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三
2011-05-14贾平凹
意林 2011年10期
这人也姓贾,排行老三,在西安回民坊上卖包子。坊上的人家大多是做小买卖,挣一个是一个,得过且过;贾三卖着包子却一心要成大事业。卖包子的能成什么大事业?贾三去了一趟上海,上海之所以为大上海,是上海人做事认真,把小事当大事来做,做着做着就做大了。贾三受了启发,便在包子上琢磨事。数年间,反复试制,把包子皮擀得像纸一样薄,把馅调得五味俱全,又能在包子里灌上汤,使包子既好看又软和可口。吃喝是靠吃喝人传播的,贾三的包子有贾三的绝活,他的包子成了名吃,他的店成了名店。
有些人是农民,应该称作诗人;有些人是城里人,甚至是教授或官员,其实更是农民。有人能把大楼盖成了鸡圈,有人把鸡圈盖成了大楼。贾三是卖包子的,但贾三绝不是平地能卧的人,他拙于口才,朋友却多,文化不高却善藏书画,不为发财却财源广进。那么薄的皮儿能把馅儿和汤包裹得不溢不漏,贾三在为人处世上也是善良而包容。人一善良又能包容,就是好人和大人。
现在到鼓楼街的贾三灌汤包子店去吃包子,就会发现那里总是有排队等候的食客,食客有本地的更有天南海北慕名而来的,饭店的墙上挂满了国内的政要和文化艺术界的名流就餐的照片。历史上有踢球踢成了太尉的,卖草鞋卖成了汉王的,贾三虽然还在卖包子,但这么多人来到西安就记起了一种小吃,一种小吃能让这么多人记住了西安,这就是贾三对西安的贡献。人的一生是干不了多少事的,贾三卖包子卖到这等荣耀,你就不得不敬重他。
(莲心摘自《贾平凹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图/大卫卡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