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圈“微博打拐志愿团”
2011-05-14刘炎迅
刘炎迅
寻找彭文乐
“2011年,和儿童拐卖打一仗。在微博上整合公安媒体和民间志愿者资源,合力围歼人贩子,让我们并肩,我们赢。”这是邓飞在微博里的最新签名。
现在很忙,想要采访他,都要排队,一位同行忍不住在微博里说,曾经都是同事,如今的差别真大。
作为一家期刊的记者部主任,邓飞扬名于微博,这一次是打拐。
在过去的这个新年里,他一直在为此忙碌。
2月6日,农历大年初四,他在微博上直播了湖北人彭高峰去江苏邳州寻子成功的经过,引起网友强烈关注。
邓飞不单是一个事件的观察者,也是直接参与者,他和彭高峰一起,奔波于深圳和江苏邳州,为了找到失踪几年的孩子。
他和失踪孩子父亲一样的紧张,当他们驱车前往邳州,眼看着就要见到孩子时候,他说,自己的手在发抖,他生怕最终会让眼前的那位面容憔悴的父亲再次失望。
当最终确认孩子正是他们所找的那位时,他泪流满面。
当一切尘埃落定的时候,他在微博里说:“不知道说什么,虚脱。”
2008年3月5日,湖北人彭高峰正在深圳打工,一个疏忽,他3岁的儿子彭文乐在街头被人拐走,从此音信全无。
为了找到儿子,彭高峰一直没有放弃。他在自家电话超市外挂起横幅,悬赏10万寻子,又在网络上开通寻子博客,写下寻子日记。
他还组建了民间寻亲联盟,与全国各地其他相似的孩子被拐的父母一起,四处收集信息。类似的寻子联盟,在很多地方都有,规模有大有小,常常彼此联络,交换信息,孩子被拐走的结果,是让一个个家庭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到寻找这个主题词上。
彭高峰这样的父母,除了在现实中寻找,也会到网络上发帖,一些知名的民间论坛,都留下他们的身影,他们也收到很多网友的反馈信息,但大多都没有效果。
2008年7月,彭高峰认识了邓飞。当时他们一起去解救两名被拐卖的儿童。
邓飞一直很努力地帮着彭高峰搜集信息,寻找孩子。他在杂志上撰写长篇报道,讲述彭高峰这样失去孩子的父母的故事。因为杂志发行本身的局限,相关报道的影响始终不大。
2009年,网络新技术不断发展,微博出现。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
在微博客上,140字的限制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强大的互动性和交叉传播,让一条简短的信息能很快传播开来,邓飞觉得,这是个不错的选择。
邓飞于是在自己的微博发了彭文乐的照片,并且每到节日,都会转发这张照片,呼吁大家一起寻找。
2010年9月30日,彭高峰也开通自己的微博,他第一条微博的内容是向邓飞打了个招呼。此时,邓飞作为知名杂志社的记者,因为长期以来多篇有影响的报道,已经成为很多人心目中的偶像,在微博的世界里,他的粉丝众多。
彭高峰期望,能借助邓飞的名气,让自己也受到更多人的关注,这样对于寻找孩子也是有帮助的。截至2月15日,彭高峰拥有了112255名微博粉丝。此时他的网名是:“志愿者彭高峰”。自己的孩子虽然找到了,他并未放弃继续打拐。
微博邓飞
邓飞今年33岁,湖南沅江县人。2000年大学毕业进入湖南省妇联下属的《今日女报》工作几年后,他来到北京,加盟《凤凰周刊》,开始了自己艰苦的调查记者之路。
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这个小个子微微发福的男人,虽然长得浓眉大眼,但内心很柔软,是个性情中人,和采访者同悲同喜,不过,当他下笔写作报道时,又显得十分冷静。
另一个特点则是执著,很多同行觉得,邓飞这样始终心怀理想和热情的记者,很难得。他写的一系列深度报道震惊海内外,如《沈阳蚂蚁梦》《杀死阳宗海》《狗日的普九造》《湘西州长的北京一夜》《南中国男童贩卖链条》《周庄肺病》。
有了微博后,邓飞就不再是记者邓飞了,他还是粉丝们的邓飞,大家乐意从他那里获知不一样的信息。
“现在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微博控,没了微博,我的生活会少许多乐趣。”邓飞说。他经常会邀请同行朋友去家里吃饭,不过他总是不专心的那个,大家这边吃着饭,他却跑到桌边端起电脑上微博,和粉丝互动了。
在微博打拐之前,邓飞已经用微博直播宜黄事件,引发的关注度让他意识到微博的力量。
在这个世界上,任意两个人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最多需要6个人,这就是六度分隔理论。这一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朗提出,美国微软公司研究人员也通过计算证实了这一理论。
但现实中的交往,一个人的人脉网络总是有限,但微博彻底打破了这个怪圈。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邓飞除了在自己的微博里发布信息,也参与创建了一个微博群,名叫“微博打拐志愿团”。
