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的“草篮子”有没有灵魂

2011-05-14李鸿文

杂文选刊 2011年8期
关键词:洪湖印第安商机

李鸿文

“湖北最大粮仓失守”,“洪湖七十年最大干旱”,“洪湖干裂见底”……这些日子,我家乡洪湖又一次被媒体关注。而上一次,还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电影《洪湖赤卫队》放映时,王玉珍一首《洪湖水浪打浪》唱遍大江南北。“人人都说天堂美,哪及我洪湖鱼米乡?”唱这首歌时,脸上洋溢着笑容。

专家说:“这是七十年一遇的干旱”,我离七十岁还远着呢,所以信专家的;专家又说:“长江中下游的干旱与三峡工程无关”,文科生不懂科学,所以还是信专家的。我茫然无措,家乡的农民、渔民也和我一样,只能祈求大自然的怜悯、宽恕,祈求上苍保佑。

前些天和一位报业集团的师长谈起家乡,感叹我们的家乡都在“沦陷”。他是广东丰顺人,《南方日报》报道说,丰顺一村庄四年时间就有二十多名青壮年死于癌症,村民怀疑元凶就是勘矿,饮用水源受到了矿场污染,可这一怀疑被专家否认。更早些时候,该地的蜜蜂出现神秘死亡现象,不仅蜂农颗粒无收,没有蜜蜂,还影响庄稼生长。

我生活的城市以欧洲都市为参照改造城中村,可城市的周边,还有我们的家乡,却在无力地呻吟、痛苦地哀告。想起前年被友人拉着陪来深圳招商的家乡“父母官”,那位年轻的市长侃侃而谈,向我们描绘美好的发展图景。我端起酒杯给市长敬酒,拜托他招商时别招进了污染企业,这位市长干杯后一口答应。去年回洪湖时,我确实看到了“发展”——家乡的房子长高了,一些农民住进了楼房,用上了自来水。可我祖屋后面那条过去清澈见底的河流,却被彻底污染而成了死亡之河。我忽然明白,发展也罢,污染也罢,都是招商的成果。

B·特拉文有篇短篇小说,写美国商人温斯洛普在一次深入墨西哥乡村的远足旅行中,偶遇一个印第安贫农兜售自制的草篮子,草篮子美得惊艳,却出奇地便宜。他从中发现了巨大商机:如果让这个印第安人给他做成千上万个这样的小篮子,运到美国包装巧克力糖,一定会非常抢手。他兴冲冲地与糖果店老板签下合同,返回墨西哥,对那位印第安贫农说:“上回我提议你做一百个草篮子,我们约定每个六毛五分钱,现在我要一万个,开个价吧!”印第安人考虑了一夜之后回答他,要做一万个,每个十五块钱。美国商人立马晕眩:“你这穷鬼真没脑子,这可是商机呀!”印第安贫民回答美国商人,他是一边歌唱一边用心编织这些草篮子,制颜料得在月圆之夜,上彩饰必在百鸟齐鸣的清晨。每一件作品里都放有他的灵魂,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让他做一万个,他的心就会被这重复、单调的工作一点一点吞噬掉,所以,十五块钱,没商量——显然,这是一次失败的“招商”,在印第安贫民看来,草篮子中的灵魂比商机更重要,比发展更重要,比财富更重要。可我们的发展的“草篮子”中,有没有灵魂呢?

【原载2011年5月30日《青年

时报·评论周刊》】

猜你喜欢

洪湖印第安商机
画里有话
漫画
改革开放是中国市场充满商机的源头活水
山的最高处
瞻仰洪湖烈士纪念碑
洪湖 “八个一”掀起学习十九大精神热潮
在洪湖
上海迪斯尼,万亿商机富裕了谁?
Ten Little Indian Boys十个印第安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