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年度文化新闻
2011-04-26许承宁
许承宁
一年又一年,转眼间,2010年已经过去,我们迎来了崭新的2011年。回顾2010年的文化新闻,可谓是异彩纷呈。本文着重盘点出十大年度文化新闻,供读者评析。
新闻一《阿凡达》热映掀开3D观影热潮
曾创作出电影《泰坦尼克号》,全球创10亿美元票房奇迹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蛰伏了12年后,终于携新片《阿凡达》归来!2010年1月4日,《阿凡达》登陆中国内地。这部由卡梅隆耗时4年半制作,总斥资接近5亿美元打造的《阿凡达》不仅开辟了电影3D技术的新天地,而且带给人们的视听感受也是划时代的。这部电影完美地展现出发生在遥远的外星球潘多拉上的一个美丽悲壮的“风中奇缘”的故事,堪称是一场划时代的视觉盛宴,一个电影史上的新纪元在此开启。这是一部不能不看的电影,这是一部颠覆所有视觉盛宴的电影。“你看《阿凡达》了吗?”在一时之间也几乎成为时尚男女见面的必谈话题。
虽然在国际3D大制作面前,我们一时还难与之同场竞技,但中国人对新技术的接受和使用,从不缺乏聪明和灵敏。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3D电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作特点和市场空间的。
新闻二清华教授被指抄袭
2010年3月,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彬彬公开著文,称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晖写于20多年前的博士论文《反抗绝望》多处存在抄袭。此后4个多月,质疑者和挺汪者曾展开多轮交锋。“汪晖事件”不断升级,数十名知名学者和教授联名要求清华大学调查此事,直接当事人汪晖一直没有直接回应,也没有公开露面。在舆论激烈争论将近半年后,汪晖终于不再沉默,继接受《联合早报》的采访后,向王彬彬发了律师函,希冀以法律途径,解决学术争端。
与此同时,学者黄以明状告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剽窃其文章,也闹得沸沸扬扬,被指剽窃的范迪安在公开声明中称:“网站张冠李戴,胡乱编造,侵犯你的著作权,同样也损害我的名义,还导致你对我的误解,我深为理解并与你同样气愤!”面对学界的种种争论,媒体可以推波助澜,让更多人关注事件进展,但很难作出公正的判断,或许只有健全的法律,才能还大家一个公道。由此可见,采取一定的方式规范学术论文显得尤为重要。
新闻三童话大王退出中国作协
2010年4月25日,童话大王郑渊洁在博客上单方面宣布退出中国作协,他在博文中称,玉树大地震后,北京作协领导曹文轩还到青岛小学推销自己的书,他不能与之为伍,同时批评作协有很多不懂文学的官员,称中国作协“难以促进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另外郑渊洁还狠批中国作协的经费来源,称作协是浪费纳税人的钱。对此,当事人曹文轩表示“没有关系,无所谓”。
《华夏时报》的文章指出:作协屡屡遭遇尴尬事件,诸如邀请被拒、作家乞讨、会员退出等,在文化已经开放的今天,作协为什么总会成为舆论的焦点?这或许是因为公众寄予作协的希望太深的缘故,在过去的几代人眼里,作协曾经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引领者和标杆,但在文化开放以后,却再难以跟上时代的脚步,郑渊洁的两次退出, 事情本身虽然正常,但它留给人们的思考却并不简单。
新闻四世博会在上海举办
2010年5月1日,第41届世博会在上海的黄浦江畔拉开帷幕,人类文明的历史与未来将在这里再次得到交汇。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为主题的本届世博会,是一次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成为与人类文明的又一次精彩的对话。
从英国伦敦的“万国博览会”至今,世界博览会已经走过了159年的历程,百年世博构筑起了人类文明的阶梯。世界上第一台电梯、第一台计算机是在世博会上亮相的,世界上第一个圆筒冰淇淋是在世博会上诞生的,爆米花、蓝带啤酒、麦片、口香糖随世博会走入千家万户。从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首次确立世博“主题”开始,每一届世博会都与时代紧密结合,每一届世博会都使我们耳目一新,叹为观止,从和平到太空,从环境到发展,寻梯而上,我们的生活也因世博而悄然发生着改变。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已有12项纪录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之最。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凝聚着人类文明智慧的世博将从这里再次扬帆起航。
新闻五学历门引发诚信危机
2010年7月1日晚上8时20分,曾创办中文网、第一个学术打假网站的科普作家方舟子,连在自家的微博上发出21条记录,把矛头指向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著名的“打工皇帝”唐骏。在这一系列微博中,方舟子针对唐骏在《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一书中透露的其个人学位、求学及工作经历,提出了多个质疑,并出示了部分查证证据,提出“唐骏的‘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是假的,是不是也要大家跟着复制如何造假”?方舟子接着怀疑唐骏所读的美国西太平洋大学“是一家著名的卖文凭的野鸡大学,此校在夏威夷注册,没有得到美国认证机构的认证”。
