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一五”时期辽宁省国民体质健康的实证研究

2011-04-25刘志敏李迎春鞍山师范学院辽宁114007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1年6期
关键词:十一五体力年龄段

刘志敏 李迎春(鞍山师范学院 辽宁 114007)

1、前言

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体育工作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使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十一五”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加强城乡基层和各类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特别是青少年的身体素质。2006—2010年是辽宁省国民体质健康事业发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阶段。结合辽宁省群众体育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了解和掌握国民体质现状和变化规律,为长期动态观察国民体质状况奠定基础,为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辽宁省14个市3-69岁,323600例不同人群以及不同学历学生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测量法

按照《国民体质监测测试实施方案》、《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检查验收细则》及补充规定的统一要求,结合辽宁省具体情况统一培训测试人员,使用工具、测试方法严格一致。

2.2.2、数理统计法

对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社会学统计软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保证研究的客观性与科学性。

3、研究结果

3.1、幼儿部分(3-6岁)

3.1.1、身体形态

男女幼儿身高、坐高均值随年龄增长而增长,身高变化范围,男性为101.9-118.1厘米,女性为100.6-117.0厘米。乡村幼儿有高于城市趋势,差异不显著。坐高变化范围,男性为60.7-65.1厘米,女性为56.8-64.3厘米。乡村幼儿有高于城市趋势,差异显著。男性平均身高高于女性1.03厘米。2000年幼儿身高男性为99.1-115.6厘米、女性为98.0-114.4厘米。辽宁省幼儿男、女身高高于全国,差异显著。

3.1.2、身体机能

幼儿身体机能监测指标为安静心率。统计结果显示,男女安静心率均值均随年龄增长而减小,变化范围,男性98.2-95.3次/分、女性为98.0-96.0次/分。2000年全国幼儿安静心率变化范围,男性为98.5次/分-94.5次/分、女性为99.8-95.4次/分。辽宁省男女幼儿安静心率变化范围小于全国。女性安静心率均值大于男性。城市与乡村同性别幼儿安静心率,女性乡村高于城市,男性4-6岁城市高于乡村。

3.1.3、体能

男女幼儿立定跳远均值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变化范围,男性为60.9-97.2厘米、女性为56.9-91.1厘米。男性立定跳远均值平均大于女性5.0厘米。乡村幼儿男女立定跳远平均值均大于城市,具有显著性差异。

男女幼儿网球掷远均值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变化范围,男性为4.2-7.3米、女性为3.6-5.8米。男性立定跳远均值平均大于女性0.9米。城市幼儿女性网球掷远平均值均大于乡村,男性5-6岁乡村大于城市。

男女幼儿10米往返跑均值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小,变化范围,男性为9.6-7.7秒、女性为10.0-8.0秒。男性10米往返跑均值平均小于女性0.3秒,男性成绩优于女性。4-6年龄段乡村男女10米往返跑成绩均优于城市。

3.2、儿童青少年部分(7-18岁)

3.2.1、身体形态

身高、体重、胸围三项指标都规律性地显示随年龄而增长的趋势,有明显的青春期生长突增表现。6-19岁身高、体重、胸围均值的变化范围男性分别为121.28-174.82厘米、23.02-65.05千克、58.7-86.35厘米;女性分别为119.77-162.04厘米、22.3-53.89千克、56.7-81.21厘米。同一年龄,无论身高、体重或胸围,男生都大于女生。

3.2.2、身体机能

6-18岁期间,男女生肺活量均值随年龄增大而增大,尤其在青春发育后期,肺活量随年龄增大的幅度增加。各年龄男、女生间都存在显著差异,年龄越大差异越明显。男、女生在青春发育期城乡差异较大,随年龄增长差异减小。无论男女,各年龄都表现为城市高于乡村。

男女生50米跑均值随着年龄增大,均值下降,表明速度素质的逐步提高。城市男生从6岁时的11.8秒到18岁时的7.3秒,提高了4.5秒;城市女生从6岁时的 11.3秒到18岁时的9.3秒,提高了2.0秒,男生提高幅度明显超过女生。乡村男女生表现相同。男女性别差异从6岁起就存在,年龄越大越明显。男女生各年龄组城乡间差异不明显。

