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铁路车站货运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探讨
2011-05-21杨向东黄清泉崔德东
安 洋,杨向东,黄清泉,崔德东
(沈阳铁路局 金州站,辽宁 大连 116100)
近年来,铁路信息化建设发展快速,先后开发了大量的铁路运输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 并投入现场应用,给现场作业带来极大便利,使运输效率不断提高。但是各种 MIS 子系统大多相对独立,生产信息无法融合共享,使基层站段工作人员作业强度较大,信息传递速度较慢,造成了有效资源的浪费。对此,沈阳铁路局金州站通过对现有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开发了铁路货运信息共享平台,充分利用科技手段,使各种生产组织信息自动汇集,实现一次收录、全程共享的信息模式,通过计算机实现了货运统计报表的自动生成及各类生产信息的实时统计分析,及时反映站段运输组织现状,提前对可能产生的运输瓶颈进行预警,辅助运输管理人员作出合理决策,使运输组织更加畅通。
1 项目背景
金州站位于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境内,是沈大线、金城线 (金州—城子坦)、金窑线(金州—大窑湾)3条铁路的汇合点,是大窑湾港、北良港、大连湾港等港口码头的港前站。2010 年卸车 50.17万辆 (日均1374辆) ,装车 31.47 万辆 (日均 862 辆) ,每天办理 2200 辆车的到发业务,这一作业模式使货运调度人员每天在登记票据、铺划作业图表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日常装卸车指挥职能产生一定影响。为了降低货运调度人员的工作强度,使他们能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运输生产组织工作中,金州站着手进行车站货运信息共享平台的研究。
2 铁路既有信息系统现状分析
随着铁路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铁路部门已经研制了诸多计算机系统用以辅助日常的运输生产作业,铁路计算机网络遍布于各个运输基层站段,全面覆盖整个铁路运输组织领域。目前列车调度指挥系统、货运营销及生产管理系统 (Freight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System,FMOS)、货运制票系统、货杂系统、车号自动识别系统 (Automatic Train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System,ATIS) 等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各单位,这些系统可以分别提供车种、车号、空重状态、发到站、收发货人、载重、品名、装车计划等有效的货运基本信息和装卸车情况。但是,尽管数据信息齐全,由于各系统之间相互独立,数据过于分散,致使应用效果没有充分发挥。因此,为了更好地辅助现场作业,有必要形成一条有效的信息链将各系统连接起来。目前各系统已经非常成熟,使在基层站段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用以辅助生产一线人员作业和货运组织管理工作成为可能。
3 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目标
(1)实现固定岗点操作、各点随时随地查阅的信息共享功能。避免以往1个报表反复传阅,1本簿册反复核对的繁琐模式,基本实现信息一次收录、全程共享,取消各种纸质表簿,实现无纸化办公的功能,使每日的装卸组织情况一目了然,为货运管理人员提供信息支持。
(2)详细记录装卸车过程。通过对数据自动分析,将近期各卸车地点的装卸车实际情况,诸如停留时间较长的货车、货物集中到达、无法接卸等情况通过数据直观地反映出来,为港口运输的畅通提供第一手资料。
(3)利用网络及时传输各类信息,为运输组织工作提供便利。例如:某车站某些品类货物集中到达,在卸车作业区可能会产生较多的待卸车,通过共享信息数据,编组站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车流,对车流集中到达提前防范;对装车时需要的特殊车型车辆,通过共享信息,特种车辆调度人员能够及时得到装车信息,可以针对装车站的性质编制配空计划;对于去向相近的装车,运输调度人员可以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及时掌握装车进度,编制高效的挂运计划,有效提高运输效率。
(4)实现各种规章、文件、电报、加固方案的信息共享。通过信息的集中统一,避免重复修改造成的人力、时间和物力的浪费,同时也形成了承认车和到达车的透明化等一系列便于管理的措施。
2010 年底,金州站的调度集中工作已基本完成,金窑线的货运作业已实现统一指挥,通过信息共享平台的网络共享,货运调度员可实时掌握各作业区域的装卸车进度情况,为调车作业和合理安排挂运提供有效的保障。
4 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的功能
4.1 引入既有数据,建立共享平台
