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

2011-05-21

卫星与网络 2011年4期
关键词:铱星火箭轨道

“米诺陶1”火箭发射“NROL-66”秘密侦查卫星

世界协调时2011年2月6日12时26分,美国空军使用“米诺陶1”运载火箭在美国范登堡空军基地成功发射“NROL-66”国家侦察局秘密卫星,该星将用于新型光学与雷达成像系统测试。

“米诺陶”系列火箭由轨道科学公司基于美国空军的轨道与亚轨道计划(OSP)开发研制,并于1997年获得美国空军授予的首份5年期OSP项目合同,后于2003年续签10年期OSP-2合同。

本次发射是“米诺陶”系列火箭自2000年服役以来执行的第20次发射任务,也是连续第20次成功发射。同时,本次发射所使用的“米诺陶1”火箭已成功发射9次(包括本次发射),低极轨道运载能力约400 kg。

“米诺陶1”火箭的下一次任务将于2011年5月在沃洛普岛发射一颗美国国防部作战快速响应航天(ORS)项目卫星。

——摘自2011年2月6日“空间飞行现在时”网站和“轨道科学公司”网站

图示:“米诺陶”火箭

“轰鸣”号火箭发射“GEO-IK-2”对地观测卫星,卫星未能进入目标轨道而宣告失效

世界协调时2011年2月1日14时00分,俄罗斯使用“轰鸣/Briz-KM”火箭在普列谢茨科航天中心发射“GEO-IK-2”军民两用对地观测卫星。该星设计用于大地测量作业及绘制精细的三维地图。由于火箭助推器和控制系统故障(初步分析),卫星未能进入目标轨道,宣告失效。

俄方表示,“GEO-IK-2”卫星在发射后未能进入预定轨道,未在预定时间内与地面控制中心建立联系,致使俄罗斯航天部队在卫星发射近24小时之后才捕捉到该星并取得联系。

图示:“轰鸣”号火箭发射

据美国提供的跟踪数据显示,“GEO-IK-2”卫星进入了距地高度为320 km×1040 km的椭圆轨道。

此前俄罗斯航天部队曾表示,“GEO-IK-2”卫星的目标轨道为距地1000 km高度的太阳同步轨道,目前偏离情况并不十分严重。但尽管俄罗斯航天与国防部门共同努力,该星最终还是未能进入正常作业状态。

有业内消息人士指出,卫星未能准确进入目标轨道的原因在于火箭的“Briz-KM”上面级二次点火失败。

同时,也有业内官员表示,限于“GEO-IK-2”卫星所进入的椭圆轨道特性,即便是与卫星建立了联系,也很难使其进入作业状态。

“轰鸣”号轻型运载火箭的第一与第二级基于俄罗斯“SS-19”(俄罗斯称“RS-18”)传统型洲际弹道导弹建造而成,箭体及“Briz KM”上面级均由赫鲁尼切夫国家航天科学生产中心建造。“GEO-IK-2”卫星由列舍特涅夫信息卫星系统公司建造。据初步调查显示,“轰鸣”号火箭的第一级与第二级均一切正常。目前事故调查委员会正在进行详细的事故原因调查。

——综合摘自2011年2月“国际文传电讯社”网站,“俄新社”网站和“俄塔社”网站

图示:“GEO-IK-2”卫星

SpaceX公司或赢得法-以联合项目卫星发射服务合同

美国空间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极有可能获得法国-以色列“金星”多光谱植被成像卫星项目发射服务合同,于2014年年初使用“猎鹰1”或“猎鹰9”火箭将卫星发射进入低地轨道。

以色列宇航局负责“金星”项目卫星平台、运载火箭接口和卫星控制中心的建造与建设工作。法国宇航局负责星上照相机与科学任务中心建造与建设工作。

作为“金星”项目总承包商,以色列宇航工业公司(IAI)表示,倾向于选择SpaceX公司作为发射服务提供商的主要原因就是“猎鹰”系列火箭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

——摘自2011年2月7日“空间新闻”网站

K o s m o t r a s国际宇航公司获阿联酋“DubaiSat-2”遥感卫星发射服务合同

Kosmotras国际宇航公司(ISCK)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先进科学技术机构(EIAST)签订合同,负责为阿联酋第二颗遥感卫星“DubaiSat-2”提供发射服务。

