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城镇传统民居风貌保护探讨——以上海川沙内史第为例

2011-05-26梁晓冬LiangXiaodong文剑钢WenJiangang李慧君LiHuijun

住宅科技 2011年4期
关键词:风貌小城镇民居

■ 梁晓冬 Liang Xiaodong 文剑钢 Wen Jiangang李慧君 Li Huijun

0 引言

近十年,中国城乡建设正以惊人的速度和史无前例的规模推进,传统民居相对集中的小城镇也成为开发建设的重点,促使了这些小城镇在其发展中嬗变并且成绩骄人,同时也造成了对村镇环境与传统风貌的破坏:小城镇河道水质每况愈下,历史街巷、宅第变成了街道和商铺;本土风貌逐渐退隐,小城镇“千城一面”的形貌毁损了地方民众的认同与归属感。传统民居风貌需要科学地保护和整治,而更新保护与如何和谐发展依然是当前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门课题。

1 国内小城镇传统民居风貌的现状

国内对传统民居保护的研究始于1980年前后,主要集中在建筑学、景观学、历史学等领域,如:彭一刚先生对传统村镇聚落景观的研究,陈志华先生主持的楠溪江中游古村落乡土建筑的保护研究等等。对我国传统民居保护面临的问题,学者们依据保护与更新原则,提出了保护的策略和建议,对保持传统民居历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形成良好的传统民居保护意识,促使小城镇健康发展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由于特殊的地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传统民居建筑经历了自然毁坏和人为破坏双重影响,具有历史价值并能完整存留下来的甚少。再者,中国传统民居多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相对于西方砖石结构的建筑,保存难度较大。因此,年代久远的传统民居很难被认知、评价,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

1.1 建筑风貌迷失严重

传统小城镇中的民居建筑,多数年代久远,建筑设施简陋、结构破损、材质腐朽、形貌颓败较为突出。而小城镇在开发建设中,原有街道、宗祠、广场以及商铺等被保留在小城镇的各个角落,与新建建筑混搭,导致小城镇现存的民居风貌错杂,风格暧昧。之前连片聚居地的恢宏气势和聚落空间景观的审美统一性不复存在,急需全面规划,做出评价并及时整治维修。

1.2 人口密集环境窘迫

小城镇在其发展中,由于乡镇企业的转移,集聚了大量外来人口,往往一座传统民居内居住数户、甚至几十户居民。过密的人口,必然导致小城镇人均建设用地与使用面积的减少,最终将会影响小城镇居民的交通、居住、医疗卫生、教育设施、休闲娱乐等生活质量。传统民居建筑群落的基础设施条件较差,道路狭窄且不通畅,居民生活拥挤,环境恶劣,致使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煤气、电力、热力等八类管通难以改造和新建,许多居民仍使用煤炉、老式马桶,喝着井水,因此,小城镇的生活条件和环境质量亟待改善。

1.3 基础史料信息欠缺

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小城镇,积淀了不同程度的历史、文化和审美传统。在当代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由于速度与效益的驱使,致使某些小城镇的决策者与民众没有充分意识到历史遗存保护的重要性,造成民居保护不力,传统民居的基础资料失却完整性,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因此,从保护传统民居的物质要素和文化要素出发,通过案例研究,提出传统城镇建筑风貌保护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在传统城镇风貌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提供借鉴。

2 “内史第”民宅风貌简介

旧上海的传统民居以砖木结构为主,建筑式样新颖、美观、大方,具海派风范。当今,提起上海,让人们最先想到的是那些充满现代气息的地标性建筑,如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等。与之并存的,还有数十座记载浦东悠久历史文化的名宅,多座近代优秀建筑更是被誉为“浦东名宅”,如张闻天故居、海上名人杜月笙家祠、著名建筑实业家杨斯盛故居等,尤以浦东川沙镇的“内史第”最具特色。它的第一任主人是沈树镛,家中收藏极其丰富,清代学者俞樾曾称:“沈家收藏金石之富,甲于江南”。浦东毛巾工业的创始人沈毓庆(沈树镛之子)、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女士、著名音乐教育家黄自等上世纪重要、杰出的人物均出生于此地。

2.1 宅第旧貌

据史料记载,“内史第”建于1857年,坐落于川沙镇镇域中心,兰芬堂74弄1号,南靠现今的新川路,西傍南市街。

宅第坐北朝南,在没有被毁坏前为南北走向的三进式、江南石库门民居。第一进为天井,内种有松竹梅的小花园,高雅幽静,两边是东西楼;第二进为正厅,厅内悬挂着黄炎培先生题写的“立本堂”匾额;第三进为内宅,进入巧夺天工的砖雕门楼后,是一个矩形状的天井,天井内养殖花草树木,使得天、地和自然融为一体[1]。

2.2 宅第改建历程

1988年,川沙县新川路的拓宽工程,在“内史第”第一、第二进原址上矗立起一幢六层居民楼房,把故居遮挡得严严实实。除最后一进黄炎培故居及部分砖雕被保留外,其余两进均被拆除,整个“内史第”建筑群面目全非(图1)。

