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交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2011-05-04周钱
周钱
摘 要:交往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和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互联网技术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即网络交往。网络交往已经迅速成为高校大学生实现信息交流和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对此,高校应该从多方面入手,促进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健康发展,使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交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6-0206-02
人的社会交往在不同的时代呈现出不同的形式。信息社会中,一种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以符号为中介的网络交往已成为现代社会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所谓网络交往,是指在互联网络的诞生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以互联网络为基础,以计算机为媒介的新型交往模式。实际上,网络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人类的社会交往活动在网络空间的拓展与延伸,是实现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换、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常见的表现形式有收发E-mail、发表网上电子公告或论坛(BBS)、网上聊天(IRC)、在虚拟社区发表言论等。网络交往具有人类社会传统交往方式所从未有过的全新特征,适应人们精神需求灵活与多样的特点,实现了交往史上的全新变革。
一、高校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原因
大学生是进行网络交往的主要群体之一,综合大学生网络交往的普遍性、多样性以及大学生网络交往的主要内容,不难看出大学生进行网络交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自由、无拘束、开放的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没有约束和限制的自由环境,这使得网络成为那些不堪现实生活重负的人的“心灵的避难所”。其二,网络交往丰富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手段,人际交往再也不仅仅局限于面对面的交流、写信、打电话等传统手段,网络交往手段的便利性扩大了人际交往范围,丰富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方式。其三,网络交往深化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层次。网络人际交往环境具有虚拟性,使交往双方因互不相识而没有利益冲突,大学生能广泛接触到校园外的世界,不分国家、不分种族结交天下朋友,实现轻松愉悦的交往。其四,网络增加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平等意识和自主意识。网络是一个非常开放的系统,没有绝对控制中心,主体之间是一种平等关系,人们根据自己的意愿聚散离合。在网络社会中,个体的主体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最后,虚拟社区和网络游戏为大学生提供了角色扮演和极大的生活体验。网络为上网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类似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大学生可以在这里提前进行未来生活的角色扮演,也可以在这里塑造一个“理想自我”。
二、大学生网络交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
网络交往一方面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人际交往、满足了大学生多种心理需求。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和手段,扩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加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互动性。但是网络交往是一把双刃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提出了诸多难题。
第一,网络交往不当使大学生形成自我认识偏差,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相悖。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最终实现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但是,角色虚拟的网上交往使一些大学生往往同时拥有多个代表不同身份、性格、性别的网名,经常扮演与自己的实际身份和性格特点相差悬殊,甚至截然相反的虚拟角色,许多人经常面临多重角色差异和角色冲突。如果长期迷恋网络,其人格必将受到极大影响,从而形成自恋型、边缘型人格等双重或多重人格,并直接导致某种心理偏差,如社交恐惧、否定和逃避现实。
第二,引发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信任危机。由于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匿名性和随意性的特点,为了保护自己,“怀疑”成为如今大学生在网络上交流所共同采取的态度。网络交往缺乏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真实感和确定性,容易失去现实交往中应遵循的真诚、信义、责任等基本道德原则,有些大学生为了达到谋利而欺骗对方,有些大学生在网上理直气壮地撒谎而面不改色,对他人的言论自然无信任可言,如此的人际信任危机严重影响现实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的真诚性的怀疑,进而影响自己与他人在现实生活中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难以及时掌握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态。网络交往是复杂多变的,同時也是一种很自由的交流方式,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网络交往完全是按照个人的喜好进行的。大学生由于年龄的阶段性限制,在网络交往过程中很容易受他人思想、观念的影响,而在这个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又难以及时了解当事人的网络交往动态,无法正确地把握其行为产生的原因。在网络交往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的今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势必也要积极投入大学生网络交往的行列,对高校学生网络交往动态作全面分析和充分的了解。
第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体系不健全逐渐显露。在网络交往中,大学生能迅速获取大量的信息,和社会上的各种人作思想的交流,网络交往的功能越来越多。但是相比之下,很多高校缺少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网站。虽然有的高校有相应的网站,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高校对大学生各种形式的网络交往监管不够,仍然存在着一些隐患。比如,少数别有用心的人通过网络向大学生传播消极、暴力、色情甚至反动的信息。此外,违宪信息、危害国家安全信息、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信息、违背民族和宗教政策信息、破坏社会秩序信息等也在网络上不断出现。
三、在网络交往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选择
第一,营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树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观念。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综观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形式和特点,高校应该积极适应新时代网络交往带来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树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面对新情况,高校首先要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无论是学校领导、教师、辅导员还是行政工作者,都要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中跳出来,接受网络交往带来的新变化。
第二,高校要在相关法律规范下加强校园网监控,提高网络监管水平。与现实社会一样,网络世界同样需要法律的约束,法律规范是促进网络交往文明有序的保证。由于目前还没有健全的适用于网络的社会规范,一些人会为自己突然之间在虚拟社会中获得的“能力”和自由所陶醉,忽略了自己所担当的社会角色,毫不考虑自己行为的后果。因此,建立网络人际交往规则和交往秩序已经成为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指导的当务之急。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种种不文明上网行为,要加强对网络设施的管理,制订行之有效的社区制度和规则,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防护,构建网络技术防控体系,从而对大学生的网上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同时,加强社会监督,设立举报机构,充分发挥广大网民的监督作用,共建网络文明。只有这样才能使网络交往摆脱规范真空所带来的无序性和不确定性,为大学生创造良好有序的网络交往环境。
第三,完善网络心理咨询,解决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心理问题。在当前市场经济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背景下,竞争的残酷性必然也渗透到大学校园之中,同学之间在学习和就业上的竞争给大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在这种条件下,网络极易成为大学生逃避负担和现实人才竞争压力的“依靠”,使一些人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因此,针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成长中面临的新问题,学校及社会上的相关机构应着力建立科学的心理咨询机构和心理网站,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帮助他们及时解决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困难,从而有效减少不良人际活动的发生。
第四,开展各种交往活动,提高大学生的交往能力和技巧。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交往活动,引导大学生既充分利用网络扩大自己的社会交往面,又不忽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同时在多元化的交往活动中,学习交往技巧,提高交往能力,鼓励大学生融入社会;教育他们在交往中学会信任、尊重、宽容、以诚相待,建立良好的交往氛围,这样不仅可以防止他们过度依赖网络,而且也可以帮助他们学会维系良好交往关系和处理交往冲突的方法,避免在网络和现实的交往活动中受到挫折或伤害。
第五,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受教育者成功实施教育影响的基本手段,对于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具有重要意义。网络交往所表现出来的优越性和不足已经成为很多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共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有必要了解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动态。这不仅要求他们自身懂网络知识,更要求他们能够准确地把握网络中影响学生的主流思想,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理解学生的网络交往需求,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在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前提下做到能与学生共享,提高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以适应网络信息技术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灵活地把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苏振芳.网络文化研究:互联网与青年社会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杨鹏.网络文化与青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宋元林,陈春萍.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5]杨平.网络交往与人的发展[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8.
[6]葛阳阳.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的网络道德建設[J].科技创新导报,2008,(2).
[7]李巍.论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1).
[8]李涛.对构建青少年网络伦理精神的思考[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2).
[9]欧阳霞,李德平.大学生网络问题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5).
[10]陈牮华.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3).
[11]肖楠.大学生师生网络交往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