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期刊对于学术交流模式的影响
2011-05-17崔丽芬
崔丽芬
〔摘 要〕本文概述了传统纸质期刊向电子期刊的过渡过程。文中通过实际数据,论及开放存取、机构典藏和论文引用等问题;并且对比以往事例,探讨社会因素对于信息科技的影响。尽管电子期刊日益成为学术交流传播的主流,它的权威性和长久贮存性仍然是有争议的。
〔关键词〕电子期刊;学术交流模式;期刊过渡;开放存取;经费危机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01.041
〔中图分类号〕G25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01-0160-07
Electronic Journal and its Impact on Scholar Communication Patterns
——Some Aspects on the Shifting from Print to Electronic JournalCui Lifen
(Pingfeng Campus Library,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gzhou 310023,China)
〔Abstract〕The history of traditional journal and the evolution of electronic publishing have been reviewed briefly.Recent ideas on open access,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and citation analysis were mentioned with relation to previous concern of the social shaping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Although electronic journal was becoming the main stream of scholar communication,its perpetual access and legitimacy were still challenging.
〔Keywords〕electronic journal;scholarly communications;transition zone;open access;budget crisis
1 简述期刊的产生与发展
1.1 传统期刊发展的回顾
现代科学的发展始于14~16世纪欧州文艺复兴时期,当时科学家相互交流的学会组织有30多个[1],其中大部分在意大利。15世纪后期和16世纪,活字印刷技术在欧洲开始推广[2];从此,以学术交流活动为背景的学者写作,能够广泛传播并且具有学术探讨的功能。
真正由学会主导并且持续发行的学术期刊,始于1665年英国的《伦敦皇家学会哲学学报》(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3]。这里的“哲学”是指自然科学;当时学会带有地域名称,学术讨论范围很广。期刊通过同行评议、编辑、出版和发行手段,使学术论文规范化并便于传播和典藏。期刊上的论文,体现了学者工作成果获得承认,以及科学知识在不断切磋中积累和发展。
19世纪逐渐出现不同学科,学术研究日益专门化。这时木浆纸供应充沛,印刷效率也提高很多;学术期刊数量显著增加。
到20世纪、特别是二次大战后,学术期刊数量急剧增长。据统计,知识文献大约每15~20年数量增长1倍[4]。从1975-1995年,美国学术期刊从4 175种增加到6 771种;期刊论文从312 200篇增加到577 100篇[5]。
根据北美地区的普遍调查[5],学者阅读期刊论文多于其它文献,并且论文阅读对于不同部门工作的学者都非常重要:30%以上教授认为对教学工作是必需的,近40%的科学家认为对于研究工作是不可缺少的。工作成就较高的学者阅读论文数量多些:在大学内,授予教学荣誉的教授平均论文阅读量多20%,授予科研荣誉的平均阅读量多33%;在其他工作机构获得荣誉奖励的学者,论文阅读量甚至多60%。
1.2 期刊进入互联网时代
1969年计算机联机系统阿帕网(ARPAnet)建立,开始用于信息的传播交流。不久便出现电子期刊的试验计划,主要有:美国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EIES)”实验室(1976-1981)[6],以及英国的“伯明翰大学和拉夫堡大学电子网络开发(BLEND)”实验室(1980-1985)[7]。
期刊采用电子信息交换模式,使信息传播极其迅速并且无远弗届;此外,电子期刊具有强大的信息检索功能。
这一时期中,计算机办公系统和网路浏览操作系统迅速发展和普及推广。政府也对数字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大力支持,这时美国提出“数字图书馆先导研究计划(DLI—I)”(第一期1994-1998)[8],欧洲也建立“全球性图书馆联盟(Bibliotheca Universalis)”(1995),提出“G7数字信息试验计划”[9]。
20年1月第31卷第1期电子期刊对于学术交流模式的影响Jan.,20Vol.2 电子期刊的兴起
2.1 电子期刊的产生