1990年,川沙县政府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修缮。重建后的故居为二层建筑,建筑面积达486m2,内有“黄炎培生平事迹陈列室”,黄炎培的半生铜像也矗立起来了(图2)。

2010年,在政府的大力协助下,建筑面积复建至1 800平m2,面积增加了3倍多。“内史第”西侧南市街居住着众多本地原住民和外来务工者,他们的工作以服务业为主,这里也是川沙镇为数不多的保留较为完整的老街坊。

2.3 宅第周边环境

南市街保留着众多联排式商铺和简陋的民宅,大多建于上世纪80年代,其基础设施落后,电力设施随意穿梭于街巷,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影响整体风貌美观,污水处理、垃圾回收点等公共设施不完备,生活环境恶劣。

每天早晨和傍晚,南市街会出现大量的店外店现象,众多菜农在街巷中经营他们的生意,不仅影响原本狭窄街道的交通,而且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南市街上的传统民居没有统一的规划,街道界面混乱,色彩不协调,风格不统一,随处可见肆意搭建的建筑和电线杆“无缝衔接”(图3、4)。

2.4 宅第建筑风格

“内史第”整体空间设计注重轴线,建筑色彩清新淡雅,墙面刷石灰,墙顶蝴蝶瓦,门窗多为木料本色。色彩布局重视点、线、面相结合,以白色墙面为基调,黑色屋面和檐口为构图要素,疏密有致。大量采用灰雕、琉璃、瓦作、瓷贴等民俗性极强的装饰,展现出不同时代特征,使空间环境丰富多彩。黑、白、灰色调使整个建筑透露出江南特有的韵味。

其内部的家具摆设体现出严谨性和秩序性,主次轴线摆放不同功能的家具,象征地位和权贵。厅堂的侧墙上配以书画,体现出主人恬淡典雅的趣味和理想追求。宅第的雕刻装饰艺术尤为突出,其三雕设计,与上海优秀民居的建筑风格统一,黑漆钢环的大门上镶嵌着条石门套和具有文化意义的石刻门环。

3 风貌保护策略

3.1 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合理筛选分级保护

每个时期留下的民居建筑无论是其选址、功能布局,还是建筑构造、组合形式等,都有值得借鉴之处。

⑴“内史第”的风貌保护,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专家以及相关学者对“内史第”及其周边街区的建筑类型、艺术价值、文物价值等进行有序的测绘、评估,提出客观、完整的评价体系,为“内史第”的保护进行科学、有效的估量。

⑵在评析的基础上,确定保护级别、保护措施和空间设计原则,整治不合理、无法修复的部分,对整体风貌进行分级分层保护和管理。

3.2 保留宅第基本形式,整合内部使用功能

借鉴苏州传统民居保护的经验,“内史第”的保护尽量避免盲目的原址重建。

⑴对于现有的第三院落建筑,应保存原有室内构架、装饰,在非展览性的空间内引入现代设施,使民居变得适用、美观。

⑵通过搜集、整理出民居建筑构造和工艺特点,还原第一、第二进院落的风貌,包括水井、门廊、牌匾等,使新旧建筑在体量、色彩等方面和谐;对于技术缺失,无法还原的部分可用新材料代替,但整体格局和风貌要统一。

⑶对于“内史第”的新建建筑,应从实际出发,将建筑立面和内部装饰稍加变更,在一层空间适当安排如科普性的博物馆、民俗工艺展示厅、名人生活展览馆、茶室、办事处等一系列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有助于传统文化的延续。

3.3 梳理周边街区功能,改善公共基础设施

保护传统民居风貌,应当从整体出发,不仅是保护民居本身,还应保护其周边的街道和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结合“内史第”的色彩和体量,保护街道原有的尺寸和比例关系,控制建筑高度,保持街道肌理和空间层次。重点改造宅第西侧南市街的茶馆、铁匠店、豆腐店、木匠店、草药店、手工艺店等商铺,提升文化艺术价值和旅游价值,形成具有生活情趣的传统风貌街道。

“内史第”周边街巷的民宅存在乱搭乱建、雨污混流、电信管线分布混乱、消防通道不畅、墙面破损、路面坑洼、厨卫设施缺乏、有多处卫生死角等问题,造成环境脏、乱、差。风貌保护以整体街巷环境为切入点,落脚点是服务于民,惠利于民,政府应当加大投入,在保护历史文物的同时,惠及周边街道,牵头有关部门,有条件的实施卫生改造,环境美化工程。

3.4 注重民居原真风貌,彰显历史文化内涵

民居虽小,却存在着“窥一斑而见全豹”——与城市类似的整体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中应注意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2]。

