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总结经验 扎实工作全力做好“十二五”防汛抗旱工作——侯百君副厅长在全省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04-25侯百君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1年4期
关键词:十二五抗旱防汛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全国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和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十一五”期间我省防汛抗旱工作的成就和经验,表彰先进,研究部署“十二五”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防汛抗旱工作任务,全力做好 2011年防汛抗旱各项工作。

会议对2010年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哈尔滨市、鹤岗市、泰来县、肇源县、碾子山区分别作了经验介绍,各地要认真学习借鉴。同时,对财政、气象部门多年以来给予防汛抗旱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领导重视,主动防抗,2010年防汛抗旱工作取得全面胜利

2010年,我省防汛抗旱形势复杂,黑龙江上游发生了凌汛灾害,东部地区出现了春涝灾害,乌苏里江等河流发生了春汛洪水,西部地区发生了夏旱,鹤岗等地遭受山洪灾害,松花江等河流发生超警戒洪水。2010年汛情旱情灾情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气候极端异常,屡创极值。2010年,全省年降水量为512毫米,接近历史同期528毫米,年平均气温为2.6℃,比常年低0.1℃。降水和气温与常年基本持平,但阶段气候持续异常,多次创出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极值。2月份降水偏多181%,5月份降水偏多102%,6月份气温偏高4.6℃,12月份降水偏多295%,均为历史同期第一位。

二是汛情旱情交替发生,接连不断。受异常气候和上游来水的影响,春季一些河流发生凌汛和春汛,东部地区出现涝灾。夏季西部地区出现旱灾,山区半山区发生山洪灾害,松花江干流出现超警戒洪水。5月初,黑龙江上游漠河县北宏乡、兴安乡、塔河县依西肯乡江段发生冰凌洪水灾害。乌苏里江干流、西北河、巴兰河等河流发生春汛洪水。夏汛期,松花江干流肇源站、呼玛河固其故站、塔河新林站、多布库尔河松岭站出现超警戒水位洪水;受短时强降水影响,鹤岗市区、嫩江县城及部分乡镇遭受山洪灾害和强降雨袭击。同时,有音河、龙凤山等35座大中型水库因降雨超汛限水位运行。

三是灾害影响范围广,涉及面大。全省13个地市和省农垦总局均受到了水旱灾害的影响,有74个县(市、区)、424乡镇(区)、54农场、81.5万人、328万亩耕地遭受洪水灾害,有27个县(市、区)、2793万亩耕地发生了干旱灾害,有54个县(市、区)、2923万亩耕地受到了春季内涝影响。2010年全省水旱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3亿元,由于防抗工作及时主动,灾害损失仅为上年的三分之一,减灾效益明显。

面对复杂、持续的水旱灾害,全省上下团结一心,超前行动,周密部署,科学应对,共同奋战,最大程度地减轻了灾害造成的损失,取得了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为实现粮食生产首次超过千亿斤、经济继续强劲增长、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一)领导高度重视,亲临一线指挥部署。国家防总领导高度关注我省防汛抗旱工作,5月21日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副部长刘宁率国家工作组深入我省检查指导防汛抗旱工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省领导先后15次听取防汛汇报和检查防汛工作,多次做出重要批示,提出明确要求。在迎战松花江洪水的关键时期,省委书记吉炳轩书记两次亲赴松花江沿线检查指导,对迎战洪水提出明确要求,部署部队驻堤防守。原省长栗战书、常务副省长杜家毫、副省长吕维峰亲临省防指,安排部署工作,并深入各地检查指导。省防指各成员单位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重要部署,认真履行职责,给予防汛抗旱工作大力支持和协作,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省水利厅党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落实防汛抗旱工作,厅领导带队包片检查防汛工作,并针对每次降雨过程及时做出应对安排;省发展、财政、农委等10个部门领导带队开展防汛检查,并解决实际问题;财政部门领导主动帮助研究,落实防汛物资储备资金;气象、水文部门领导坐镇会商雨情汛情形势。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防汛抗旱工作,积极深入基层和工程现场检查,督促责任落实和措施落实,积极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强有力地推进了防汛抗旱工作顺利进行。

