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汛预警系统在防汛减灾中的应用

2011-04-30沈建刚潘崇伦

水利信息化 2011年2期
关键词:预警系统电子政务业务流程

沈建刚,倪 雄,潘崇伦

(上海市防汛信息中心,上海 200050)

0 引言

上海地处长江和太湖流域下游,濒江临海,河网密布,台风、暴雨、高潮、洪水等自然灾害始终是影响本市安全的心腹之患,因此各级政府和部门高度重视防汛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基本形成了全市防汛工程体系,应急反应能力也逐步增强。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业务流程和管理方式的变革,原有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需求。上海市防汛信息化建设[1]从现状和需求出发,以需求为导向,应用为核心,在不断总结经验、梳理问题、理清思路、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发挥信息化在防汛业务管理中的强大支撑作用。

防汛预警系统[2]是以集约建设、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为目的,基于统一电子政务[3]架构,通过业务流程的优化和应用系统的整合,借助数字认证和统一权限、工作流管理等功能,实现防汛部门人员对防汛业务协同和应急管理的分级应用。

1 总体架构

防汛预警系统是电子政务框架[4]应用层中业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于电子政务框架中的门户、支撑和数据层。电子政务系统框架如图 1 所示。

图1 电子政务系统框架图

门户层:防汛预警系统通过内、外网门户发布预警信息,向防汛指挥部门、相关人员及社会公众发布防汛预警信息。

应用层:防汛预警系统属于业务管理应用,与协同办公和个人办公应用有机结合,有效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支撑层:防汛预警系统需要门户管理、统一权限、电子签章、CA认证、传真短信、工作流管理、系统管理和内容管理等模块进行支撑。

数据层:防汛预警系统的相关信息来自于基础、业务和实时数据,又形成相应的元、政务和决策等数据。

2 业务流程优化

防汛预警工作是防汛应急指挥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预警信息、级别、响应、发布及解除等。

防汛预警业务流程优化[5]是通过对业务管理流程进行再思考和设计,提高防汛部门工作的质量、服务及速度,提升应急响应能力。旧流程因为缺乏信息化技术的支撑,大部分是通过防汛人员手工开展工作,短信和传真发送及信息发布需要登录不同应用系统,致使流程冗长、操作繁琐而效率低下。新流程是通过电子政务平台,依托信息化技术,简化了业务流程,规范了工作程序,通过系统 1 次登录按照系统流程处理所有业务工作,大大提高了防汛工作效率,缩短了防汛应急响应的时间。

防汛预警旧业务流程如图 2 所示,新业务流程如图 3 所示。

图2 旧业务流程图

图3 新业务流程图

3 系统整合

系统整合是对基于不同技术、标准,由多个供应商或开发商提供,复杂且安全、灵活性存在问题的系统进行规划和设计,实现统一架构下的系统整合。在原来的框架中,短信、传真和信息发布等系统都来自于具有专业应用的系统,数据孤立、应用分割、技术独立,无法实现有效共享,与业务应用和流程无法相匹配。通过防汛预警系统建设,通过统一权限管理,实现了系统充分整合,使得不同应用系统中数据能够同步和共享,流程能够更加敏捷、合理,业务更贴合实际。最终达到资源复用,成本减低。通过整合提高了系统安全,保障了业务连续性,消除了信息孤岛,还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4 系统功能

防汛预警系统的功能主要由预警、短信、传真等管理,统计查询,统一权限,电子签章和信息发布等组成。

4.1 预警管理

预警管理分为:预警信号发布、解除、审批和变更。

1)预警信号发布

市防汛指挥部接到市气象局天气预警信息后,通过手动或自动方式读取信息加载到预警信号发布模板中。同时,将所要发布的预警信息补充完整,包括编号、范围、等级(蓝、黄、橙、红)等。发布单生成后,提交领导审批。

2)预警信号解除

市防汛指挥部接到市气象局天气预警解除信息后,通过手动或自动方式读取信息加载到解除模板中。同时,将所要解除的信息补充完整,包括解除编号、范围、解除等级等。解除单生成后,提交领导审批。

3)预警信号审批

业务人员提交预警信号发布单或解除单后,领导通过系统登录进行审核,审批通过后自动通过电子签章签署领导名字,发布单或解除单即刻生效,以 Word 形式保存至服务器存档,并提交业务人员进行后续操作。