在“内史第”整体风貌保护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宅第及周边街道的部分景观由于地形高差,进深限制,允许其部分更新处理和改建;②在服从民居旧貌色彩和格调的同时,设置宅第入口广场性的空间,保证游客的短暂停留和视线通畅;③室内家具的摆设和工艺品尽量按照原貌陈设,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字、书画等重要历史文物及影像,应积极寻找和搜集,从外貌特征和内部信息上不做根本性变动,为室内空间的设计增加历史厚重感;④新建公共建筑的门环、檐口、窗棂等装饰上可适当融入有特色的、传统的元素,与宅第相呼应;⑤改善周边街区的风貌时,注意建筑采用坡屋顶形式,墙面采用传统的青砖色调,采用传统的黑瓦,在保护整体风貌的同时,又延续了文脉。

4 探索和启示

4.1 加大政府引领作用

传统民居风貌保护,应建立由政府主导调控,符合传统民居风貌科学保护和市场规律的运作机制。传统民居风貌的保护涉及诸多“上层建筑”,程序复杂,保护难度较大,没有先进正确的观念和科学有效的方法,就很难协调和实施。

为了加强对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促进城市建设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上海市于2002年颁布了《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相关领导的重视和政策的出台,对传统民居风貌保护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内史第”风貌的“还原”在政策上得到认可,土地、资金方面也得到各方支持。

政府必须回归公共职能本位,通过决策确定小城镇传统民居保护的目标及先后顺序,结合相关政策的制定,推动并联合多部门的合作和竞争,进行立体式保护,拆除影响整体风貌的破旧院墙、亭棚等建筑或构筑物,美化院落环境,增加绿地空间、停车场,修缮周边民居公共设施,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实现传统民居保护的公平和效率。

4.2 保护民居本土风貌

对传统民居风貌的保护,应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评价分析,确定每一幢建筑的价值,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和改建。对于质量较好的民宅要尽可能保留,同时在内部更新生活设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对于文化价值不高、已经不安全的建筑可以推倒重建,要区别对待[3]。

应切实保护民居的传统格局和原始风貌。传统民居风貌通过整治融合、嵌入缩微、美化象征等手段,在点、线、面的空间领域中引入自然、再现自然,使人们得以在有限的天地中领略到自然带给人的清新、自由、愉悦[4]。通过保留原有街巷空间尺度,延续民居院落特点,保护地方珍贵花草、树木或绿色植物造型,保存质量较好、风貌价值较高的文物遗产、古建筑及其构件,共同营造传统民居的本土风貌。

4.3 巧用市场营销手段

对传统民居加以修缮与整治,使居民在其中生活更加舒适,不仅是建筑本身物质载体的延续,也是对传统民居文化的一种保护。对具有突出保护及展示价值的,或已不再具有其原始的居住作用的传统民居,可引入市场运作,古为今用,将其利用于传统民居及传统居住形态的展示。

保护传统民居风貌,应当从现代价值观出发,结合本土文化,使历史古迹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等不断得到升华,利用合理开发旅游业获得经济收益。化政府的权利于市场运作,在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下,发挥有效作用,在市场运作中保护传统民居,鼓励和发动企业进行工艺制作和创意,为当地文化和文明的传播带来新的活力,促进旅游业等多个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率,引导传统村镇健康、持续、高效发展。

4.4 提倡公众自觉参与

风貌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具有特色更不可能一蹴而就,传统民居风貌的形成是小城镇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糅合了当地民俗文化、营造文化、庙宇文化以及环境特征的结果。要想长久保护传统民居,就必须保护原住居民的利益,维持城镇的经济功能,若只保护传统民居的主体建筑,会使之脱离当地生活、文化气息,成为束之高阁的“历史展览品”。

对传统民居的保护,具有时间和空间的维度特征,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这一切都离不开人的参与。要充分征求原住居民对居住条件的意见,尽量满足其供电、供水、卫生等基本设施要求,提高他们的自觉意识,减少对传统民居的破坏。让民众参与保护民居风貌,增加原住民的自豪感和建设家乡的动力。

5 结语

小城镇中的传统民居像人一样有生命、有性格,其风貌既是传统文化的积累,又是小城镇景观精华的延续。现阶段,我国多数历史小城镇仍然保留着传统的建筑形态,维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延续着千百年积淀下来的文明。在快速的城市化建设中,对小城镇的传统民居风貌保护必须尊重其原真性,对历史遗存妥善地加以保护,从历史中汲取营养,从传统民居所蕴含的建筑性格、文化内涵中发扬、丰富小城镇的风貌形态,使小城镇乃至城市的建筑具有历史的话语权和时代的活力。因为,我们所要保护的不仅仅是其建筑外壳,更是其内在的根和魂,笔者希望能引起社会更多关注与参与。

[1]徐文昶.川沙钩沉.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8.

[2]王景慧.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规划.小城镇建设,2010.4(4):44-49.

[3]阮仪三,李红艳.上海要留存不同时期的建筑.建筑工人,2010.2(2):54.

[4]文剑钢.小城镇形态与环境艺术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5.

猜你喜欢

风貌小城镇民居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包裹的一切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一)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库车城市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