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记“瞄准”真局长
2011-05-14刘子倩
刘子倩
靠“日记”成名,谭志国不是第一个。这份日记的特殊之处在于,“日记”并非他本人所写,而日记内容,居然还很靠谱……
一纸免职决定,使谭志国的名字再一次蹿上门户网站的首页。这位因“腐败书记微博日记”被网友“人肉”出来的州公安局副局长,在半年之后再次跳入公众的视野。
2月22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府网站上公布了一份人事任免通知。这份印发于2011年1月28日的通知中宣布:任命张仁谦同志任州公安局副局长(正县级,排名在局长之后);免去谭志国同志州公安局副局长职务。
靠“日记”成名,谭志国不是第一个。在此之前,广西来宾烟草局局长的香艳日记曾轰动一时,而“落水”官员的受贿日记、淫乱日记也不一而足。但与之相比,“腐败书记日记”时间跨度更大,内容更全面,笔调更文艺,细节更劲爆。
更重要的是,这日记并非谭志国所写,是“枪手”所为。
真假“腐败日记”
2010年11月12日,天涯论坛一篇名为《腐败书记微博直播》的帖子迅速红遍网络。不过,这只是一个分几次发表出来的网帖,并非真的微博。发帖人“某_书_记”以第一人称的日记形式不断更新,记录了主人公从1999年到2010年间的官场经历。从权力斗争、行贿受贿到官商勾结、情色交易,长达数万字、112篇,展现出一名全能型“贪官”的形象,短时间内点击量即冲破百万人次,跟帖数千余条。
尽管日记中的关键地名均用缩写字母代替,仍很快被网友们“人肉”搜索出主人公——疑似时任湖北省恩施州公安局副局长的谭志国。
据公开简历显示,1960年出生的谭志国于1999年担任咸丰县公安局局长,2003年任恩施市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局长,2010年调至恩施州公安局任副局长。
这与“日记”中的内容几乎完全契合,而“日记”中的几位重要人物,房地产开发商覃子斌、贺孝辉、汪学平也都确有其人。
于是,日记的真伪成为关注的焦点。
2010年11月15日,有媒体最先报道此事,多家媒体随后跟进,“日记”中的房地产开发商贺孝辉居然现身接受采访,并证实日记中他出现的场景均是真实的。
“日记”还写道:“2002年2月,跟曾书记的接触开始密切,从一起钓鱼到一起嫖娼……”“11月,在一次牌局上,输给ES市委书记曾××不少钱”。这一细节也让人联想起恩施官场的一次地震。2010年4月,原恩施州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曾祥国因“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巨额贿赂”,被纪检部门双规。
似乎越来越多的线索向人们证实:这是继广西来宾烟草局局长韩峰之后,又一本被曝光的腐败官员日记。
但很快,2010年11月16 日,恩施州公安局正式回应:谭志国本人表明从未写过相关内容的日记。当事人谭志国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矛头是指向我,但这个肯定不是我写的日记。”谭志国说,他的公开活动比较多,很可能是别有用心的人将这些信息串联起来编撰的故事,他已向恩施州公安局领导汇报:“我向组织提出请求,如果我有问题,以党纪国法从严处理我。”
与此同时,“贪官微博”的原帖被撤下,其他网站的转载帖也相继关闭。
11月20日,恩施州纪委宣布:已收集大量信息和材料,将安排专人进行甄别真实性及调查,待调查结果出来后,如谭志国真的有问题,一定会处理。并强调,发帖者是谁不重要,首要是调查清楚日记内容的真实性。纪委已将调查谭志国提上日程。
“日记”内外
事有凑巧。从2010年7月起,网上出现了恩施建厦房地产开发公司法人贺孝辉及其员工汪学平等人实名举报谭志国的材料,称谭志国为恩施齐进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覃子斌等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贺汪二人是“日记”中的重要角色,不少人怀疑“日记”或与此二人有关。
“日记”中,主人公的妻子开了一家蓝姐餐馆,是公安系统主要消费场所,也是主人公会客的“据点”。事实上,在恩施民族路上,确有一家蓝姐餐馆。该餐馆位于小巷之中,装修较为简陋,两旁除了饭馆便是旅店。但营业执照上并不是谭志国妻子的名字,而消费水平也不像“日记”中描写得那么夸张,普通三四人的平均消费大约在百元左右。