上世纪70和80年代电子期刊的试验时期,计算机联网与文件传输技术尚不成熟,并且电子期刊作者与读者群体很小[10]。
90年代初,开始出现经过同行评议并正式发行的电子期刊20余种(1990-1993年)[11]。到90年代中期,电子期刊在各大图书馆开始普遍收藏(图1和2)[12];这时,文献检索型电子刊物获得推广应用[13]。图1 美国图书馆电子期刊经费支出(1995-2001)
图2 美国图书馆物料经费和电子设施经费年增长率(1995-2001)
传统纸质期刊的出版商,这时也开始了电子期刊的试验计划;例如Elsevier公司提出TULIP(大学特许使用)计划,与美国9所大学合作,探讨Elsevier期刊的内容数字化复制后,联网传输与使用问题[14]。
数字化复制的电子期刊,以及与纸质期刊并行发行的电子期刊,具有期刊文本内容网上超链接功能,以及对期刊作者、标题、目录、摘要等网上检索功能。
到1999年,电子期刊的数量增长到8 000种以上,其中90%是纸质——电子期刊[15];另一种统计指出,完全由网上编辑发行、经过同行评议的纯电子期刊约1 000种[16]。
2.2 期刊使用的变化趋势
表1中比较了电子期刊出现初期(1990-1993)、电子期刊的发展期(2000-2002)以及发展期中充分运用电子期刊的群体(2001-2002)这3种不同阶段电子期刊使用份额逐步增加的情况[17]。
表3 学者阅读论文的主要目的
占用时间(%)研 究48.5教 学22.5写 作10.8了解新动向8.0继续教育3.0给他人建议2.9其 他4.2陈畚摹⒈ǜ妗⑻岚傅妊д咴亩谅畚牡氖量近年来迅速增长(见图4)[18];这与学术期刊的迅速增长相对应。图5中显示学术期刊呈对数型增长趋势[19],大约每20年期刊数量增长1倍。据统计(2006),全世界期刊约有23 750种,论文1 350 000篇[20]。
2.3 期刊“经费危机”
上世纪二次大战后,学者数量和期刊论文数量急剧增长,期刊种类和期刊页数也随之增加[5]。原来由学会等学术团体主导的学术期刊,已跟不上形势要求,出版商大量介入学术刊物的出版。到80年代以后,出版商对于学术刊物的出版占据主要地位[21]。
图4 高校学者每人每年阅读论文次数(2005)
图5 学术期刊种数按照指数关系快速增长
与此同时,期刊的价格增长速度远高于物价指数的增长(图6)[22];特别是科学技术医学(STM)期刊,价格是普通期刊的3倍(见表4)[21]。期刊价格上涨引起个人订户减少和期刊印数减少,形成期刊的价格螺旋式上升。图书馆的有限经费,已不敷添置新期刊的需要,只能削减购置期刊数,特别是单本著作的购置数量显著减少(图6)。表4 学术期刊价格增加(%)(1984-2001年)
期刊价格增加(%)法 律205医 学479物理、化学615CPI指数70
直到本世纪初,纸质——电子期刊在期刊市场逐渐占主要地位,期刊平均价格上涨趋势有所缓和;期刊购置数量略微增长,其中包括捆绑交易引入的期刊(见图6)。1995年期刊每本价格的年增长率为10.2%,2003年为7%[23]。图6 美国图书馆书刊购置经费和书刊价格增长情况(1986-2006年间CPI物价指数增长86%)
出版商的纸质——电子期刊,以大宗捆绑交易(“Big Deal”)方式,与图书馆签订购置合同。捆绑内容还包括单纯纸质期刊,按照各图书馆以往的订购情况分别谈判,主要目的是严格限制图书馆取消捆绑订单中某些期刊[21]。于是,图书馆购置捆绑交易以外新期刊的能力大大减少。近年来大出版商的合并,减少了图书馆选择捆绑交易的余地[21]。图书馆以联盟方式,进行捆绑交易谈判比较有利[24]。
电子期刊发展以来,出版营利体系仍占重要地位,并且出现了具有垄断倾向的大宗捆绑交易[21]。营利性期刊的价格显著高于非营利性期刊,并且高价格与高学术价值没有关联性[21,25]。学者是期刊论文的创作者也是消费者,如今需要花费高于理性的价格购置期刊;在期刊“经费危机”背景下,1997年出现了推动低成本期刊的“学术出版与学术界资源联盟”(SPARC)[26];随后有开放存取运动[27]和开放存取的机构典藏,例如仓储软件公开的D-Space[28]。
2.4 有特色的电子期刊
2.4.1 arXiv预印刊文献库
高能物理学界于上世纪70年代就建立了论文预印本(未经期刊评审)直接交流的体系,以弥补期刊亢长发行过程的不足[29]。这一群体中,作者、评审、读者往往重合;并且都是计算机文件传输的热心实践者。
1991年arXiv电子预印本服务器建立,服务于不到200人的高能物理学群体[29]。到1995年,发展成每天流量60 000次的开放存取文献库,拥有35 000个用户、涉及70个国家[29],同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支助[30]。到2010年1月,arXiv共存有58万多份预印本文件[30];内容涉及物理学范围的15%~20%[31]。
arXiv兼有学术期刊等同的作用。许多arXiv收藏的预印本,随后发表在学术期刊上;2001年1月以前的12个月内,arXiv收录的高能物理222篇预印本中,有150篇后来发表于学术期刊上[32]。1991-1999年间arXiv收藏的105 706篇预印本,总共被期刊论文引用50 786次,平均每篇0.5次[33]。
2.4.2 PubMed Central(公共医学文献中心)