根据合同内容,ISCK公司将于2012年第四季度,使用“第聂伯”号运载火箭在位于俄罗斯北部的亚斯尼航天发射中心将“DubaiSat-2”卫星发射进入轨道高度为600 km的太阳同步轨道。本次发射将采用搭载发射模式,“DubaiSat-2”卫星为发射任务主卫星。

“DubaiSat-2”卫星质量约为300 kg。

——摘自2011年2月16日“印度亚洲通讯社”网站

波音公司追讨“海射公司风险投资项目”欠款

波音公司作为重组后的海上发射服务公司(简称海射公司)股东(持有海射公司3%股份),正在努力向海射公司风险投资项目合作伙伴追讨3.56亿美元的欠款。其中包括波音公司按照银行担保协议,代表海射公司支付的1.47亿美元相关费用,以及波音公司向海射公司提供的2.09亿美元贷款。

图示:海射公司“奥德赛”火箭发射台

波音公司在上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备案文件中指出:“海射公司风险投资项目合作伙伴所亏欠波音公司的总款项净额分别为:俄罗斯S.P.Koroley火箭与太空能源公司2.23亿美元,乌克兰PO Yuzhnoye Mashinostroitelny Zavod公司0.89亿美元,乌克兰KB Yuzhnoye公司0.44亿美元。”

“尽管乌俄两国的项目合作伙伴与我公司签订有银行担保款项分担偿还协议,但拒不实施协议规定。2009年10月19日,我公司向斯德哥尔摩商会提交仲裁申请,希望海射公司风险投资项目合作伙伴偿还1.47亿美元的银行保证金。2010年10月7日,仲裁机构表示斯德哥尔摩商会并无受理此事的权限。但我公司确信上述公司具备款项偿还能力,并将继续全力解决此事并保障公司的权益。”

——综合摘自2011年2月“每日卫星新闻摘要”网站和“空间新闻”网站

印度对GSLV火箭任务进行评估

印度在几次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载火箭(GSLV)发射失败后,开始进行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发射规划评估。印度政府表示,由于2010年4月和12月发生的两起“GSLV”火箭发射事故已经威胁到了未来3~4年的卫星发射计划,因此印度将针对这两次发射事故进行“GSLV”火箭与卫星通信规划评估,评估的主要目的是制定未来发展战略,评估委员会领导工作由两位前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主席负责。

同时,据印度航天部门消息,印度“12月25日‘GSLV-F06’火箭发射事故”初步调查报告也指出,印度需结合之前的6次“GSLV”火箭发射任务,对12月25日的“GSLV-F06”火箭发射事故进行深入分析。

印度决定进行上述评估,表明了政府挖掘火箭发射失败根本原因和俄罗斯产低温系统故障可能性的决心。

目前,“GSLV”火箭与卫星通信规划评估委员会正在对地球同步轨道发射项目中使用的印度国产火箭组件进行严格审查,并希望能够尽快实现印度低温组件的国产化,使战略规划满足通信卫星发展需求。

“GSLV”火箭与卫星通信规划评估委员会和“12月25日‘GSLV-F06’火箭发射事故”调查委员会均于2011年2月向印度政府提交了分析报告,并由独立的专家团队进行报告评估。

上述两项评估所造成的发射计划停顿,可能会对印度“I N S A T”和“G S A T”系列卫星发射,以及2 0 1 3年的“Chandrayan 2”月球任务发射时间造成影响。

——摘自2011年2月12日“印度时报”网站

洛·马公司获得第5颗MUOS系统卫星建造合同

洛克希德·马丁空间系统公司(以下简称洛·马公司)与美国海军签订总价值3.396亿美元的合同,负责建造第5颗移动用户目标系统(MUOS)卫星。

由洛·马公司建造的首颗MUOS系统卫星目前正在接受热真空测试。该星将连同相关地面系统于2011年年中完成交付。同时,系统第2颗卫星也将按计划于2012年完成交付。

投入使用后,MUOS系统可向美国军方用户提供全球范围窄带覆盖。此外,澳大利亚国防部队也将基于2010年签订的项目协议,分享系统超高频容量。最终,海军MUOS系统将取代超高频后继(UFO)卫星系统。

MUOS系统项目由洛·马公司任总承包商,C4通用动力系统公司和波音国防、空间与安全公司参与项目实施。由波音公司制造的MUOS项目卫星载荷与UFO系统卫星类似,但增加的新型载荷将极大程度地提高系统通信容量。

