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旱背后的水利之痛
2011-05-02严碧华
□ 本刊记者 严碧华
大旱背后的水利之痛
□ 本刊记者 严碧华
旱灾背后,凸显出的是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的巨大缺口。
西南大旱情景犹在昨日,2010年下半年,北方地区再现大旱,且蔓延范围更广,波及到九个省份。
“就全国来说,只有48%的耕地有灌溉设施,这凸显了在农田水利方面的投入不足。”原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司长、现中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技术协会副会长冯广志表示。
正是基于此,2011年“一号文件”锁定水利,在今后的十年,将投入总计达4万亿元人民币用之于水利。
全国政协委员、水利部原副部长翟浩辉表示,这是中国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历史上重要的一步。
备受关注的旱灾
一年前的此时,正是西南五省干旱最为严重的时候。
据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截至2010年4月8日,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1.01亿亩,占全国的84%,作物受旱7907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197万亩。有2088万人、1368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分别占全国的80%和74%。与3月底相比,西南旱区饮水困难人口数量有所增加。
4月以来,我国西南地区出现了几次弱的阵性降水过程,降雨总量不大且分布不均。据统计,4月1日8时至8日8时,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重庆的累计面平均雨量分别为12.6毫米、16.6毫米、35.8毫米、11.4毫米和23.9毫米,但重旱区多数地区降水不足10毫米。降雨对改善土壤表层墒情及缓和局部旱情有一定作用,但由于基本没有形成有效径流,水利工程蓄水仍然严重不足,人饮困难程度有所加重,旱情呈发展态势,抗旱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半年之后,北方再现旱情,这次受影响的省份更多,达到九个省份。
“从去年到现在,4个月没有降一滴雨,水库也见底了,现在想浇地连水都没有。我活了70多岁,这样的干旱经历过三次,但这次是最旱的。”今年春节前,山东曲阜白塔村村民刘兴德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面露愁云,麦苗一天天在枯萎,刘老汉只能干着急:“要是过年前能下场雪,这些苗苗还有救,要是下不了雨,再没水浇,可就难说了。”
这样的情形目前在齐鲁大地随处可见。据山东省水利厅介绍,目前除半岛地区北部以外,全省大部旱情已超过五十年一遇,先后有5973万亩农田受旱,其中已浇灌3183万亩,目前仍有2781万亩冬小麦受旱,约占全省小麦播种面积的51%,其中重旱373万亩。临沂、菏泽、枣庄、济宁、潍坊已达严重干旱等级。
而据河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介绍,河北抗旱问题突出表现为,蓄水不足致使抗旱水资源紧张。全省大中型水库蓄水分布很不均匀,仅仅集中在岗南、黄壁庄、西大洋等少数大型水库,大部分灌区供水不足甚至无水可供。
农田水利设施缺失
“造成如此大的损失,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受大气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人为管理的缺失以及农业基础设施老化、功能衰退等因素密切相关。”全国政协委员、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谢德体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中南大学教授朱建军也指出,当前农田水利工程损毁严重,众多小型水利设施功能丧失殆尽;河道、山塘和水库淤积严重,“夏涝蓄水,冬旱供水”的功能退化较快。
“旱灾频发,并不能说越来越旱,这是受我国大陆性季风性气候所决定。”冯广志表示。“我们不像欧州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降水不均,对农业生产带来不利条件。”
同时他表示,正因为降水存在区域与季节分配不均,对农业生产带来诸多不利条件,而农田水利设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种不均。
在他看来,当前我国农田水利设施不足主要源之于两种情况。一种由于当地历来是丰水区,本身农田水利设施就少。另一种是有农田水利设施,但近年来由于重视不够,缺少维护,最终无法使用。
对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有同感,他向本刊记者表示,现在很多设施都是上世纪五、六十代建立的,水利设施老化严重,因而水利用率偏低。“全国平均利用率只有50%,西部有些地区仅为30%。”
“村里大部分水利设施都是我们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的。”河北某县农民刘卫国向媒体表示,当初每年冬天热火朝天兴修水利的情景他还记忆犹新。红旗招展,车轮滚滚,人喊马叫,但如今显然是不复存在。
“当初建的那些沟渠如今损毁严重,一年不如一年了。一些电灌站也因年久失修,基本不用了。碰上旱天或者暴雨,麦田不是引不到水就是排不出水,粮食产量也就相应地减了。”刘卫国叹息着说。
本刊记者采访发现,这是当前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一方面,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另一方面,农民对兴修农田水利设施明显动力不足。
在冯广志看来,这是由农田水利设施的特点决定的。他认为农田水利设施有四个特点,一是离不开;二是起保障作用;三是投入产出不高,经营性差;四是管理难。
“因为它只是起保障作用,不是天天用,碰上丰水季节不用,只是旱灾来时用用,经营性很差,更多的是社会性、公益性,这样一种设施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常常不被人重视。”
“在庄稼地里花了不少钱,但一般人看不见,只有大灾才有大治,但临时补救,只是杯水车薪。”对此冯广志感触颇多。“比如西南地区年降水是800-1000毫米,本来这个地方并不是旱区,历史上来说,当地修不修水利,都影响不大。气候条件决定了它本来对于水利要求并不高,所以西南五省是水利设施最薄弱的地区之一,只有30%左右。”
同时,他认为农田水利设施投资高,使用管理比较复杂。三个月不用,有些就坏了,管理起来很难。“近几年中央提倡,组建培育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专门管水的农民自治组织。全国有5-6万家,但这些协会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能力太差,不过它代表着一种方向。”
姜文来认为,农田水利设施缺失,还有个原因就是重建轻管,没有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他也坦承,农业是弱势产业,很难调动,需要建立一种合理的管理机制。
旱灾背后暴露了农田水利设施的欠缺,而设施的缺少彰显了投入的不足。
投入不足
旱灾背后暴露了农田水利设施的欠缺,而设施的缺少彰显了投入的不足。
李巧云,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武冈市头堂乡党委书记,近几年来一直在为兴修农田水利而疾呼。
3月11日,在全国两会湖南代表团驻地宾馆,李巧云向本刊记者表示,当前水利设施基础非常滞后,而兴修水利是发展农业的重中之重。“农村山塘、水库年久失修、带病运行,给农业生产和群众生命安全带来了隐患。”
去年两会期间,她曾表示,“现在农民有三个最大的愿望,那就是农资不涨、看病不贵、水利要兴,希望中央进一步加大支持‘三农’的力度。”
当时她建议,国家水利、农业部门要积极推行大兴水利的惠民政策,进一步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投入,采取国家补贴一点、省市县投入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的办法,实行政策倾斜,逐步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
让她感到高兴的是,今年的一号文件提出大兴水利。她认为,水利可参照通畅工程去实施,“村村通公路以前可能难以想象,但现在却实现了。”
原水利部副部长翟浩辉亦表示,“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缺口很大,但急不得。”
“2010年,国家对农田水利的投资相对较多,大约900多亿,之前的几年,相对较少,平均只有600多亿。整体来看,这几年投入在逐年增长,但增长的幅度还是无法满足水利建设的需求。我估算,每年农田水利的资金欠账大概2万亿左右。”
在翟浩辉看来,当前水利建设最大的问题是资金的欠缺,因而他建议国家应该出台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贷款的优惠政策,积极开展水利项目收益权质押等多种形式的融资,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有发力、供水收入的营利性质水利工程贷款的支持力度。
翟浩辉认为,2011年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这是中国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历史上重要的一步,但要实现农田水利现代化至少还要30年。
□ 编辑 尹丽丽 □ 美编 王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