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旷世恋情曝光:爱上的美女是间谍
2011-05-14亮晶晶
亮晶晶
这是世界间谍史上最为成功的一起间谍案,它足以堪称历史上最为经典的案例。这起间谍案的男主人公是世界最为著名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它的女主人公则是前苏联最著名雕塑大师的美丽妻子。此次间谍案的最终成果是爱因斯坦向前苏联克格勃泄露了美国原子弹的重大机密,从此,原子弹不再只属于美国,还有苏联与其抗衡;它的最后结局是爱因斯坦在他的众多情人中,与这个少妇写下了旷世情缘。
陷入情网
1935年,56岁的爱因斯坦早已是闻名于世的科学巨匠,他因理论物理学方面的贡献,特别是发现光电效应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33年,他受纳粹迫害而移居美国,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高级教授。
这年6月,他接到校方的通知,一个侨居美国的苏联著名雕塑家谢尔盖•科尼库夫应校方邀请,前来为他制作雕像,沉迷于科学研究的爱因斯坦对类似的请求拒绝了多次。可没料到,一个晚上,爱因斯坦的研究室里来了一对衣着华服的夫妇,他们正是谢尔盖和他的助手兼妻子玛加丽达。
爱因斯坦开门后呆住了,39岁的玛加丽达楚楚动人的身姿和彬彬有礼的举止,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整日处在枯燥无味状态的科学家。令人不可思议的,爱因斯坦不但爽快地答应了制作雕像,还在美丽的夫人面前口若悬河地畅谈起来。
在交谈中,爱因斯坦得知,谢尔盖夫妇早在1924年,就来到美国举办艺术展,并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美国居住至今。
第二天中午,爱因斯坦实验室的电话响起,“爱因斯坦教授,昨天的见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您一直是我崇敬的先生。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工作呢?”爱因斯坦连连说不,“夫人,你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您高雅超凡的气质,风趣的谈吐和沉稳的性格,都令我惊叹不已。我任何时候都愿意极力配合你们开展工作。”
此后,这对苏联夫妇与爱因斯坦开始了他们的雕塑。很快,他们就非常熟悉了。两个月后,三人的聚会变成了两人的约会,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林荫道上,在学校里的咖啡馆里,在普林斯顿外的小河旁,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在相处中,爱因斯坦了解到玛加丽达是个坚定的反战人士,她担任了援苏协会秘书长,她的照片多次出现在美国各大报刊。这让同样反战的爱因斯坦对她好感倍增。
一次,在爱因斯坦的别墅里,他殷勤地招待着玛加丽达。一阵微风吹来,爱因斯坦那头蓬松的乱发飞舞,他一边甩着头发,一边充满激情地向美丽的女士讲起他的相对论。玛加丽达听得非常专注,但因为太难懂,她开始在纸上乱画着,信笔涂鸦,竟画出了他的头像。爱因斯坦一见,兴奋拿起画稿,灵感一现,立刻给画像标上了名字“阿玛”,这是他们俩名字“阿尔伯特”与“玛加丽达”第一个字母的组合……
爱因斯坦得意地把画递给玛加丽达,四目相对时,玛加丽达那迷人的双眸令他一阵眩晕。他突然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个有夫之妇。
其实,玛加丽达并不是爱因斯坦唯一喜欢的女人。从他年轻的时候起,就不下10个情人。17岁时,他第一次恋上了聪慧而温柔的乡村女教师玛丽;而塞尔维亚数学家米列娃则与他志同道合,成为他第一任妻子。可是好景不长,后来他与他青少年时代女友安娜相遇,尽管安娜已是别人的妻子,但这点并不妨碍他们时常幽会。一次,米列娃发现了安娜写给爱因斯坦的情书,与他大吵后,心高气傲的米列娃立即带走两个孩子,尽管爱因斯坦百般哀求,但米列娃依旧在1919年与他离婚;离婚后的爱因斯坦百般孤独,开始放纵自己,他先后爱上过花店女老板,剧团演员,甚至迷倒过性感明星玛丽•莲梦露……
后来,他与威廉皇家研究所的女秘书相恋,两人有过一段激情岁月,但爱因斯坦很快中止这份感情;随后,45岁的他又与一个德国女科学家相识相恋,爱因斯坦曾在1931年给友人的信中说:“这位夫人对我的追求,已经失去控制了。”