(二)强化责任落实,责任人尽职尽责。各级指挥机构提前组织,强化责任,有效开展工作。各级防指根据领导岗位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了防指成员,明确工作任务、责任和纪律,同时将责任人通过媒体向社会进行公示,接受监督。全省推行了通知到本人、任务到工程、检查到实地、落实到措施、应急到现场的责任确认办法,促进了各项工作措施落实。汛前,各责任人组织召开一系列会议、多次下发通知、开展防汛大检查、处理应急度汛工程、增加防汛物资储备。汛期,各责任人上岗到位,靠前指挥,针对每次降雨过程,及时组织气象、水文部门会商,对可能发生灾害的重点区域迅速做出应对安排,组织危险区群众转移,做好安置工作。

(三)加强预警预案演练,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各地坚持以人为本,采取有力措施,不让一个群众的生命受到洪水的威胁。一是加强雨水情监测预警。防汛抗旱期间,各级水文、气象部门跟踪监测凌情、旱情、汛情发展变化,滚动监测预报,及时向各级防指报送相关信息并向社会发布水旱灾害预警。各级防指科学分析研判形势,及时做出工作部署。二是有针对性完善预案。各级本着查缺补漏纠错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完善防汛抗旱预案。黑龙江省冰凌灾害应急预案编制审批完成,黑龙江省洪水应急预案、干旱应急预案、胖头泡蓄滞洪区应急启动预案进行了第二次修订审批。各市、县(区)、农垦系统、森工系统的局、场防汛抗旱预案也都进行了修订完善。三是突出重点部位实战演练。在穆棱市组织了全省首次地方与森工系统联合山洪灾害防御及抢险演练后,各地先后组织开展了37次较大规模的防洪演练。同时,省防指和省机动抢险联队分别与省国防动员委员会、65301部队举行了军地联合演练,哈尔滨市投入700多万元,组织了江南主城区4.8公里堤防钢闸板安装演练,为提高队伍实战能力、群众及时安全转移提供了宝贵经验。四是安全转移群众。凌汛和夏汛期间,漠河、嫩江、鹤岗等地根据凌情和强降雨情况,及时启动防凌、防汛应急预案,紧急转移人口14780人。特别是8月14日,鹤岗市遭受暴雨袭击,市防指紧急启动防汛预案Ⅰ级应急响应,及时安全转移危险地带居民8396人。由于预警及时、预案有序、演练有效、转移迅速,确保了全省无人因凌因汛伤亡。

(四)科学部署决策,积极主动迎战洪水。针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各级领导提前部署,科学决策,认真做好应对工作。一是依法河道清障,保障河道行洪畅通。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松嫩干流围堤清障工作的通知后,肇源、杜蒙两县积极组织水利、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执法清障,克服群众情绪大、清障资金缺少等困难,完成了第一年度计划的75条围堤破堤任务。同时,各地加大了河道清障力度,依法清除设障762处,增强了河道行洪能力。二是科学调度洪水,减轻防洪压力。凌汛期,通过调度莲花水库和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将流量控制在100立方米每秒以内,保证了松花江依兰县以下江段防凌安全。夏汛期,吉林第二松花江发生大洪水时,为消减松花江哈尔滨段洪峰,省防指协调松辽委,调度尼尔基水库下泄流量由1000立方米每秒减到250立方米每秒。同时,4次下达调度令,调度大顶子山航电枢纽提前泄流,直至38孔闸门全部开启,极大地减轻了松花江干流特别是哈尔滨江段的防洪压力。三是主动防范,全力抢险守堤。全省积极行动迎战松花江干流超警戒洪水,省委书记吉炳轩亲自带领有关部门领导上堤检查,并提出确保沿江工程和城市安全的要求。省防指通过跟踪洪水逐县通知,派出6个工作组一线指导,省军区、武警总队、森警总队派出10支部队共2300人驻堤护堤,肇源县、肇东市、哈尔滨市各县区组织群众查堤堵洞,除患消险,保证了工程安全。全省采取提前清障、科学调度、驻堤防守等措施,实现了保人保城保堤的安全目标。

