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世界博览会建筑物昼夜性格对比研究

2011-05-28宋佳音刘刚尹楠

照明工程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昼间世博夜景

宋佳音 刘刚 尹楠

(天津大学天津市建筑物理环境与生态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72)

1 夜晚世博会简介

世界博览会是一个涉及时间、空间、类别、品种等各方面广泛内容的大型活动。开始时的世界博览会都在白天召开,但随着世博会声望的激增和人流量记录的不断刷新,世博会开始推出“夜场”活动。夜晚世博会始于2005年的日本爱知世博会,目的是为了延长世博会的展览时间,分流白天大量的人流并鼓励年轻人和上班的职员下班后参观世博会。夜场票的推出也促使世博会各个场馆的展示内容由白天向夜晚延伸,这不仅提高了夜间场馆的利用率,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世博会照明的发展。而照明的性质也由早期的功能照明向现在的景观展示性照明发展。

目前,夜晚世博会已发展成为世博会本身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夜晚世博会的发展及夜景照明技术的更新,上海世博会对夜景照明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夜景照明已成为各个国家及组织场馆显示其先进技术和独特文化的重要手段。

2 主要场馆昼夜间建筑性格对比研究

所谓建筑的性格,是由建筑的外部形态和内在功能之间的密切关系所决定的特性,著名美国建筑师路易斯·萨利文这样解释: “外部面貌是内在目的的镜子”。因此,作为建筑主要特征的建筑性格也是建筑师本人在对建筑的功能和内涵理解基础上,对建筑空间、形式与秩序的把握,主要反映在建筑的体量、形态及其立面处理上而形成的许多特点,是建筑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的外部形态是体现建筑性格的主要载体,如建筑的体量、形状、立面形式、材质、颜色等。夜景照明普遍作用于建筑外立面,故夜景照明对建筑性格的表达产生重大影响。照明的方式、手法和色彩等,都直接影响着建筑的性格。本文通过对上海世博会大量案例分析,发现夜景照明对建筑性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增强建筑固有性格。2.弱化建筑的固有性格。3.使建筑性格多样化。下面举例分析:

2.1 增强建筑固有性格

对于夜景照明增强建筑固有性格的典型场馆有中国国家馆、意大利馆等。这些场馆的夜景照明都极大地突出了场馆昼间所展现的性格和特点。

中国国家馆

中国国家馆的建筑构思主题为“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为了表达这一主题,中国国家馆采用了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内涵的斗拱相互层叠,外表面覆以“叠篆文字”并配以体现国家气质的红色来塑造建筑性格,整个场馆显得宏伟大气 (图1)。

夜晚,高显色性的暖白色灯光被用来渲染中国馆的“斗拱”,在夜幕的衬托下,“斗拱”的亮度对比度和色彩饱和度大大增强,使得傲立在世博中轴线的中国国家馆“斗冠”造型更加突出,中国国家馆宏大的气势被灯光极大地加强 (图2)。

图2 中国国家馆夜景(http://www.expo2010.cn)

意大利国家馆

意大利馆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高度18米,由20个功能模块组合而成,它们对应着意大利的20个大区。这20个功能模块可以较小规模的进行拆卸和组装,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姿态。从建筑外观来看,意大利国家馆就像由马赛克拼接成一样,可以有多种组合方式,这种建筑性格用以体现出意大利不同地区文化的多样性和相互间和谐相处 (图3)。

图3 意大利国家馆日景(http://www.expo2010.cn)

夜晚,意大利馆整体采用内透光照明,配合透明混凝土的采用而使得整个展馆展现出玲珑剔透的效果,并且其透明幕墙内部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建筑也在夜晚降临后突出的展现在所有人面前。整个场馆温馨、舒适、富有浪漫气息及多元素和谐共融的性格,在夜晚中被灯光放大和突出 (图4)。

图4 意大利国家馆夜景(作者自摄)

2.2 弱化建筑的固有性格

在上海世博会中有些场馆和景观的夜晚形态所展现出的性格与其昼间具有较大不同,如西班牙国家馆、德国国家馆等。

西班牙国家馆

展馆是一座复古而创新的“藤条篮子”建筑,建筑外部形态是满布的藤条,内部通过钢结构进行支撑,整体呈现流线型。阳光可透过藤条,进入展馆内部,这些藤条板的天然色差组合形成一个个象征自然元素的古老中国文字。整个西班牙馆给人的感觉是张扬、热烈 (图5)。

图5 西班牙国家馆日景(http://www.expo2010.cn)

而西班牙馆的夜景则给人另外一种视觉冲击,夜间的西班牙馆是含蓄、神秘、低调的。坚固的藤条遮光而不挡光,藤条结构将馆内的人工光若隐若现的透射出来,这样的夜景照明设计给整个西班牙馆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呈现出别样的魅力 (图6)。

图6 西班牙馆夜景(http://www.expo2010.cn)