1999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院长提议:建立全国性的、开放存取的生物医学电子文献库E-Biomed,内容包栝未经评审的预印本和期刊发表的后印本;试图把当时较成功的arXiv预印本服务器模式,稍加改变运用到生物医学界[34]。经过1年的讨论,取消了提议中个人提供预印本这部分,全部收录学会和出版机构提供的、经过评议和编辑的期刊文献,并允许论文在期刊发行后延迟若干时间在文献库公开。同时,更改名称为PubMed Central(公共医学文献中心)[34]。
PubMed Central 成为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支持的生命科学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开放免费使用;到2009年共收录了800多种期刊[35]。
3 向电子期刊的过渡过程
3.1 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的数量消长
美国研究型图书馆联盟(ARL)对于515种学术期刊在北美地区百余所高校图书馆购置情况的调查[36],发现在2005-2006年间电子期刊种数初次超过纸质期刊(见图7),出现向电子期刊过渡过程的“转折点”(tipping point)。
图7 美国图书馆期刊订购模式的变化(2002-2006)
然而,纸质期刊在读者阅读论文时仍占有重要地位(见表5)。大约半数的纸质——电子型双重出版的期刊,是先制成纸质期刊版型、然后复制成电子期刊[37];图书馆2/3的购置期刊仍然带有纸质期刊(见图7)。表5 学者最后年论文阅读使用的期刊模式
阅读目的阅读论文%纸质期刊电子期刊总 计研 究31.368.7100教 学46.253.8100了解新动向59.840.2100全 部39.260.8100
规模较大的图书馆仍收藏较多的纸质期刊(图8)[38]。各个学科的期刊使用情况不同(图9和图10)[39];医学界私人订阅纸质期刊多些[40]。某些学会经办的刊物,特别是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仍然沿用纸质期刊[41]。有些纸质期刊,例如美国临床医学,部分依靠广告费支持[37]。
3.2 转变过程不仅是时间问题
3.2.1 开放存取与机构典藏
采用推理模型(inferential model)对1945-2005年间的论文进行引文分析[42],得到的结果是:电子期刊出现以后(1998-2005年)文献引用趋向于年代较近,并且大都集中于少数的文献。另一学者运用简单的描述性模型进行引文分析[43],得出相反的结论:从1900-2005年,引用文献的分散性在不断增加。由于引文数据本身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存在争议[44],增加了这种分析的复杂性。
有些学者认为网上开放存取可以提高论文引用率,也有的认为关联性不显著[45]。引文分析的要点在于评价公正;开放存取的论文仅占经过评审发表的论文总数10%以下[46],并且开放存取机构本身对于论文的提供有局限性。
最近有评论说[46]:“尽管15年来建立了2 000多种新的网上公开学术期刊(它们大都规模较小),开放存取运动进展相当缓慢。”图8 不同规模的图书馆馆藏期刊模式(2003)
图9 不同学科的学者每人每年阅读论文次数
图10 不同学科的学者每年阅读论文的小时数
2007年对于美国大学机构典藏情况的446份问卷调查表明,只有10.8%实行机构典藏[47]。另一份机构典藏使用情况的评价报告,在结论中提到[48]:不能认为“机构典藏会减轻学术交流(出版经费等)危机。”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纯电子期刊,是公开和免费的。随后,大量商业纸质期刊数字化的电子期刊出现,并成为当时电子期刊的主要部分,便产生了应对期刊经费危机的结盟,以及后来的开放存取运动。这些似乎不在于技术发展因素,还要从社会因素方面来考察。
3.2.2 社会因素对于信息交流技术的影响
电子期刊发展初期,arXiv文献库(见第2.4.2节)的创建者曾谈到:电子期刊以技术方面的优势将全面取代纸质期刊,“要点在于扯嗫飒常í砲ow fast常┦迪终庵肿变”[29]。然而,另一种见解认为“这不仅是时间问题”[49],需要考虑社会因素对于信息交流技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术期刊模式多样化,以及学术期刊要求内容“可信”(“trust”)[49]。
作为上述讨论的实例[49],PubMed Central文献库(见第2.4.2节)没有采取arXiv的预印刊模式,而采用经过评审的期刊全文收藏模式。
当初提议但并未实行的E-Biomed模式[34],有些特点和现今的开放存取运动相似:(1)由上层发起的运动;(2)作者可以自行发布著作并拥有著作权;(3)治理(governance)范畴包括作者、读者、编辑、计算机专家和资金投入机构,传统学会组织排除在外。
有一种见解认为[32]:“作者自行公布存档”(self-archive)和“传统期刊网上传播”,是数字信息时代两种不同的学术交流模式。“今后的学术交流,主要取决于这两种体系的互动如何展开”[32]。这样分为两个互动体系是否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以及如何展开互动,还是探讨中的问题。
3.3 电子期刊的认可性与可储存性
3.3.1 电子期刊的长期获取
数字文件存档(archiving)后的保存(preservation),在于维持它的长期可获取性。未来最明显的威胁,就是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长链中,失去了它的获取途径。