(五)转变宣传方式,营造良好舆论环境。转被动宣传为主动宣传,收到了良好效果。针对军地联合演练、各地防山洪演练和防御松花江干流洪水部署工作进行宣传。在黑龙江日报上发表《防汛责任重于泰山》署名文章,提示各级干部要高度警惕,切实履行防汛职责。在中国水利报上发表《平安来自辛苦》文章,反映黑龙江的平安来之不易,不仅有天帮忙,更重要的是人在努力。8月7日,省防指组织了新闻通报会,向社会通报当前汛情和防汛工作情况,同时将松花江干流江段水情在黑龙江电视台滚动播出,让群众了解真实情况,还在电视上公布了汛情咨询电话。通过新闻报道和咨询热线,让全社会了解到省委、省政府防灾决心和能力,消除群众不必要的恐慌心理,保证了群众生活秩序井然。

2010年,针对全省水旱灾害多发态势,全省各级防汛抗旱部门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防汛抗旱任务,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和社会广泛认可,为“十一五”胜利收官,为全省粮食连续七年增产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十一五”防汛抗旱工作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虽然全省大江大河水势平稳,没有发生流域性大洪水,但局部洪涝、山洪、冰凌和特大干旱等灾害多次发生。5年间,全省共降暴雨1395站次,年平均降暴雨279站次,其中日降雨超过100毫米的大暴雨66站次。受此影响,松花江、乌苏里江、乌裕尔河、克音河、通肯河、呼兰河、拉林河等35条河流发生过不同量级的洪水。凌汛期,黑龙江上游、松花江下游江段出现较大凌汛3次。夏汛期一般洪水出现29次,较大洪水出现19次,嫩江县门鲁河和通河县西北河出现大洪水,山区半山区发生山洪灾害473次。全省连续3年出现特大旱灾,累计受旱面积3.7亿亩。其中2009年春季受旱面积达9894万亩,为我省建国以来受旱面积最大的严重旱灾。五年因旱减产粮食217.2 亿斤,因汛损失粮食132.6亿斤,直接经济损失279.7亿元。

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各级防指全面贯彻防汛抗旱工作“两个转变”新思路,践行“以水富民、以水兴业”理念,全面服务“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不断进取,积极主动应对水旱灾害,取得了重大成就。5年来,虽然发生了多次强降雨,部分河流发生较大洪水和山洪灾害,经过各级党委和政府全力抢保,安全转移8.4万人,全省无人因汛伤亡,实现了“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山洪灾害不死人、城市强降雨不受淹”的目标,确保了人员安全、工程安全、城市安全和重要基础设施安全。战胜了连续发生的春旱、伏旱和秋旱,确保了七台河、绥芬河等20多个供水紧张城镇和农村人畜饮水的供水安全。没有造成因旱大面积弃耕弃种,粮食连年获得大丰收,确保了粮食安全。通过中引工程为扎龙湿地补水10亿立方米,确保了生态用水安全。“十一五”工作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

