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农村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江西省公共图书馆服务农村调查思考

2011-04-27何巧云江西省图书馆南昌330077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1年7期
关键词:藏书江西省公共服务

●何巧云(江西省图书馆,南昌 330077)

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任务”,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把“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农村文化建设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农村图书馆公共服务网络正在形成,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已有了一定的保障。但由于农村文化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农村的文化建设还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现有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特别是乡镇、村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比较薄弱,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十分缺乏,还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了进一步增强公共文化机构保障农民群众文化权益的能力,最大程度地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本文以江西省公共图书馆服务农村的调查情况和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研究、探讨推进农村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

1 江西省公共图书馆服务农村情况调查

1.1 江西省公共图书馆服务农村的情况调查

这次调查是以发放调查表的方法进行的,调查对象是江西省11个市(区)的图书馆和99个县(区)图书馆,调查目的是了解农村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和公共图书馆服务农村的情况。

1.1.1 公共图书馆服务农村基本情况

调查得知:江西省公共图书馆已建立乡村图书流通站266个,有流通图书315450(册),每个图书馆平均建立图书流通站2.6个,平均每个流通站有图书1186(册);全年送书下乡455(次),共送书188493(册),每个图书馆平均一年送书下乡4.5(次);全年共举办基层业务培训班106(期),有897个乡村的2695人次参加了培训;全省公共图书馆全年农村服务专项经费46.5万元,平均每个图书馆每年0.45万元。

1.1.2 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及其他农村文化服务工程项目情况

(1)全省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情况。截至2009年底,全省共建立11024个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网点,其中市级分中心9个、县(区)级支中心84个、乡(镇)基层中心961个、村基层站服务点9970个(其中包括全省的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点和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网点4295个)。

(2) 其他农村文化服务工程情况。截至2008年底,新闻出版部门在江西省建有“农家书屋”6835家,已覆盖了全省41%的行政村,藏书共3417500册,而图书馆参与建设的仅有809家;中央文明办建有“万村书库”200家,藏书共计600000册,而图书馆参与建设的有123家;组织部门建有“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点2038个;教育部门建有“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网点2257个;电信部门建有“信息田园”1500个(“信息田园”是全国首家采用政府牵头、各方配合、共同推进的江西模式建立的服务“三农”的省级平台,具有信息发布、信息订制、信息共享、专家咨询、视频点播、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电子商务等八大功能)。

1.2 江西省公共文化有关统计数据

以下数据来自《(2008) 江西统计年鉴》《江西文化工作年鉴》、文化行政部门网站和公开媒体。通过统计数据旨在了解江西省公共图书馆体系的基本情况和其他的文化工程项目财政投入情况。

1.2.1 图书馆公共服务网

表1 公共图书馆公共服务情况调查

从上表看到,江西省共有11个市(区)、99个县(区),1768个乡(镇)。共有人口4368万,其中农村人口3151万,占总人口的72%。共有公共图书馆104个(其中省图书馆1个、市(区) 图书馆11个、县(区) 图书馆92个),乡(镇) 文化站1398个。由于行政区划撤地建市的原因,有7个市(区)没有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共有藏书1343万册,人均0.3册。新余市最高,人均0.388册;上饶市最低,人均0.152册。

1.2.2 全省农村公共文化经费投入统计

表2 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一览表

从上表看到市级图书馆购书经费最高130万元,最低20万元,平均为53.3万元;县图书馆购书经费最高15万元,最低1万元,平均为6.13万元。

表3 农村公共文化经费投入

从上表看到,从2005年到2009年,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公共文化的投入。然而,与“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农家书屋”“博物馆免费开放”等文化工程项目的财政投入比,江西省对图书馆特别是农村图书馆的投入还相当不足。

2 江西省农村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2.1 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薄弱且发展不均衡

近年来,江西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民的文化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农民的文化生活有了新的起色。但农村县、乡(镇)、村三级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则相对滞后,从2005年到2009年的五年间,“图书馆、文化馆改造”共投入11400万元,用于图书馆改造的仅是5700万元,按每个图书馆100万元的标准,完成了57个县级图书馆的改造,占该省99个县级图书馆的57.6%;按文化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要求建设改造的综合文化站共计356个,占该省1768个乡镇的20%;全省建有村文化(图书) 室1412个,占该省16680个行政村的8.5%。农村各级图书馆的设施建设还很薄弱,而且县、乡、村三级级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逐级弱化的状态。另外,各地区图书馆的数量、人均藏书量、购书经费等方面的差异情况,也反映出全省地区间的农村公共图书馆发展很不平衡。以上因素使得图书馆难以承担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任。