——摘自2011年2月7日“洛·马公司”网站

图示:MUOS卫星

轨道科学公司获得“SES-8”卫星建造合同

SES全球天空公司(SES World Skies)与轨道科学公司签订“SES-8”卫星订购合同。该星计划于2013年第一季度发射,覆盖印度与东南亚地区,提供Ku波段通信服务。

“SES-8”卫星将基于轨道科学公司“STAR”平台建造,星载33路等价效36 MHz转发器,平台载荷功率约5 kW,预计进入95°E轨位与“NSS-6”卫星共轨。“SES-8”卫星波束将主要集中覆盖南亚(印度)与印度支那(泰国、越南、老挝)地区,为现有直播电视用户提供更多转发器容量与容量备份。

“NSS-6”卫星通信容量占用率超过95%,现服务于印度最大的直播电视运营商Dish TV公司,该公司电视用户超过960万户。

“SES-8”卫星是轨道科学公司建造的第33颗卫星,其中23颗在轨,10颗处于设计、建造或待发射阶段。

——摘自2011年2月17日“轨道科学公司”网站和“SES公司”网站

欧洲完成数据中继卫星网络项目融资

欧洲航天局已经落实欧洲数据中继卫星(EDRS)网络项目的全部3.7亿欧元(约合5.04亿美元)建设经费,并有望于2011年3月签订项目相关协议。

在项目融资过程中,欧洲航天局行业政策委员会审批通过了2.8亿欧元(约合3.8亿美元)的项目经费;Astrium服务公司欲投资约1亿欧元(约合1.35亿美元)作为项目两颗业务载荷的建造与发射费用。作为回报,Astrium服务公司将获得EDRS系统的服务合同,负责“哨兵”(Sentinel)系列卫星的数据中继工作。欧盟全球环境与安全监测项目(GMES)将成为EDRS网络的主要服务对象,而剩余网络容量将作为第三方客户的投资回报,由运营商推向市场。

EDRS网络项目在德国的积极促进下于2008年11月通过欧空局审批。作为项目的主要出资方,德国承担了近一半的项目费用。

——摘自2011年2月2日欧洲航天局网站

铱星公司签订首份“铱星二代”卫星载荷搭载合同

铱星通信公司表示已与轨道科学公司签订卫星载荷搭载合同。铱星通信公司将根据合同要求为轨道科学公司预留“铱星二代”卫星的星上搭载载荷容量。

根据合同内容,轨道科学公司将在2011年分多笔向铱星通信公司支付总计金额为1000万美元的不退还押金,用以保留占“铱星二代”卫星星座总通信容量20%的载荷搭载优先权。同时,铱星公司也允许轨道科学公司代表其用户购买搭载载荷通信容量。

铱星公司表示,包括搭载费用和经常性数据服务费用在内,轨道科学公司所获的合同潜在价值将超过1亿美元。

目前,轨道科学公司正与铱星通信公司积极配合,针对美国政府用户推广“铱星二代”卫星通信容量,以此确保项目能够如期进行并拥有足够的搭载载荷。

轨道科学公司现任“铱星二代”卫星建造项目总承包商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的卫星集成与测试分包商,同时也负责搭载载荷的卫星集成工作。

——摘自2011年2月3日“铱星通信公司”网站

全球星公司公布卫星发射计划

全球星公司公布卫星发射计划,表示将于5月进行第二批6颗第二代“Globalstar”卫星的一箭六星发射。在这之后的60~90天之内,还将再进行两次一箭六星发射。上述三次发射任务均将使用联盟号运载火箭在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中心执行。

全球星公司全球运营部总裁托尼·纳瓦拉表示,目前新卫星正在接受相关作业程序验证,以确认卫星设计与性能的完备性。具体发射时间将在项目工作人员完成测试并排除一切不确定因素之后确定。

基于全球星公司与阿里安公司签订的发射服务合同,全球星公司将通过4次联盟号火箭一箭六星发射将24颗第二代“Globalstar”卫星送入轨道,使之与2007年发射升空的8颗第一代“Globalstar”卫星集成作业,形成一个拥有32颗卫星的大型星座。

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负责24颗第二代“Globalstar”卫星的设计、建造和交付。