男女生立定跳远均值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男生进入青春期出现突增。女生在6-12岁期间增长迅速,其后增长缓慢,15岁前后基本停止增长。性别差异,男生从学龄初即处于领先位置,男生和女生间自然增长曲线不出现“交叉”,到18岁时,男、女生的的差异显著。各年龄组城市优于乡村,但差异不显著。

6-12岁学生50米往返跑:男女城市均随年龄增加而显著上升。性别差异,男生成绩明显好于女生。无论男女生,城市成绩均好于乡村,差异均有显著性。

男生1000米跑:总体上成绩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其中,13-16岁期间提高幅度较大。自15岁起,城市耐力跑成绩呈平稳状态。城市男生成绩优于乡村男生,差异具有显著性。

女生800米跑:总体上成绩有提高,但变化不稳定,城乡女生都在13-15岁期间明显提高,15岁达到峰值;15-18岁期间,城、乡女生略有下降。乡村女生和城市女生相比,在各年龄组都占明显优势。

3.3、成年人部分(20-59岁)

3.3.1、身体形态

男女成年人各年龄段身高均值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小,变化范围,男性为169.6-172.5厘米、女性为158.94-162.2厘米。这种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从一个角度印证了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长期变化的客观存在。2000年全国男性为166.4-169.7厘米、女性为155.7-158.6厘米。辽宁省男、女平均身高高于全国。北方人身材较为高大。

目前吉林省玉米种植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机械化收获方面还存在较大难度。大多数品种在进入成熟期之后,玉米定植密度较大,玉米进入生长中后期之后,抗倒伏和耐密植能力较差,籽粒成熟度较为缓慢,难以适用先进机械设备的收货要求。因此,在今后育种过程中应该积极选育能够更好适应机械化收获的玉米新品种新品系,缩短玉米生育周期,提高玉米种子耐密性、抗倒伏性、抗病性,确保玉米籽粒能够快速脱水。

各年龄段身高均值男性高于女性,平均男性高于女性10.5厘米。不同职业人群比较:城市非体力男、女身高在20-39岁间高于乡村与城市体力女性,但差异不显著。乡村男、女各年龄段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男性各年龄段体重均大于女性。三种职业人群比较,城市非体力男体重高于乡村、城市体力劳动者,差异不显著。女性50-59年龄段体重城市体力>城市非体力>乡村。

成年人胸围均值变化范围,男性为88.7-92.1厘米,女性为83.4-90.0厘米。男性胸围随年龄增长上下波动、女性54岁前,随年龄增长胸围均值增大。男性各年龄段胸围除城市体力劳动者55-59年龄段外均大于女性。三种职业人群比较,城市非体力劳动者男性35-59胸围高于乡村、城市体力劳动者,差异不显著,其余年龄段均值波动较大。女性20-54年龄段胸围城乡村高于城市体力劳动者与非体力劳动者,城市非体力劳动者女性30-49高于城市体力劳动者。

成年人腰围均值变化范围,男性为79.1-85.9厘米,女性为72.3-82.6厘米。男性腰围随年龄增长上下波动、女性54岁前,随年龄增长腰围均值增大,女性均值接近男性。男性各年龄段腰围除城市体力劳动者55-59年龄段低于女性城市体力劳动者外均大于女性。三种职业人群比较,各年龄段均值波动较大,均值趋势增大。女性20-54年龄段胸围乡村高于城市体力劳动者与城市非体力劳动者,城市非体力劳动者女性与城市体力劳动者均值交替上升。

3.3.2、身体机能

成年人安静脉搏均值变化范围,男性为76.4-83.2次/分,女性为72.9-80.4次/分。男、女性安静脉搏随年龄增长上下波动。2000年男性安静脉搏为77.5-78.4次/分,女性为76.8-79.1次/分。安静脉搏辽宁省变化范围大于全国。

成年人收缩压均值变化范围,男性为117.9-129.4毫米汞柱,女性为112.2-125.4毫米汞柱。男、女性收缩压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男性均值高于女性。从三种不同职业人群来看,男性乡村高于城市体力劳动者,城市非体力劳动者男性与前二者均值有交叉。女性20-54年龄段乡村高于城市体力劳动者、城市非体力劳动者,55-59年龄段城市体力劳动者高于城市非体力劳动者与乡村。2000年男性收缩压为115.1-126.4毫米汞柱、女性为106.5-124.6毫米汞柱,男、女性收缩压高于2000年全国指标。

