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农机“铸”大产业——井研县农机产业的突破之路

2011-05-04井研县县委宣传部刘建华井研县农机局范波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1年1期
关键词:机械厂农机企业

井研县县委宣传部 刘建华 井研县农机局 范波

“井研制造”智能组合机荣获国家专利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阔步于20世纪90年代,转型于21世纪初叶。井研农机发源于昔日的“井研五小工业”。1994年开始,一批国有企业纷纷转制,一批技术工人亦纷纷下岗。受“下海潮”思想的牵引,来自于卫东机械厂、农机修配厂、轻工机械厂等企业的下岗工人们,怀揣不多的资金,利用现有的技术,开始创办小农机企业。如今,十六载过去了,井研县有小农机企业91家,其中专业铸造企业25家、精加工企业48家、配件供应企业18家,以粉碎机、碾米机等家庭组合机生产为方向,成就了“井研铸造”、“井研特色”,年生产能力100万台套以上,其市场份额占全省的60%以上。农机产业已挺直了腰板,成长为了县域“一主导四支柱”大工业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探寻井研农机的发展之路,让人惊喜,让人期待。如何做大、做强、做精,是当前整个农机产业面临的重要命题。

“无中生有”的贡献

资源在外地,加工在本土。无庸置疑,这一“无中生有”的产业,从基本的轴承、标准件、三角带,再到附属的油漆、印刷、模具,再到关联的运输、餐饮、娱乐,已形成了一座没有围墙的“万人工厂”,整个产业突破10亿元,劳动密集型产业名副其实,对于井研县的贡献是可喜可赞的。

井研县农机局局长李建奇介绍,就整个产业体系来说,从原料购入、铸件加工、组合生产、销售网络等,井研农机产业的链条相当完整,与周边五通、荣县等农机产业不尽相同,具有独特的优势,行业特征突出,区域特色明显。由于产业链条的完整,抢抓机遇、应对风险的能力逐渐加强,虽然表象上呈零散分布的状况,但利益链接、合作共赢的机制却十分牢固。据统计,全县农机行业从业人员7 000多人,月平均工资达到1 500元左右,为井研县的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找了一条可行之路。

依托小农机,一批下岗职工找到了就业岗位,一批进城民工有了谋生之路,促进了城镇化步伐。就统计的结果分析,在井研从事农机行业的人员工资比周边地区的工资偏高。

“井研特色”的效益

据悉,井研县的91家农机制造企业,规模以上企业13家,取得省级以上农机推广证鉴定证76个,国家生产许可证86个,拥有各类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90项,行业年总产值10亿元,创利税1亿元。产品除销往国内的川、渝、黔、滇、湘、陕等地外,还远销越南、泰国、缅甸、马来西亚、贝宁、安哥拉等国家,影响力高,知名度强。

“组合机”是农机行业的一大特色,也是井研行业人智慧的一大结晶。虽原理、结构大致类同,却满足了当前农村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经营模式的需要,不管是粉碎、碾米、磨浆都能灵活适用,所以抢占的市场份额也就高。同时,起篾机、纺织机、造纸机、旋耕机、茶叶机械、果品机械、红层找水机、稻麦脱粒机、秸秆气化炉等产品,也满足了不同行业发展的需要。这一特色也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目前全县9家企业入选全国农机补贴目录,26家企业的52个产品进入重庆、云南、贵州、湖南、湖北、陕西、甘肃、广西、广东等省、市地方农机购置补贴推广目录。

“链条完整,基础牢固,特色明显,后发优势大”

随着国家一系列加大农机化进程的优惠政策,井研农机产业的转型在即。”在与农机产业人士的对话中,笔者已感受到这一强烈的信号。小农机生产车间一景一路走来,井研农机产业一路沉浮,也一路崛起。当前,在各项农机补贴、政策扶持的机遇面前,如何敢创敢试,优化升级?“现在已经到了强壮农机产业的关键时期,率先完成产业的转型升级,就会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谈起小农机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井研县农机局局长李建奇更显急迫。面。同时,广大农机行业的员工需树立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理念,营造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目前,农机系统正全面开展“提质量、创品牌”活动,相关部门正联合指导企业申报四川名牌、著名商标活动,积极为企业申报知识产权提供便利条件,创造条件帮助企业提升规模、树立信心,为进一步的全面转型创造环境。一批企业也正抢夺机遇,4家首期入驻城南机械铸造园区,万马公司与山东企业合作研发智能遥控碾米。

