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然脱落酸在月季鲜切花保鲜方面的应用

2011-04-25李会云马慧丽

关键词:脱落酸花径切花

李会云,马慧丽

(1.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 450046;2.河南科技大学,河南洛阳 471003)

切花保鲜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研究课题,很多学者都将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地应用到切花保鲜中去,鉴于天然脱落酸(S-诱抗素)具有促进气孔关闭的特性,将天然脱落酸(S-诱抗素)应用到切花保鲜的试验中去也是不无可能的.

月季是一种常见且颇具有观赏价值的花卉,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1],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切花,被誉为“花中皇后”[2].在我国栽培面积很大,但采后的保鲜处理较少[3],致使切花寿命很短,观赏价值下降,其保鲜技术研究颇受重视[4].因此,研究月季采后生理及保鲜处理方法,对于提高月季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及社会效益有重要意义.

本试验以“卡罗拉”月季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天然脱落酸作为保鲜液,旨在筛选出天然脱落酸(S-诱抗素)在月季鲜切花保鲜方面的最佳保鲜浓度,同时为后期进行保鲜液开发奠定一定的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试验选用洛阳市新村花卉市场买来(提前预定,以保证足够新鲜)的月季鲜切花“卡罗拉”.选择健壮、花蕾大小一致,茎粗细一致的花枝,花枝瓶插前加以修剪,留复叶2~3片.修剪时,忌将花刺用花钳取掉,应用剪刀剪去花刺尖端,避免使用花钳时刮伤花枝.修剪完毕后,将花枝浸入水中并在水中将花枝剪为25 cm左右,取出后立即插入盛有瓶插液的插瓶中.试验药剂为天然脱落酸(S-诱抗素),由上海蓝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

1.2 方法

试验共3个处理:对照处理A组、低浓度处理B组及高浓度处理C组(表1).每个处理3支花枝,3次重复.将月季鲜切花插入瓶插液后放入人工气候箱(温度20~22℃,湿度50%~85%)中,同时进行遮光处理,保证恒温室内无直射光.为保证月季鲜切花的放置条件尽量一致,减少系统误差,在放置时随机放置,同时每天进行位置调换.

表1 试验处理浓度

1.3 测定指标

(1)外观变化 每天观察切花的外观变化情况,弯茎、蓝化;

(2)花径变化 每天用游标卡尺测定切花花朵直径,计算花径变化量;

(3)切花相关重量变化 用计重秤对花材、保鲜液及总重量分别进行称重,计算花枝吸水量和水分蒸发量;

(4)花青素含量变化 在进行试验的第1天即测定一次花青素的含量作为初始值,然后隔天测定一次花青素含量.外观变化情况:每天观察切花的外观变化情况,其中包括蓝化、弯颈,以50%的花材花瓣严重失水或瓣尖端出现枯斑时所经历的天数计算瓶插寿命;

(5)叶绿素含量变化 隔天测定1次叶绿素含量,测定法参照分光光度计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月季鲜切花外观情况和瓶插寿命的影响

从图1中看出,1.0mg/L与2.0mg/L浓度下天然脱落酸的处理保鲜效果最好;对照在第3天就已经开始出现弯茎、蓝化等现象,其它各处理也继对照之后相继出现该现象;瓶插第6~7天各处理的蓝化、弯茎现象已相当严重,多数已失去观赏价值(见图1,各处理于瓶插第6天拍摄).

2.2 对月季鲜切花花径的影响

从图2中看出,对照及各处理在第5天花径达到最大值,而1.0mg/L浓度的天然脱落酸处理的花径还有继续增大的趋势.其中6.0mg/L及以上浓度的处理在第2天达到催花的效果,但其花径最大值保持的时间较短,4.0mg/L及以下浓度的处理能有效的控制花径变化幅度,使月季鲜切花的观赏价值得到较好保持.其中2.0mg/L天然脱落酸的处理在在保持花径变化幅度方面比较显著,而1.0mg/L天然脱落酸的处理能有效的增加花径最大值的保持时间(见图2).