但恩施市公安局一名多次去过蓝姐家餐馆的民警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因为局里人都知道这馆子和谭局长有关系,就把饭局订在那里。他与同事在该餐馆吃饭时也会遇到谭志国。“他有时在隔壁吃饭,我们看见了,就过去打个招呼。谭的老婆经常也在那里。”这位民警说,虽是小餐馆,但并不便宜,一桌饭的费用主要看喝什么酒水。“一般我们吃一顿不低于1500块钱。”
“日记”内,他脾气火爆,上访户在公安局门口把他截住,他大骂保安科长;在“日记”之外的下属们眼中,谭志国性情乖戾,还“护犊子”。有一次,一名警察的远亲与谭志国司机的亲属发生纠纷,谭的司机当着谭的面给这名警察打电话,让其不要参与此事,话还没说完,谭就把电话抢过来:“你少给我惹事儿。”
事实上,不少干警确实对谭志国颇有微词。一位派出所所长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谭志国在恩施市公安局的7年里,基层警察的待遇没有提高,他本人也很少跟普通干警接触。
围观者更关注“日记”中的香艳故事:主人公步步为营将女下属小徐发展为情人。按照“日记”的线索,经新华社记者查阅,2008年9月之前,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公安局没有徐姓女民警。“日记中提到的这一关键人物,在现实却‘查无此人。”
但一位在恩施从警20多年的退休干警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曾有一名徐姓女民警从建始县借调至州公安局工作,又在2008年左右被调至市公安局,一年多后,这名年仅三十多岁的女民警即被提拔为政治部副主任。“她酒量非常大,谭局长的‘应酬时经常带上她。”这名退休干警说。
“日记”中,不少故事是围绕着房地产开发商覃子斌展开的。他与主人公1999年相识,并靠其帮忙,拿到了咸丰金融系统的监控以及道路监控的项目,随之两人开始了长达10多年的官商合作,以至于恩施坊间将这位与公安局副局长关系亲密的商人称为“覃政委”。
现实中,覃子斌确是恩施有名的房地产开发商,当地著名的“日内瓦风情苑”小区是其经典之作。覃曾对当地记者说,“日内瓦风情苑”提升了恩施的生活品位。覃的脾气也大得出名。1989年,担任恩施市七里坪区党委副书记的汪学平受朋友之托,把当时还在乡下开手扶拖拉机的覃子斌安排进区政府,为区长开车。汪学平回忆说,因与区长不和,覃子斌威胁区长,要把车开到沟里去,还曾与区长动手,最终被汪调至其他岗位。
谭志国与覃子斌关系好是公开的秘密。覃子斌父母过生日,谭志国会亲自去覃的老家新塘乡拜寿。数名干警向《中国新闻周刊》证实,如“日记”所述,的确有人私下称覃子斌为覃政委。覃子斌的父亲覃长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谭志国任咸丰县公安局局长期间,覃子斌接手了该县的监控系统工程。覃长生也证实两人关系不错:“在一起吃吃喝喝是有的。”
贺孝辉说覃子斌在所开发的日内瓦小区曾送给谭志国一套250平米的复式楼。“覃子斌找过我,说局长不喜欢这种格局,让我把厨房改一改。”贺孝辉说。不过,这套房子至今并无人入住。
官商迷局
“日记”中,与谭志国关系亲密的贺孝辉、汪学平和覃子斌三人,在现实中也是二十多年的老友。
2000年左右,覃子斌下海经商,三年之后,汪、覃、贺等人出资入股一家房地产公司,但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在当地颇有人脉的汪主动辞职,随后,包工头出身的贺也离开。
汪学平曾是恩施较有影响力的官员,当过乡镇书记、物资局长。2008年,恩施原中共市委书记吴希宁被双规,25名官员受到惩处,时任市粮食局局长的汪学平因受贿被判3年有期徒刑,缓刑四年。
缓刑期间,受贺孝辉之邀,汪学平又加盟了贺自己开的房地产公司,其中一个地产项目是挂在覃子斌的公司,曾经与覃不欢而散的两人与他又走到一起。可谁也没有想到,这次聚首的最终结局是贺被骗、汪被打、覃被抓、谭被免。这也正是“日记”的主线。
“日记”中写道,贺孝辉向覃子斌催要欠款,覃与手下密谋,在饭局上给贺的酒里下了迷药,贺醒来后被告知,几人打牌,他输了1000多万,并数次对其进行威胁,胆小的贺孝辉给了覃280万欲了结此事。最终,贺发现被骗,想去报案,而主人公出面调解,劝其不要报案,但最后贺还是把覃送上了法庭。