第一,防汛抗旱组织责任体系建设日渐完备。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防汛抗旱组织责任体系建设,强有力推进了各项工作。一是组织机构进一步健全。全省13个地市、66个县(市、区)及省农垦系统、省森工系统都成立了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补充了相关成员单位,组织领导辖区内的防汛抗旱工作,全省有专职防汛抗旱工作人员631名。二是责任制进一步落实。我省坚持实行防汛抗旱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责任人名单在省内各级主要媒体公布,接受社会监督。汛期,各级责任人全部上岗到位,各负其责。5年来落实各级行政责任人14739人次。三是督导检查进一步深入。每年,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多次研究部署防汛抗旱工作,组织召开会议,深入乡村、场矿具体指导,有效促进了防汛抗旱工作开展。四是培训工作进一步扩展。2009年,省防指与省委组织部联合举办了第一期全省防汛抗旱行政首长培训班,对全省各市县政府分管领导进行了防汛抗旱业务培训。同时,各市县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9次、培训各类人员30594人。经过5年努力,全省防汛抗旱机构组织更健全,责任更明确,业务更熟练,指挥更高效。

第二,防汛抗旱工程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十一五”期间,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黄金阶段,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大庆、牡丹江、伊春等城市重点堤段防洪能力达到50~100年一遇;松花江、嫩江干流县场堤防防洪能力基本达到20~50年一遇;建成胖头泡蓄滞洪区围堤44公里;建设13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和黑龙江干流重点堤段。基本建成伊春市西山水库、七台河市桃山水库二期工程、鹤岗市小鹤立河水库;建成大庆市东城水库、孙吴县二门山水库,开工建设了牡丹江市林海水库等3座水库;专项规划内177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全部完成;开工建设了尼尔基引嫩扩建骨干一期工程、三江平原14处灌区工程、泰来县抗旱灌溉引水工程、19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启动了44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5年来,全省投入防汛应急资金10.5亿元,修复水毁工程4631处,其中争取国家资金2.1亿元。投入抗旱资金43.6亿元,其中争取国家资金3.1亿元,新打各类抗旱水源井16.1万眼,抗旱浇灌面积1.4亿亩。水利工程的大规模建设,为有效开展抗洪减灾、抗旱浇灌奠定了工程基础。

第三,防汛抗旱监测信息体系建设得到强化。全省监测预警体系框架基本构成,设施大幅度增加,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增加了指挥平台设施。我省加大防汛决策指挥信息化建设力度,逐步建成了集通信、计算机网络、信息采集、决策支持为一体的防汛抗旱指挥平台。目前,省市两级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基本完成,实现了国家、省、地市异地会商,天气预测预报查询,雨水情监测等目标。二是增加了水文监测设施。新建水文站3处,改建水文站83处,新建水位站4处,改建2处,新建雨量站160处,改建63处,新建巡测基地1处,改建巡测基地8处,新建分中心2处,改造水情分中心6处。全省724处报汛站中,有617处实现了自动报汛。三是增加了山洪监测预警设施。伊春、穆棱、海林、碾子山等4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试点建设经验推广后,各地都采取不同方式,增加监测预警设施,实现了有效预警。四是旱情信息采集试点完成。完成了哈尔滨、绥化地区16个县旱情自动监测系统建设,为全省二期旱情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时,整合不同行业、部门、地区防汛抗旱信息资源,为防汛抗旱工作提供了有力参考。

第四,防汛抗旱预案体系建设突出实用。“十一五”期间,全省各级投入很大精力,用了很长时间,通过试点编制、全面铺开、反复修订、科学应用四个阶段,全力推动我省预案体系建设。在全国第一个编制完成省级防凌汛预案,省级预案进行了两次编制修订。各市、县(区)、农垦系统、森工系统的局、场防汛抗旱预案全部编制审批完成,各级编制洪水灾害应急预案、城市防洪预案、干旱灾害应急预案、水库抢险预案、山洪灾害预案共计2680个,其中省级4个,市(地)级37个,县级240个,水库863个,村屯山洪灾害1538个。5年来,全省各级开展预案演练585次,增强了操作能力;及时启动预案309次,保证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目前,省、市、县、乡、村五级预案体系基本构成,并在实践中发挥了有效组织作用。

