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教育智慧的又一考验

2011-05-10

天津教育 2011年1期
关键词:生源留学生移民

■本刊特约评论员 荆 平

大概是因为又到高考报名时,“生源减少”、“弃考加剧”、“低龄留学”问题悄然升温。

有媒体报道,高考报名人数继2009年下降40万、2010年下降74万后,近期结束高考报名的北京、河北、山东、广西等地,又纷纷传来报名人数继续下降的消息。高中生参加高考人数持续下降,而到国外就读学生人数继续攀升。北京八中前年仅有10多名学生出国读大学,去年则超过了30人;上海外国语大学附中、复旦大学附中、格致中学等重点中学的学生出国留学比例已接近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2003年到香港参加SAT考试的考生不到200人,而2010年半年就已接近2万人。

然而,生源减少并非只是高考生源减少,同样的问题在中小学早已出现。教育部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同2005年相比,普通初中在校学生减少597.66万,普通小学减少532.56万。随着“留学直通车”、“国际学校”等留学服务机构的日益火爆,一些初中生、小学生也开始出国留学。上海市教委国际交流处发布的报告显示:出国留学生当中,15岁到18岁的学生占了近三成。英孚教育和新浪教育频道调查了3100名学生家长,86%的受访家长表示有送孩子出国留学的想法。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许多孩子尚在3岁以下的家长认为,留学准备应该从幼儿园或是小学开始。

学生弃考留学带来的最大问题是人才流失。芝加哥大学的全美民意调查中心发布的年度调查报告显示:美国2009年培养的研究型博士,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的人数最多,第二位是毕业于北京大学的,第三位才是毕业于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的。有人就此进行过换算:改革开放以来,有106万中国学生留学海外,仅27.5万人回国。“落地”海外的学生是78.5万人,相当于30所北大、30所清华所有在校本科生。

学生弃考留学带来的问题还有财产流失和损失。且不说一个留学生每年动辄数以十万计的留学费用,更重要的是中国是个十分看重亲情的国家,子女的行动连着父母的心。中国社科院《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显示,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输出国之一。由“新富阶层”和“知识精英”为主力的移民潮,带走大量财富和知识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为了孩子”。英国《卫报》说,中国留学生每年为英国经济贡献40亿英镑。澳大利亚则干脆把外国学生就读,列为仅次于石油出口和煤炭出口的第三大产业,每年留学生“贡献”的150亿澳元中,有22%来自中国留学生。一方面是财产外流,另一方面是一些大学的“破产”将不可避免,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将难以估量。

生源减少会加剧实现教育公平的难度。生源减少的直接结果是放大高校的“马太效应”。高校的“马太效应”在好幼儿园、好小学、好中学、好大学的连带关系中向下传导,再加上从众心理的作用力,“择校”、“高考移民”、农村孩子进城读书的冲动会更加强烈。可是,有条件实现“择校”、“移民”、“进城读书”的家庭毕竟是少数,多数家庭会认为“教育不公平”和“读书无用”。

农村教育资源闲置和学生安全也值得关注。现在,农村教育应对生源减少的措施似乎主要是“撤点并校”。有消息说,乡村小学从1985年的83万所锐减到2007年的34万所。教育部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与 2005年相比,初中减少4184所,小学减少65359所。“撤点并校”后,学生上学需穿村过乡、顶风冒雪,存在许多安全隐患。

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今天,学生想出国留学,挡是挡不住的。然而,事在人为,只要我们充分调动教育智慧,事情并不只是向一个方向发展。现在看,学生弃考留学是“白培养了一场”,如果他们能够学成回国,则是一件好事,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现在如何工作,如何吸引学生学成后回国,为国效力。显而易见,“破产”、“撤点并校”等并不是应对生源减少的唯一选择。应对生源减少问题,关键要看我们的教育智慧。如果视生源减少为契机,未雨绸缪,提早动手,精心筹划,就可能使生源减少的过程成为优化组合教育资源、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加速教育现代化的过程。生源减少对改善农村教育更是一个好条件。生源减少就意味着刚性需要的相对减少,在此基础上增加投入,政府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改善农村教师待遇就有了财力基础,城乡教育缩小差距、均衡发展也会充满希望。

猜你喜欢

生源留学生移民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签证移民
Immigration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