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吟诵:从舞台走进课堂

2011-05-04

民生周刊 2011年20期
关键词:中华学会

□ 本刊记者 陈 晓

吟诵:从舞台走进课堂

□ 本刊记者 陈 晓

4月2日,在“中华诵 · 2011年两岸大学生吟诵节”上,小朋友们深情吟诵。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辛卯年春节刚刚过去,还是正月新年,位于北京西城区的护国寺小学异常热闹,这里正上着一堂趣味盎然、耳目一新的吟诵课。在小学生狭促的课桌椅前,100多人齐齐落座,无论是年届耄耋的老人,还是牙牙学语的孩童都神情专注,在这里,他们吟诵诗词,浅吟低唱,唱和之间,余音绕梁。时间不知不觉流逝,屋里暖意融融,窗外白雪飘舞……北京大学教师、音乐硕士杨芬现场古琴弹奏,琴歌婉转深情,把6天的学习推向了高潮。

这是“中华吟诵学会”(以下简称“学会”)举办的第八期中华吟诵骨干师资培训班。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学会秘书长、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徐建顺有许多故事要说。

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出身的徐建顺是中央民族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副教授、古典文学博士后,在学生时代他便接触到了吟诵——这一濒临失传的中华传统文化,吟诵之美深深吸引了他,从此倾心。

几年来,徐建顺怀抱近乎宗教般的热情投身到吟诵文化的抢救、恢复和开展之中。他发起成立中华吟诵学会,并任学会秘书长,致力于抢救吟诵传统的工作,同时开展对吟诵的整理、修复、研究和宣传。学会倡导立足现实,发展普通话和现代方言的新吟诗调,使吟诵重回教育,回到中国人的生活之中。

从2009年开始,徐建顺等人受央视之邀,先后在清明和端午传统文化纪念节目中吟诵经典篇章。

今年4月5日,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文化部、中国文联等单位主办的《我们的节日·清明》和《中华长歌行》节目当天在央视四个频道播出,节目以重要民俗节日“清明”为载体,其中就有徐建顺带领下的各种吟诵演出。

徐建顺介绍,类似这样的活动以及培训班,学会一直定期举办,目前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邀请已应接不暇。

其实,吟诵之风由来已久。近百年来,一大批著名学者、教育家都在呼吁吟诵归来:唐文治、赵元任、叶圣陶、朱自清、朱光潜……直至周有光、朱东润、赵朴初、南怀瑾、戴逸等,他们在雅言吟诵中传递着经典的优美和隽永,在低吟浅唱中展示着中华诗文的魅力和韵味。

现年87岁,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古典文学学者叶嘉莹也是传承中华吟诵的重要人物之一,她毕生致力于提倡复兴中国文化传统的事业,她以呼吁赓续诗教的传统和古典文学吟诵为切入,近年来开讲座、录光盘,耄耋之年,孜孜不倦,足迹遍布海内外高等学府。

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认为,“吟诵归根到底,是一种学习、教育方法。恢复和发展吟诵传统的关键,就是使它进入教育体系,回到普通中国人的生活中。”

中华吟诵,这一传承几千年的学习方式,如今历经百年沧桑,一身历史尘埃,在一批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之下存续,并焕发出新的生机。”

从经典到现实

徐建顺介绍,吟诵在中国历来传统悠久,是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通过私塾和官学教育系统口传心授,流传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吟诵具有中国文字独特的音乐美、韵律美。然而多年来吟诵逐渐失去传承,濒临灭绝。传承和推广吟诵艺术,迫在眉睫。

“吟诵作为一种传承了几千年的诵读方式,在今天仍有很大的艺术魅力,传承国学必须学习吟诵。”徐建顺说。

学会工作人员刘奶景介绍,在古诗词文中,语言讲究声音的高下、长短、疾徐、抑扬、顿挫及其变化,优雅而自然。情感不一样,心态不一样,吟诵出来的效果也会不一样。

古典文学大师叶嘉莹则以自身经历为例:吟诵是“你把声音给经典,经典以生命酬答你”。吟诵经典,深入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感情与哲思,久而久之,经典的精神就会融入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生命境界也会像古人一样博大深沉。

徐建顺和他的学生用三年的时间采录和搜集了200多人的吟诵资料,包括录音和影像共计200多小时,其中年龄最大的是学界泰斗,现年106岁的“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时间最早的是1948年录制的传统吟诵代表流派“唐调”创始人唐文治先生。

徐建顺介绍,这些80到100多岁的老人,在全国还有2000到5000人,而且每天都在流失。在徐建顺看来,这些老人或是由于家学或是师承了诗文吟诵,深谙吟诵之美。吟咏之间,诗文的音韵之美与经典的精神内涵伴随他们的一生。

经过两年筹办,中华吟诵学会于2010年1月在北京正式成立。学会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吟诵的抢救与采录、研究与整理、宣传与推广、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工作,并举办“中华吟诵骨干培训班”,培训吟诵教学人员。

学会早在筹办阶段就获得了各界关注。2009年,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调研组联合主办的“中华吟诵周”活动启动,并成为当年的“中华诵”系列活动之一。

《人民教育》杂志编辑施久铭曾为首届“中华吟诵周”撰文,他说,“来自世界各地的吟诵团体、吟诵学者以及民间的吟诵者齐聚一堂。他们或是充满活力的年轻人,或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同时站到了舞台中央的聚光灯下。我们惊奇地发现,这群人在曼声长吟中竟是如此陶醉,如此享受,仿佛追寻着遥远的、恍若隔世的精神之梦。”