“日记”的这些记述,在湖北省咸丰县检察院的起诉书中得到了部分验证。
这份起草于2011年1月21日的起诉书写道:被告人覃子斌因与贺孝辉有经济利益上的矛盾,多次当着另一个叫王军的人的面说,想让贺在牌场上吃点亏,并允诺事成之后王军等人会有好处费。经覃周密策划,2010年10月28日,覃子斌等人约贺孝辉到蓝姐餐馆吃饭。席间,贺被劝酒灌醉。饭后,覃子斌雇用“老千”跟贺孝辉打牌,赢了贺孝辉1026万元。随后几天,覃指使“老千”给贺打威胁电话,并对其跟踪、围攻、恐吓。贺表示愿意出钱买平安,托覃出面与“债主”商议。覃见时机成熟,便说“债主”要280万,自己可“帮”承担80万。几天后,贺将200万元拿给覃,托其转给“债主”。但最终,贺孝辉发现自己被骗,声称报警。覃子斌因为事情败露,便请人出面调解,12月24日覃子斌退还给贺孝辉200万元。
汪学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起诉书中提到覃请的出面调解的人就是谭志国。“调解时,我都在场。”他说。
但覃子斌的父亲对此的解释是,谭志国当时作为市领导在覃的公司驻点,遂出面调解双方的债务矛盾。
其实,“日记”中也多次提及汪学平。其中写道:“老汪,一直是个有韬略的人,他的存在是个麻烦,覃跟我有所共识。”而现实中,汪学平果然遇上了麻烦。
上述起诉书称,被告人王军因对汪学平从贺孝辉那里抢了他的工程等事怀恨在心,并准备找人收拾汪。2010年5月3日,王军雇用四名打手在大街上对汪学平进行围攻,并用扳手打汪的右小腿,后经鉴定为轻伤。
汪学平骨折的小腿如今已植入钢板,至今仍靠拄拐行走。
这个事件最终以覃子斌在2010年8月18日被批捕终结。2011年1月,湖北省咸丰县检察院正式对覃子斌、王军等11名被告以涉嫌敲诈勒索罪、故意伤害罪起诉。
“枪手”是谁?
日记中有如此多真实的场景,其作者“某_书_记”到底是谁?不少网民分析“日记”出炉过程肯定是经心策划,背后定有网络推手。
然而,当记者辗转联系上发帖人张朋时,发现这位“书记”仅是一名25岁的青年。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与汪学平的儿子是同学,之前也曾听说过恩施官场的传闻,拿到了一些对谭的举报材料,回到北京后,他用了5天时间,写出这112篇日记。他承认,日记中有20%是虚构的,但强调,另外80%都是真实的。
“我与谭志国无冤无仇,只是想在保全自身的情况下,为他人尽一份责任。”张朋说,如果利用传统方式肯定不会吸引媒体的注意,只有形式新一点,媒体才会争相报道。
“日记”发出后的反响在他预料之中。但出于安全起见,发帖后,他更换了手机号和住址,2011年春节也没有回家。
听到谭志国被免职的消息,他并不兴奋。他注意到,谭的改变是免职而非双规。
恩施州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李云开对媒体的表态也很谨慎:免去谭志国副局长的职务,只是一个组织程序,不属于组织处理;谭志国是否违法违纪,纪委不久将公布调查结果。李云开表示,张仁谦被任命为常务副局长也是正常的人事调动。
恩施州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林洪也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他不清楚情况,也不便透露。但据《中国新闻周刊》获悉,谭志国仍在州公安局上班。《中国新闻周刊》多次拨打谭志国的电话,手机处于开通状态,但无人接听。《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亦数次登门求证此事,被其家人拒绝。
恩施州纪委宣教室余姓主任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纪委的最终调查结果还没有公布,如果没有违纪的情况,还是要安排他上班的。”也有细心人士指出,在任免通知中,对于谭志国的称呼仍是“同志”,这至少证明,对谭的免职尚不包含惩处意味。
不过,“日记”事件发生后,谭志国与部分干警私下说起此事。一位在场的民警向他的一位同事曾转述此事,谭志国坦承“日记”的一些场景和内容是真实的。接近谭志国的人士亦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谭志国的儿子确如“日记”中所述在美国读书。★
(应受访者要求,张明为化名,实习生熊一丹对本文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