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逻辑:量在价先
2011-04-19金牛
金牛
股票要涨,必须有量。无量不涨,无量不强。技术分析的方法虽然很多,但最基本的无非就是价格与成交量。量价关系的基本原理是“量是因,价是果;量在先,价在后”。也就是说,成交量是股价变动的推动力量。量价关系,还原了市场的本来面目。
基本量价关系
股价的变化会改变人们对股票未来走势的看法,做出买入、卖出或持有的决定,进而影响该股票的交易量,这就是股票量价关系的原理所在。当股价上升时,人们对其未来价格的预期改变,会偏向于认为股票未来的价格也会上升,进而更踊跃地购买,这时成交量会出现放大,这种成交量随价格上升而放大的现象被称为量增价升。相应地,也会出现成交量随着价格下降而减少的现象被称为量跌价跌。
价增量增和价跌量缩是最简单的量价关系。但股市并不会总是这么简单,有时股市上还会出现股价增加后,成交量不一定增加,或股价降低后,成交量也不一定降低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股票上涨或下跌所处的阶段不同,人们对未来价格的预期也会不同。
量价的9种关系
成交量的变化共有3种情况:成交量增加(量增)、成交量减少(量缩)、成交量不变(量平)。价格变化也有3种情况:价格上升(价升)、价格下跌(价跌)、价格不变(价平)。
股票的量价关系共有3×3=9种,它们分别是:量增价升、量增价跌、量增价平、量缩价升、量缩价跌、量缩价平、量平价升、量平价跌和量平价平,如图1所示。
股票未来价格的变化趋势同样有3种:上升、下降和盘整(盘整分为高位盘整、低位盘整和中续盘整)。
讨论量价关系意义在于由股票的9种量价关系,来判断股票未来的趋势是上升、下降、还是盘整。在9种量价关系中,价升量增和价跌量缩是量价关系的正常情况,通常被称为量价配合。价升量缩和价跌量增是量价关系的不正常情况,通常被称为量价背离。下表列出了量价变化与价格趋势之间的关系。
为了更好理解量价关系,图2给出了一个实际的例子。
典型的见底图形:放量下跌
股票是一种特殊的投资性商品,随着价格下跌,其成交量会不断减少,这种情况是量价配合中的量缩价跌。如果价格下跌,成交量却反而增加,说明该股票的价格已经被严重低估,有一些先知先觉者已经开始大量买入股票,成交量不断放大,但由于众人的恐慌股价却还在往下跌。这种底背离的情况是很难长久存在的,紧随而来的往往会是新一轮牛市的开始。
图3中的A1表示2004年11月下旬~2005年2月初每日的上证指数,B1表示与A1相对应的每天的股市成交量。A2表示2005年2~6月每日的上证指数,B2表示与A2对应的每天的股市成交量。2005年大熊市底部出现了非常明显的放量下跌的底背离现象。A2区域的大盘点位比A1区域更低。按照价跌量缩的原理,A2所对应的B2区域的每日成交量至少应低于A1对应的B1区域的每日成交量。但实际的情况却是,B2区域的成交量明显大于B1区域的成交量。这就是放量下跌,如果这种图形在股价的底部区域出现,那就是一种比较明显的见底信号。它正提醒你,要建仓了。
典型的见顶图形:量缩价增
如果价格上升,成交量却反而减少,这就说明价格被高估,在目前的价位上已没有多大投资价值,开始减少购买量。这种情况是量价背离中的量缩价增(又被称为顶背离),这样的情况是很难长久维持的,紧随而来的往往会是大跌,如图4所示。
A1表示2007年2~5月每日的上证指数,B1表示与A1相对应的每天的股市成交量;A2表示2007年7~10月每日的上证指数,B2表示与A2对应的每天的股市成交量。2007年的大牛市顶部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两重背离。第一重背离是A2相对于A1的整体量价背离。A2比A1的价格更高,但A2所对应的B2区域的成交量却明显少于A1所对应的B1区域的成交量。第二重背离是A2自身的背离。随着时间的推移,上证指数每天的点位是不断走高的,但A2所对应的B2,其成交量却呈现出逐步萎缩的态势。双重背离宣告了牛市顶部的到来,量缩价增的顶背离图形明确地发出了离场信号。如果此时还依依不舍,就会在随之而来的熊市中蒙受重大损失。
短期内能够大幅上涨的黑马,是庄家高度控盘的股票。如果筹码没有吸够,庄家不会往上拉升。这段时间内股票的成交量一般较小,而且波动不大。
当大盘走强而该股跟随大盘上涨时,庄家的筹码没有拿足,它就会想办法将股价压下来。如果大盘走弱而该股跟随大盘下跌,庄家又会想办法将股价托上去。这段时间内股价会在一个较小的价格区间内上下波动。黑马诞生的过程,往往又是一个在股票的低价位区间内徘徊的过程,这是价平的过程,量平价平就是黑马诞生的征兆。