转型拐点初显

2010年一季度,井研县农机产业总体呈“投入加大、发展加快”之势。一批农机企业扩规模意识增加,26家企业完成技改,新增喷塑工艺生产线,光明机械厂投入300万元新上生产线,预计年产量可达5万台,旭东、城北、万马等企业也正加快技改。更为可喜的是,23家企业提出了用地46.67公顷的要求,10家企业加强与银行的对接。固步自封的意识正在转化,拆射出广大农机业主争相做大的信心,为整个井研农机行业的转型打造了“拐点”。

长期以来“小、散、弱”是井研农机行业的共性,不管是缺龙头、缺品牌,还是缺管理、缺人才,都与农机产业的广大业主的意识息息相关。“观念决定思路,更决定命运。”在这支企业家队伍身上,更需理念的超前,包括申报专利以保护自己、改善管理以规范有序、加强合作以实现共赢、招募人才以开发产品等方

创优发展环境

连年来,国家加大扩内需力度,“农机下乡”政策不仅金额多,而且范围广、品种多,这是企业的机遇。除国家、省、市方面的一系列政策,井研县也出台了关于振兴农机、纺织等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方面的政策,条条“真金白银”。

在加强院县合作提升产品档次上,井研县政府与四川省农机研究设计院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特聘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院长刘泽生为农机工业“科技领衔专家”。全县已有9家农机企业与该院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在新产品开发、技术攻关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万马机械厂成为省农机研究设计院科技成果中试验基地。县政府委托县农机局与省农机研究设计院合作编制《井研县机械铸造工业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为农机工业未来五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受到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好评。与自贡荣县农机企业开展了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抓机遇、调结构、扩市场、做品牌、抓投入、重合作”,加大指导服务力度,努力构建产、学、研联合体,全面做大、做强、做精、做深这一产业。

目前飞亚机械厂研发的腰果剥壳机出口马来西亚、贝宁、安哥拉等国家;鹏程机械厂新开发的核桃剥壳机、揉茶机在云南供不应求;万马机械厂新开发的智能遥控碾米粉碎机畅销国内外市场;旭东机械厂生产的复压式组合机通过了市上科技成果鉴定。特别是万马机械厂通过四川省农机研究设计院的牵线搭桥,与台湾金超耘农机科技公司达成了合作生产销售农机产品的技术合作意向协议。井研县农机企业现已具备消失模造型、V法造型、铁模覆砂造型、水玻璃砂造型、机器造型、手工粘土砂造型等工艺手段,部分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多项技术获得市县科技成果进步奖。

“对于小农机来说,抓手在几个关键点上。”李建奇介绍,目前加大了申报四川名牌、著名商标力度,力争今明两年之内实现零的突破,推动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开发新产品;发挥小而活的优势,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包括技术的投入、硬件的投入、人才的投入,改变传统模式;加强专家对接,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合作,以及与五通、荣县等地的合作,积极引导企业走出去转变观念,走出去寻找市场,在更大的层面实现产业的整体转型。“已有4家农机企业取得了1 000万元的授信资金。”相关人士透露,这可以看作是农机行业观念转变的好兆头。这一转变改变了长期以来农机行业靠自身滚动发展的特性,可有效应对当前农机产业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不稳定、生产不饱和以及劳动力价格上涨等方面的不利因素,在挑战中把握机遇。

猜你喜欢

机械厂农机企业
沃得农机
无锡大隆电工机械厂
企业
企业
企业
江汉石油第四石油机械厂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安丘市宏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原安丘市华
——机械厂)
江汉石油第四石油机械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