第五,防汛抗旱调度体系建设日益科学。各级防指充分发挥水利工程防汛抗旱作用,科学调度,有效进行调蓄洪水、抗旱补水。一是防汛调度保安全。省防指专门下发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汛期水库调度的权限和职责。各级通过严密监视、下达调度令,严格执行汛期水库调度计划,5年来各级防指下达调度令1012次,确保了水库安全和下游安全。同时,科学合理增加水库蓄水,为第二年春灌提供水源保障。2009年绥化市防指通过对海伦地区各水库联调,减轻了洪水对努敏河、克音河的压力,保障了两河防洪安全。2010年,省防指调度尼尔基水库泄流,保证了北引工程顺利施工。二是防凌调度降风险。省防指从2007年开始,连续4年调度莲花水库和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在凌汛期减少放流,避免了下游依兰、佳木斯等江段发生凌汛灾害。三是抗旱调度保用水。连续多年协调丰满、尼尔基、莲花、山口、桃山等水库调水,加大泄流,确保了松花江、嫩江、讷谟尔河、倭肯河沿江灌区灌溉用水。协调尼尔基水库、北引工程为大庆地区增加补水能力,保证了东城水库及时蓄水。同时,通过中引向扎龙湿地进行生态补水。目前,全省防汛抗旱水量调度,逐步进入了更讲实际、更讲程序、更讲规范、更加科学的阶段。

第六,防汛抗旱保障体系建设更加有力。近年来,各级全力推进物资储备、队伍建设、专家配备,提高了保障水平。一是物资储备力度加大。经过几年努力争取,2010年国家防总批准我省恢复中央级防汛物资库,并调拨了储备物资。省财政部门拿出专项代储资金,增加防汛物资储备量。各地也采取定储、代储等方式积极增加物资储备。目前,全省各级共建有71处储备库,储备编织袋1270万条、土工布461万平方米、抢险船只531条,以及铁线、木料、沙石料等抢险物资。同时,各地在取消“两工”的压力下,尽最大努力组织群众开展防汛备土,全省备土633万立方米。二是队伍得到加强。省防指组建防汛机动抢险队5支,人员300名。各级采用不同形式、群专结合,组建了各种类型防汛抢险队2578个、35.3万人;组建了抗旱服务组织428个、5371人。三是专家落实到位。省防指成立了由47名专家组成的决策专家组,以及水库、堤防、水文等10个抢险技术指导组。各级成立防汛抗旱专家组312个,落实各类专家1746名,并在抢险救灾中发挥了重要参谋决策指导作用。

总的来看,“十一五”期间防汛抗旱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为保障我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缺少流域性防洪控制工程,水库病险多,科学调度洪水能力有限;堤防不达标,发生较大洪水时抢险压力大;城市排涝设施少,遇强降雨不能及时排除积水;抗旱灌溉能力低,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大旱时保种保苗困难;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设施少,预警存在很多盲点;防汛物资不足、备土少,应急抢险存在保障隐患。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放松,要更加重视、更加认真、更加努力,通过改善工程、完善设施、增加储备,不断提高我省防汛抗旱工作能力和水平,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安全的保障支撑。

三、认清形势,明确目标,全面完成“十二五”防汛抗旱工作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强化防汛抗旱重点薄弱环节建设,加快推进防汛抗旱工作两个转变、提高水旱灾害综合防御能力的关键时期。“十二五”时期防汛抗旱工作总体思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尊重规律、人水和谐,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综合防控、群防群控,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本治标兼顾、政府社会协同,加快构建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全面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确保大江大河、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库、大中城市的防洪安全,努力保证中小河流和一般中小型水库安全,全力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千方百计满足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最大程度地减轻水旱灾害损失,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十二五”时期防汛抗旱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进一步加强防洪抗旱工程建设。完成大江大河干流堤防达标工程建设,完成松花江、嫩江干流县场堤防1358公里,使防洪标准达到20~100年一遇;完成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大庆、牡丹江、伊春等重点城市堤防达标工程459公里,使哈尔滨市防洪标准达到200年一遇,其它重要城市达到100年一遇。胖头泡蓄滞洪区完成避洪与撤离等安全设施建设,基本达到启用标准。逐步提高中小河流的防洪能力,完成倭肯河、穆棱河、挠力河等26条重点支流和177条中小河流重点堤段治理工程,使防洪标准达到20~30年一遇,城镇段达到50年一遇。完成23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任务。完成12个市(地)32个县(市、区)的51条山洪沟治理工程。通过提高防洪工程、供水工程标准,全面提高防御水旱灾害的能力。

