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鉴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经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2011-05-07刘海蓉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理工学院工厂实训

刘海蓉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黄冈 438002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在20世纪80年代,院长林靖东根据多年从事工艺与职业教育实践,深入研究德国双元制理论,提出了全新的教学模式 “教学工厂”(或教学企业 “NYP”)。此种教学模式迅速被工艺教育学院和各理工学院广泛采用,不仅大批产业升级的技能人才迅速“出炉”,而且促进和推动了新加坡高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1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模式

1.1 “教学工厂”的内涵

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是教学环境、工业项目及经验积累与分享的教学工厂。全方位营造工厂实践环境的办学理念。认识到与德国国情有所不同,新加坡没有专门的相当规模的培训中心,企业规模小,高质量的技能培训工作难以完成,这点与中国的情况一样。新加坡企业不像德国法律规定企业一定要接收实习,也无西方企业“学徒制”的传统。但开发升级产品的能力不足是中小企业普遍遇到的问题,而南洋理工学院正好可跟企业合作开发新产品,有科研力量。化学与药剂、电子工程、信息科学、生物医疗等院系在教学工厂概念下,联合设置专业科技中心,建设科技园。教学工厂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各个院系中教学课室与实验室组合在一起,开设众多专业实验室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研究和开发。“教学工厂”的办学模式中的一个亮点即是专业科技中心。工程系就设有近20个专业科技中心,如精密加工中心、自动化和机器人中心、生物医疗工程中心、快速成型技术中心、影像技术中心、集成电路。以各个专业科技中心为主体开展 “教学工厂”的各项具体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学工厂”概念下,从模拟至模仿,再到融合,“现在企业用的”和“现在学的”、“今后做的”和“毕业时企业用的”基本一致,“教学工厂”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开发出了一系列换代产品引领大批中小企业产业升级,还快速培养了大批产业升级的技能人才,这些对企业吸引力极强。在项目实施中,项目与教学相融合,对企业常面临的质量、产品性能及成本等难题,师生紧密配合,携手解决。项目有大有小,小到一两人能做,大到需要全院参与,因涉及到跨学科与多元科技知识,通常需要不同专业背景的师生相互配合研究。这样就培养出了一大批产业升级的技能人才。通过项目,提供教师及时了解企业前沿技术机会,有利于教师与企业沟通,积极超前并在最短时间内迅速开发新专业和新课程,同时教师科研与专业能力得以提升,不同专业的师生共同研究开发项目,体现学院的“无界化”资源共享与综合科技教学理念。如图1:

图1 项目复杂程度与开发部门的关系

新加坡关键是探索出了培养适应产业升级人才成长的办学模式”,强调实用性,根据工业发展的需要制定“教学工厂”的教学计划,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提供学习者与企业相似的经验学习及培训环境,将现代工厂的管理、经营理念引入学院是教学工厂最大创新之处,按工厂模式办学校,通过教学和工厂紧密结合,一进入企业学生就能独当一面,使学生能在近乎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各种知识和能力。在工作的第一个星期内,学生就要为雇主创造效益,这就是新加坡职业教育训练的目标,因此雇主满意度为95%,“教学工厂”的理念正好与此相得益彰。 对于实际的人才需求 ,培养人才有一定的滞后期,建立先进实训中心的重要性已被新加坡经验证明,因为往往要等到两三年以后,现在培养的学生才能就业,在学校只有学习先进的技术,才能保证培养出的毕业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走上工作岗位时所运用的知识、技术不落后于时代。

1.2 “教学工厂”的课程设置

南洋理工学院实施2+1课程模式:学习两年基础和专业知识,进行一年企业项目实习和研究。第一、二学年学习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即宽基础培训,在课室、大讲堂上课,到实验室做实验,也从事小型项目研究。企业项目实验、企业实习、校内项目设计研究等到第三学年专门开展,6个月时间不再到课室与讲堂上课。这种课程模式,使职业学院的学生不是脱离实际 ,而是亲身实践,不是关在学校里死读书,南洋理工学院新专业与新课程的开发,一方面是根据企业需要,通过企业调研,满足企业用人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依据新加坡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对未来经济发展的规划。新专业、新课程开发工作完成后,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校董事会提请企业资深人士参与论证、批准,以确保新课程内容、课程标准能满足企业岗位需求,保证课程内容的前瞻性和先进性。新课程实施后还定期调研分析,进行效果跟踪,及时对课程标准与课程内容滚动修改。

