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什么”是个大问题

2011-05-11天津市河西区教育中心李玉山

天津教育 2011年8期
关键词:教什么文本教师

■天津市河西区教育中心 李玉山

“教什么”是个大问题

■天津市河西区教育中心 李玉山

编者按:“教什么”和“怎么教”是语文教学两个常言常新的基本问题。《语文课程标准》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对这两个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状况下,广大语文教师如何重新审视“教什么”和“怎么教”这两个基本问题?本刊邀请了两位教研员和两位一线的教师对这两个问题从多角度进行了阐述,希望引起大家的思考。

“教什么”和“怎么教”是语文教学中两个常言常新的基本问题。“教什么”指的是教学内容,“怎么教”说的是教学方式与方法,两者密切相关、不可分割。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重后者轻前者的现象较为普遍,课堂教学有过于依赖媒体、过于追求形式的趋势,实际上走向了理性的与理想的课堂教学的反面,这应当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注意。

最近断断续续听了几十节课——准确地说是准备得比较充分的课。所谓的“准备充分”包含两个意思:一是授课者的教学设计经过了反复修改、精心打磨,教学操作上也经过了不止一次的借班演练;二是每个授课者的背后都有一个“参谋”队伍。所以,这几十节课所显示的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操作等各方面的问题就不是个例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剖析这些“活体”无疑能直抵目前语文教学现状的核心,本文也就多多少少有了点儿“揭出病痛,引起疗救注意”的意味。

一、“教什么”的确很重要

让学生有所收获是教学的根本目的。课程标准从三个方面定义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那么,从“学”的角度分析,“收获”当指通过教学,学生能获得一定的知识,形成某些方面的能力,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使用或找到适合的方法,并且在“德”“美”等方面有所提升。

这样的目标是理论上的,也是理想化的。因为具体到操作层面,三个目标不可能截然分开,也不可能量化到微观的ABCD;而由于语文课独有的特点,一篇文章或某一节课,到底要让学生有哪些收获,不同的教师可以有不同的裁定。所以,这里面就有一个判定“教什么”的最佳标准问题。我想,必须考虑下面几个因素:一是学生的基础与积累,二是相关学段的教学任务,三是教材自身的价值开发与利用。“教什么”如果设定得过高或过低,与学生的期待值或接受域有距离,教学极可能变成教师个人的“单边活动”;同样的文本,面对初二学生与高二学生,“教什么”的内涵与外延不可能完全相同,两者必须有一定的“学术梯度”。在这几点中,操作难度最大的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从文本中找到最有含金量的“矿石”,对教师而言是要求很高、极富创造性的专业素养。

举两个例子。

高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里有杜甫的《蜀相》,高二学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探究,应该有如下的收获:能把浓缩的、静态的诗歌语言转化为形象的、丰满的、动态的画面,这是读诗必备的基础;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及表现手法,并做出自己的评价;以该诗为基点,结合杜甫生平及相关诗作,走进杜甫的内心世界。从语言入手,在诗歌鉴赏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而诗歌的句与句之间有合理的“跳跃性”,必须借助想象与推断填充其间的空白。教师要通过示范与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诗习惯,否则,连字面意思还没完全弄明白,遑论深入到诗的内部?《蜀相》的第三、四句,是该诗的亮点,是教学中必须重点研讨的问题;最后几句,则是该诗理解上的难点,“英雄”指的是谁?“泪满襟”三字蕴含着怎样丰富的情感?诗题是《蜀相》,为何在颔联要写到“三顾频烦”?对这些问题做深入挖掘,也就找到了与诗人产生精神共鸣的关键点。

当然,上述设计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若学生的基础较差,则先要解决语言理解上的障碍,而且要把每一个问题再细化成几个小问题,为他们搭好合适的梯子;如果学生自学能力、探究能力较强,则教学上可以再开放些,让课堂有更多精彩的生成。