德国国家馆

德国国家馆的建筑外形轻盈、飘逸。自然景区和展馆主体组成了整个德国国家馆,外墙表皮为透明的银色膜结构,主体由四个重心倒置、变形剧烈、连成整体却轻盈稳固的不规则几何体构成,阐释了“和谐城市”的主题 (图7)。

图7 德国国家馆日景(作者自摄)

夜晚的德国馆并没有太多的运用夜晚照明的手法,只是很自然的将建筑内部的灯光通过其半透的建筑外皮透射出来。由于其外皮颜色为深灰色,所以透射出的灯光亮度并不是很高,这样使整个建筑轻盈、飘逸的感觉得到弱化,建筑的沉稳性格得以体现 (图8)。

图8 德国国家馆夜景(作者自摄)

2.3 使建筑性格多样化

由于LED和一些新型照明系统的使用,本届世博会很多场馆在夜间展现出了与昼间完全不同的形态,极大的丰富甚至颠覆了建筑的昼间性格。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仅以世博阳光谷和英国国家馆为例进行说明。

世博中轴阳光谷

世博中轴线上的阳光谷和水波状膜结构是世博轴的核心组成,玻璃阳光谷被膜结构包围,六个巨大的阳光谷支撑起整个世博轴,并将阳光和自然空气引入地下,形成一个绿色的地下功能轴。阳光谷丰富了世博轴地下和地上的空间效果,创造出协调的气氛,使世博轴成为人们交流、交往和交通的重要场所 (图9)。

图9 阳光谷日景(作者自摄)

如果昼间的阳光谷凸显的是其体量和功能,那夜晚的阳光谷凸显的则是炫目多彩、变化无穷。夜间的阳光谷由上万个发光LED灯具构成了其夜间的姿态,变幻的LED使阳光谷时而轻盈、时而优雅、时而热烈、时而梦幻 (图10)。

图10 阳光谷夜景(作者自摄)

英国国家馆

英国国家馆的设计是一个没有屋顶的开放式公园,展区核心“种子圣殿”向外部生长出六万余根触须。在白天,触须起到光纤的作用,将光线传递进建筑内部,为建筑室内提供采光。所有的触须将会随风轻微摇动,有如一个蒲公英,凸显出自然与生命的特性 (图11)。

图11 英国国家馆日景(http://www.expo2010.cn)

而夜晚的英国馆性格完全不同于昼间,六万根触须的顶端都带有一个细小的LED彩色光源,这些内置光源可照亮整个建筑,使它变得光彩夺目,凸显的是梦幻般的未来与童话般的畅想 (图12)。

图12 英国国家馆夜景(http://www.expo2010.cn)

3 融合了昼夜建筑性格的建筑设计模式改变

总体来说上海世博会是世博会历史上夜间展示最成功的一次,建筑夜景对夜间展示起到了革命性作用,而这也将成为一种趋势去影响未来的世博盛会。建筑夜景无一例外的对上海世博会各个场馆都产生了不同程度、不同角度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建筑夜景造就了建筑的昼夜性格差异,开辟了建筑性格差异化表达的新时代;

2.建筑夜景拓展了建筑的性格表达方式,增加了建筑的吸引力;

3.建筑夜景增加了建筑内涵与内容,增强了建筑的认知度;

4.建筑夜景强调了功能流线与空间关系,增强了建筑导引性、标识性。

面对这种发展趋势,建筑设计也必将由昼间建筑性格设计单向支配向昼夜建筑性格融合设计的新模式变革,在这种新模式下,建筑的昼间单性格设计转变为昼夜性格平衡设计;建筑师主导的昼间建筑形态设计转变为照明设计师全程配合的多专业配合设计,所以这在设计难度和设计流程上均会产生较大变化 (图13)。

图13 昼夜建筑性格融合的设计模式

4 结语

随着照明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夜景照明已经从建筑形象的附属点缀手段发展为现在“夜态建筑”性格的重要塑造手段。建筑夜间性格的形成无论从深度和广度上都会带来建筑行业和照明行业革命性的巨变,覆盖建筑设计全流程的交叉融合的设计模式必将形成。

[1]蔡军,张健.历届世博会建筑设计研究 (1851~2005),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李洁,李建华.当代世博会建筑的审美思维,同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第19卷第1期,2008/02

[3]夏南凯,顾哲.可持续发展观下的世博会建筑设计——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建筑后续利用研究,规划师,2006/07

[4]尹楠,曾坚.历届世博会主题及建筑比较研究,建筑师,2010/08

[5]http://www.expo2010.cn

猜你喜欢

昼间世博夜景
不妨写夜景
轻型汽油车蒸发排放特征及温度对蒸发排放的影响
昼间行车灯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Lightroom让夜景照片更通透
昼间行驶灯集成在前照灯内的设计方法与应用
谈昼间行驶灯的设计及控制方法
城市夜景
世博特刊
难忘世博难说再见
给“世博”拍张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