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绕不开的强国话题
2011-05-26
本刊记者 徐 华
自主创新,绕不开的强国话题
本刊记者 徐 华
● 创新,想说爱你不容易。
● 中国企业的创新,为什么总是难以突围?
● 设计是迈向造船强国的关键,如何练好这临门一脚?
孙建科全国人大代表、中船重工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兼装备产业部主任,七二五所所长。
对于国际海事组织近年频频推出新标准,从某个角度看,这的确制约了中国造船业发展,给本来就相对落后的中国造船业增加了不少技术壁垒。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新标准的出台也为中国造船业的发展创造了绝佳契机。
作为企业,首先要紧扣市场趋势,着手科技创新。每一条强制性公约的生效,都将会对中国造船业造成不小的影响。但是,如果利用好,也许会创造新的机会。就拿《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来说,其实施后预计中国每年需安装该装置的远洋船舶约1500艘,国际市场6000多艘。中船重工集团七二五所看准市场,及时组织团队攻关压载水设备项目,并成立了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在去年,终获成功。该装置是世界第十个,也是中国唯一获准装船的船舶压载水处理装置。巨大成功的背后得益于对市场趋势的准确判断和对科技创新的不断投入。
其次,要从企业发展角度,做好技术储备为科技创新垫好基石。中国虽是造船大国,但却不能跻身造船强国的行列,究其原因在于追求企业效益时往往忽略了技术积累。市场越是低迷,企业就越应该积聚更多的力量开发新的船型,一旦市场有了转机,就可以发力扭转局势。
最后,科技创新也需要向多元化发展。造船与很多制造领域关联度很高,比如钢结构等,如果仅仅把科技创新限定于船型开发等船舶领域,必然会禁锢船企,使资源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利用。如何将技术力量投入到重工、装备制造甚至是更宽泛的业务领域,将会使得中国船企创新多元化迈出重要一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化的开放国家,我们的企业一定要立足于全球的视野,面向国内外的市场,在战略规划上、在布局上、在企业发展模式上,都应该和国际先进企业接轨,并勇于与国外同行同台竞技。
创新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国家的支持将会对企业实现创新起到重要作用。而现阶段,中国企业的创新正在受到双重的制约。
首先,国家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不足。中国大部分企业刚刚进入成长期,研发投入的能力还很不足,加之企业面临很多的经营与管理问题,往往就把研发这种远期才能产生收益的问题搁置一旁。缺少了国家的投入,企业的研发项目将很难启动,并将直接导致研发设施的不足和创新人才的匮乏。
在支持中国船舶企业创新上,工信部等政府部门做了很多布局。一方面在研发设施上投入很大,旨在加强企业的研发能力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对新产品开发给予了一定的专项支持。不过这种支持力度还不够大。以船用发动机为例,要开发系列化的中国自主品牌的船用柴油机,从根本上扭转发动机技术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还需要政府进行长期的投入才能实现。
其次,体制、机制的弊端造成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目前,国有企业的领导人通常实行任期制,企业领导人更关心当期的销售收入和利润,而研发属“种树”,大多数人不愿种树,而只愿乘凉。而且也缺少相关内容的考核或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直接导致企业的创新动力不足。再者,企业不重视知识管理,普遍缺少创新方法论的培训,合作理念落后,使创新管理能力普遍低下;另外,企业通常缺少有效支撑创新活动的信息化平台,资源整合能力弱,使得企业的创新效率不高。由于缺少创新战略和规划,不重视竞争情报研究,即便有些创新,也容易被人模仿,未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事实上,真正落实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解决企业想创新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激发企业领导人的创新动力。
金东寒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热气机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代表性人物。
张圣坤
在任何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开始时为了保证产品生产和效益,都需要引进设计。但发展到一定水平,设计则必须代替生产变成了首要任务。因为如果发展方式不从“制造”到“设计”转变,不论如何扩大规模,提高制造水平,也摆脱不了制造工厂的地位,中国造船业亦是如此。如今,中国已成为了造船大国,离造船强国就差“临门一脚”的距离,而这“临门一脚”则是设计。
我认为,要想在设计上所有作为,就必须做到以下几
点:企业要有设计储备,改变现在设计跟着订单走的低层次开发模式,进行有前瞻性的预设计,走在市场前面,要把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作为主攻方向;以设计为核心,开展产学研合作。要充分利用高校的知识“红利”,加快设计方法、手段的更新和自主创新;制造业和核心企业要把设计创作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成为制造业从制造大国到设计大国转型的核心目标和“临门一脚”。与此同时,还要着重发展与之相辅的融资、保险、法律、交易等高端服务业或购买现代服务,使中国制造业从世界的“制造工厂”转变为“制造办公室”,从而建成“设计总部”,把低碳的核心留在中国;核心企业还要在更深远的层面上研究市场和经济,结合需求,发挥创意,为新产品的研发充分做好前瞻准备;深入研究,积极应对国际组织不断推出的新规范、新标准、新规定、新法则,变被动为主动,莫使技术进展和绿色要求成为对我国产品设计的制约乃至壁垒;培育良好的氛围,吸引更多优秀的设计人才,着力建设和形成“大师设计室”品牌,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团队和设计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