一位教师教学朱光潜的《咬文嚼字》,基本程序是:课文研习,理解“咬文嚼字”的含义,理清文章思路;鉴赏文中具体事例(郭沫若改剧本、王若虚改《史记》、苏轼写诗三例);迁移训练,应用“咬文嚼字”的方法,完成相关练习。从精益求精的角度衡量之,这节课在“教什么”的设定上不是最佳方案。对高二学生而言,除第一个环节的内容是必要的“铺垫”外,后两个环节的教学内容过于简单,且对文本的处理过于表面化,教师只是把《咬文嚼字》作为一篇知识短文来教。其实,对该文的处理,可以在整体把握文本思路与内容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对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做出判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比如关于“推敲”,完全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更何况,朱光潜的解释还有望文生义的地方(如其对僧、寺庙的解释是欠妥的);对王若虚改《史记》,也完全可以做出不同于作者的评价。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不盲从不迷信的思维品质。另外,还可以从文章生成的角度去解读该文,比如,文章前半部分的几个例子从几个不同角度对“咬文嚼字”做了具体的阐释,三个例子的顺序为什么如此安排,是否可作其他的调整?该文对今天的写作有哪些现实意义?如此定位该文的“教什么”,再辅以适合的教学方式,庶几能使课堂教学的价值接近于最大。

这就不能不谈到“教什么”与“怎么教”二者的关系。我的看法,“教什么”是“纲”,“怎么教”是“目”,“教什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怎么教”。道理很简单,应该根据教学的内容决定教学的方式与方法,教学内容变了,方式方法也应该随之而变。

某教师给高二学生解读欧·亨利的小说《二十年以后》,教学的重点有二:一是通过对小说中预设伏笔的把握,理解“欧·亨利式结尾”;二是通过鉴赏人物形象,认识作品通过人物传达的对“情”与“法”如何抉择的深刻思考。很多听课者对此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平心而论,这位教师的教学基本是值得肯定的,第一点主要是梳理情节,对“欧·亨利式结尾”的拓展加深了学生的印象;第二点则在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中,抓住细节,彰显主题,兼顾了内容与艺术手法两者的赏析。但由于要传递给学生的信息量过大,教学基本上是以教师的“讲”为主,学生更多的时候是“听”和“记”。如果在确定教学重点的时候,能根据学生积累及接受的特点,确定合理的目标,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课堂的效果可能会是另外的样子。

比如“欧·亨利式结尾”,对高二学生来说,应该不是陌生的内容。他们在初中接触过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片常春藤叶》,在英语课中学过《麦琪的礼物》;另外,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的结尾也有“着力突转”的特点,还有必要将这一点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花费大量的时间吗?如果以此作为引子,让学生在理清情节与人物关系的基础上,重点突破第二点,精心为学生搭设合理的台阶,引领学生走进作品的内核,学生的思维就会活跃起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就会更加丰满,对作品主旨的理解就能实现多元基础上的深刻。

二、“教什么”何以成了问题

从笔者掌握的第一手资料看,为数不少的教师把精力主要花在了“怎么教”上。课件做得很精致,讲究画面与声光的配合;学生活动形式也很多样,小组比赛、课堂讨论、分角色朗读、角色表演,等等,一个接一个。但更多的时候,这些“形式”并不能给学生以高含金量的收获,有时甚至是无效的付出。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教什么”问题的被轻视,以至成了制约语文教学发展的瓶颈呢?

首先是教师自身的学科专业素养的原因。以阅读教学为例,有的教师对“教师教学用书”及“教案选”之类的东西过于依赖,渐渐地让自己的思维形成了惯性与惰性,自身对文本的独立解读能力越来越弱,在确定“教什么”的时候,往往只是“唯参考书是瞻”或想当然,缺少自己的判断与主见。三位老师教张晓风的散文《春之怀古》,竟然“不约而同”地把“春”作为教学的重点,只是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作者笔下的春天有何特点,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些特点的。这样的教学,无疑是大大地“跑偏”了,根本没有抓住文本的重心,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期待或学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其实,对初一学生而言,读这篇散文的最大问题是如何理解文中的“怀古”。“教什么”的问题清楚了,“怎么教”的问题也就随之明了了。若由我来上课,我想下面的思路应该是较为合理的:一是解题,何谓“春之怀古”?二是读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读出“怀古”,找出相关的句子;三是了解“古代的春天”什么样?作者是怎么知道的?四是分析作者为什么怀古?谈谈该文的现实意义。