图1 月季鲜切花外观变化

图2 不同浓度ABA处理下月季鲜切花花径的变化

2.3 对月季鲜切花重量的影响

2.3.1 对总重量及保鲜液蒸发量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处理月季鲜切花的总重量呈现出逐渐变小的趋势,这是由于月季鲜切花在瓶插过程中不断散发水分的结果,该散发的水分一部分来自瓶插液,另一部分来自鲜切花本身的蒸腾作用.

表2 鲜切花瓶插总重量变化情况(单位:g)

由表2分析可以看出,保鲜液的蒸发量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第2天和第5天的减少量最大,尤其是0.2mg/L天然脱落酸的处理变化最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处理的蒸发量不断变小,到第6天蒸发量又开始变大.其中1.0mg/L和6.0mg/L天然脱落酸的处理蒸发量变化幅度比较小,能有效地抑制保鲜液的蒸发,水分蒸发最多的是0.2mg/L天然脱落酸浓度的处理(见图3).

图3 不同浓度ABA处理下月季鲜切花瓶插总重的变化

2.3.2 对鲜切花花重的影响 月季鲜切花鲜重基本上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这是切花吸收的插液量大于本身蒸发量的结果.其中2.0mg/L天然脱落酸的处理在第2天花重增加较为明显,且到试验结束花重变化也较小,说明2.0mg/L天然脱落酸的处理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保持鲜切花花重的效果较为明显(见表3).其中对照和0.6mg/L的处理鲜切花花重变化幅度比较大,不能有效地保持鲜切花鲜重,而容易枯萎,这与实际观察是一致的.

表3 鲜切花鲜重的变化情况(单位:g)

2.4 对月季鲜切花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从表4中看出:在切花盛开期,各处理的花青素含量均呈上升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呈下降趋势.对总变化幅度(用第3次测得的数值减去初始值)分析可见,较高浓度的天然脱落酸处理,花青素含量的上升趋势高于较低浓度的处理,说明高浓度的天然脱落酸处理能较好的保持花青素的含量,特别是4.0mg/L的处理表现最为明显.

表4 鲜切花花青素含量的变化情况

3.5 对月季鲜切花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从表5中可以看出,低浓度天然脱落酸处理的叶绿素含量的增加幅度高于高浓度处理,而8.0mg/L和10.0mg/L天然脱落酸处理的变化幅度呈负值.可见,低浓度的天然脱落酸处理能减缓月季鲜切花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下降趋势,从而有效保持鲜切花叶片的观赏价值,达到一定的保鲜效果.其中4.0mg/L天然脱落酸处理的变化幅度的绝对值是最小的,其次是1.0mg/L和2.0mg/L天然脱落酸的处理(见表5).

表5 鲜切花叶绿素含量的变化情况

3 讨论

将天然脱落酸(S-诱抗素)归为抑制性物质,但是并不能一概而论地认天然脱落酸(S-诱抗素)具有抑制性或促进性,也不能认为任何浓度范围都具有相同的生理功能,而应该注意调节天然脱落酸(S-诱抗素)的试验浓度,因为天然脱落酸(S-诱抗素)使用浓度的不同会具有不同的生理活性,进一步产生出截然不同的试验结果.

较高浓度的天然脱落酸处理能较好地保持花青素的含量,有效防止鲜切花花瓣蓝化等情况,但却不能延长插花寿命;而1.0mg/L和2.0mg/L天然脱落酸的处理可以维持花青素含量的稳定,能有效保持外观品质及延长瓶插寿命;同时,低浓度的天然脱落酸(S-诱抗素)处理使得叶绿素含量呈现增加趋势,能减缓月季鲜切花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下降趋势,从而有效保持鲜切花叶片的观赏价值,而高浓度的天然脱落酸(S-诱抗素)处理使得叶绿素含量呈现减少趋势.天然脱落酸(S-诱抗素)浓度为1.0mg/L和2.0mg/L时的保鲜效果最为明显,这也由月季鲜切花的叶片外观表现得到了验证.从试验数据中可以看出4.0 mg/L天然脱落酸处理也比较显著,但在外观上表现的并不明显.可见,天然脱落酸(S-诱抗素)在不同浓度下对月季鲜切花的叶片生理指标会有不同的影响.