全省水库兴利库容由现状84亿立方米达到120亿立方米,地表水调控能力由现状12%提高到18%。建成牡丹江市林海等8座大中型水库,建设塔河县塔林西等11座大中型水库。继续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完成2座大型、9座中型、270座小(1)型和417座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基本完成三江平原14处灌区、尼尔基下游配套灌区骨干工程;加快建设19处大型、172处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完成新增旱涝保收田面积4000万亩,新增水田面积1000万亩。建设城市应急供水工程85处,增加应急供水能力5.3亿立方米;建设农村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12万处,增加应急供水能力15.4亿立方米。

(二)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信息工程建设。在防汛指挥系统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开展二期工程建设,建立覆盖全省水情信息采集、重点工程工情信息采集、旱情信息采集平台,构建科学、高效、安全的防汛抗旱决策支撑体系。完成32处水文站点、8处工情采集分中心建设,完成62个县级、372个站点旱情自动监测平台建设,完成县级异地视频会商平台建设,实现省、市、县三级同时异地视频会商。通过水雨监测站点和县级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完成77个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建立覆盖全省山洪灾害易发区比较完善的山洪监测预警和群测群防体系。在黑龙江干流、松花江、牡丹江新建改建自动监测站36处,建立覆盖主要凌汛发生地区的水文监测站网。充分应用现代科技通信手段,构筑从上到下、从河流到山区、从汛情到旱情的监测网络。

(三)全面加强防汛抗旱保障能力建设。“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改善防汛抗旱综合保障条件。一是制度更加健全完善。要通过指挥决策、专家指导、灾情险情报告、应急组织、工作考核、责任追究、军地联防等规章、规程、办法、方案一系列制度的健全完善,明确工作中的责任、权利、义务和程序,逐步建立高效有序的应急管理体系。今年省防把制度建设作为一个重点专题,各地要抓好落实。二是物资储备更加充足。要按照“分级储备,分级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物资储备行政首长负责制,落实稳定的预算内资金。物资储备要达到有储备仓库、充足物资、专人管理的条件。要编制物资应急调度预案,制定社会物资征用补偿办法,逐步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的防汛抗旱物资储备体系。关于物资储备工作,省委吉炳轩书记有明确的要求,各级防指要做好专题推进工作。三是抢险队伍更加专业。要通过解放军、武警部队开展大江大河抢险训练,专业队伍开展水库、险工弱段应急处置训练,群众开展一般地方险情抢险训练,逐步建立以解放军、武警部队为主力,水利施工企业职工、森林救火队等专业机动抢险队为重要组成,以石油、机械、森工等大型企业职工为补充,广大农民积极投入的抢险队伍组织体系。要保证参与抢险的人员、机械设备、救生器材的数量和质量。

可以说,“十二五”期间的防汛抗旱任务繁重,要求更高,完成这些任务还有很大的难度,对此我们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下大力气,加大投入,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真真正正做到有备无患。

四、突出重点,落实措施,扎扎实实做好2011年防汛抗旱工作

今年是建党90周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更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水利的地位、作用、功能全新定位、并给予全方位政策支持的第一年,也是全省水利管理年,做好防汛抗旱工作,不仅关系到春播春种,还关系到粮食丰收、国家粮食安全,不仅关系到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大局。我们要充分认识防汛抗旱形势的严峻性,充分认识防汛抗旱任务的艰巨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扎扎实实做好2011年防汛抗旱工作。