2010年底,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正式公布,批准“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课题为重大项目,这也是吟诵首次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徐建顺介绍,今后5年,课题组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研究和推广工作。

“吟诵不是复古”

在中华吟诵学会成立之初,徐建顺在全国各地奔走,结识和组织了一批热爱吟诵的人,最终把他们汇聚起来,从第一个班开始,没有经费,没有媒体宣传,仅靠学员们的口口相传,培训班持续不断地办了起来,而这些培训基本都是免费。

学员们由此对徐建顺产生了一种别样的敬佩之情。

“作为旅居海外的游子,十分钦佩你们拯救中华之文化遗产的伟大之举,真心希望能有机会也加入到你们的中国文化遗产拯救行动中。”

“我班上的孩子吟诵上瘾啦,下课不愿意下,放学路上还在吟个不停,吟诵带给他们莫大的快乐,谢谢您!您为我更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与传统经典对话的窗。”

徐建顺经常收到学员们发来的这些短信,也常常有学员通过电话与他沟通吟诵方法、技巧,期待得到他的指导,学员们的真诚令所有人感动。

而事实上,学会走得依然艰难,提到学会缺钱、缺人、缺政策的现状,徐建顺显得有些无奈。

目前学会有专职工作人员1名,志愿者10余名,这些被徐建顺称为“敢死队”的年轻人领着不足千元的微薄报酬,却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许多初次接触吟诵的人都问,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撑他们这样做?

来自安徽省合肥市的特级小学语文教师薛瑞萍给出了回答,“因为吟诵是真的”,“它的力量就在于它是真的”。徐建顺认为薛瑞萍的这句话比自己的千言万语都要来的深刻。

“吟诵是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让我们明白,浩如烟海的汉文典籍背后是口头文化,没有口头文化就没有典籍。”徐建顺所理解的吟诵,不需要形式,不需要汉服,不需要舞台,也不需要声光电。“吟诵是要传下去的,吟诵不是复古。”

从舞台到课堂

事实上,在徐建顺之前,一直有人致力于吟诵的推广和传承,他们有的出唱片,有的让吟诵登上舞台,而徐建顺选择的是另一条路:把吟诵引入教学,尤其是中小学教育领域。

吟诵教学名师薛瑞萍和北京景山学校语文老师朱畅思都曾是学会的学员,如今他们已成为吟诵教学的中坚力量,朱畅思的“吟诵教学法”深入浅出,每每令受训教师获益非浅。

2009年7月的一天,薛瑞萍接到电话,邀请她前往浙江宁波“名师大讲堂”作一场讲座。对方告诉她,“徐建顺教授的吟诵讲座,你一定要听!我相信,你听了一定会有感觉。”

这一次谋面,成为薛瑞萍进入吟诵教学领域的一个发端,在那次活动上,她登台吟诵了一首《蒹葭》,从此踏上吟诵之路。

薛瑞萍带着从培训班刻录回来的三张碟片回到课堂,第二天上课她让学生们听《春晓》。先讲“平仄”,接着带着学生按照“平长仄短”的方法,正确朗读《春晓》,然后告诉学生什么是依字行腔——然后再听《春晓》,最后让他们站起来,尽量放松地跟着光盘,用吟诵的方法,学唱《春晓》。

今年年初,在北京西城区护国寺小学,耳目一新的“吟诵课”广受关注。

在她的语文课上,孩子们朗读、吟诵、听音乐,非常享受。

薛瑞萍曾撰文《我爱吟诵》,文章中写道:“我们每个人都是民族生命之树上的一片叶子、一朵花。吟诵,是被我们遗忘了的根,我们需要归根,我们需要得到根的滋养。”

学习吟诵仅半年的朱畅思如今已颇有名气,在吟诵教学领域创立了独到的学习方法。

在课堂上,朱畅思手舞足蹈地讲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两句当中在节点上的平声字只有‘涯’。作者为什么连用这么多仄声?那是一种坚定的友情,大气的情怀。不是小儿女离别时的凄凄惨惨。王勃倡导离别的时候也要有大气的感觉,所以他短促有力地告诉友人:海内存知己……”

讲台下,孩子们已经握着拳头来试着读“知己”了。朱畅思接着说:“这是一种坚定,不怀疑,我是你的知己,即便相隔天涯——也像是邻居。最后王勃用很蔑视地心理说: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不要像在岔路口分别的小儿女一样哭哭啼啼。所以你要吟得很潇洒……”

正如两位吟诵名师的实践,一直以来,学会专注于培养儿童对古典文化的热爱,试图将吟诵引入中小学课堂。

徐建顺说,“吟诵是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很美,通过这种形式,孩子们会喜欢上中国诗歌,当了解我们的诗、文、赋是这样的美丽,他会热爱上我们的文化,不会再把它们看成是陌生的、冷冰冰的文字,而是活的,活在心里头。再进一步,他会热爱经史子集等各种典籍,这么一步步进去,他们会热爱中国的文化观念,和谐、仁义……”

尽管拥趸者甚众,吟诵的生存状态仍不无尴尬,其申遗之路走得也并不顺畅,目前国内仅有常州吟诵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建顺认为,吟诵是说话的艺术,无法像京剧或昆曲那样分出流派,找出代表人物,这也给吟诵的申遗增添了难度。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徐建顺却又不希望吟诵成为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希望教育部能够形成政策,将吟诵作为师范类院校文史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我希望最晚到明年,让全国人民知道吟诵是怎么回事。我希望它活下去。”徐建顺毫不讳言自己的期待。

□ 编辑 崔银娜 □ 美编 王 迪

猜你喜欢

中华学会
中华龙
学会给自己发糖
学会保护自己
爱我中华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