过去很多研究认为:使用外源脱落酸可诱导切花合成乙烯,使衰老进程加快[6].因而在月季鲜切花的保鲜上普遍认为脱落酸会促进切花的早衰,从而不具有保鲜效果.然而,天然脱落酸(S-诱抗素)在低浓度下的保鲜效果却较为显著,尤其是1.0mg/L、2.0mg/L时的保鲜效果更为明显.天然脱落酸(S-诱抗素)所具有的促进气孔关闭的原理能很好地解释低浓度天然脱落酸(S-诱抗素)对月季鲜切花所具有的保鲜效果,可是浓度的高低对切花保鲜的效果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同时,过去的脱落酸相关报告多为(S)-(+)-ABA及(R)-(+)-ABA的混合物,由于两者之间能相互转换,所以混合物的生物活性方面具有很高的不稳定性;而此次使用的脱落酸为(S)-(+)-ABA(天然脱落酸)纯物,生物活性具稳定性并且活性高于混合物和(R)-(+)-ABA[7],而且表现出来的生物活性也有别于过去很多研究报道中的混合物,因而表现出了与过去的很多研究报道之间的差异.

植物的衰老是具有复杂的生理过程的,而离体切花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生理过程尤其复杂,因此要不断地研究其采后生理的变化,针对这些变化采取相应的保鲜措施.月季品种繁多,不同类型的月季品种衰老症状表现不同,需要不断地深入研究不同类型品种月季的衰老机制,才能得到针对性强、高效可靠的保鲜措施.如今植物基因工程保鲜技术正研究得卓有成效[8],美国已获得与香石竹切花衰老有关的ACO、ASC基因的编码[9].如能创造出转基因植株,就可延长花朵寿命,打破用物理、机械及应用保鲜剂处理等外在条件,这是目前鲜切花保鲜技术的发展趋势,前景广阔.这种技术为鲜切花保鲜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虽然对月季切花的衰老相关基因也有所研究,但是对月季切花的基因工程保鲜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今后应该努力朝这个方向研究月季鲜切花的保鲜,它将会是一种全新高效的保鲜方法.

4 结论

本试验以月季“卡罗拉”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的脱落酸单剂作为保鲜液,分别对月季“卡罗拉”切花花枝进行保鲜处理,研究其相关形态指标变化,得出结论:天然脱落酸(S-诱抗素)浓度为1.0mg/L和2.0 mg/L时的保鲜效果最为明显,这也与月季鲜切花的叶片外观表现进行了验证.

[1]辛丽红,孙铭.简易保鲜剂对瓶插月季切花保鲜作用的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5,14(3):4-6.

[2]李彩云,余辉贤.月季的切花保鲜配方的研究[J].茂名学院学报,2005,15(6):16-23.

[3]张长峰,吴光旭,高梦祥,等.符合瓶插液对月季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学卷),2006,3(1):131-134.

[4]黄运凤,章玉平,刘武,等.月季切花保鲜技术研究初报[J].广西农业科学,2005,36(4):333-335.

[5]陈丹生,高勇,吴绍锦.月季鲜切花瓶插期生理变化与衰老关系的研究[J].园艺学报,1990,17(1):7l-75.

[6]叶自新.植物生长激素在切花保鲜上的应用[J].中国花卉园艺,2006(12):54-55.

[7]沈嘉祥,丹羽利夫,丸茂晋吾.天然型和非天然型脱落酸的生物活性比较[J].植物生理学报,1995(2):166-174.

[8]刘雅莉,王明平,赵明德.鲜切花保鲜相关调控基因研究进展[J].西北植物学报,2002,22(1):190-195.

[9]郑志亮.世界花卉发展新动向与我国花卉业的对策[J].花木盆景,1993(6):10.

猜你喜欢

脱落酸花径切花
山房连花径(钢笔画)
风声,穿过一片花径
与诸吟长访杏花村
叶片是脱落酸合成的主要器官
切花生产技术
脱落酸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日光温室条件下切花非洲菊品种引进比较试验
客至
辽西剑兰切花生产技术要点
为什么靠近路灯的树落叶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