成年人心功指数均值变化范围,男性为55.5-58.0,女性为56.8-59.9。男、女性安静脉搏随年龄增长上下波动。女性在25-49年龄段城市非体力劳动者与乡村心功指数高于男性。乡村男性在30-59年龄段变化不大,在35-59年龄段低于城市体力劳动者与城市非体力劳动者。

各年龄段肺活量均值的变化范围,男性为3080.1-3882.1毫升,女性为2235.0-2712.7毫升。随年龄增长,男、女性肺活量呈下降趋势,男性均值均高于女性。2000年全国男性肺活量均值变化范围为2899.1-3828.8毫升,女性为2075.0-2569.2毫升,辽宁省男、女性肺活量均值均高于全国。

3.3.3、体能

男性各年龄段、各指标的变化范围:握力为42.8-47.4千克、背力为128.2-125.8千克、俯卧撑为20.8-27.3次、纵跳为33.3-37.3厘米。女性为:握力为28.1-30.8千克、背力为73.4-75.2千克、仰卧起坐为18.1-24.5次/分、纵跳为23.7-25.8厘米。

20-29男性握力乡村与城市体力劳动者呈上升趋势,25-59年龄段城市非体力劳动者持续下降。女性20-25年龄段乡村均值上升,之后下降,20-34年龄段城市体力劳动者与城市非体力劳动者均上升,之后均下降。随年龄增长背力变化不明显,男性有下降趋势,女性有上升趋势。男性俯卧撑均值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女性仰卧起坐均值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纵跳除20-29年龄段女性城市体力劳动者上升之外,均呈下降趋势。

以坐位体前屈反映成年人柔韧性。无论男女,随年龄增长,柔韧性呈下降趋势。各年龄段均值变化范围,男性为5.9-10.3厘米,女性为8.5-11.2厘米。20-25岁阶段,男女间的差值较小,30岁以后,差值逐步加大。40岁以后男性继续以原有的速率下降,女性则明显地表现出下降速率减缓,因而男性的总体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女性。2000年全国各年龄段均值变化范围,男性为4.2-11.3厘米,女性为8.4-11.7厘米,男、女性变化范围较全国小。

用选择反应时评价20-59岁成年人的反应能力。各年龄段选择反应时的均值,男性为0.49-0.58秒、女性为0.47-0.65秒。男女均表现出随年龄增长,反应能力下降的特点。20-39年龄段男性波动较大,反应能力呈下降趋势,女性持续下降。乡村女性在20-49年龄段反应能力低于城市体力劳动者和城市非体力劳动者。乡村男性在40-59年龄段反应能力低于城市体力劳动者和城市非体力劳动者。2000年全国男性为0.48-0.60秒、女性为0.52-0.64秒,男性变化范围小于全国,女性变化范围大于全国。

用闭眼单脚站立评价成年人的平衡能力。各年龄断闭眼单脚站立的均值男性为16.2-34.8秒、女性为14.8-30.5秒。无论男女,均表现出随年龄增长而平衡能力下降的趋势。男性随年龄增长平衡能力下降的幅度大于女性。2000年全国男性为15.7-42.8秒、女性为12.9-41.2秒,男、女性变化范围均小于全国,男、女性最优均值小于全国。

3.4、老年人部分(60-69岁)

3.4.1、身体形态

60-64岁,65-69岁老年人身高、体重均值,男性分别为168.2厘米、167.7厘米;女性分别为157.8厘米、156.2厘米。在成年人身高持续下降的基础上,男女老年人身高均值进一步随年龄增长而减小。两年龄段男性身高均高于女性,平均高10.9厘米。城市女子身高高于乡村。2000年全国身高均值,男性分别为165.4厘米、164.8厘米;女性分别为154.2厘米、153.4厘米。无论男女辽宁省老年人身高均值均高于全国平均值。两年龄段男性体重均大于女性。无论男女,城市人群的体重均大于乡村人群。2000年全国体重均值,男性分别为64.5千克、63.7千克;女性分别为57.6千克、56.5千克。无论男女辽宁省老年人均高于全国平均值。