1.3 教师专业发展实现超前培训

南洋理工学院面向世界培养人才,为国家增强经济实力培养人才,这与只是单一地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的学校截然不同。在介绍理工学院办学成功经验时,林靖东院长认为,学校要得到企业的认可,必须能促进国际经济发展和超前发展,培养超前发展的老师。只有赢得企业的主动合作和支持,学校才能更好的、长远的发展。保持与企业齐头并进、甚至超前于企业的发展,是南洋理工学院办学方法。为预测企业发展趋势,学院主动到企业调研,使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术不落后于企业生产发展,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和技能,超前2~3年进行积极准备。为使教师及时了解企业技术发展动向,企业工程师被聘请每周一次到学院上课,教师每年接受学院内训、新课程学习、出国学习、专业项目研究等各种提高培训;积极有效地通过多种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拓宽教师的专业知识。25%的教师轮换到科技园开发与研究企业合作项目,发展和提升了专业技能与科研能力,提高了教师整体素质,大批“双师型教师”被培养出来——他们既是企业工程师,又是教学导师。

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特色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面向世界,立足本国,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危机意识和超前意识;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培养;③用明天的科技培养今天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建了“综合科技教学环境”、“教学工厂”等现代职教新概念,有机结合理论和实践教学,真正实现了全面提高学员综合素质的目的;④全院的每一位教师和员工都有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与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

2 我国市场经济与职业教育现状

中国职业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市场不接轨,与企业结合得不紧密,产业工人普遍素质较低,中国持续数年的“技工荒”已成为产业升级的“拦路虎”,缺技工、更缺高级工!以广东省为例2008年技能人才缺口高达71.5万人。广东省拥有400多所职业院校,200多所技工学校,珠三角制造产业升级的需要却远不能被满足。而仅有4所理工学院和5所工艺学院的新加坡,快速培养出的大批技能人才,却能支撑国家的全部三次产业升级。 这不得不让人深度思考:广东400+200缘何抵不过新加坡4+5?,职业院校那么多人每年毕业于经济发达的珠三角,社会上为什么还出现“找钳工比找研究生难”的情况?许多企业进口的高级数控机床,却遇到了无人能操作的尴尬。并不断出现“高级技工工资直达博士水准”的新闻,技术性人才匮乏的现实在某种程度上已被佐证。要以最小代价实现产业升级,只有快速“出炉”高技能人才。2009年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国家级开发区职业教育年会”会上讲话时表示,中国职业教育当前校企总体相对脱节的现状必须改变,专业设置有望调整,更具实操性,将以企业为先导,建立教产合作的新机制。

3 “教学工厂”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发达国家发展职业教育历史非常悠久,工业化也已有一百多年了,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高端化发展非常重要,学习他们就少走弯路。可着手以下几个方面,立足我国实际,更好地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工学结合的水平。

3.1 实训基地建设要借鉴“教学工厂”理念

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是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将企业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经营管理模式、生产流水线引入校园,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使经营、生产、科研和教学相融合。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企业真实环境的了解,加快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便今后得到企业的认可,能够更快地融入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去。

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经营手段、生产技术要适当超前,用于生产经营的实训设备要保证先进、真实。学校培养人才满足的是当前社会需求,有一定的滞后期,只有在学校学习先进的技术,学生两三年后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时所运用的知识技术才不会落后于时代,使培养出的毕业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实训基地要具有规模与综合性,要集技能鉴定、培训与教学为一体,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满足转岗、职教师资、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再就业各项培训需要,以满足多层次教学的需要来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作用。

经营管理实训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完善和有效的学习环境,要有经营业务,科研、生产实训要有研发项目或企业项目,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生产和项目研发、企业的经营,确保有关培训课程与时俱进并适当超前,并与企业需求挂钩,将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多层次、多元化的工作环境中,让学生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中立足,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适宜的人才。

产业化运作模式要推行,实训基地如仅用于教学,多数投资数额巨大,工作任务不饱满,如营销类、物流类等实训基地,实训若无业务经营就成了模拟训练,当今产业更新换代快,技术与设备一旦落后,进一步巨额资金投入又需跟上。为了让学校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进一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体现实训基地的生产化思路,提高设施资源利用率,实训基地可进行学生专业实训任务同时,参与经营活动,取得的经济效益,投入实训设备建设,弥补政府对专业资金投入的不足,使设备不断更新,保证基地具有持续运作的资金,使发展态势呈现循环式螺旋上升;以“工学结合”为指导思想,突出技术服务和技术研究的理念,为学生体验、参与真实的生产经营过程提供保证。

