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有痕,润泽无声

2011-04-29宋晓燕

小学教学研究 2011年12期
关键词:羚羊飞天生命

宋晓燕

“引”出本源——注重教师点拨

真实的课堂,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高效的课堂需要老师来主导,需要老师引领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领悟文本语言。那么,老师在课堂上的点拨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里的“秘妙”就是“引”。

当学生的认识和文本有距离时,我就以师者身份“引”起学生思考,为学生的解读挖掘深层意象。如,教学《天鹅的故事》一文时,课文里对老天鹅有一个总的评价是“破冰勇士”。学生对“破冰勇士”的理解只是停留在“勇敢”上,我觉得很不到位、不深刻。于是,我追问:老天鹅仅仅是勇士吗?老天鹅的“个儿特别大”,说明什么?“老”又意味着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立即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孩子们沉默片刻后竞相回答:“个儿特别大”说明它有强壮的身体。“老”意味着它有带领鹅群走出绝境的责任。更重要的是,面对突然而至的寒潮,它并没有随大流领着鹅群飞走。因为“老”,所以它能凭借经验发现贝加尔湖里有丰富的鱼虾;湖面上虽然“上了冻”,但它能断定破冰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它具有极强的预测能力。也正因为“老”,几十年南飞北上,对一路上湖泊、食物的分布情况了如指掌,知道附近很难再找到大水面的湖泊和食物,留在原地贝加尔湖,想方设法解决生存问题才是当务之急。所以,老天鹅还有科学的决策能力……这样说着,老天鹅不仅勇敢,而且富有智慧,极具领导才能,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的杰出领袖形象跃然于孩子心中。

“挑”出矛盾——关注学生体验

学生是能动的主体,对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主体地位的尊重,需要智慧,更需要行动。“高效的课堂要将儿童从规训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能说、能思、能动。”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的第二个“秘妙”就是“挑”。

“挑”字诀重在挑出矛盾,以此来营造课堂敢说善思的氛围,给学生提供敢说善思的内容,关注学生真实灵动的课堂体验。

挑矛盾,要引发师生课堂上的激辩,挖掘文本语言的潜台词,还原情感体验。如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作者在青海高原这个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上一眼就瞅见了一株柳。这一瞅,便永远刻在了心上。作者由当初的惊讶意外到深深地疑惑:“这株柳树是怎么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风景?”

是呀,它是怎么生存壮大起来的呢?我和孩子们进入了作者合理的猜测和丰富的想象之中:“风把一团团柳絮抛散到这里,生长出一片幼柳……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在春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许熬过了持久的干旱,却躲不过更为严酷的寒冷。”“这株柳”却活了下来,而且在经历了无数次的高原风雪、雷轰电闪的“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活了下来,这是多么勇敢、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啊,“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这不是奇迹、不是一道壮丽的风景又是什么?可是,作者仅仅是在赞叹“这株柳”吗?令作者“望而生畏”的仅仅是伫立在青海高原之上的高大壮观的形象吗?还有什么?

这一“挑”,激活了学生语言和认知情感的碰撞,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表达的话题。很快,他们挖掘出了文本语言下的潜台词,一个个站起来据理力争。在他们的表达中我们共同完成了一次文本表达的体验。孩子们了解到,令作者“望而生畏”的不仅仅是高大壮观的柳树形象,而是它巍巍然“撑立”在我们心中顽强的生命形象。“这株柳”“撑”出了精神,“撑”出了境界,更“撑”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魅力天空。作者在比较“高原之柳”和“灞河之柳”时,得出“同一株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此时,作者还仅仅是在写柳树吗?他在写什么?

再次挑出矛盾,学生在这样的思维冲击下体验到,此时的“柳树”是一种象征,一种意象,是“托物言志”,是“借物抒情”。作者借“青海高原一株柳”正是在说自己、说人生。我们固然无法选择环境,但我们可以选择直面环境的勇气和态度。此时的课堂,学生、老师和作者三者的情感体验融为一体。“挑”是点醒,是激活,是诱导学生探究真相,感悟真情,从而开启他们的心智之门。

“写”出童真——师生和谐共鸣

教学活动是在“师”与“生”这两个角色、“教”与“学”这两个维度的互动中进行的。教学的实效性是在“师生”与“教学”的多层面多形式的和谐互动中达成的。

多年的语文课堂教学,我发现课堂的书面练习对学生感悟语言,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于是,我以“写”字为诀,探索了一条“读写互动”的教学策略。