金州站货运信息共享平台是以现在车系统、货运制票系统、货杂系统、车号识别系统为基本数据来源,以现有数据系统如运货五、装载加固、危险货物、货运安全等为辅助形成的信息共享平台。通过整合上述铁路既有的信息系统,利用各信息系统中已经存在的数据信息,以车号为索引,分阶段筛选数据,自动汇集成车辆信息链,从而实现信息的高度集中,并结合车站实际情况,按照车站各作业区、分时间段提取数据形成车站生产信息数据,使原有铁路信息的利用率大大提高,由过去耗时、费力、低效的原始方式,如口头传达、电话通知、电文传递、表报汇总等,变为准确、快速、高效的信息化模式。信息共享平台的基本架构图如图1所示。
4.2 合理整合资源,降低作业强度
信息共享平台是在保证原基础作业模式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通过以车号为索引的生产数据链的形成,在基层站段形成一种类似电子货票的传递方式,辅助作业人员完成各种作业。
4.2.1 卸车作业
(1)车辆到达接入股道后,分析现在车系统导入的股道数据,确认车辆的到达时间和车次、到站,判断是否为辖区内货物。
(2)对于本站的作业车,在货杂系统数据库中调取该车辆的详细货票信息,形成完整的数据链条存入系统数据库中,信息共享平台自动提取相关信息登记进入货运调度员日间作业表和运货七甲中,并根据信息链条中收货人和记事栏内登记的信息,区分卸车地点。
(3)车辆送入卸车地点时,通过 ATIS 系统和现在车系统的调车作业钩计划功能确认送入时间,由现场货运人员录入并确认卸车开始及结束时间,从而实现车辆载重状态的变换,使系统得到装卸车完毕数据。
(4)根据现在车系统中重车的数量确定待卸车的数量,同时加入预计到达、预计待卸等功能,计算每日的6点/18 点数据,形成各种卸车生产报表。
4.2.2 装车作业
(1)装运车辆时首先根据 FMOS 系统中提出的承认车数据,在作业平台上按照承认车的分布向现场各区域货运员提供装车的计划号、去向、品名和装载加固方案。
(2)现场货运员根据得到的装车信息,检查核对现场货物并组织装车,装车开始时在信息共享平台上对此车辆做标记,ATIS 系统和现在车系统将自动确定车辆送入时间,并记录开始装车时间。
(3)装车完毕后在现在车系统中将车辆进行空重转换,系统平台通过现在车系统传输来的数据自动记录转换时间确认装车作业完毕。
(4)装车作业完毕后,信息共享平台自动向内勤制票人员发送装车结束可以制票的信息,同时提供计划号、车号、品名、载重等信息。
(5)制票后通过货运制票系统读取该车辆完整信息 (如计划号码、运输费用、装载件数、吨数等) ,并将有关信息写入运货七甲、承运簿等作业报表中。
(6)根据信息共享平台中存入的信息进行每日 6点/18 点汇总,自动生成相应的装车报告。4.2.3 内勤作业
信息共享平台根据装卸车作业产生的数据,如装卸车收入、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装卸车地点等信息,自动生成调送单,并根据费率表计算取送车费、货车使用费 (货车占用费) ,根据货位占用时间计算出货物暂存费等货杂费用。
通过这些数据流的形成,实现一次录入、全程共享的目标,将大部分生产数据纳入计算机,不用人为干预仅通过计算机的处理即可自动形成各种报表,从而降低指挥人员的作业强度,提高现场货运组织和管理人员工作效率。
5 发展与展望
搭建铁路信息共享平台不仅可以为铁路内部管理和运输组织带来效益,对外也可使广大货主通过信息共享的方式更多地了解到他们关心的信息,如果铁路部门通过信息共享能够获取货源信息,将提高运输效率,从而更好地辅助“集中受理”这种运输形式。
(1)目前,铁路面对的货主大部分都具有物流公司的性质,尤其是一些港口站、港前站,面对的货主往往都是比较大型的港口或者较大的物流公司,而这些港口和物流公司一般都具有较为先进的信息系统。因此,如果与港口或者物流公司间搭建起电子口岸平台,达到有效资源共享,则货主可以从铁路方面得到有效的运输信息,而铁路部门也可以从他们的信息系统中得到如船期、仓储容量、场地等信息。这些信息的集中,可以使运输组织人员统一安排挂运计划和装车计划,合理做到“集中受理”。同时,根据货源去向的不同,合理地安排装车地点,将同一去向的车流组织在一个装车站或临近的装车站,为成组挂远提供有利条件。
(2)货物的集中到达将导致专用线、专用铁路卸车困难,影响运输效率。若与港口和大型物流公司实现信息共享后,可以做到及时掌握货物的到港计划,通过信息共享平台的分析可以提前预知可能产生的拥堵情况,这样货运调度人员就可以根据车流情况和货物卸车后疏港情况进行统筹安排,合理调配车流,及时进行到站变更或上报停限装电报,以减少车辆积压,加快车辆周转,提高车辆利用率和周转时间。
(3)通过对信息共享平台数据的过滤,将铁路运输企业可公开的信息在网上对货主和企业进行发布,货主和企业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可以得到更加便捷的服务,如网上转账、网上报请计划、网上查询车辆到达信息等,通过这些便捷的服务手段,为铁路真正走向社会,走向市场打下基础。
(4)通过与货主在信息共享平台的信息交互、网络申报等程序的运作,既能够简化企业和货主办理手续,也能使铁路部门更准确地掌握货源资料,掌握公路、水路运输所占的运输份额及运输的货物品类,为货运营销工作提供支持,明确铁路市场营销的方向。托运人和承运人可以在无需见面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办理业务,为下一步实现铁路企业物流化打下良好的信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