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民生观及其中国化

2011-05-14李玉峰

前线 2011年9期
关键词:民生问题公有制资本主义

李玉峰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生观,不仅有明确的民生概念,更界定了它的地位,并且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保障。

民生问题,简单地说就是与民众的生计与生活、生存与发展等密切相关的问题。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关乎着民心向背,决定着政权兴衰。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虽然没有关于民生的直接表述,但其中蕴涵着深刻的民生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民生思想,不仅表现于他们有关人民贫困的一般性论述,而且见之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经济分析。在某种程度上说,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一条内在主线。

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贫困是最大的民生问题。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人民贫困的原因要么归结为人口增长,认为必须抑制人口过快增长;要么归因于懒惰,认为是个人不努力的结果;要么把工资看做社会繁荣的结果,把工人的前途和命运寄托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上。与此不同,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提出工人的贫困是从现代劳动本身的本质中产生出来,造成工人贫困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只要这种关系依然存在,即使整个社会财富达到了顶点,对工人来说依然是持续不变的贫困。因此,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消灭这种人剥削人的制度,才能真正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民生问题。

如果说资本主义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那么什么样的制度才能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呢?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制度保障。因为:第一,由于生产资料归社会占有,资本剥削和贫富差别被消除;第二,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体制,能够避免私有制市场经济难以避免的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盲目投资、浪费资源等弊端,社会产品极大丰富;第三,伴随着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工作的展开,每个人都能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真正成为自然和历史的主人,成为真正自由的人。

对此,也许有人会举出下面的例子来质疑: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明显好于社会主义国家?于此,我们要辩证地予以分析:一方面,马克思所讲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的社会主义,但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多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形成的,民生问题的出现有生产力水平低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即使是那些在发达国家解决得比较好的民生问题,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正如马克思当年所述,只是为资本主义再生产生产出可供剥削的劳动力而已,本质上没有变化。而且,一旦出现经济衰退,民生问题就会凸显出来。

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中国化

基于马克思、恩格斯一般性的民生阐述,基于中国传统的“民为邦本”等民生主张,中国共产党不仅明确提出了民生的概念,而且鲜明地界定了它的地位,认为民生问题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当代中国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由此再往前进一步,中国共产党把民生问题与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联系起来,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视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根基和本质要求”,视为“我们党一贯的政治主张和执政理念”。因为,只有党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使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

和早期马克思主义保障民生的思想不同,中国共产党从社会主义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提出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解决民生问题的制度保障是消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体制。但是,这不太符合中国的实际,因为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是在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进入的,如果实行单一的、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就会不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不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反过来,如果一方面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另一方面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那么我们就既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又能保障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走社会主义方向,从而在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新中国60多年的历史从正反两方面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根据上述基本经济制度,中国对于市场、市场经济的看法也与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不尽相同。在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看来,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只能导致贫者越贫、富者越富,只能导致严重的民生问题。然而,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告诉我们:“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换言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同时利用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手段,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极大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不过,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调整、完善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大的民生问题是土地问题。因此,我们党制定了关乎民生的土地革命路线和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人民群众的吃饭穿衣、生产生活成为摆在第一位的民生问题,发轫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所要解决的正是这个方面的问题;进入21世纪,当人民生活基本实现小康,收入分配、社会公平等则成为民生建设需要更多关注的领域。

中国的民生改善之路依然很长

不管是人均纯收入,还是医疗、教育、社会保障,新中国的民生问题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我们已经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但是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民生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并不意味着民生问题得到了全部解决。比如收入分配问题,虽然绝大多数城乡居民的收入都在上涨,但贫富鸿沟也在加大,如何把“蛋糕”分好的问题依然在困扰着我们。再比如就业总量,人口众多的国情、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等因素的叠加,使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同样,在教育领域,虽然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教育公平、教育质量等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

一句话,改善民生,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要重点注意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改善民生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但也催生、放大了一些民生问题。收入分配、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问题的出现,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市场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恰当地借助政府的“有形之手”,弥补市场之不足。更何况,社会主义中国的政府,本身就是人民的政府,就是人民利益的代表,没有理由不解决好民生问题。

第二,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合理界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虽然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可以一定程度弥补市场之不足,但是它不是万能的。因此,在实践中,我们一定要避免政府这只“有形之手”越来越“闲不住”,一定要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的作用,把那些适合或可以通过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以适当的方式交给社会,并通过引进竞争激励机制,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叶再春

猜你喜欢

民生问题公有制资本主义
全民抗疫下集体主义的当代内涵与制度优势探讨
浅析医院党建工作中的人本管理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从劳动主义的角度对当代中国经济问题的思考
论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国外医疗保障模式对我国医疗保障的启示
也谈资本主义一词的使用
不要给资本主义过多的“荣誉”
重要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