随着唐骏“学历造假”事件的曝光,“学历”风波引发了蝴蝶效应,且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由于“学历门”闹得沸沸扬扬,致使人们对名人的诚信产生了巨大的怀疑,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诚信危机。而“唯学历”是从的观念则是诚信危机滋生的土壤。因此,要重塑社会的“诚信”形象,建立起人们的“诚信”意识,抛开唯学历论、唯经历论等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确定了这样的用人取向和竞争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造假的土壤。
新闻六名著翻拍能否重塑经典
2010年是四大名著翻拍年,也是四大名著重温年。《三国》《西游记》《红楼梦》都以大手笔的姿态相继亮相,剩下那部《水浒》也在紧锣密鼓地拍摄中,估计不久之后就能与观众见面。四大名著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翻拍四大名著最大的风险就在于是否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可。而且以往央视版的四大名著是人们心中公认的经典,里面的人物形象也已经深入人心。秉着先入为主的思想,观众以老版的标准去看待新版名著,这种“思维定式”势必会引起一片争执,可谓是让人欢喜让人忧。
在众多的影视剧翻拍作品中,名著的翻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对此的争执也是此起彼伏。翻拍经典的本意是好的,它可以弥补老版名著在声音、画面以及艺术特效上面的不足。然而翻拍经典的一大败笔往往就在于,它没有忠实于原著,没有深刻的领悟原著中的精华,没有理解原著中的生活背景以及社会文化方面的因素。因此,作为翻拍古典名著的传媒,应该担负起发扬其精华的责任,而不是在一些引起争议的糟粕上下工夫。否则给人的只是一种炒作和哗众取宠的感觉。
新闻七曹操墓真假之争
从安阳曹操墓的发掘之日起,关于曹操墓真伪的议论一直不绝于耳,而学术界也因此分为了“挺曹派”与“反曹派”。即便在安阳曹操墓被评为2009年十大考古发现后,有关曹操墓真伪的质疑声也并未因此消失。
2010年8月21日之后,学术界又发出新的质疑声音,一些学者提出了“新看法”,那就是曹操墓中,不少“文物”是“假的”:《鲁潜墓志》是假的,是人为“埋地雷”埋进去的;“魏武王”铭刻也是假的,是人为造好后,通过民工“塞进”墓葬中去的;画像石也是假的;“黄豆二升”石牌是假的;甚至整个曹操墓所出土文物都是假的,只有一号墓墓门口所出土的那把生锈的铁剑是真的;如此等等。
公眾对考古细节或许不是很清楚,对真相的渴望却是异常强烈,或许这就是曹操墓真假之争,能成为轰动一时的文化事件的根本原因。
新闻八 “羊羔体”获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引发争议
2010年10月19日晚,武汉市纪委书记车延高的诗集《向往温暖》摘得鲁迅文学奖诗歌奖项;与此同时,有网友在微博上摘录其描写知名女演员徐帆的新近诗作《徐帆》,引起网友热烈讨论,其诗歌被戏称为“羊羔体”,被网友大规模仿写。
一时间,各种观点纷至沓来。有人认为,官员写诗本身就给人以附庸风雅的猜想,写诗获奖,更给人产生权力与文学之间的狼狈为奸的嫌疑。而奖项一旦牵扯到被推向神坛的鲁迅,更是将本身对诗歌并无热情的网友的不满挑动起来。
面对公众的质疑和媒体的采访,车延高却坦然发出了“网友质疑权钱交易能理解”“羊羔体的调侃是好事”“我拿奖很幸运”等声音。他的这份率真和对诗歌的执著坚守,同样得到了大批网友的力挺。
新闻九 “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版
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让不少人有些“意外”。一向以严肃严谨著称的《人民日报》采用如此新潮的标题,立刻引发热议。有网友将这一标题的截图发布在微博上后,网友纷纷大呼“标题给力”。
有媒体人士表示,众多网友对“给力”的热捧,反映了受众对报纸语言的新期待。亲切、平民、通俗易懂的语言甚至包括网络流行语,都是今天的受众喜闻乐见的;反之,官腔十足、生僻冷涩的词汇,已经越来越难以吸引受众的眼球。
倘若像《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这样覆盖面极广的超级媒体,能将“给力”变为常态,对于广大受众来说,无疑是一件乐见其成的好事情。
新闻十 百度文库欺压作家群体
2010年11月11日,22位作家在微博上联合发布了《我们的联合声明》,目标直指淘花网和百度,该声明被转载6000多次,引起极大关注。起因在于百度文库和淘花网将未经版权人授权的小说等作品放在文库内供互联网用户免费阅读并提供下载,以此获得流量并从中谋利。活动发起人之一的《盗墓笔记》作者“南派三叔”在其微博中这样写道:“我们可以让我们的作品在互联网上免费传播,但是我們无法容忍别人可以随意利用我们免费传播的东西赚取利润。”截至目前,淘花网已经在官网上正式道歉,但百度尚未作出回应。
网络盗版的问题是国内互联网领域的老大难问题,面对百度文库、淘花网的商业模式,作家们认为这无异于打擦边球,通过提供平台来盗取作品内容,盛大文学侯小强认为,百度文库里存在大量盗版内容,“百度文库不死,中国原创文学必亡。”个人维权无力,行业受伤已深,种种迹象表明,中国著作权人集团维权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