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林佳胶囊对脂肪肝有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临床观察
2011-05-26林云华尹燕耀宗亚力
林云华, 尹燕耀, 宗亚力, 吴 林
(南昌市第九医院,江西南昌 330002)
水林佳胶囊对脂肪肝有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临床观察
林云华, 尹燕耀*, 宗亚力, 吴 林
(南昌市第九医院,江西南昌 330002)
目的 探讨水林佳胶囊对脂肪肝有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收集94例脂肪肝患者,分为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组和未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组,所有病例均口服水林佳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持续12周,观察2组病例的肝功能、血脂水平以及影像学分级变化,从而进行综合疗效评价。结果 水林佳治疗12周后,脂肪肝患者肝功能、血脂水平以及影像学分级均有显著改善,而两组间同时间段肝功能、血脂水平以及影像学分级无显著差异。结论 水林佳可有效治疗脂肪肝,主要表现在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水平以及肝脏脂肪沉积,对于是否合并乙肝病毒感染者均具有较好疗效,其综合疗效与是否感染乙肝病毒无明显相关性。
水林佳胶囊;脂肪肝;临床研究
脂肪肝系一种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弥漫性大泡性脂肪变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脂肪肝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多种疾病和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性病变。近年来,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占普通人群的10% ~20%,已成为继乙肝之后第二大肝病,且有逐步增长趋势。部分患者甚至出现较明显的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甚至还能导致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1]。因此,寻求脂肪肝的治疗有效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对于脂肪肝的治疗,目前主要治疗措施分为基础治疗及药物治疗。保肝药物能减轻其炎症程度,阻止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发生。水林佳胶囊是一种天然植物保肝药,是水飞蓟宾(silibinin)与一定比例的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 choline)络合成的复合物,两者搭配提高了水飞蓟宾的生物利用度,显著增强了其抗脂质过氧化、稳定与修复受损细胞膜、促进肝细胞功能恢复等作用[2]。
慢性乙肝患者中,大约四分之一的患者同时合并有脂肪肝,但是乙肝病毒与脂肪肝的关系,国内外尚少见报道[3]。本实验观察水林佳胶囊治疗94例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并且探讨对于是否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4例患者均为南昌市传染病医院暨南昌市第九医院门诊脂肪肝患者,其中男性91例,女性3例,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2002年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性肝病学组制订的诊断标准。总共收集94例脂肪肝病例,分为两组,其中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脂肪肝45例,未合并病毒性肝病及其它肝病的脂肪肝49例。合并乙肝病毒感染者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抗病毒指征者予常规抗病毒治疗。所有病例排除甲、丙、丁、戊、庚型肝炎病毒感染、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其它肝病。所有病例年龄在13~68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4 ±11.5)岁。
1.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每天口服水林佳胶囊(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每次2粒(每粒含水飞蓟宾35 mg、磷脂酰胆碱65 mg),每日3次,疗程为12周。
1.3 观察项目 在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8、12周,详细记录主要临床症状、体征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分别检测肝功能、血脂、血糖以及肾功能等,B超评价脂肪肝分级变化。
1.4 疗效评价
显效:①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②脂肪肝消失或者脂肪肝影像学分级下降2个等级以上;③ALT、AST恢复正常。
有效:①症状好转;②脂肪肝影像学分级下降1个等级;③ALT、AST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下降≥50%)。
无效:症状、体征及ALT、AST异常指标无明显变化或恶化。
2 结果
2.1 脂肪肝病例临床症状特点 治疗前对所有脂肪肝病例进行临床症状、体征评分。症状严重程度分级:轻度表示稍加注意感到有症状;中度表示自觉有症状不影响工作;重度表示明显影响生活和工作。收集94例脂肪肝病例中,出现乏力症状者50例(53.2%),出现纳差、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者29例(30.9%),出现肝区疼痛者38例(40.4%),查体见肝脾肿大者7例(16.0%),查体见肝掌、蜘蛛痣者2例(2.1%)。