所谓微博群,是在微博的基础上加入了“群”的概念。能够聚合有相同爱好或者相同标签的朋友们,将所有与之相应的话题全部聚拢在微群里面。让志趣相投的朋友们以微博的形式更加方便地进行参与和交流,微群被网友冠以“围裙”的昵称。
如果微博是一个个散弹,“围裙”就是将一个个散弹聚集,形成更专注更有效的合力的迫击炮。
这个“围裙”的介绍资料里说:“欢迎各位志愿者的加入,请行动时先报警,确保自身安全。政府有26个部门参与,民间可以先分几个组配合,如法律、宣传、筹款、安置、技术、心理等,还可以分地区协同,请发微博时加上类别或地区标记,以便搜索,如#解救# #经验#,各组选出志愿者代表共同确定反拐合作机制。”这样的表达,显示出一定的专业素养。
邓飞曾用QQ打拐。他觉得,QQ是1对1,或者1:500,速度,效率都受到限制,微博则不同,只需要2分钟的时间,全世界都会知道你要发布的消息。
为了让更多人关注打拐,邓飞还是没有放弃传统的QQ群,他在媒体界交游甚广,此前也组建过多个人数众多的记者QQ群,平时讨论业务和分享线索,此时,他立即又建立了一个主题为打拐的QQ群,很多地方都市报的记者纷纷加入。
邓飞说,越多地方媒体加入,就越多希望产生,他要编制一张大网,能将打拐线索覆盖到更多的地方。无疑,QQ群和微博群是他的两个利器。
任重道远
“我只是一个记者,一个记录者。我不是一个有资源、有权力、有专业能力能够解决问题的人。”邓飞一直这么说。虽然在他的努力下,成功找到一个被拐的孩子彭文乐,但他心里清楚,离不开相关专职机构和部门的支持。
凤凰卫视曾报道,“我国每年约有20多万儿童失踪,目前仍然没有放弃寻找的案件逾60万件”。关于失踪人口,目前官方尚没有全国性的统计数字。上海市公安局治安管理部门统计,2001年该市各级治安部门共受理登记失踪人员9627人次,而1995年的总失踪数仅为4526人次,上升了2.13倍。这个6年前的陈旧数据,也许能说明一点问题。
“与国外相比,中国对于失踪人口的寻找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和制度架构,类似于全国性的失踪人口信息系统这样的东西还没有建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韩玉胜说。
人口失踪案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常见于国内媒体报道。家人失踪后,人们最先想到的求助对象就是警方。但是一位警察坦言,“几乎不可能调动过多警力专门去寻人。特别是在基层派出所,警力常常紧张,要管一大堆事务,零零碎碎,哪里有过多的警力去展开大规模的寻人工作?不过我们会将工作中发现的失踪人员及时与已登记人员进行信息比对,这样做多少显得被动。”
一些地方已经建立起失踪人口信息系统。2005年的一份公开资料显示,北京、上海、重庆、武汉、安徽省的芜湖市等城市均已建立了“失踪人口信息网”。
武汉从2001年10月份开始,就建立了 “失踪人口信息管理库”。除了收集已报案的失踪人口外,警方还把各种媒体、寻人启事、小广告上登的失踪信息收集到库里。
“这个系统虽然起到一些作用,但是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库容量太小,另一个是地域局限性。”武汉市公安局刑侦处警官张武说。
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他说,打拐是一项链条繁琐、工作繁重、成本异常巨大的社会系统工作,非公安系统一己能独立完成。“我们应贡献、整合和集中我们自己的资源和力量,坚决而有力支持和协助我国公安系统持续打拐专项行动,巩固和扩大打拐成果。”邓飞说。
民间寻人网站和民间自发成立的寻子联盟也已经发挥了一些作用,类似如今微博随手抓拍打拐的活动,在此前很多寻人网站都尝试过,也因此找到一些被拐儿童,但成效还是甚微,其中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中国公安大学王大伟教授说,现在寻人网站太多,良莠不齐,有的规模太小,点击率低,难以形成有效的寻人力量。并且,网站大多各自为战,彼此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联系,难以形成合力。“每家网站或许都有成功寻人的案例,但是数量有限,应该联合,这样才能有效应对全国每年那么多的失踪事件。”
“微博的诞生为警民合作打击犯罪提供了一种最好的工具,它帮助一个普通老百姓都能轻易而快速收集、传递、分享儿童拐卖相关信息,并且无障碍流进公安系统,直接支持案件办理,真正实现一张遍布城乡的天罗地网。我们这次帮助了彭文乐回家,但还有很多“文乐”没有回家,希望大家继续发力。”邓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