最终,他与表姐艾尔莎结婚。婚后他才发现,艾尔莎爱出风头,自己却不喜欢抛头露面;艾尔莎爱时髦得体,自己却不修边幅;艾尔莎脾气暴躁,时常吵闹。
情人真相
碍于这一切,他不敢对眼前这个美丽高贵的女士表白自己爱慕之情,他害怕一个美丽的开始,又会有一个悲伤结局。一边是爱因斯坦对情感的谨慎与恐惧;而另一边,他所迷恋的玛加丽达,则是一个神秘的女人,准确说她是苏联间谍机构对一个科学家设置巨大圈套中的一粒棋子;而那场与爱因斯坦邂逅的见面,则是苏联精心布控的一个局。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获悉美国开始了原子弹研究——曼哈顿计划。为了获得这一计划的情报,苏联情报机关开始派遣人员长期潜伏美国,玛加丽达的真实身份就是克格勃。她代号是“卢卡斯”,专门收集美国高科技情报。此次她到达美国的任务,就是设法接近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
玛加丽达之所以选中爱因斯坦,有两个原因。一是,虽然爱因斯坦没有直接参与曼哈顿计划,但是他提出了制造原子弹的关键原理公式,而且参与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都是爱因斯坦的密友和同行。通过爱因斯坦,极有可能获取关于制造原子弹的绝密情报。
其次,苏联对爱因斯坦研究发现,爱因斯坦厌恶战争,他参与并发起了德国反战团体“新祖国同盟”,这个组织被宣布为非法,成员大批被捕。他还在反战的《告欧洲人书》上签名,成为仅有的四位国际知名签名者之一。1931年,希特勒上台后,爱因斯坦不愿意为纳粹服务,毅然逃到了美国。他的很多朋友奥本海默、波尔等科学家也相继来到美国,并带来了原子弹研究的原理和基本资料。1939年夏,科学家格拉德向美国提出抢先研制原子弹,他求救于爱因斯坦,说服他直接致信美国总统罗斯福。罗斯福采纳了爱因斯坦的意见,拨款25亿美元开始了曼哈顿计划。
时机终于来了。1936年初,爱因斯坦的妻子艾尔莎死于肾病。此时孤独苦闷的爱因斯坦,终于鼓起勇气向玛加丽达表白了自己的爱慕之情。这显然也是玛加丽达所期望的。面对结结巴巴的爱因斯坦,玛加丽达羞涩地低下头:“我想,我应该拒绝您。可是,我怎么能拒绝呢?因为您是爱因斯坦啊!”
爱因斯坦的爱情闸门打开了,他给玛加丽达写了无数封情书。开始,他们似乎还顾及雕塑家,可随着他们感情的升温,他们抛开一切,不但成双成对出入公共场所,他们还在普林斯顿大学的一间小办公室里频频约会,彻夜不归。爱因斯坦在情书中称它为“我们的洞房”。爱因斯坦还在萨郎克•莱克街6号买了一套住宅,即爱因斯坦在信件中经常提到的“小屋”,作为每年郊外度假的住处。
在这种亲密无间的接触中,玛加丽达作出了很大牺牲,她要隐瞒丈夫,甚至不敢怀孕以保持优美的身段,来吸引爱因斯坦。很快,她不仅从爱因斯坦的口中收集到总部急需的有关情报,而且还依仗科学家的声望,结识了许多具有重要身份,掌握原子弹制造秘密的专家、学者。其中的爱列奥诺尔•罗斯维尔特、索罗蒙•米霍埃尔萨与伊萨卡•费斯费拉还被玛加丽达成功地策反,并最终被发展成为苏联间谍“线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玛加丽达的思想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出于工作需要利用情感诱惑住爱因斯坦,但平日的接触,玛加丽达开始从内心深处尊敬、爱恋这位温文尔雅、才华横溢的科学巨匠。
1945年7月16日,美国成功地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尽管苏联早已掌握了这次爆炸的参数和日期,但他们对美国原子弹情报的了解并不充分。为了和美国竞争,苏联当局指示情报部门铤而走险,他们严令玛加丽达不惜一切弄到原子弹的情报,否则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玛加丽达决定向爱因斯坦摊牌。1945年8月,玛加丽达与爱因斯坦去萨拉纳克莱克度假。晚风习习,湖光山色,可玛加丽达却唉声叹气。爱因斯坦连声询问,玛加丽达却“哇”的一声,痛哭了起来。她毫无忌讳地向爱因斯坦道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我其实是一名情报人员,我的使命是获得美国原子弹的计划秘密,目前我的上司给了我最后期限,如果完不成任务,我和我的丈夫,家人都会有生命危险。我亲爱的爱因斯坦,现在请你救救我吧,我不愿意失去亲人,更不愿意失去你……”
爱因斯坦此刻惊呆了,他深知一个间谍有负使命的结局,他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心上人如此痛苦,但又无限挣扎,他缓缓说,“给我点时间吧,我再给你答复!”
