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化并非“一私了之”
2011-05-14梁小民
梁小民
从上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主导的国有企业私有化开始,私有化主导了各国经济改革的进程。美国经济学家热拉尔·罗兰主编的《私有化:成功与失败》总结了世界私有化进程的经验与教训,用各国的案例说明了私有化的功与过。
世界各国经济学家,除了极少数极左者,绝大多数对国有企业私有化这一方向没有分歧,争论的焦点是如何更好地实现私有化。热拉尔·罗兰把一般均衡理论作为私有化的理论依据。根据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经济通过竞争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这一理论暗含的前提是私人企业的存在,市场经济的基础是私有制。科思的产权理论对私有制作为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作了完整的论述,他的理论形成了当代经济学重要的新制度经济学。而在现实中,私有化的出现还源于现实中国有企业的低效率。这一点是这本书中的所有作者都同意的。
但是,私有化的进程与结果,并不像理论上所预期的那样理想和完美。私有化过程中出现了靠掠夺国有资产而致富的寡头,也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对立,而且有些私有化的国有企业效率并未提高,不少国家的私有化甚至引发了社会动荡。现实并不像某些经济学家所预期的那样,“一私就灵”。既要走私有化之路,又要避免私有化中的各种问题,这正是本书的各位作者重点阐释的问题。
私有化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三点:一是资源利用的效率能否提高。私有化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效率能否提高取决于国有企业私有给了谁,即“资产流向贤能所有者”。二是国有企业资产原来的所有者是全民,由政府代表全民行使所有权,因此,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应该给政府带来最大的收入。三是私有化能否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即全体人民的福利能否有所增加。
本书的各位作者通过对西欧、苏东、非洲、拉美、东南亚的私有化的分析,说明了私有化有功也有过,有的地方好有的地方差。西欧的私有化,减少了国家对国有企业的补贴,企业利润增加,税收增加,但政府控制企业的问题仍没有解决;苏东国家私有化成绩显著,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原来的当权者侵吞国有资产,贫富差距扩大等;非洲几内亚把供水这样的公共企业私有化,引起水价上涨,社会不满;拉美的私有化出现了许多丑恶现象,因而失去公正;东南亚国家的私有化没有关注基础设施私有化与制造业私有化的不同,缺乏监督与管理。
由这些情况看,要实现私有化的目标,并不是简单“一私了之”,而是要具备一些条件:第一,私有化的同时要创造一个竞争的环境。真正使企业效率提高的还是竞争,仅仅有私有化而无竞争环境,很难达到目的。第二,要有一套法律体制,保证私有化的进程公正公平,避免少数人损公肥私。第三,私有化不能急于求成,太快反而会引起各种问题。第四,对公共事业、基础设施的私有化要谨慎。第五,要有相关的政策应对私有化后短期内失业增加、收入差距扩大等社会问题。
过去一说私有公有往往与意识形态联系,甚至从意识形态来评价私有与公有。这本书摆脱了意识形态的限制,从实际的角度研究私有化,有借鉴意义。
《私有化:成功与失败》
作者:[美]热拉尔·罗兰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定价:38元
《诡辩与真相:经济学入门》
作者:[美]索维尔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定价:45元
作者用最平实的语言,为我们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封建主义等所有社会制度中的经济学的谜题,让听惯部分媒体和政客诡辩的我们大跌眼镜。
《辛亥:计划外的革命》
作者:[澳]雪珥
出版:中国画报出版社
定价:35元
这是又一本海外学者观察辛亥革命的作品。1911年的中国大舞台,中央权威丧失,各种政治势力在改革的名义下争夺权势;民营资本大举进入铁路投资,带来一地鸡毛。
《〈医界春秋〉1926-1937——民国中医变局中的人和事》
作者:沈伟东
出版:广西师大出版社
定价:58元
全面研究整理民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中医期刊《医界春秋》的办刊情况,披露了当时中医界鲜为人知的行业内幕。
《纵心所欲:徜徉于稀见与常见书之间》
作者:辛德勇
出版:北大出版社
定价:36元
只有尽可能熟知常见典籍,才能把握历史的背景和文献自身的源流,更好地认识乃至发掘利用稀僻书籍的特色和价值。
《边境 近境》
作者:[日]村上春树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定价:25元
这是村上春树的游记,记录了1991年的中国东北之行。这是他唯一一次中国旅行,激发了创作长篇小说《奇鸟行状录》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