2.2 水林佳胶囊治疗脂肪肝的不良反应 其中1例患者在服药第2天出现全身皮疹并停药,停药后皮疹逐渐消退。其余病例均顺利完成临床治疗及观察,无明显不良反应。
2.3 水林佳胶囊治疗脂肪肝患者肝功能变化情况 记录脂肪肝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尤其是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氨基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KP)等血清酶的变化。水林佳胶囊治疗两组脂肪肝患者12周后,肝功能有明显的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1),见表1;对两组脂肪肝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各时段肝功能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水林佳胶囊治疗两组脂肪肝患者同时间段的肝功能均无统计学差异,见表2。
表1 治疗脂肪肝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各时段肝功能变化
表2 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各时段肝功能变化
2.4 水林佳胶囊治疗脂肪肝患者血脂水平变化情况 记录脂肪肝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的变化,包括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的变化。水林佳胶囊治疗脂肪肝患者8周及12周的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见表3;对两组脂肪肝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各时段血脂水平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水林佳胶囊治疗两组脂肪肝患者同时间段的血脂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见表4。
表3 治疗脂肪肝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各时段血脂水平变化
表4 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各时段血脂水平变化
2.5 水林佳胶囊治疗脂肪肝患者影像学分级变化情况 对脂肪肝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行B超影像学检查,影像学分级下降1个等级为好转,影像学分级下降2个等级为明显好转,影像学分级未见下降为无影像学变化。水林佳胶囊治疗93例脂肪肝患者,发现水林佳胶囊能够明显改善脂肪肝影像学分级。对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组及未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组分别进行分析,发现水林佳胶囊治疗两组脂肪肝患者影像学分级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559)。见表5。
表5 治疗脂肪肝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B超影像学变化
2.6 水林佳胶囊治疗脂肪肝患者疗效评价 对水林佳胶囊治疗93例脂肪肝患者进行疗效综合评价,发现治疗12周后有效 48 例(51.6%),显效 29 例(31.2%),无效 16 例(17.2%),治疗有效共77例(81.8%),水林佳胶囊对于脂肪肝有较好的疗效。对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组及未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组分别进行分析,发现水林佳胶囊治疗两组脂肪肝患者的综合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448)。见表6。
表6 治疗脂肪肝患者临床综合疗效
3 讨论
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器官,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肝脏质量的5%,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见1/3以上肝细胞脂肪变时即可称为脂肪肝,脂肪肝治疗不及时可发展成脂肪性肝炎,甚至肝硬化。对于脂肪肝的治疗,主要包括基础治疗以及药物治疗,基础治疗如病因治疗、饮食治疗以及运动治疗等,而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降血脂药物、抗氧化药物以及细胞保护剂等。
水林佳胶囊所含水飞蓟宾是从菊科植物水飞蓟素种子中提取的一种类黄酮物质,具有保肝、抗自由基损伤,抗脂质过氧化等作用[4]。在肝病的治疗中,有稳定肝细胞膜、保护肝细胞酶系统、清除肝细胞内的活性氧自由基的作用,从而改善肝脏功能,并且具有调节肝脏脂肪代谢的作用,可阻止或减轻脂肪在肝脏内的沉积和浸润作用[5-6]。水飞蓟宾-磷脂酰胆碱复合物增加了水飞蓟宾的脂溶性,促进水飞蓟宾向肝细胞转运,提高了其生物利用度[7]。本研究通过观察水林佳胶囊治疗脂肪肝,发现其能够通过降低 ALT、AST、GGT、AKP等血清酶的变化,改善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降低血液中TC、TG水平以及肝脏中的脂肪沉积,从而改善脂肪肝患者的症状以及肝脏功能,具有一定的治疗脂肪肝的疗效。