对于日本科技医学界(SMT)学者的典型调查表明[50]:近80%的学者认为电子期刊的“半永久保存”是未来学术交流中的首要问题;其次才是“同行评议体系”等其它。
数字信息的载体迅速过时废弃,电子文件的生存取决于不断地从一种载体迁移到另一载体;文件格式也要不断转换到新版本和新格式。这些都面临技术上的挑战,并且需要建立整套信息保存体系。
目前一些大型公益机构,例如美国的国家医学图书馆、荷兰的国家图书馆(Koninklijke Bibliotheek),保存着大量电子期刊文献。
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图书馆,订购的电子期刊保存一份纸质印刷型副本(也许就是全国范围的保存副本)[41],是一种原始的简易方法。
3.3.2 期刊的保护性门槛
成熟的学术期刊具有很高的保护性门槛;其中最主要的是期刊的信誉,它是由作者、评审、编辑、发行、图书馆、读者、职务评委会、文献指引机构等齐心一致形成的 “协作平衡”(coordination equilibrium)[21]。期刊信誉往往是多年、甚至几十年经营的结果[21]。
图书馆不轻易作出期刊取舍的决定;出版商的“大宗捆绑交易”,也限制了图书馆选择期刊的能力[21]。
由网上形成的新电子期刊,影响面还较小[46]。
学会在本门学科有较高的声誉,并且有相当数量的会员群,应该成为抗衡出版商的力量。然而,由于缺少激励机制,学会期刊数量趋向于减少;根据美国研究型图书馆联盟的统计(2007年),仅办1种期刊的学会占89%,2~3种的占8%,4种以上的占3%[41]。
4 结 语
4.1 “如果不在网上就根本不存在”
“‘如果不在网上就根本不存在:电子信息资源——科学理想与现实”,这是在第三届天文学图书馆和情报服务会议(1998,西班牙)上的一篇讲话[51],内容生动新颖,一时成为网上学术信息交流方面的热门话题。它主要介绍美国太平洋地区天文学界使用天体物理学电子资料库(ADS)等的经验;体现了电子期刊运动的早期,网上文献检索和获取已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万维网的发展和广泛运用(Web 2.0)也影响着学术交流模式;然而,目前还缺少一种有效机制,来注意和研究学术交流的新型模式、了解它们的动向、判断这种改变已进行到何种程度[52]。为此,美国研究型图书馆联盟主导了学术交流新模式的实地(北美地区)访问调查(2008);调查工作收集了许多实例供作定性分析研究;同时也鼓励和支持了热心人士继续深入这方面的工作[52]。
报告的前言中指出:与开放存取运动以一种信念准则的方式不同,调查范围更广泛地包括已经展开活动的各种新型交流模式[52]。
该报告论及8种“数字技术原生的”(born-digital)学术交流模式:纯电子期刊、评论、预印本和工作报告、百科全书(包括字典、注释文本)、数据资源、博客、论坛、职业和学术性枢纽(hub)[52]。
现今生物医学界获得极大量的核酸、蛋白质、基因组序列数据,它们的积累速度高于数据研究论文发表的速度,出现数据将要湮没丢失的危险;于是提出将数据优化保存(data curation),成为计算机可读的(machine readable)[53]。这就使得“期刊”与“数据库”之间的界限模糊起来[54]。海量数据的优化处理,以及随后的分析研究,相当于语义网(Web 3.0)探讨的如何将文件自然语言转换为计算机能理解、判断和推理的语言。
4.2 现今研究型高校的学术交流行为
下面以美国加州伯克莱大学的调查研究报告(2010年)作为实例[55],来看现今研究型高校的学术交流行为。
大学评定终身教职或者升级,有声誉和威望的出版物(经过同行评议)是最重要的;质量总是比数量重要,不受出版数量和引用指数等潜在规定所限制。
对于尚未获得终身教职的学者,应提醒他们不要花费过多精力在公共职务、社团工作、以及经营网站、博客等非正规学术传播活动。
天文学、生物学、经济学、以及部分的政治学专业,出版时间紧迫,受到规定限制;收集资料时剔除网上“杂音”和低质量信息,显得很重要。
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能获得本领域进展的新信息。工作报告和预印本在公开领域能够得到;但是像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方面,就很难见到这种公开的信息。
选择出版机构时,扩大读者范围不是首要考虑;例如,选择网上开放的、不够成熟的出版者,还不如选择有声誉的商业出版者。
另外,很少听到学者谈起期刊‘经费危机”;个别学者参加开放存取运动,拒绝发表他们的著作在商业性期刊上。
天体物理、政治、经济专业的学者,在著作出版以前学术分享的门槛很低;生物医学家和化学家在论文接受出版以前,不会公开他们的见解和预印本。
个人网站无所不在,其他如博客、RSS等较少用来发布和接收个人信息。然而,年青学者(特别是研究生)不会过早公布他们的想法和数据,担心被盗或被曲解。博客一般不看做学术信息的来源,也不会为此浪费时间,因为没有经过同行评议。
参考文献
[1]Inventory of the Oldest Scholarly Societies[EB].www.scholarly-societies.org,2009.
[2] Marshall McLuhan:“The Gutenberg Galaxy: The Making of Typographic Man”,1962,Toronto, Canada.