(一)切实做好防凌防春汛工作。防凌工作是我省防汛工作最薄弱的部位,从气象、水文部门预测结果来看,黑龙江上游产生一般性冰坝的可能性较大,局部可能形成灾害性冰坝;嫩江上游、松花江下游局部可能会产生冰凌卡塞,各地要切实强化和做好防凌工作。要继续做好莲花水库、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凌汛期调度工作,减少牡丹江及松花江下游冰凌灾害。沿黑龙江、松花江、嫩江、牡丹江等有防凌任务的市县要提前值班,在可能发生凌汛江段设立自动或人工监测站点,密切监视凌情动态变化,认真做好预报预警工作。要联合部队共同研究破冰措施,在容易形成冰凌卡塞江段,采取爆破措施,提前松动冰盖,使冰体顺利通过狭窄区域。要进一步细化防凌预案,特别是人员转移方案,一旦发生凌汛,要及时启动预案,转移受威胁的群众。针对凌汛水位上涨快的实际,要组织老弱病残提前转移。去年冬雪很大,今春桃花水不会少,加之江河底水高,容易发生春季汛情,要结合灌溉和发电用水,主动做好水库春汛调度。要加强对河滩内种地、放牧人员的管理,防止小汛出大事。

(二)认真做好抗旱除涝工作。从测墒结果看,我省西部地区普遍墒情较差,近期积雪融化对土壤墒情有一定影响,但大面积的干旱趋势没有根本改变,同时东部地区涝情还有加重可能。因此,各地要迅速行动,及早落实抗旱除涝备耕措施。一是提前做好组织发动。各地要加强对抗旱工作领导,提早安排,提前行动,墒情好的市县要克服盲目乐观心理,密切关注旱情变化,积极发动群众抗旱备耕。二是抢建抗旱水源工程。墒情差的市县要抢抓春耕前的有限时间,组织群众抢打旱田坐滤水种水源井、水田补水井、小型蓄水工程、临时提水泵站,千方百计增加抗旱水源。今年要新打各类抗旱水源井2万眼,修复机电井3.5万眼,新建小型蓄水工程500处。同时,要加强机电井管理,新打机电井要做到GPS定位管理,各市县水务局要把已打节水灌溉井、水田补水井、抗旱水源井和人畜饮水井逐一定位上图、登记造册。三是加强水源管理和调度。江河灌区要组织群众抢用桃花水,顶凌灌溉早泡田。水库灌区要实施旱整地和泡田插秧一茬水。旱田区要积极推广坐滤水种、膜下滴灌节水技术,充分利用水资源。要做好丰满、尼尔基、大顶子山、莲花等水库的水量统一调度和协调工作,确保沿江灌区春灌用水需要。四是积极除涝抢农时。东部受涝市县要提前采取整地、耙地等措施,活雪散墒,减轻涝情。要及早搞好排水工程清淤,设施检修,增设临时强排泵站,落实排涝用油、用电,及时排除内涝。

(三)切实做好江河防汛工作。我省江河洪水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各地必须做好江河防汛工作。一是做好洪水科学调度。要积极配合松花江防总,通过尼尔基、白山、丰满等水库进行联调,充分发挥防洪工程的蓄洪、削峰、错峰作用,有效减轻松嫩干流防洪压力。同时,要在确保安全基础上,科学调度省内防洪工程,实施有效拦蓄洪水,保证干支流防洪安全。二是抓紧险工弱段应急处理。汛前,各地要对堤防工程进行全面排查,对险工弱段、砂基砂坝等隐患要做到心中有数,要对影响安全度汛的薄、矮、透堤防险工弱段,进行加高培厚,确保不发生决口和溃堤事件。各地都要做好堤防备土备料工作,要按照一般堤防每千米备土2000立方米,重要堤防、险工弱段每千米备土4000立方米的标准,采取一切措施,组织人力开展防汛备土。三是做好抢险组织。汛期,在城镇等人口密集区、重要工矿企业所在地、河道内和沿江河受洪水威胁的村屯等重点河段要落实抢险队伍,严防死守。四是确保涉河在建工程安全度汛。今年我省在建涉河水利工程多,度汛任务重。建设单位要编制度汛预案,按管理权限进行审批,并报上级防指备案。各级防办要加强检查,汛前查度汛准备,汛中查安全度汛措施落实,特别要督促在建工程防汛责任落实。

