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治疗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2011-04-25马俊杰李文贤丁跃文
马俊杰,李文贤,丁跃文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占糖尿病患者的 47% ~91%[1],治疗较为困难。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20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08年 1月—2010年 12月在我院住院的 2型糖尿病 DPN患者 40例。其中男 28例,女 12例;年龄44~64岁;糖尿病病程 10~15年,DPN病程 1~5年。糖尿病诊断均符合 1999年 WHO诊断标准。DPN诊断标准:(1)糖尿病病史;(2)两肢呈对称性感觉障碍、麻木刺痛、烧灼痛、腿痉挛、痛温觉减弱、触觉异常等;(3)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手、足肌肉麻痹乏力,甚至骨骼肌萎缩;(4)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运动传导速度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减慢。(5)排除感染、药物中毒、心肺疾病等其他各种影响因素。
1.2 治疗方法 将 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20例)与对照组 (20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及血糖差异均无显著性。对照组常规给予降糖 (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或加胰岛素治疗)、营养神经 (维生素 B1、B12)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 (菏泽步长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Z20026866)20ml于 0.9%氯化钠溶液 250ml静脉滴注,1次 /d。均以 15d为 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症状、体征消失。有效:症状、体征减轻。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 60%,显效率 20%;治疗组总有效率95%,显效率 7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n(%)〕Table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ect between two groups
3 讨论
周围神经病变与糖尿病病情和控制程度密切相关,血管损伤和代谢异常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发病机制,血液流变学异常是神经缺血的重要因素之一。祖国医学认为 DPN的发病机制为淤血阻滞、脉络不通,气血不能通过四肢末梢,肌肉筋脉失于濡养,脉络受阻,不通则痛,以至出现麻木疼痛[2]。丹红注射液由中药丹参、红花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功能[3]。现代医学研究中医活血化瘀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保护血管内皮,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环及代谢,纠正神经缺血缺氧,可使损失神经得以尽快恢复。所以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神经病变取得了显著疗效。
1 史玉泉.神经病学新理论与新技术 [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8:422.
2 李小粤,张芸.从脾胃论治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刍议[J].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44-45.
3 米秀娟,李光勤.丹红注射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