[3]http:∥intl-rstl.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EB].
[4]D.J.deSolla Price:“Little Science, Big Science—and Beyond”,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1986.
[5]D.W.King,C.Tenopir:“Designing Electronic Journals with 30 Years of Lessons from Print”,Journal of Electronic Publishing,1998,4(2).
[6]M.Turoff:“The EIES Experience:Electronic Information Exchange System”,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1978,4(5):9-10.
[7]B.Shackel:“The BLEND System:Programme for the Study of Some‘Electronic Journal”,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1983,34(1):22-30.
[8]S.M.Griffin:“NSF/DARPA/NASA Digital Libraries Initiative”,D-Lib Magazine,Vol.4,July/August,1998.
[9]S.Zillhardt:“Bibliotheca Universalis:a G-7 Global Information Society Pilot project”,64th IFLA General Conference,August 16-21,1998.
[10]F.Rowland,I.Bell,C.Falconer:“Human and Economic Factors Affecting the Acceptance of electronic Journal by readers”,Canad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97,22(3).
[]G..Clement:“Evolution of a Species:Science Journals Published on the Internet”,Database,17(5):44-46,48-52,54.
[12]“ARL Supplementary statics 2000-2001”,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Washinton D.C.,2002.
[13]E.W.Brown,A.Duda:“Electronic Publishing Program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Part 2:Abstracting and Indexing Services”,Issu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ianship,Spring,1997.
[14]http:∥www.elsevier.com[EB].
[15]A.Okerson:“Are we there yet?Online E-Resourses Ten Years After”,Library Trends,Spring 2000.
[16]S.T.Karamouzis:“Electronic Dissemination of Scholarly Work”,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mpact,1999,1(1):5-12.
[17]C.Tenopir,D.W.King,P.Boyce:“Patterns of Journal Use by Scientists through Three Revolutionary Phases”,D-Lib Magazine,2003,9(5).
[18]C.Tenopir,D.W.King,S.Edwards,L.Wu:“Electronic Journals and Changes in Scholarly Article Seeking and Reading Patterns”,Aslib Proc.,2009,61(1):5-32.
[19]M.Mabe:“The Growth and Numbers of Journals”,Serials,2003,16(2).
[20]B.C.Bjork,A.Roosr,M.Lauri:“Global Annual Volume of Peer Reviewed Scholarly Articles and the Share Available via Different Open Access Options”,Proceedings ELPUB 2008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Publishing,Toronto,Canada,June,2008.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