4)预警信号变更

市防汛指挥部对已发布的预警信号发布进行升、降级处理,变更的内容为等级、范围等,变更后需领导再次进行审核。

4.2 短信管理

经领导审批后的预警信号发布或解除单流转到业务人员,业务人员按照业务流程进行短信发送。短信发送模块中预警信息内容通过系统直接导入,业务人员选取发送范围,确认信息及范围无误后发送短信。

4.3 传真管理

短信发送完成后,系统将转入传真发送流程。业务人员将预警信号发布或解除单导入传真发送模块,选取传真发送范围,经确认无误后发送传真。

4.4 统计查询

统计查询分 2 个部分,预警信号发布和解除单,以及短信和传真发送情况的查询统计。

预警信号的查询统计可以按照预警、等级等进行分类查询,并分类显示。

短信和传真发送情况查询统计是便于对短信和传真的发送状态进行管理,如果出现相应人员或部门未收到短信或传真,可通过查询统计的结果进行补发,确保防汛工作做到无疏漏。

4.5 信息发布

短信和传真发送完成后,进入网站的信息发布流程,针对内网用户和外网社会公众。业务人员进入信息发布模块,对自动导入的内容和时间等进行检查,检查无误点击确定,即完成信息发布,内外网间信息的同步由数据交换程序自动完成。

4.6 统一权限

防汛预警系统中预警、短信、传真管理,统计查询,信息发布等模块都需要统一的权限进行管理,对各个环节和角色进行区分和赋权,使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角色进行处理,不会出现权限混乱。

4.7 电子签章

电子签章可保证预警信号发布或解除单的真实、完整和权威性。按照防汛预警信号等级由不同的领导进行签署,通过领导电子签章过的发布或解除单才能进行短信、传真发送及信息发布,否则无效。

5 实际应用及效果分析

该系统应用于 2010 年的世博安保和防汛保障中,实践表明预警信息的发送效率和应急响应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

5.1 简化了防汛工作的流程

系统的使用,与原人工方式相比,使原来防汛预警发布或解除过程中的打印、签字及不同系统间的登录等过程得以简化,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环节。从预警信号采集、发送到发布,整个流程通常只需要 3~5 min,加快了预警信号传递的速度,使防汛工作更便捷、更高效。

5.2 实现了业务流程的协同

系统的使用,将跨部门的信息,在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上得以实现,打破了原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减少了信息处理的时间。统一门户和权限、电子签章等功能的运用,更有效地实现了不同部门间信息资源的共享,有效支撑了其它业务工作,实现了信息的全面共享。

5.3 提高了防汛业务工作的效能

通过系统的使用,减少了预警信号发布和解除时间,使各个防汛部门能够全面及时动态掌握气象、水文及预警信息,加强了指挥调度和信息反馈,迅速应对突发灾情,减少了灾害损失。

6 结语

防汛预警系统有效支撑了防汛业务管理,简化了防汛预警发布和解除的流程,大大缩短了防汛应急响应的时间,有效地提升了防汛业务工作的效能,对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和推广意义。

[1]李静芳,蔚飞新. 上海市防汛信息化业务现状分析与改进措施探讨[J]. 上海水务,2009, 25(2): 44-46.

[2]孙秋萍,冯星,邢仁君. 黄河数字化防汛系统的建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 (27): 36-36.

[3]于海. 基于流程管理的电子政务系统架构选择[J]. 金融电子化,2010 (6): 61-62.

[4]柏屏. 省级水利电子政务建设与展望 [J]. 人民长江,2006,37 (4): 26-27.

[5]孙勇军. 流程优化是信息化建设的前提[J]. 中国邮政,2010 (9): 47-47.

猜你喜欢

预警系统电子政务业务流程
RPA机器人助业务流程智能化
民用飞机机载跑道入侵预警系统仿真验证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一种基于CNN迁移学习的井下烟、火智能感知预警系统
基于ZigBee与GPRS的输电杆塔倾斜监测预警系统
STK业务流程优化的探究
企业财务管理、业务流程管理中整合ERP之探索
桥、隧安全防范声光预警系统
基于财务业务流程再造的ERP信息系统构建探析
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