有的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只是停留在肤浅层面,不能真正走进文本的内部,也就谈不上发现文本的精华与亮点,或者文本解读上的难点与障碍,个别的甚至出现文本理解上的偏差。对《二十年以后》,除了能读出“情”与“法”的抉择这一点外,再也找不到其他的入口;有的甚至还没有挣脱意识形态的藩篱,竟然从中读出了资本主义的“腐败”与“腐朽”,以及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利益关系。李存葆的《雪野里的精灵》,其主旨是赞颂生命力的顽强及对生命的敬畏,而有的教师竟从中读出了尊重弱势群体的立意来,只是因为文中写了雪地里的小花小草及雪国的“白头翁”等“弱小的生命”。

由此可见,解决“教什么”问题的第一要着,是提升教师文本解读的水平以及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是这些年使用频率极高的短语。有的教师认为,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让学生多说话、多活动。这本无大错,问题的关键是,学生的说与做不应是浅层次的,更不应是随意的、盲目的。学生的说与做应该是在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与有效引导的前提下,在思维充分激活、充分活跃基础上的外化。有的教师的设问漫无边际,没有明确的指向,结果学生的发言一会儿天上一会儿地下,而教师又不能及时调整方向,结果是说得虽多却往往不得要领。教叶延滨的《灯火的温情》,教师在引领学生简单归纳出“灯火的温情”四层含义后,就要求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经历谈对“灯火的温情”的感受与认识。由于缺少对文本的深入研读,学生对“灯火的温情”的理解尚处于“半生不熟”的程度,近十个学生的回答均呈现“低幼”的特点,只是列举诸如家长的关爱、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微笑、陌生人的眼神等等。一篇本来很有些“嚼头”的散文,就这样在粗放式经营中只结出了二斗半的秕谷子。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好好想一想:学生读这篇文章的难点在哪里,如何突破这个难点;然后再考虑用指向明确、启发性强的设问激发学生的思维。《灯火的温情》的落脚点是启发读者要“成为高天银雪世界里的唯一自持者”,希望“有一盏唤我归去的灯”。这样的主旨,对高一学生而言,理解上是有难度的。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间接经验”,为他们的现在尤其是为他们的将来做精神上的淬火。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也就是说,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并不是要放弃教师的引导作用。

话再扯得远一点。我听的这几十节课,没有一位教师给学生留出质疑的时间。既然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那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即“解惑”就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学生到底有哪些问题,光凭教师的“设想”是不够的。但若放开让学生“质疑”,可能会出现把教师“问倒”的尴尬。如此看来,做一个出色的引导者,对教师而言,同样是要求很高、极富创造性的专业素养。

另外,关于“好课”的标准,有些教师存在着本末倒置现象。什么是好课?答案可能会有很多种,但其最终的指向应该是共通的,即以最适合学习者的方式,引领学习者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获得最大的收益。换个说法,就是要能很好地处理“教什么”与“怎么教”的关系。真正的好课,可能并不怎么“好看”,也可能没有花里胡哨的外在形式。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些教师的认识出现了偏差,把教学形式与手段摆在了一个不恰当的高度,结果课常常上得不伦不类。

有位教师教散文《总想为你唱支歌》,上课初播放歌曲《走西口》导入,下课前以歌曲《信天游》收束。授课者的想法也许很好,既然文章题目是《总想为你唱支歌》,那么以歌曲导入、以歌曲收束岂不是个绝妙的设计?但他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常识,即所选的歌曲必须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能对教学起到烘托、渲染、联想等作用。《总想为你唱支歌》通过记述作者在大西北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顽强生命力、对昂扬的生命精神的赞美与向往,作者笔下的左公柳、民勤人、胡杨林、戈壁石,从不同层面支撑着文章的主旨。不管是从鉴赏角度,还是从文章生成角度,抑或是文章主旨深化的角度,都可以确定适合学生学习的不同层级的目标,选择最佳的教学手段。可惜的是,这位教师在这几点上处理得很是草率;所选的两首歌曲在地域、主题上与《总想为你唱支歌》根本就不搭界,很好的一篇散文终于没能释放出其原本所蕴藏的美丽与魅力。

拉拉杂杂写了这么多,希望本文能引起些微的涟漪,引发热爱语文教学的人士的关注与思考,希望“教什么”这样的问题能引起特别的重视,更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教什么”的问题不再成为问题。

猜你喜欢

教什么文本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教什么”与“怎么教”
“教什么”更重要
“教什么”,真的想明白了吗?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