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中,已有大量的研究证实,丙型肝炎病毒能够促进肝脏的脂肪沉积并且加重脂肪肝的肝细胞损害,其病情程度与脂肪肝的肝纤维化进展程度有相关性[8-10]。目前对于乙肝病毒感染与脂肪肝的关系尚不明确,国内外少见相关报道,目前尚无一致的观点。Altlparmak E等[11]发现脂肪肝仅与乙肝病毒感染患者的脂肪代谢有关,而与乙肝病毒无明显相关性。Fan JG等[12]同时认为,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说明脂肪肝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治疗的疗效与是否感染乙肝病毒有关。Lin YC等[13]收集台湾5406例患者进行分析,发现脂肪肝和乙肝病毒感染对于肝功能损伤具有一定的作用。在本研究中,水林佳胶囊对于是否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患者均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治疗未合并乙肝病毒感染者有效率为81.3%,治疗合并乙肝病毒感染者有效率为84.4%。对两组间的综合疗效进行分析,发现水林佳胶囊治疗脂肪肝的疗效与是否感染乙肝病毒无相关性。
上述临床观察表明,水林佳胶囊可有效治疗脂肪肝,主要表现在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水平以及肝脏脂肪沉积,对于是否合并乙肝病毒感染者均具有较好疗效,其综合疗效与是否感染乙肝病毒无明显相关性。水林佳胶囊治疗脂肪肝,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进一步扩大观察病例数,并且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治疗脂肪肝提供依据。
[1]Edens M A,Kuipers F,Stolk R P,et al.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s associ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markers[J].Obes Rev,2009,10(4):412-419.
[2]Wesolowska O,Lania P B,Kuzdzal M,et al.Influence of silybin on biophysical properties of phospholipid bilayers[J].Acta Pharmacol Sin,2007,28(2):296-306.
[3]Wang C C,Hsu C S,Liu C J,et al.Association of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with insulin resistance and hepatic steatosis[J].W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8,23(5):779-782.
[4]Zielinska Przyjemska M,Wiktorowicz K.An in vitro study of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the flavonoid silydianin against reactive oxygen species[J].Phytother Res,2006,20(2):115-119.
[5]Wellington K,Jarvis B.Silymarin:a review of its clinical properties in the management of hepatic disorders [J].Bio Drugs,2001,15(7):465-489.
[6]Wesolowska O,Lania P B,Kuzdzal M,et al.Influence of silybin on biophysical properties of phospholipid bilayers[J].Acta Pharmacol Sin,2007,28(2):296-306.
[7]陈正跃,吴子钊,许建文,等.水飞蓟宾-磷脂酰胆碱复合物与水飞蓟宾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对比[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4,25(4):221-223.
[8]Clement S,Negro F.Hepatitis C virus:the viral way to fatty liver[J].J Hepatol,2007,46(6):985-987.
[9]Cheung O,Sanyal A J.Hepatitis C infection an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Clin Liver Dis,2008,12(3):573-585.
[10]Bjornsson E,Angulo P.Hepatitis C and steatosis[J].Arch Med Res,2007,38(6):621-627.
[11]Altlparmak E,Koklu S,Yalinkilic M,et al.Viral and host causes of fatty liver in chronic hepatitis B [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5,11(20):3056-3059.
[12]Fan J G,Chitturi S.Hepatitis B and fatty liver:causal or coincidental?[J].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8,23(5):679-681.
[13]Lin Y C,Hsiao S T,Chen J D,et al.Sonographic fatty liver and hepatitis B virus carrier status:synergistic effect on liver damage in Taiwanese adults[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7,13(12):1805-1810.
R287
B
1001-1528(2011)07-1272-03
2010-09-02
林云华(1983—),男,医师,硕士生,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病、肝癌等。Tel:13576280894,E-mail:linyunhua@163.com
*通信作者:尹燕耀(1957—),男,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肝病的诊治及临床。Tel:13970807280,E-mail:linyunhua198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