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标准织好区域党建交互网

2011-05-14马业珠

前线 2011年9期
关键词:区域化辖区街道

编者按:今年“七一”前夕,市委书记刘淇到西城区调研,研究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思路。刘淇同志充分肯定西城区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区域化党建方面取得的成绩。他指出,面对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区域化是加强党建工作的一个发展方向。加强区域化党建工作,对于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增强党组织的领导力、执行力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你们继续探索,进一步做好区域化党建工作。他强调,要努力探索构建首都特色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应本刊之约,西城区展览路街道工委书记马业珠谈了他的体会。

按照市委、区委的要求,要实现党组织全覆盖,我们做了些工作,力求高标准织好一张我们街道的区域党建网,概括起来就是:整合全街道的各类党建资源,以党建为“龙头”,加强街道的社会管理。刘淇同志调研时,对我们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我们继续探索。

整合党建资源,把社区党组织建设成“大家庭”的党组织。什么是“大家庭”?就是把街道地面上所有的党组织,包括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非公企业的党组织,横向联合起来,加大区域党建统筹力度和联动力度。长期以来,不同类型的党组织在各自系统内“小循环”,互不隶属,党组织之间缺乏有效联动与资源共享,社区党组织和辖区单位党组织缺乏有效沟通和协调互动,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的渠道不多,驻区党组织、党员在社区的作用发挥不够。我们从完善组织机构入手,建立了由街道党工委领导,辖区中央、市、区属1000多家单位、非公企业、商务楼宇和社区党组织共同参加的街道社会工委,120余家单位列为街道党建联席会成员,规范了社会工委联席会等16项制度,定期听取辖区党员代表意见建议,共同研究交流有关工作,以群策群力方式,协调解决区域性的困难和难题,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管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各社区也通过与各基层单位党组织协商,把社区内的部分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或社区党员骨干选为社区党委委员,把社区党组织也建设成“大家庭”的党组织,以“社区党员议事会”为平台,拓展党员、居民民主参与社区事务渠道,运用街校共建、军地共建、警民共建、企居共建等多种共建形式,推进驻区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之间的“结对共建”。

统筹街道内各类资源,加强基层社会管理。近年来,街道工委以党建为“龙头”,整合区域内的各种资源,调动区域内的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实现了社区党建共商、社区事务共管、社区资源共享、社区文明共创、社区难题共解、社区活动共办的“六联六共”,收到明显成效。比如,在街道建立党员服务中心,在社区建立党员服务站,配套设立相应的党建功能室,免费向周边企业和党员群众开放,并把组织活动策划、党员教育培训、党员志愿服务、党代表接访、流动党员管理、党员谈心谈话、党员互帮互助等纳入服务工作内容。实行机关和社区干部党员“重点管理”、困难群体党员“温情管理”、流动党员“跟踪管理”、离退休党员“关爱管理”、在职党员“双重管理”。并规定不管流动党员所在单位是否建立党组织,流动党员均应到区域性党组织登记报到并参加活动,形成了“关系在企业、活动在区域、奉献双岗位(企业职责岗和社会义务岗)”的党员教育管理方式,使党员的教育管理从单位封闭式向区域开放式转变,从原来的静态向动态转变。在职党员在社区担任信息员、宣传员、调解员,退休党员担任治安员、卫生员,“两新”党员成立了自身行业的专职服务队,有效调动各类党员的积极性,成为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又比如,开展了“4+1”帮困结对活动。力争使每一个特困家庭有街道机关帮、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帮、社区党组织帮、党员个人帮,从物质到精神进行全方位的帮助。近年来,党员和驻区单位共签帮困结对协议,机关党员、社区党员、非公党员、流动党员进行“公开承诺践诺”,广大党员把群众意愿和需求作为重点承诺内容,党组织和党员共承诺事项4529件,践诺1226件。由地区公安、工商、城管、交通等执法部门及办事处相关科室联合成立街道综治维稳中心,设立“信访接待室”,定期召开“民情恳谈会”等,社会党工委成员及辖区党代表、人大代表轮流接访,努力解决好初信初访问题。同时还开展无职务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开展“亮姓名、亮身份、亮岗位、亮承诺”的党员“四亮”活动。依托街道社区党组织,统筹区域各种社会资源,形成了居民日常生活的依托、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区域社会管理的平台。

这些年,历任展览路街道的领导都在认真探索党建工作如何开展,加强街道的社会管理,取得明显成效。我们获得了“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先进单位”、“首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首都文明街道”、“首都国家安全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集体荣誉。去年被世界卫生组织授予 “国际安全社区”称号,同期获得亚洲安全社区网络成员资格。这些都与区域内各类党组织的联动和共同营造有直接因果关系。按照刘淇书记等市领导、区领导同志的要求,继续探索区域化党建新格局,我们认真查找不足:区域党建互帮互助平台初步建立,但共建机制还不成熟;党员一体管理初见成效,但共管模式比较薄弱。区域化党建是城市基层党建的趋势与方向。为进一步做好街道区域化党建工作,我认为应从四个方面努力:

统一思想认识,建立区域党建的互动机制。一是在开展党建共建活动中,要从强化驻区单位共建意识入手,努力营造“共建文明、共谋发展”的共建氛围。二是要加强沟通,社区党组织要多与驻区单位联系、汇报、交流和沟通,同时也可多组织同层面的会议和活动,加强社区与辖区单位、辖区单位与社区间的交流,进一步使驻地单位变成建设区域党建的“热心人”。

加强阵地建设,建立区域党建的互补机制。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充分挖掘社会性、区域性公共资源和党组织、党员的自身资源,以党员服务站为平台,通过加强功能建设和实施项目化运作,为区域内各类党组织实现资源交换和服务共享,从人、财、物等方面为区域内各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和有效保障。进一步延伸楼宇服务站的功能,将区域内的商务楼宇划片管理,通过建立独立或者联合的楼宇党员服务站(点),做到党建资源共享,互补促进,实现楼宇党建与社区党建的联动。

围绕共同利益,建立区域党建的互联机制。一是要加强组织载体建设,进一步完善街道、社区二级党建联席会,通过吸收辖区内单位党员进社区党组织班子或担任社区党建联席会领导等方式,实现和保障共同体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二是要围绕需求,开展共建活动。最根本的就是要找准党建工作与驻区单位共同关心事务的特点,从驻地单位和社区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入手,多做社区单位想做而没有做、不便做或做不到的工作,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健全工作制度,建立区域党建的互商机制。一是不断健全和完善社区党建联席会的各项制度,进一步加强横向的联系与沟通;完善党建责任制度,建立起层层负责、条块结合的责任体系,使各成员单位能通过共建紧紧联在一起。二是实行联考联评制度,在每年的社区党建考评工作中,按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群众评议与辖区单位评价相统一的原则,在对社区工作进行考核时,广泛征求辖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把辖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作为评价好坏的重要依据。同时,在对辖区单位党建工作考核中增加社区共建方面的内容,增强社区单位党组织的积极性,并在对党员年度考核和干部考察中,要把社区的意见作为重要参考。□

责任编辑:魏晔玲

猜你喜欢

区域化辖区街道
井陉苍岩山派出所积极排查辖区流动人口
热闹的街道
街道生活
云南省水利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区域化研究
人民币区域化背景下的人民币可兑换策略研究
风居住的街道
武昌
街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