3.4.3、体能

60-64岁和65-69岁年龄段各指标的均值分别为,男性,握力为39.0千克、37.5千克,选择反应时为0.66秒和0.74秒,闭眼单脚站立为12.9秒、12.6秒,坐位体前屈为5.0厘米、3.7厘米;女性,握力为26.8千克、25.1千克,选择反应时为0.73秒和0.81秒,闭眼单脚站立为10.1秒、11.0秒,坐位体前屈为8.7厘米、7.9厘米。高年龄段的老年人群的各项指标均低于低年龄段的老年人群。除柔韧性外,其它三项体能指标均为男性大于同龄女性。性别差异较大的是柔韧性和握力。

3.5 不同学历学生健康素质部分

图1: 辽宁省不同学历健康素质均值比较

初中生健康素质均值分为82.26分,高中生为81.04分,专科生为77.1分,本科生为72.6分,硕士研究生为76.85分,博士研究生为78.44分,均处于良好水平下限。男、女硕士研究生的健康素质在总体上没有差别,只有女生的“日常生活功能”维度分均值高于男生(P<0.05,差别有显著意义;其它的各维度分均值(P>0.05)差别无显著意义。城乡硕士研究生健康素质的各维度分均值(P>0.05)差别无显著意义。男、女博士研究生健康素质的各维度分均值(P>0.05)差别无显著意义。乡村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高于城市学生。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博士研究生健康素质的各项维度分均值(P>0.05)差别无显著意义。在生理健康维度,不同学历学生呈下降趋势,初中生最优,硕士生最差。在心理健康维度,曲线呈“V”字形,高中生最优,本科生最差。在社会健康维度,高中生最优,博士生最差。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3-6岁幼儿身体发育和体能指标总体随年龄增长而增长,但身体的充实度没有明显变化,柔韧素质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城市幼儿生长发育水平明显好于乡村幼儿,城市幼儿比乡村幼儿身材高大,且柔韧、速度与协调能力均好于乡村幼儿,而乡村幼儿力量与平衡素质则好于城市幼儿。辽宁省6-18岁儿童青少年发育正常,身高与体重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肥胖比例增加。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机能与体能总体上随年龄增长而提高。但近20年儿童青少年身体机能与体能持续下降。20年来城乡19-22岁学生形态呈上升趋势,机能与素质呈下降趋势。辽宁省成年人随年龄增长,人的体能呈下降趋势,无论城乡、男女各项指标均表现出相同的年龄变化趋势。在身体形态上大于全国平均水平,BMI测试显示,肥胖比例增加。全国60-69岁的老年人群身体形态的基本特点为身高继续降低,身体充实度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但仍处于较高的水平。总体上老年人群的体能呈进一步下降的趋势。辽宁省各项指标均优于全国均值。

4.1.2、辽宁省在校不同学历学生健康素质总均值分均处于中等水平中限。在生理健康维度,不同学历学生曾下降趋势,初中生最优,硕士生最差。在心理健康维度,高中生最优,本科生最差。在社会健康维度,高中生最优,博士生最差。

4.2 建议

加强国民体质理论研究;努力推进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着力完善群众体育服务体系;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重点,大力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加快发展全民健身服务业,引导大众体育消费;改革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加强群众体育法制建设;推动农村体育健康、稳步、快速发展;提高体育媒体宣传的作用。

[1]辽宁省国民体质健康2000年统计结果[DB].辽宁省体育局.2000年11月.

[2]刘志敏等.1985与2000年辽宁省学生健康状况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3),357-358.

[3]刘志敏.辽宁省农村学生1985与2001年体质状况比较[J].体育学刊.2002(4),90-92.

[4]辽宁省国民体质健康2005年统计结果[DB].辽宁省体育局.2006年11月.

[5]“十一五”辽宁省国民体质健康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十一五体力年龄段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十一五”至今广西农科院产业支撑能力分析研究
“十一五”时期环保投入的宏观经济影响
宁夏科技发展规划创新体系建设评价研究
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以来立项课题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从认知角度看不同年龄段儿童音乐学习能力
人类的收留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