2.2 农村图书馆图书文献保障能力严重不足

江西省城乡人均拥有藏书0.3册,仅是全国人均0.41册的73%,是国际图联人均1.5到2.5册标准的12-20%,而农村人均拥有藏书则更少,远不能满足农民的图书需求。另一方面,由于购书经费短缺,现有农村基层图书馆的藏书是“两少两多”,即“新书少、书的种类少,旧书多、破损书多”,农民群众用得上的书不多,藏书的利用率不高,以至有的基层图书馆陷入有书没人看的尴尬处境。同时,该省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之外的几千个“农家书屋”和“万村书库”则有藏书400余万册,因缺乏专门人员和有效管理,这些藏书得不到充分的利用,造成了大量的文献资源闲置。

2.3 农村图书馆公共服务缺乏整体规划和长效机制

目前,不少公共图书馆缺乏对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真正理解,把送书下乡、建立馆外图书流通站等延伸服务等同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缺乏构建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自觉性;在建立馆外图书流通站时缺乏整体规划,不能从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的总体布局去考虑选点建站,使得选点不匀,布局不合理。还有不少公共图书馆往往把送书下乡作为一次活动或是一次性任务来完成,缺乏“常下乡”送书的长效机制,送下乡的书也没有针对性和系统性。另有一些公共图书馆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缺乏创新,无法吸引更多的农民群众利用图书馆,服务效果也不明显。

3 推进农村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覆盖农村的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战略性目标,是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建设的新课题。下面笔者谈几点想法。

3.1 提高认识,建立健全农村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的运行保障机制

一直以来,农村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是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的薄弱环节,也是一个建设难点,农民群众还不能像城市居民那样享受到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首先要求我们从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高度认识它的重要性,增强构建农村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其次是政府要加大投入并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真正做到“各级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增幅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按“坚持把建设的重心放在基层和农村”的要求将农村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各地的财政预算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县、乡、村三级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购书经费、运行经费投入的长效保障机制。

3.2 因地制宜,加强农村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近年来,在构建覆盖城乡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的过程中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走在了前面,他们探索出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建设模式,如浙江省嘉兴市的“总馆分馆制”,天津的“社区(乡村) 分馆、行业分馆”,佛山的“联合图书馆”等。这些成功的案例有个共同特点,就是根据本身的经济和文化环境、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基础,因地制宜地建设农村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江西省是个经济欠发达省份,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历史欠账很多,全省仅25.5%乡镇综合文化站是按文化部的要求建设的,仅有8.5%的行政村建有文化(图书)室,短期内政府的文化经费投入还很难达到经济发达地区的水平。而“农家书屋”的建设已经覆盖了该省41%的行政村,达6835家,若加上分布在全省乡村的“万村书库”“信息田园”“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点和“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网点,其覆盖率将近达到80%。把这些资源纳入农村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不但能避免大量的重复建设,节省大量的资金,而且还能迅速地扩大农村图书馆服务的覆盖面,大大地加快农村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步伐。笔者认为,江西省应以文化部的“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为动力,以与“农家书屋”等农村文化工程项目协调合作为突破口,构建一个以村文化(图书)室、“农家书屋”“万村书库”“信息家园”等为基础,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支柱,以县图书馆为中心的农村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这就要求县图书馆在农村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其中心作用。首先,要加强与多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统筹规划、科学合理地设点布局,建成一个方便农民群众利用的农村图书馆体系;其次,要加强对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图书) 室、“农家书屋”“万村书库”的业务工作指导,帮助它们建章立制,规范各项业务工作和管理工作;再次,要加强乡(镇)村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图书馆和“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以便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

3.3 整合资源,创新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有效整合农村现有各类文献信息资源,增强农村图书馆文献保障能力是构建农村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它包括传统纸质文献资源和电子文献资源及相关设备设施的整合。江西省几千个“农家书屋”和“万村书库”有藏书400余万册,如果通过整合,使这些藏书进入农村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得到有效的利用,那么全省农村公共图书馆的人均拥有藏书量将提高50%,这将大大地增强农村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的文献保障能力。同时,依托共享工程技术设备和手段进行创新服务,增加服务内容,拓宽服务领域,延伸服务范围,就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群众的多样性文化、信息需求。

[1]任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综述:2004-2007[R]//中国公共文化发展服务报告(2007).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毛玲,李勇.比较视觉下西部农村地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问题与对策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12):58互60.

[3]陈昊琳.面向公共文化服务的农村公共图书馆建设研究 [J].图书情报工作,2009(17):23-26,47.

[4]郁鑫鹏.姹紫嫣红春满园--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专稿之江西文化建设篇[N].江西日报,2009互10互07(1).

猜你喜欢

藏书江西省公共服务
模拟成真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考了个大的
珍惜每一本藏书
千载藏书风 化绩于当下——《嘉兴藏书史》评鉴
别宥斋藏书题记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