(四)着力抓好水库安全度汛工作。水库安全度汛是防汛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必须作为防汛工作首要任务抓好落实。一是落实水库安全度汛措施。各地要认真落实各级各类水库防汛责任制,进一步修订完善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备足抢险物料,落实抢险队伍。责任人要对责任水库组织全面细致的检查,特别要逐一检查水库启闭设备的备用电源落实情况,并将备用电源落实情况在4月底前报省防办备案。二是加强汛期调度。工情发生变化的水库,要按照审批权限,抓紧组织重新审批水库汛期调度计划。水库汛期调度,要严格执行水库汛期调度计划,不得擅自超汛限水位蓄水。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水库,汛期要降低水位甚至空库运行。三是加强水库汛期管理。无论是什么所有制形式、管理体制的水库,特别是小型水库必须建立专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汛期坚持24小时值守,加强对水库上游和库区的雨情、水情监测,做好巡视检查工作,发生汛情、险情及时处理上报。

(五)切实抓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山洪易发区是造成人员伤亡最大的危险区域,做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至关重要。一是推进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各地要加快推进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速度,列入一期计划内的18个县(市、区),要在今年汛前完成计划内的建设任务,汛期发挥作用。同时做好二期、三期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工作。二是加强监测预警。各级气象、水文部门要加强预报预警,及时发布山洪灾害预警。要补充完善村屯监测站点建设,落实村屯监测预警专职人员,汛期24小时值班,发现险情,及时预警。三是做实转移预案。要突出转移预案的实用性,人员转移安置,要优先考虑安排在安全区的邻居家中和学校等公共场所内,并作为今年预案修订完善的重要内容。要继续加强防山洪灾害预案演练,切实提高预案的实战性和实用性。四是做好危险区管理工作。要加强受洪水威胁的学校、村庄、场矿、旅游区汛期管理,必要时可采取停课、停业、禁止下井等措施,避免发生危险。要在危险地段竖立警示标志,对高危区域的群众要在山洪灾害发生前转移安置。同时,要加强宣传,增强群众防灾避险意识,提高自防、自救和互救能力。

(六)认真做好城市防洪工作。城市人口密集,历来是防洪保安的重点。汛前,要全面排查城市堤防工程,对排查出的险工弱段要抓紧除险加固,把影响安全的隐患消除在入汛之前。要明确各堤段防守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落实抢险方案、物资、队伍,汛期安排专人巡堤查险。要抓紧对城市内部的排水河沟和管网疏浚,必须在汛前清除河道内私搭乱建房屋、垃圾和残土等阻水物。每个城市都要组建配有移动排水设施、运输车辆、专业人员的应急排水抢险队。要健全完善城市排水应急预案,落实城市低洼区、地下通道、地铁、地下商服工程、立交桥下以及煤矿塌陷区临时封堵、转移和排水措施,要落实防洪排涝期间供电、治安、交通等保障措施,确保发生强降雨时城市不受淹。

同志们,各项防汛抗旱工作即将全面展开,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履行肩负的职责,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狠抓落实,切实做好2011年的防汛抗旱工作,为实现“十二五”的良好开局,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十二五抗旱防汛
美国联邦政府拨款8 400万美元用于西部地区抗旱
夏季防洪防汛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防汛当前莫添乱
果园抗旱“24字方针”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淮委组织开展2017年防汛抢险联合演练
防汛抗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