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皮动物常见病新疗法
2011-05-03李金合
1 犬瘟热
水貂、狐和貉犬瘟热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6~9月,在两季交替期达到高峰;水貂、狐和貉中,犬瘟热发病最早的为貉,其后狐狸和水貂相继发病。这种发病规律是近年来水貂、狐和貉犬瘟热流行的新特点。分析其原因主要有6月仔兽开始分窝,这个时期的仔兽因为断乳的原因,母源抗体开始下降,而犬瘟热疫苗未接种,因此形成一种犬瘟热抗体的低水平时期,很难形成对犬瘟热病毒的100%保护作用;其次,目前狐、貉犬瘟热疫苗的免疫接种剂量及程序主要借鉴水貂犬瘟热的免疫接种剂量和程序,其免疫接种程序及剂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以提高其免疫保护作用;另外,貉比狐和水貂对犬瘟热更易感。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通常为3~6 d或更长。最初表现精神不振、倦怠、食欲减退,从鼻和眼流出水样分泌物,后期眼睛有固状眼屎,鼻腔流出脓性鼻涕,病兽咳嗽,喘气困难,拉稀薄粪便或暗红色稀便,呕吐,体温升高至39~41℃,持续1~3 d,降至接近常温,几天后又第2次升温,持续7 d以上,呈双相热型。个别病例在下腹部、大腿内侧和外耳道发生水疱性脓性皮疹,爪掌变硬。有的病例表现为神经症状,病兽高度沉郁、站立困难、共济失调或作圆圈运动。全身呈强直性痉挛或颠痫性惊厥和昏迷。病兽多取死亡转归。耐过的病例常有后遗症,如麻痹症。最急性型病兽常表现出突然高热,不见明显的临床症状,在1~2 d内死亡。
防治:犬瘟热高免血清5~10mL·只-1,1次·d-1,连用2~3 d;对症治疗,如使用退热、止痛、镇痉、消炎等药物,可减少死亡率;使用抗病毒药物如病毒唑,抗生素如青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卡那霉素、先锋霉素系列药物等预防并发或继发细菌感染,减少死亡率。
2 细小病毒
由细小病毒引起的,断奶前后特别是3月龄的狐、貂、貉发病最多,以窝发暴发形式发病,但1岁左右的也可发病,通过消化道感染,病兽为传染源,死亡率10%~50%;主要发生在9~12月,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临床症状表现两种类型。出血肠炎型,体温升高至40℃以上,呕吐、腹泻,粪便颜色由灰黄到番茄汁样血便,喷射状排出,腥臭,一天排数次,迅速脱水,1~3 d内死亡。心肌炎型,突然死亡。
防治:对兽舍及场地、用具等用2%火碱水或10%~20%漂白粉等定期消毒;细小病毒高免血清5~10mL·只-1;可配合抗菌消炎、止血、止呕等药物综合治疗。用等渗葡萄糖盐水加入5%碳酸氢钠注射液静脉输液,根据脱水程度决定补液体量的多少和次数,适当选用抗生素、维生素等。不能静脉给药时可通过饮口服补液盐;地塞米松0.5 mg·kg-1,混合肌肉注射2次·d-1;维生素 K30.3mg·kg-1或止血敏注射液0.5mL·kg-1,肌肉注射。当腹内血便排空开始饮水,不再呕吐时,可用双黄连口服液10~20mL,一次性深部灌肠,效果较好。
3 水貂的克雷伯氏菌感染
本病由肺炎克雷伯氏菌引起,以脓肿、蜂窝织炎和浓度败血症为特征。近年来发病率较高,以脓肿型居多,一般呈散发,也有群发的。临床多表现突然发病,食欲急剧下降甚至完全废绝,精神沉郁,呼吸困难,体温升高到40℃以上;病貂全身出现小脓包,颈部更加明显,破溃后流出黏稠的灰白色脓汁。大多数形成瘘管,局部淋巴结形成脓肿。一般于发病后2~3 d死去。
剖检颈部有脓包,剖开后流出黏稠的灰白色脓汁,肺出血、脓肿,颈部局部肌肉暗红;内脏器官多出现败血症变化,肝肿,质脆,出血,切面有凝固不全、暗褐红色液体流出,切面外翻,被膜紧张;胆囊充盈;脾脏肿大、出血;肺有小脓肿、出血。
防治:氟苯尼考、头孢他啶等有效。病变局部可用庆大霉素封闭。
4 水貂出血性肺炎
水貂出血性肺炎又称水貂假单胞菌性肺炎,是由绿脓杆菌引起的水貂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换毛季节,以出血性肺炎、急性死亡为特征。死前出现呼吸困难、鼻孔流出红色带泡沫液体等症状。
本病主要呈现急性发作,常无症状死亡,病死水貂口鼻有血样泡沫流出。特征是呼吸困难,出血性肺炎变化和肺水肿,脏器组织出血性病理变化,胃肠道黏膜溃疡,个别水貂眼部分泌物增多,有的爪子肿大常呈地方性流行。
防治:单一用药可选用妥布霉素、多粘菌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联合用药可用妥布霉素+羧苄青霉素,多粘菌素+磺胺类,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用流行的B、C、E、G血清型菌株做灭活疫苗有一定效果。
5 幼兽消化不良
母兽乳汁不良或患乳房炎;连续低温阴雨天气;母乳中维生素缺乏或不足;补饲时饲料中蛋白质含量高等,都可引起幼兽胃肠机能紊乱而导致消化不良,幼兽表现腹胀、腹泻,粪便恶臭并带有气泡和消化不全的凝乳块。
防治:母兽患乳房炎后要及时治疗,保证母兽饲料中充足的维生素供应;窝内要保持干燥、清洁,及时更换垫料;幼兽补饲时饲料添加益生素和复合维生素B,尽量让幼兽补充足够的光照。对病幼兽,可用胃蛋白酶0.1 mg,益生素2~5 g,拌料或灌服;0.1%高锰酸钾3~5mL灌服或2%鱼石脂2~5mL灌服。
6 螨病
螨病是毛皮动物重要的皮肤病,具有接触性传染的特点。病原是疥螨,其能钻进毛皮动物的皮下产卵,并大量繁衍,导致皮肤寄生虫病的发生。在温暖潮湿季节,苍蝇大量繁殖,将外界的螨虫带到毛皮动物的身上;也可能是患有螨病的动物和健康动物混在一起运输、饲养或配种,相互接触传染。
防治:有效治疗药物有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多拉菌素等。可用杀螨灵或敌杀死等外用药液处理,一般经1~2次用药可痊愈;或用1%~2%敌百虫溶液或15%浓碘酊涂擦患部1~2次。用药前,先去除结痂部位的硬皮及被毛,用镊子夹棉球蘸取药液,反复涂擦3~4次,5~7 d再重复1次。
7 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肺炎感染后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病兽食欲减退、干咳、逐渐消瘦。部分病例可见咳嗽和羞明流泪症状,感染后期见明显的腹式呼吸。病程长,死亡率低。病变多见于肺,肺鲜红到灰红色,膨大,水肿或气肿;多数呈小叶性或间质性肺炎变化。
防治:常用治疗药物效果不明显。泰妙菌素(支原净)、替米考星、阿奇霉素、卡那霉素等可供选择使用。10%泰妙菌素拌料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加强管理,及时清粪,保持良好通风,是控制本病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