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务培训考试系统的设计
2011-05-08陈磊,骆晖
陈 磊,骆 晖
(兰州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兰州 730070)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铁路运输在我国经济运行中担负着重要的作用。保证铁路大动脉的顺畅运行对车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车务的培训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强,演练与实际相脱离,学以致用效果差。车务人员在实际作业中会出现操作不标准、作业效率低,质量与效率不协调,会干未达到熟练,熟练未做到标准化的情况。为此,利用计算机技术设计研究出一个车务模拟培训考试系统有一定的必要性。
图1 系统组成
1 系统设计
为了更加贴近实际,模拟现场,采用现场各站站型,模拟微机联锁设备,完全按照接发列车标准来设计。系统采用技术相对成熟的C/S结构进行设计,数据库放到远程服务器上,在客户机安装相应的软件。
1.1 系统组成
系统由学生机、教师机和后台数据库3部分组成,如图1。
学生机是该系统的主体部分,主要完成系统的理论学习、业务实践和考试测评功能。学员通过自己的上岗证号或者姓名登陆系统,根据实际选择站型,在登录界面选择不同的模式,进入系统即可学习各种规章制度,进行业务操作学习和实践。
教师机主要完成辅助教学以及操作鉴定的工作,可以对学生机设置故障,下达阶段计划,监视学生机运行,管理学生人员信息及添加更新考试题目等。
数据库主要由操纵教师机的管理人员完成数据的管理及信息的更新等工作。
1.2 界面设计
系统界面由系统管理程序、培训管理、培训设计、考评管理、过程监控、统计分析、信息发布和个人资料等模块组成,如图2。
图2 系统主界面
1.3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对应用系统的效率以及实现的效果产生影响。好的数据库结构设计会减少数据库的存储量,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比较高,系统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简化基于此数据库的应用程序的实现方法等。
该系统数据库内容主要包括:学员信息、教师信息、成绩评估信息、各种学习资料(文本、影像和课件等)信息、各类题库(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和模拟操作题)、模拟操作数据(各站的信号机、道岔、轨道等站场数据,闭塞区间、调度命令、各种报表、登记薄、联锁表和进路等数据),正常模式下接发列车、调车和非正常接发列车、调车处理流程数据。
2 系统功能
系统对现有微机联锁进行仿真,通过控制台上的实际操作实现正常与非正常接发列车和调车作业。
2.1 理论学习培训模块
车务人员可以学习行规、技规、铁路技术管理规章和接发列车安全等各种规章制度,而且可以通过关键字高级搜索找到自己想学的知识,重点加强知识的薄弱环节。系统还可以对不同角色的车务人员自动或手动进行课程设计,缩短车务人员的学习时间。
2.2 业务实践培训模块
系统参照接发列车标准的作业流程,与模拟的微机联锁界面(兼容6502设备)做交互式操作。系统与TDCS(CTC)车务终端数据库连接,共享真实的数据信息,现场中的操作用后台逻辑处理,反应到前台界面,使培训人员置身于一个较为真实的模拟环境中进行接发列车和调车的练习。业务实践中也可以设置故障进行作业,如进站信号机开放后,因接车线轨道电路亮红,造成进站信号自动恢复,进站信号不能开放,如何办理接车。
2.3 考试测评模块
该模块是该系统的重点部分,主要是对车务人员的实际能力进行鉴定。考试之前教师机要对考题难度系数进行设置和试卷的设计,现在有4种模式可选择:自动随机组卷(系统自动从整个题库抽取)、部分随机组卷(系统自动从用户指定的范围抽取)、完全人工组卷(由用户指定试卷)、部分人工组卷(先自动抽取,用户根据需要调整)。
理论考试分为两种题型:选择题和判断题。内容主要是行规、技规、铁路技术管理规章和接发列车安全等各种规章制度。系统采用的是智能随机选题,每次生成的试题几乎不会一样。试卷可以根据难度系数设计,能够适应于上岗、竞赛或其它考试,满足不同的考试需求。
业务实践考试主要分为两种题型:(1)正常的接发列车和调车作业。(2)非正常的接发列车和调车作业。接发列车和调车作业的作业步骤完全按照铁道部颁发的接发列车标准进行设计。接发列车作业的故障主要有:信号机,道岔,轨道电路和闭塞台4种类型。考试过程中会随机出现一种或几种故障让考生处理。系统会对处理的步骤、结果和标准进行比较,从而生成统计报表,让教师和考生对考试有更为直观的了解。
3 结束语
车务培训考试系统以实际站场图进行设计,以线路、道岔和信号等实际联锁关系为基准,操作过程中有操作提示,使用简单,将计算机操作与接发列车作业技术相结合,增加了学习人员的积极性和增强了学习人员的专业技能。通过Internet或局域网开展网上学习、培训、调查、交流和资料查询等活动,也可以满足教育管理部门的教培管理、组织考试、训练、竞赛、成绩统计和绩效考核等,为领导者对员工素质进行公正评价和准确分析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1] 薛 磊,孙贻川. 专用铁路货运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 煤矿现代化,2009(3).
[2] 李 刚. 铁路信息技术装备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铁路计算机应用,2007,16(5).
[3] 西安铁路局. 计算机联锁设备应用[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4] 闻清良. 车站值班员接发列车读本[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5] 方 晨. 接发列车安全[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