天下粮仓”安全、促进农电跨越式发展方面进行有益探索。

严格管控,确保质量与进度

在去年11月16日举行的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启动会上,省公司总经理葛国平一连用了两个排比句来表述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重要意义,不仅说它是强民、惠民、德政工程,还说实施这一工程是公司履行央企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是逐步实现城乡同网的重要机遇、是深化农电统一管理的重要抓手。同时,葛国平还要求抢抓机遇,用好资金,打造优质工程、安全工程、高效工程,把好事办好。

“毋庸置疑,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一举多得,但‘把好事办好’并非易事。”作为工程实施具体管理负责人的省公司农电工作部主任李晓东说。

这种忧虑并非凭空生成。农网工程多属低压工程项目,是电网基建工程中的“小不点”。但小项目多了,也是麻烦事。在首批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中,仅10千伏及以下项目就多达8157个,给项目管控、进度掌握、物资供应等增加了困难。同时,怎样管好、用好资金,怎么控制工程安全和工程质量,如何与服务农业实现无缝对接,都需要用科学的方法解决。

每周五11时,李晓东都会准时出现在环化楼六楼会议室里,组织召开一小时农电会商会议,盘点工程进展情况,现场解决实施难题。据了解,实施部门会商会议,在河南农网建设史上还是第一次。部门之间协同联动,能以最优的效率铲除施工路上的“绊脚石”,省时、高效。

一小时会商会,连同每周四下午召开的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例会,都只是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管控体系的一个环节。

众所周知,工程管控是电网建设头等大事,管控得当则一顺百顺,管控失位则必然影响工程质量与进度。关键时刻,省公司积极倡导的“一切专项任务项目化、一切项目实施团队化”工作原则发挥了重要作用。

去年12月10日,刚刚成立的省公司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指挥部,决定在工程推进过程中实施项目化管理,统筹考虑进度、成本、资源等基本元素的管控;按照团队化运作的模式,建立公司本部各部门协同配合、省市县三级高效联动的工作机制。同时在各市县成立项目部和工程管理机构,切实加强工程施工的领导、组织和协调。

同时,农电工作部编印了20多个工作实施方案和工程管理办法,规范工程管理,统一建设标准。审计部提前编制《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审计模板》,对工程管理、流程管理等进行审计检查,及时提出审计建议并督促整改。

各市县公司在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工作模式,提升工程管理水平。安阳供电公司指导各县公司精细制定每一个单项工程的策划方案,为每一个配电变压器台区列出工程概况、开工日期等详细信息,并明确15个具体分项责任人,以保证工程安全和质量;宁陵县供电局推行“周回头”、“月反思”制度,定时对工程质量监督检查……

截至6月30日,省公司仅用7个月的时间就全面完成了首批10千伏及以下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任务。

全面督检,消除漏洞与隐患

7月末的一天,3名豫北督导组的督检人员汗流浃背地在35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工地检查巡视了近一个小时后,又驱车来到滑县电业管理公司工程项目部,翻阅满柜子的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施工资料。

一线员工已习惯了不时出现的督检人员,尽管他们每次都提出很多整改意见,但大家并不抵触。滑县电业管理公司总工程师郭俊峰承认,外部的督导检查可以祛除各种工程施工隐患;对意图在自身管理上寻求突破的基层单位而言,经常性督检有利于查漏补缺、提升自我。

在规模巨大的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中,像其他网省公司一样,进度是省公司追求的目标之一。然而,多年来省级以上电力企业对10千伏及以下农网工程的管理,多限于发文件、看总结,具体实施环节缺少监督管理。为了在追求进度的同时强化工程管控,省公司将安全管理“有人干、有人看”的工作机制引用到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管理中,全面加强项目督导和审计。随即,豫北、豫中、豫南3个督导检查组成立。

督导检查的工作范围在一线。雷亚乔和6名同事按照督检大纲和计划,定期深入所辖区域的市县公司项目部和施工现场,开展督导检查和审计工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

目前,豫北督检组共出勤110多次,对豫北5个市所辖26个县的农网升级工程进行抽查审计、督导检查,共抽检10千伏及以下单项工程800余项,督检率超过22%。同时,还多次与另外两个督检组开展互检活动。

“开展督导检查,实现了工程管理的多样化,加强了工程实施全过程管理,确保了工程资金安全、施工安全、质量安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一线员工素质和县级供电企业管理水平。”雷亚乔说。

在3个督检组的共同努力下,首批10千伏及以下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均处于可控在控状态,工程质量达到合格及优良标准,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竣工项目实现了“零缺陷、零事故”移交。

非常举措,破解物资供应困局

时过近一个月,河南电力物流中心合同执行部主任刘艳华还没有从压力中走出来。

回顾首批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物资供应的艰难,刘艳华形容说,前有供应合同不能按期履行阻碍,后有工程进度、催促要货“追兵”,最为严峻的问题是,如不能顺利完成物资供应任务,必将影响工程建设计划目标的实现。

早在2010年年底,就有评论说,总投资2000亿元的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将直接拉动我国中低压电器公司的飞跃发展。这一说法的背后还蕴藏着另一层意思——海量的农网物资需求,对设备厂家的生产能力亦是严峻考验。

这一问题在我省同样表现明显,主要集中在物资供货期短、中标量大、供货范围广几个方面。据介绍,在首批10千伏及以下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中,省公司共与201个供货厂商签订了8.1亿元的物资合同,涉及导线2.3万吨、电缆14万千米、钢管杆8500吨、水泥杆13.6万根、变压器6516台、开关柜4600面、金具98万副……而且要在6月份以前全面完成物资供应。

“破解物资供应难题的关键,是设备厂家能否按时履约供货,这也是物资供应部门的压力所在。”刘艳华说。早在工程计划下达之初,省公司物资部就积极开展物资招标工作,并在最短的时间内与生产厂家签订物资合同,以便给供货厂留足生产时间,但到4月底依然有半数以上供应商无法按时交货。

重压之下,必须采取非常之举。为此,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指挥部多次召开物资供应协调会,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梳理各种履约问题数百条,协调生产厂家千余次。

物流服务中心先后组织100多名物资人员,奔赴80个供应商家进行现场督促生产,跟踪督促供应商合理制定生产交货计划;同时,建立供应商属地化管理制度和物资供应动态跟踪机制,对公司各单位下属设备生产厂家加强管理,安排专人对供应商上报的最新供货清单进行汇总整理并及时予以解决。

基于各方人员的协同攻坚,6月初,困局破除,目标实现,所有10千伏及以下新农网升级工程物资全部移交给施工单位。此时,刘艳华感觉虽累犹荣,他说:“尽管困难重重,但先进的物资保障链经受住了考验,在工程建设施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下达2011年农网改造工程建设任务。全省各级电网企业正再接再厉,加快工程实施,在全力确保12月底前完成2010年农网改造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2011年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猜你喜欢

农网督导物资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小鲜农网”带庐江小农户脱贫致富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被偷的救援物资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分析低压集抄系统在农网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农网升级过程中如何有效避免相序相位错误
救援物资
民国时期教育督导制度的特点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