3.2 加大人力资源建设,提高教师水平

卓有成效地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是国家与地区取得经济奇迹的原因。高职教师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源,要能对确定未来专业发展的规划意识,明确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与经济发展、技术更新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职业教育。使得职教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在职进修变得不可或缺。高职学院须支持与加强教师继续发展及在职进修。在核定高职教师编制时,政府部门要对教师进修预留一定的编制,职教行政管理部门与学校领导要改变过去认为进修及培训是教师个人事情的观点,看待此问题需从人力资源投资与开发的角度,制订出相应的措施及政策,从根本上支持高职教师的发展及继续教育。鼓励教师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参加在职进修和专业发展活动,要制订措施及优惠政策,保证教师能始终与经济发展、技术同步提高甚至超前。有必要进行培训需求调研和制定培训规划,尽快建成高职教师培训体系:邀请专家开设专题讲座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选派人员赴国外进行教材培训、项目管理培训;确定部分对口企业为培训基地,定期组织教师到基地接受进修轮训,了解行业发展动向与需求,重点掌握先进技能;聘请高级专家、大公司经理、行业业务负责人、高校教师等到校开展专业培训。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继续教育、学历教育、短期培训、出国深造、教师互训、专家培训及基地轮训有机结合的培训体系,全面提升高职教师整体素质。

3.3 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加强专业课程建设

1)企业、学校间构建联系密切的交流平台要求学校在培养模式上密切与企业联系,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实行半工半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突破传统封闭式的以课堂学校为中心教学组织模式,学院要为企业输送人才,提供人员培训,还要帮助企业解决研发、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在共同的项目开发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不仅能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也能获得一些尖端的科技知识,并能按企业需求设计优质实用课程,为将来学生服务企业奠定基础。学院缺少某方面人才时可向企业借用,同时,学院亦可为企业提供技术人员、培训人员,通过资源共享,技术共享,管理互通,文化互补,实现课堂教学与工地实训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专业素养与职业素养融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要依据科技项目的需要,设立特别项目组合(跨系级、跨专业项目),为企业解决实际技术问题,进行部门内的项目开发、合作。

2)专业课程体系与内容要为“教学工厂”量身定制

教师在新专业、新课程开发中,要深入行业企业进行大量的市场调查,专业课程内容和体系一要新,二要实。专业建设须密切结合企业岗位实际与市场需求,顺应产业结构与地方经济调整,以就业为导向,紧贴岗位需求,以校企合作为支撑来实施专业建设,并聘请企业具有较高技能的管理者与技术人员牵头开发课程。也可搜集与学生就业工作岗位相关的资料用于课程开发,企业以优惠价格或捐赠形式供给学校实验、教学所需的软硬件,使企业发展和学院教学能有效衔接,学院最快地引入企业最新的培训教材、先进培训理念。确保教材与开发的资源更加适应能力标准。

可成立课程开发小组进行新课程开发,课程开发组长任命既有实践经验和能力,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师与企业人员担任,企业技术人员和任课教师被吸收参与课程开发。这样,既能保证课程内容符合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的要求,又能保证所开发的课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结构设计顺序编排上符合教学规律。

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教学活动的实施要具有鲜明的职业岗位特色,要立足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南洋理工学院的项目开发,是在学生入学就开始实行,到三年级时开发企业项目、综合性项目,可见项目教学贯穿始终。这样不仅可以在学生态度、知识、技能培养上更符合企业行业需要,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研究能力。

现在,南洋理工学院资金充足、设备设施先进完善,但创业之初也是非常困难的,学院员工无私的奉献与艰苦的奋斗才有今天的成就。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在发展中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资金、技术等均很有限,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大胆吸取、消化与借鉴现代模式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深化改革,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用发展的思路解决面临的挑战和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就一定能使我国职业教育走向辉煌的未来。

[1]白彦婷.新加坡“教学工厂”的经验与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 2007,(12): 56-57.

[2]孙景民.借鉴新加坡职业教育办学理念[J].职业技术教育,2006,(07):78-79.

[3]韩军林.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 [J].职业技术教育,2008,(02):90-91.

猜你喜欢

理工学院工厂实训
江苏理工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理工学院简介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为什么工厂的烟囱都很高?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离散制造MES在照明工厂的实施与应用
植物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