课堂随练有助于感悟和积累语言。对于文字优美的文章,以积累语言为主,自主抄写优美语段;对于情感表达极具特点的文章,以感悟语言为主,在老师的讲解下,动笔完成课堂练习单上的阅读理解。常规课堂中,这样有意识地引领学生进行书写练习,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反馈压力,一举两得。

读“文”——写“文”。高年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使我们在语文课堂上不局限于用读的方式与文本对话,理解文本。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引入写的方式,用写来反馈读的效果,用写来深化读的理解,用写来升华读的体验,是完全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单位时间里实现的。读与写的结合,用“写”促“读”,我采取了以下策略:

1.依托文本留白部分隐含的情感,用文字实现读者与文本的对话。

在教学《生命的壮歌》一文时,我觉得“老羚羊的瞬间逝去”应该永远在学生心灵深处回旋。我设计了“让学生书写老羚羊的内心独白”这一环节。我充满激情、充满崇敬、充满惋惜地对孩子们说:“同学们,老羚羊难道不想活下去吗?如果仔细看,我们一定能看见他们对小羚羊深情的注视;如果来得及,他们会有多少话要和小羚羊讲啊!他们也许会讲述自己对生命的眷恋,讲述对孩子们的数不清的叮咛,讲述……”动笔写一写。孩子们在音乐声中静静地抒发着老羚羊对生命的眷恋、珍爱,对团队的重视,对人类的不停叩问。

生1:我们用生命换得了你们的第二次生命,你们要好好活下去,不要为我们伤心。永别了,我亲爱的孩子们,伙伴们!

生2:我们也很珍惜自己啊,可是为了整个家族,我们愿意这样死去,你们一定要懂得珍惜生命,因为生命只有一次!

生3:小羚羊们,你们是幸福的,因为你们仍然活着,我要告诉你们,当危险再次来临的时候,你们也要能无私地帮助别人,甚至献出生命!

生4:孩子们,忘记今天的罪恶吧!记住,以后遇到这种事情,也要能牺牲自己去拯救别人,为家族着想!

在孩子们深情的独白声中,我明白了孩子们在用情感领悟文本的同时,文本同时也在熏染着孩子的情感,孩子在用心灵品味文本的同时,文本同时也在雕琢着孩子的心灵。这样一次独白的书写,将成为他们一次独特的生命体验,一次高尚的精神洗礼,一次深刻的情感升华。

2.确定文本中“读写”内容,用感受来发挥内容的作用。

在《爷爷的芦笛》这个课例中,我选择让学生“读”的内容具体而形象,在读的过程中容易营造出一种氛围——与芦笛的曲调相互映衬的氛围。婉转的、清脆的、悠扬的,夹着海风、伴着海鸟、和着海浪,芦笛的曲调与大海边的场景相伴相随。我带着孩子们读描写海边场景的文字,营造出可以让笛声飞扬的氛围,然后在这样的氛围中,让孩子们借芦笛的曲调写出小主人公心中的感受。

3.借助文本中的范例,用模仿来实现语言的迁移。

巩固语言的训练,就是对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的训练。文本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例子,是学习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例子,文本里面有丰富的可供学生学习的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根据能力训练的渐进性原则和巩固性原则,教师让学生以文本为例子,学习语言的规律,以文本为拐杖,尝试语言的练习;由文本作迁移,在练笔中形成语言技能,最终内化为自己的语文能力。如,在教学《莫高窟》“飞天”部分时,我这样引导:在全部敦煌壁画中,有四千多姿态万千、妩媚动人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有的——有的——,难怪人们把飞天说成是莫高窟的名片,就让我们把美丽的飞天永远留在记忆的相册里。背诵飞天的句子。课文用排比的句式写出了飞天的不同姿态。请同学们大胆想象,仿照文中的句式也来写一写飞天,就在书中的空白处写。最后再把自己写的句子和文中的句子连起来读,学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通过这种仿写实践,老师指导学生积极地学习运用文本语言,加深对文本写作方法的理解,并及时迁移,巩固了理解成果。

在我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引”、“挑”、“写”虽是策略,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课堂理念。我不仅教会了学生语言,还教给了学生方法和启迪了他们的智慧。我运用它们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提高了阅读教学质量。我坚信,如此润物无声,指导有痕的渗透是有益的,通过长期这样的渗透和扶持,孩子的语言和心智必然如落霞、孤鹜齐飞。

猜你喜欢

羚羊飞天生命
飞天之梦
梦幻羚羊谷
飞天
飞天探月,永不止步
飞天之路
绝望中的羚羊
猎豹与羚羊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珍爱自我,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