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名观众与诺贝尔奖

2011-05-14刘云利

知识窗 2011年1期
关键词:诺贝尔文学奖晚会母亲

刘云利

1944年寒冬的一天,秘鲁亚雷基帕市一个小学的教室内掌声不断,一群小朋友们正在热火朝天地排练着,时而引吭高歌,时而浅吟低唱,原来,他们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圣诞节晚会准备节目,如果有幸被选中的话,将代表班级到学校去表演节目。

大家都没有注意到,8岁的小略萨怯生生地躲在教室的角落里,两只眼睛却放射出渴望的光芒。当晚,他回到家中,高兴地对母亲说:“圣诞节快到了,我想去当演员。如果老师不选我的话,我就去当鼓手,我力气大,敲鼓肯定没有问题,”母亲充满爱意地抚摸着略萨的头,颔首称是。

可是,几天后小略萨却悻悻地回到家中,母亲赶紧上前关切地问:“孩子,选上了吗?”他一言不发,脸上写满了忧郁。母亲看略萨的表情,猜测应该是鼓手,但还是鼓励他说:“鼓手也很好啊,没有什么可悲伤的。”

这时,略萨再也憋不住了,眼泪潸然而下,抽泣地说:“老师让我去当一名观众!”“一名观众?真是搞笑!”母亲不解着说,“你们老师也太不尊重人了,观众还用选吗?”

此时,一直在旁边关注的父亲,看着母亲惊愕的表情,径直地走到失落的略萨身边,安慰他说:“孩子,不要悲观,其实做观众很不容易,也非常重要!你一定要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出席晚会,该鼓掌的时候热情鼓掌,一定要拍得最响才行。”

几天后,演出开始了,小略萨听从了父亲的建议,穿上了最漂亮的衣服。在演出到达高潮的时候,他激情地鼓掌,两只小手拍得通红,台上的同学在略萨掌声的带动下,情绪高涨,发挥出了超乎寻常的水平,演出大获成功。演出结束后,演员们都过来和他拥抱,说着感谢的话语。

回家后,略萨扑倒在父亲的怀里,喜不自胜。父亲看着孩子兴奋的表情,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不可能每个学生都是演员或鼓手,演出还需要有观众。只有观众存在,演出才有存在的价值。”

谁也没有想到,多年以后,略萨迷上写作,于1963年发表了长篇小说《城市与狗》,此后,他的作品开始享誉世界。2010年,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略萨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礼上郑重地说:“获奖让我感到非常意外,如果让我说获奖感言的话,我想说,身为作家,我一直努力做好一名生活的观众,表达我对生活的观感。”

猜你喜欢

诺贝尔文学奖晚会母亲
为何今年不颁发诺贝尔文学奖?
给母亲的信
慈善晚会3
慈善晚会2
慈善晚会1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
诺贝尔文学奖VS茅盾文学奖,谁更能反映中国文学的真实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