——摘自2011年2月9日“全球星公司”网站

洛·马公司进行卫星异物排查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以下简称洛·马公司)鉴于其建造的首颗“A2100”平台先进极高频卫星“AEHF-1”,由于有异物碎片混入远地点发动机中,导致卫星在发射后出现远地点发动机液体燃料泄漏一事,对全部基于“A2100”平台在建的其它卫星的各个建造阶段进行了故障排查,受检卫星包括美国海军的移动用户目标系统卫星、天基红外系统系列卫星、后续“AEHF”卫星,以及日本广播卫星公司系列卫星。其中的军用卫星均价值数十亿美元。

“AEHF-1”卫星于2010年8月14日发射,由于IHI宇航公司建造的星上远地点发动机氧化剂管线中存在异物,造成卫星在发射后立刻出现液体燃料泄漏事故。洛·马公司表示,上述故障原因已通过模拟试验确定。因此,洛·马公司现阶段所实施的排除式检测旨在确保上述卫星在建造过程中,推进系统燃料或氧化剂管线中无异物碎片混入。

洛·马公司现已完成首颗受检卫星——“GEO-1”卫星(首颗天基红外系统卫星,预定于2011年4月30日发射)的排查工作。目前正进行“AEHF-2”卫星的检测工作,该星预定于2012年1月30日发射。

——摘自2011年2月2日“航空周刊”网站

图示:“AEHF-1”卫星

艾克斯达公司收购休斯通信公司

艾克斯达公司意欲收购休斯通信公司全部股票,以及包括其主营业务子公司——休斯网络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在内的全部子公司。包括休斯公司债务在内,本次收购交易总价值约为20亿美元。

艾克斯达公司表示,本次收购活动将大幅提高公司的视频与数据宽带传输能力。

基于艾克斯达公司与休斯公司双方签订的收购交易条款,休斯公司股东每股可获60.7美元(不含税)。较之2011年1月19日休斯公司每股46.43美元的收盘价而言,股东额外获利31%。休斯公司第一大股东——阿波罗管理公司已经同意该项收购,并签订股东意向书。

该项收购交易有望于2011年下半年结束,具体时间还将视联邦监管机构的审批进度而定。

休斯公司总部设于美国马里兰州,主营休斯网络商业卫星宽带业务,计划于2012年发射“Jupiter”卫星扩展业务通信容量。

——摘自2011年2月14日“休斯公司”网站

CommunicAsia2011聚焦下一代宽带和移动网络

目前,国际市场,尤其是亚太地区市场对质量更高、速度更快的宽带网络的需求正在程指数型增长。作为全面反映资讯通信科技(ICT)和数字整合景观的全球平台,CommunicAsia2011 高峰会议将把焦点放在“下一代网络(NGN)”和"移动宽带"如何重建亚洲商业ICT产业的议题上。

本届峰会定于6 月21~24日在著名的新加坡滨海湾金沙与CommunicAsia2011展览会联诀举行。峰会由包括“下一代宽带:商务模式”、“下一代宽带基础设施”、“下一代移动宽带”在内的诸多议程组成。这些议程将重点审议各种可能彻底改变未来经济发展和通信业格局的新技术、业务和监管模型。

展会主办单位新加坡展览有限公司(SES)公共关系兼会议总监Lindy Wee在谈到来亚洲宽带市场投资下一代宽带网络的问题时表示:“我们以会议为契机学习世界各国商业和行业精英的实际经验,学习不同国家在转入新技术体制时如何开发NGN业务模型的商业可行性,目的就是要从世界各国部署这些新技术的成功实践中获得有益经验。亚洲现已走到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代表们就这些议程展开的讨论和他们为CommunicAsia2011峰会提供的宝贵见解将对未来产业的业务模式和消费者产生重要影响。”

“下一代移动宽带”会议议程包括针对移动网络增长问题及其对新兴国家之影响的案例研究和针对不同移动宽带网络如HSPA、HSPA+、LTE和WiMAX的讨论。此外,与会者还将就构建LTE 生态系统、通过满足产业需求、提高业务效益和推动有效创新引领用户体验新潮流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深入分析与之相关的各方面因素和挑战。(本刊讯)

猜你喜欢

铱星火箭轨道
基于单纯形法的TLE轨道确定
CryoSat提升轨道高度与ICESat-2同步运行
朝美重回“相互羞辱轨道”?
基于铱星机会信号的定位技术
铱星绝地重生
闲聊铱星
石家庄上空的“铱星闪光”
透视奇妙的火箭
超酷的火箭
太阳轨道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