爱因斯坦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他知道,因为自己同情共产党,而被美国情报局秘密监视和怀疑;他更知道,与美国的敌对国苏联接触,会给他带来更大的麻烦和灾难。但除了这些顾虑之外,一个科学家的良知,又在感召他。由于自己提出的能质公式,成为原子弹制造的基础,更由于原子弹将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灾难,爱因斯坦曾为此深深内疚。
一个念头突然闪过,不能让美国独家垄断原子弹的秘密,成为威胁世界的核大国。为了遏制美国核大国的发展,只有借助苏联与美国进行力量均衡的核对抗,才能阻止核战争。
第二天,与玛加丽达吃晚饭后,他告诉她说:“亲爱的,我想通了,你需要我见谁?”玛加丽达欣喜地拥抱住爱因斯坦,“请你去见苏联驻纽约副领事巴维尔•米哈伊洛夫。”
1945年8月的一天,在苏联的秘密安排下,爱因斯坦与巴维尔在普林斯顿郊外的一个小湖边见了面。他们密谈了2个多小时后,爱因斯坦离开。
在这次密谈中,应巴维尔的建议,爱因斯坦还给苏联科学院发了电报,强调了原子武器给世界带来的新危险。
此后,他们还见面密谈过4次。
而爱因斯坦与玛加丽达这时的情感达到了高潮,既然面纱揭去,情感就更是纯粹而坦然,两人频频在“小屋”约会。
可告别的日子来得却很快。11月的一天,玛加丽达匆匆赶到“小屋”,她异样的表情让爱因斯坦察觉了,聪明的他,知道这是他们要告别了。“我不得不告诉你,我的身份已经暴露,这个秘密是守不住的,我接到命令即将回国,以免招惹意外麻烦。”玛加丽达艰难地说。爱因斯坦没有说话,只是任凭泪水横流,他有一个不祥的预感,他再也见不到心爱的女人了。他颤抖地取下了腕上的那块刻有他名字的德国老式手表,满怀深情地给玛加丽达戴上……这是他们的永别,今后两人从此天各一方了。
两地相思
1945年圣诞节,玛加丽达和丈夫突然在美国失踪。几天后,他们神秘地出现在克格勃总部。
克格勃首脑阿巴库莫夫和苏多普拉托中将接见了这个在间谍史上创下奇迹的女间谍,并授予玛加丽达特工英雄勋章,丈夫谢尔盖则被批准为科学院院士。另外,这对夫妇还得到了政府的奖赏:一笔高额奖金和一幢乡村别墅。此后,他们远离城市,隐姓埋名过起了地道的乡村生活。
苏多普拉托于1995年出版《情报机关与克里姆林宫》一书中,他这样评价:“玛加丽达是一名出色的女特工。她能在周围环境极为复杂艰险的曼哈顿大街立住脚,并成功地诱惑爱因斯坦这样声名显赫的科学家,实属间谍奇才。她从爱因斯坦那里得到了大量导弹、核武器的尖端技术资料。而且还通过爱因斯坦与二位美国专家进行了接触。如美国核武器专家尼尔托•勃伦,负责研制核武器工作的奥别盖米尔。”
回到苏联后的玛加丽达,一直忘不了爱因斯坦,她请求克格勃后寄给了爱因斯坦一个虚设的收信地址。用异地通信的方式去安慰爱因斯坦那颗受伤的心。这期间,两人有了许多书信。
爱因斯坦在其中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我最亲爱的玛尔加丽达:我不能接到你的信,你无法收到我的函,我们不能了解彼此的近况。为此,我一直在苦苦地思索,如何才能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尽管人人都称赞我聪明过人,但我对此竟束手无策……”
同时,爱因斯坦在那张写有亲笔题词的自画像中这样写道:“苦难也罢/甜蜜也罢/都来自我不能左右的外部世界/而我只能孤寂地生活着/回想往事/我曾经痛苦万分/也曾甘之如饴……让一切都留在永远的记忆中吧。”这首诗表明,玛加丽达魂牵梦绕着这位科学巨匠的情感。
然而,玛加丽达生活并不如愿。她的那个雕塑家丈夫明白了妻子与爱因斯坦的关系并不是纯粹的友谊后,他开始借故疏远了妻子,并将所有精力投入到艺术创作中。而玛加丽达则无法忘怀爱因斯坦,只能靠回忆打发着自己的时光。
1955年2月,爱因斯坦因腹部主动脉瘤被送进了医院。同年4月18日,拒绝接受治疗的一代科学巨匠溘然去世,时年76岁。他在遗嘱中第一句话就说道:“切切不可把梅塞街112号,变成人们朝圣的纪念馆……”
梅塞街112号,爱因斯坦和玛加丽达的“小屋”。爱因斯坦至死也没有忘记,更没有忘记他的玛加丽达。
1980年,玛加丽达也去世了。这之前,她烧毁了爱因斯坦一大部分书信,仅保留了9封情书。
近日,俄罗斯在圣彼得堡市国立博物馆举办了一个“女性间谍展”。展出了她保留的情书,一个克格勃女间谍与科学大师的旷世恋情才浮出水面。 槐嗉•杨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